安重根之歌-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资料来源与注释

    资料来源于金宇钟主编的《安重根和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和徐明勋著《安重根在哈尔滨11天》(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及国内外报刊文摘等。

    [1]安重根(1878.9.2-1910.3.26),字应七,生于黄海道海州府首阳山,1884年(6岁)跟随父母迁居信川都斗罗面清溪洞。28岁创办“三兴”、“敦义”学校任校长,培养救国人才。1907年秋,为救国到间岛(延边)、上海考察,后赴海参崴与李范允、金斗星一起组织义兵,任义兵参谋中将,率义兵入庆兴、会宁与日军战斗。1909年1月与11位战友结成断指同盟,任盟主,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伊藤博文,1910年3月26日在旅顺日本监狱被处绞刑而壮烈殉国,时年32岁。

    [2]广石川,系海州府一条河名。

    [3]首阳山,系海州府一座山名。

    [4]指伊藤博文强迫高宗皇帝退位和签订丧权辱国的《丁未七条约》。

    [5]黄浦江系中国的上海。

    [6]天峰山与清溪洞是安重根从7岁到28岁生活与成长的故里。

    [7]庆兴是义兵在韩国咸镜北道袭击日本警察署;洪义洞也是义兵战斗获胜的地方。

    [8]会宁灵山系义兵与日本守备大部队激战之处。

    [9]烟秋下里是俄国海参崴的一个部落(现称克拉斯诺)。

    [10]断指血盟的十二人是:安重根、金基龙、姜起顺、郑元柱、朴凤锡、刘致弘、赵应顺、黄丙吉、白奎三、金伯春、金千华、姜昌斗。

    [11]伊藤博文(1841.10.14-1909.10.26),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曾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1905年第二次签订韩日协约,日本在朝鲜成立了统监府,伊藤出任首任统监,实施了吞并朝鲜的计划。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为与俄罗斯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会谈,来到哈尔滨,在哈尔滨火车站被安重根用枪击毙身亡。

    [12]马迭尔,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是犹太人在哈尔滨开办的豪华宾馆。

    [13]趿拉板儿,是日本木制的一种拖鞋。

    [14]《丈夫歌》也被称为《万岁歌》。汉文是:“丈夫处世兮/其志大矣/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雄视天下兮/何日成业/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热/念慨一去兮/必成目的/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万岁万岁兮/大韩同胞。”

    [15]安重根在弹头都刻上十字纹斑是为了扩大伤处及增强杀伤力。

    [16]高丽亚乌拉:俄语“大韩万岁”!

    [17]指伊藤博文15条罪状:“施害韩国明成皇后之罪;废弃韩国高崇皇帝之罪;勒定乙巳五条约和七条约之罪;虐杀无辜韩国人之罪;强行窃取政权,施行统监政治体制之罪;掠夺铁路、矿山、森林和田地之罪;强行使用第一银行券,搞乱韩国经济之罪;强行解散韩国军队之罪;妨害民族教育之罪;禁止韩国人留学,进行殖民化之罪;抹杀韩国历史,抄收烧毁教科书之罪;制造谎言说韩国要日本保护,欺骗世界之罪;现韩日间争斗不息,杀戮不绝,却欺瞒天皇,说韩国平安无事,犯有欺君之罪;侵略大陆破坏东洋和平之罪;害死日本天皇的父亲太皇帝之罪。”除最后一条有出入外,条条属实。

    [18]1909年11月1日安重根被12名日本宪兵和13名俄国士兵押送到中国旅顺日本关东都督府监狱。

    [19]“误解”是日本律师辩护说:“安重根杀害伊藤博文是对日韩保护条约误解造成的。”实际是暗示承认侵略韩国是合法的诡计。

    [20]东洋和平论是安重根控诉伊藤博文是破坏东洋和平罪恶的著作。

    [21]安重根在狱中写下一万七千字的自传《安应七历史》。

    [22]在旅顺狱中,有不少日本典狱、宪兵、法官敬佩安重根的高尚风节,而来求字,并把他的墨宝珍藏留作纪念,据《韩国痛史》记载:曾有二百多幅。目前只有54幅收藏在韩国安重根纪念馆内。

    [23]安重根在狱中写的诗歌条幅。

    [24]忍耐是安重根在狱中留在世上的一个珍贵条幅。

    [25]“极乐”、“敬天”、“国家安危劳心焦思”、“为国献身军人本分”、“丈夫虽死心如铁,义士临危气似云”,都是安重根在殉国前写的感人条幅。

    [26]被判死刑后,他曾提出写《东洋和平论》的请求并得到允准,可写到第十天尚未写完,就被推翻了承诺而行刑。

    [27]“散败合成”:是安重根在海参崴演说时,号召同胞要团结一致,为祖国独立而奋斗的哲理警句。

    [28]由于当年没有留下安重根遗体被秘密掩埋何处的文字记载,遗体至今下落不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