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确是一对双胞胎,哥俩从事同样的事业,又鬼使神差地抽签撞到了一起。这是一场恶战,这是一台好戏,在这场“以拳头论英雄”的拳击场上,同胞兄弟如何出手?到底是鹿死谁手?因为这场“你死我活”的角逐在双胞胎兄弟之间进行,比赛因此而增加了看点……
下面的精彩比赛稍后再播,请读者朋友随同我一起走近这对双胞胎兄弟,看看他们从兄弟到“对手”所走过的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吧。
1974年12月13日,小哥俩手拉手同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上,老大叫洪波,老二叫洪涛。他们的到来给这个普通的工人之家带一个莫大的惊喜。爸爸是浙江金华市仪表厂厂长,妈妈是变电所所长,虽然家庭并不宽裕,小哥俩的童年依然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
一样的个头,一样的服饰,同一个班级,同一张课桌,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小哥俩形影不离。因为他们是双胞胎,同学喜欢他们,老师喜欢他们,像一对双飞的乳燕,他们飞翔在自由的蓝天。
初三那年,学校开设业余拳击班,学费每人10元,指导老师叫韩国平,是浙江省拳击冠军。生性好动的小哥俩不谋而合,双双向父母提出申请,一起报了名。初三面临中考,功课紧张,每天要放了学再练拳,学习练拳两不误,那是一段紧张的日子。
1990年,小哥俩不负众望双双考上高中。是年10月,浙江举办省运会,学校分到一个拳击45公斤级参赛名额。一个参赛指标,哥俩竞选,必然淘汰其一。从技术状况看,小哥俩不分伯仲,从身体状况看,小哥俩面临同一个难题:降体重。当时哥俩的体重均在50公斤,按照参赛要求必须在半个月内减少5公斤。
减体重的唯一途径是减少饮食和饮水,突然间限制饮食,节制喝水,这对正处于成长期的洪涛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每天要穿上密不透风的胶皮衣服跑步,身上的汗出多了,人常常会晕倒。跑步回来头昏目眩,七窍冒烟,最需要的是喝水,教练看得严,压根儿不让喝,洪涛实在受不了这份罪,趁教练不在意,把一杯子漱口水偷偷地喝了下去。
半个月过去了,哥哥洪波顺利达标,有点贪吃贪喝的洪涛自然被淘汰下来。当时,没有给他留下多少遗憾,只给他留下一个深深的感动,他打心眼里佩服哥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首次出征,胜利凯旋。这一次,哥哥不负众望地捧回来一枚金灿灿的省运会金牌。
在洪涛的目光里,那些日子,哥哥真够风光的,电台电视台的记者轮番前来采访,晚报的头条位置刊登了他的彩色照片,学校以此为荣给他开了庆功会。鲜花荣誉接踵而至,幸运之星降临在哥哥头上。
更让洪涛心动的是,那次夺冠回来,哥哥被武汉体育学院录取,提前进人大学门槛,成了专业队队员。
哥哥走了,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弟弟洪涛有一种重重的失落感。他经常给哥哥写信,向哥哥请教,把哥哥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过去他佩服的是哥哥的毅力,现在他对哥哥取得的成绩又多了几分羡慕。他暗下决心,刻苦练功,将来也向哥哥一样,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成为金牌得主,成为新闻人物,成为人们心中的搏击英雄。
1990年底,全国拳击冠军赛在杭州举行,称霸拳坛的武警代表队令人刮目相看,总教练王国钧亲临督战。他此行重任有二,一是为金牌而来,指导队员多多摘取桂冠,二是发现人,壮大自口的队伍。
比赛鸣金后,听说金华业余拳击运动开展得卓有成效,且有同行朋友邀请,王教练来金华走了一遭。
说来凑巧,洪涛的教练正好是王教练的好友,他不失时机地将洪涛推荐给王教练。
拳坛上靠的是拳头,不是人情,也不是关系。那就来几招吧。
魏洪涛听说北京来的大牌教练来招募队员,他知道该如何把握机遇,不遗余力地表演了一番。
看了魏洪涛的表演,听了朋友的介绍,王教练心中暗自称奇:孺子可教,后生可畏!
“喜欢拳击吗?”
“喜欢。”
“怕苦吗?”
“不怕。”
“想当兵吗?”
“想当。”
“那好,跟我走吧,先试训三个月。”魏洪涛暗自庆幸。
16岁的他一直做两个青春梦,一个梦想是当兵,另一个梦想是当拳击手,如今,两个梦即将成为现实,能不让人高兴吗?人的一生有很多路可走,但真正要紧的机会不多,机会失去了,人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武警拳击队是全国甲级队,全国的优秀队员爸云集,这里有最好的教练,最好的训练设施,最新的训练理念。进了武警队,距那个金牌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了。三个月的试训期,对魏洪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
听号音起床,听哨音出操,紧张,活泼,有序。刚来军营,一切都感到新鲜,时间长了,才感到寂寞和枯燥。
超强度的训练让人难以忍受,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身上所有的关节都像散了架。
梦里睡得正香,又要爬起来站哨。下哨回来躺在被窝里,一个人悄悄地蒙上被子偷偷地哭一场。不仅仅是因为苦,还有想家。
常言道,当兵苦,可当一名合格的部队运动员更辛苦,部队的基础训练要完成,专业技术训练同样不能放松。刚到运动队那阵子,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专业技能,距合格的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魏洪涛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练习,一招一式地学,不厌其烦地练,整天泡在训练馆里,星期天、节假日从来不休息。有配手的时候和配手练,没有配手的时候就对着镜子练,力求动作稳、准、狠,每个动作要练上千次,上万遍。每天从训练场出来,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胳膊和双腿过度疲劳,吃饭时胳膊拿不起筷子,回宿舍时爬不了楼梯,晚上睡觉是脱不了衣服。那真的叫一个苦啊!不吃苦中苦,哪得甜中甜。魏洪涛从不言苦,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他期待早拿金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一次实战训练给试训队员来了个下马威。每个试训队员面对一个老队员,教练要求按照实战打。这是多么悬殊的一场较量啊,老队员年龄长,拳路熟,有实战经验,其中有人多次拿过金牌,和他们对阵,只有挨打的份儿。面对一个个铁汉似的老队员,没有一个试训队员不发愁。
魏洪涛面对的是全运会冠军,上场前他就作好了“挨打”的思想准备。教练站在一旁督战,新老队员谁也不敢马虎。第一回合,魏洪涛眼角出血,第二回合鼻骨骨裂,第三回合打到“数8”,每次被打倒在地,他总是默默地对自己说:要挺住,不能趴下!咬紧牙关打完三个回合,满脸是血,遍体鳞伤,教练给了两个字的评语:不错。就是那次实战训练,不少试训队员因怕苦怕累而被淘汰。
20多个试训队员,淘汰率高达809,竞争近乎残酷。有的人在拉关系,有的人在找靠山,魏洪涛无人相助,完全就靠自己了。他始终坚信:立足拳坛还是要靠硬功夫。训练的强度本来就够大了,魏洪涛还在课余时间偷偷为自己“开小灶”,别人练一小时,他练两小时,别人跑10公里,他跑20公里。“开小灶”常常还要避人耳目,深更半夜一个人到训练馆去练功,不能声张,不能开灯。回宿舍晚了,还要说句谎话搪塞队友。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试训结束了,魏洪涛以优异的训练成绩和勇猛顽强的作风赢得教练青睐,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成了武警拳击队一名正式队员。
穿上军装那天,魏洪涛请队友给自己照了许多像,分别寄给家乡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他在寄给哥哥的那张照片后面写道:哥哥,为我祝福吧,我的梦想实现了,下一个目标一拿金牌。
一扇希望的大门在自己面前打开了,那希望的光环里映现的是金牌和鲜花,同时还有搏击的艰辛。
1991年7月,全国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在延吉市举行。第一次代表武警部队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比赛,魏洪涛感到欣慰,但更多的还是紧张。
“不要紧张,这次让你参赛目的不是拿金牌,是为了锻炼队伍,让你见世面。”临上阵前,教练给他服了一粒“降压片”。
大赛在即,各路精英汇聚延吉,报到那天,魏洪涛惊喜地见到了哥哥魏洪波,哥哥是代表河南省队参赛的。小哥俩两年多没见面了,见了面格外亲切。
双胞胎,性格相同,模样相似,从小形影不离,生命场里有特殊的心灵感应。过年过节了,哥俩常常能同时收到对方寄来的贺卡,拿起话筒打个问候电话,对方同时也在拨打。很多事心照不宣,出奇的巧合。
哥俩这次在拳击赛场相遇,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如果哥俩真的撞到一起,那该怎么办?哥俩是真打还是假打,是孔融让梨还是梨让孔融?哥俩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抽个好签,避免遭遇。
那天是教练代表洪涛抽的签,回来后告诉洪涛说:“这回你不用担心了,我给你抽了个河南队,队员的名字没有记住,肯定不是你哥哥了。”
真是“冤家路窄”,洪涛心里清楚,那个教练记不住名字的河南队对手,正是他的双胞胎哥哥魏洪波。哥哥就职于武汉体育学院,而学院没有组队参赛,是被河南队聘用的。抽签已成定局,再也无法回避,哥俩挥拳上阵,走上拳击台。哥俩打的是预赛,一次性淘汰,孰胜孰负,在此一搏。论实力,洪涛不是哥哥的对手,他想弃权,教练不同意。
“你代表的是武警队,不战而降不是武警队的作风。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出我们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队风。”教练郑重地对他说。
敏感的记者们扑风得知一对双胞胎参赛,又喜剧性地抽签抽到了一组,多好的一条花边新闻啊!这场比赛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既不能放弃,又不能回避,既不能出重拳,又不能出空拳,教练的目光,裁判的目光,记者的目悉,爲众的目光,一齐聚焦在这场非同寻常的赛台上。
那次比赛,洪涛被哥哥打输了。他真诚地为哥哥祝贺。接下来,他一直坐在看台上看哥哥的比赛,成圣黃哥“拉拉队”的队员,为哥哥鼓掌加油。哥哥过五关斩六将,—路杀将过去,最后捧走了金牌。这是哥哥取一块“国”字头的金牌,颁奖仪式上,洪涛兴奋地跑到台前,为哥哥留下一张站在领奖台上的照片。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急流……洪涛喜欢这首歌,它唱出了男子汉的雄风。无数次风雨的袭击,无数次铁拳的敲打,洪涛被浇铸成一名称霸拳坛的拳王。国内54公斤级一号种子选手。
小哥俩的第二次遭遇,是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上。时过境迁,当年哥哥的手下败将已成为一号种子选手,而哥哥在排名榜上是第四号种子选手。论实力,弟弟已胜出哥哥一筹,可哥哥依然是一个颇具杀伤力的对手。凭借双方的实力,如果发挥正常,不出意外,哥俩将会在半决赛或决赛中碰面。果然不出所料,哥俩一路过关,最后在金牌的争夺战中遭遇。
拳击台上的争夺异常激烈,台下的争夺同样激烈。“洪涛,你是一号种子选手,最有实力夺冠,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而是武警部队队,你要为武警部队争光:还有,你面对的不再是你的哥哥,而是你的对手。拳击场就是战场,作为战士,需要的是敢打必胜的信念。”战前的动员会上,部队领导不厌其烦地做洪涛的动员工作。
“洪波,你如果说服弟弟让出这块金牌,我们不但给你高额奖金,而且保证做到在广州给你弟弟安排一份理想的工作。”对方的领队同时在洪波的思想工作。
“哪个孩子拿到金牌都是你们当父母的光荣,可金牌的含金量不一样,部队主要靠精神奖励,我们给的奖金要比部队发的奖金高出好几倍。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商量一下,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思想动员工作做到洪涛的父母那里,搅得阖家不得安宁。
“我们要说的是,两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他们都长大了,你们就尊重他们的选择吧。最好不要在孩子们面前提钱的事,那样会伤害他们兄弟情感的,我们决不会让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这是父母亲给说客的忠告。
比赛开锣,这场争夺金牌的鏖战在双胞胎兄弟之间进行。
看台上,坐着父母和亲友,坐着队友和教练,坐着部队的领导和“拉拉队”,那么多关注的目光一起聚焦在这无情的拳台上。“洪波。加油!”
“洪涛,加油!”
比赛场气氛火爆,助威声此起彼伏。哥俩互不相让,越战越勇。哥哥勇猛,弟弟敏捷,直拳,勾拳,组合拳,招招生猛,呼啸生风。坐在看台上的父母不忍目睹,一样的儿子啊,哪一拳都打在老人心上。
前三个回合,哥俩不分伯仲。第四个回合,哥哥体力不足,步法混乱,躲躲闪闪。洪涛心有灵犀,哥哥已无心恋战。决胜局的第五回合,洪涛已胜券在握,该如何收场?“这是全国性的比赛,不能掺杂个人私心杂念,不许打假拳。”这是教练的嘱咐。哥哥已经作出放弃的姿态,真的还要把他打倒在地不成?洪涛过不去这道亲情关,又不敢违背教练的旨意。第五局鸣锣之前,洪涛出其不意地来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最后打了哥哥一个“数8”。哥哥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起,比赛结束,洪涛的手被裁判员高高举起。看着哥哥那张被自己打得红肿的脸,洪涛的心在一阵阵作痛。让亲人成为“仇人”,太残酷了!走出赛场,洪涛来到哥哥身边察看伤情。
在国内的拳击赛上,哥俩先后四次相遇,成绩两胜两负。哥俩每遭遇一次,心灵深处就会留下一处难忘的伤痛。
拳头打破了亲情,打出了自信,也打出事业的辉煌。
1993年,获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1996年,获全国冠军赛冠军。
1996年,获全国拳王金腰带。1997年,获全国锦标赛冠军。1997年,获国际人级赛第三名。1998年,获全国冠军赛、锦标赛冠军。1998年,获―会冠军。
1998年,获“泰王杯”拳击赛第五名。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二十多块奖牌,每一块奖牌都记载着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历。
备战1998年全运会,在一次实战训练中,魏洪涛不慎将掌骨打断。魏洪涛急了,领导和教练也急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训练事故,岂不是眼睁睁看着这块金牌失去吗?魏洪涛是一号种子选手,如果不出现意外,这是一块铁板钉钉的金牌。
魏洪涛负伤后,领导给他买来最好的骨伤药,鼓励他安心养伤。魏洪涛知道自己的重任,这块金牌不但是自己的荣誉,而且是武警部队全体官兵的荣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他一边疗伤,一边参加赛前训练,右手伤了练左手,打不了沙袋练空击,按照教练的训练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赛前训练任务。
金秋十月,全运会在“五羊城”拉开战幕,魏洪涛踌躇满志地来到赛场,领队和教练对他寄予莫大的希望。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给魏洪涛一个霹雳般的打第一轮比赛,魏洪涛打得轻松自如,出拳迅猛,动作敏捷,连连得分,台下一片喝彩声。第一轮接近尾声,魏洪涛一记重拳将对手击倒,眼看要终止比赛,裁判给魏洪涛出示了罚下的红牌。
众目睽睽,怎么会作出这种裁判?不公平!观众席上爆发出鸣不平的声浪。
面对这突然出现的尴尬场面,魏洪涛懵了,领队急了,立即提出上诉,姜求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委员会最后认定是误判,改判魏洪涛胜出。
魏洪涛重新出征,他要以自己的实力和部队运动员的作风给裁判员和观众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
第一局开始,魏洪涛取胜心切,主动出击,猛打猛冲,试图在士气上压倒对方。比赛进行不到一分钟,由于用力过猛,右手掌骨旧伤复发,顿时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右手失去知觉。为了不让对方看出破绽,魏洪涛紧咬牙关,及时调整战术,加强了左手的进攻力度,最后以微弱的点数险胜对手。当魏洪涛站在领奖台上时,对手和观众才发现他是带着伤夺回金牌的,全场观众对武警选手英勇顽强的作风,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金钱、名利、地位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有名才会有利,有名利才会有地位。关于金钱、名利和地位,魏洪涛有自己的价值观。他说:名利是奉献后人们对你成绩的认可,地位则是对你自身能量和水平的评价。
接二连三地获得金牌,魏洪涛在搏击擂台上有了名气。特别是取得全运会的金牌后,魏洪涛的身价被抬高了许多,于是,擂台下的另一场人生搏击悄悄地拉开帷幕。个别运动队主动找上门来。“魏洪涛,你到我们队加盟,免费送你一套住房。拿到金牌给你双倍的奖金。”还有许诺更大的,给钱更多的,面对种种诱惑,魏洪涛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部队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能有今天,当感谢部队战友和我的教练。我肩负的使命就是为武警部队争光。人要知恩图报,我要报党教育之恩,报部队培养之恩,如果只考虑个人得失,在比赛中放水,就是对自己人生信念的背叛。
一天,一位同学从老家来北京,魏洪涛刚刚走出训练馆,身上还带着伤,看了魏洪涛那份执著的样子,抱怨说:“你放着好好的大学不上,竟然跑到这里来自找苦吃,图个啥,为了钱,为了名,还是为了以后的生路?你现在已经成名了,得一个冠军和十个冠军没有多大区别,趁早见好就收,凭你现在的名声,随便到哪个俱乐部都比你在部队挣钱多,现在这社会,有钱不挣是傻瓜!”面对朋友的好言相劝,魏洪涛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前途。这些年,自己一味地在擂台上搏击,渐渐地和身边的同学和战友拉开了距离,他们有的当上了腰缠万贯的老板,有的当上了科级干部,有了车,有了房,可自己呢,除了奖牌可以说一无所有。在得与失面前,他坦然地对这位好友说:“当兵是我多年的夙愿,练拳击是我喜欢的事业,现在实现了,我怎么能放弃呢?再说,我现在是一名战士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我的天职,为了金钱而放弃我的追求,我还是男子汉吗?我这样回去了,如何面对父老乡亲和老师同学,又怎能对得起部队领导、教练对我的培养。我们训练虽然很苦,可是和那些穿橄榄绿警服的武警战士们相比,就算不上苦了,他们在戈壁深处,守桥、护路、看犯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用不电,不上水,洗不上澡,可他们无怨无悔,在部队默默地奉献青春。想想他们,我很知足。”
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要给洪涛的婚姻假定一个“红娘”的话,那么,这个“红娘”当之无愧算是“金牌”了。换句话说,他们没有“红娘”,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是“金牌”从中牵的红线。
妻子韩晶和洪涛同在武警体工队工作,洪涛是拳击队队员,韩晶是武术队教练,两个人在一个饭堂里就餐,在一个训练场训练,十多年摸爬滚打在一起,应当说是不陌生。韩晶在任教练员之前,也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成绩显赫:八运会武术南拳第二名,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东亚运动会冠军。起初,在洪涛眼里,人家是老队员,自己是新队员,不敢奢望。人家有成绩,自己在零上创业,不敢想。到后来,人家是教练员,自己是运动员,身份高出一大截,自觉配不上。准确地说,他压根就没朝这上想。
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在泰国曼谷举行,韩晶参加的是表演项目,洪涛参加的是比赛项目,两人同样肩负着为国争光的使命。
亚运会载誉而归,领导为运动员举行接风宴,洪涛和韩晶无意识地坐在一起。那天,领导和队员们同庆同贺,频频举杯,宴会的气氛格外热烈。洪涛性格内向,不善言表,加之不抽烟,不嗜酒,显得有些“另类”。在韩晶眼里,洪涛是个小弟弟,席间,以大姐姐的身份不停地给洪涛夹菜。洪涛感动在心里,口里却没有一个“谢”字。在洪涛的眼里,韩晶,但有大姐般的端庄,而且有江南美女的韵致。向韩晶求婚她能答应我吗?如果对我没有好感,她能给我夹菜吗?瞧这顿饭吃的,瞧那一筷子菜夹的,多少天来,一直让洪涛想人非非。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消亡。以什么形式向韩晶表达爱情?约她出去散步,请她出去吃饭,写一封求爱信寄给她,想来想去还是打电话更直接更方便。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洪涛拨通了韩晶的手机。
“我是洪涛,有件事想跟你说,可我怎么开口呢?”一个在拳台上搏击风流的小伙子,在爱情场上突然间变得手足无措,口齿木讷。
“想说啥就说啥,我听着呢?”韩晶似乎有了预感,给了他一句鼓励。怎么张得开口啊,又是一个长时间的沉默。
“说啊,怎么不说话啊?”对方在催促。“我喜欢你,想给你处朋友……”话未说完,他匆匆地挂断电话,心在狂跳,脸在发烧。为什么要挂机?为什么不等对方给个答复?这就是爱?洪涛自己也说不清楚。少顷,洪涛的电话响了,是韩晶打来的。
“这件事不能一时冲动,需要冷静思考:我年龄比你大,你觉得合适吗?想好了,再答复我。”韩晶巧妙地把球踢给洪涛。
大凡性格内向的人都很执著。接下来,洪涛加强爱情攻势,韩晶不躲不闪,一场爱情攻坚战苦苦地打了两年。
1999年情人节那天,那束玫瑰花向他们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婚证领了,结婚日期定了,迎战全国九运会的任务随之而来。对于一个拳击运动员来说,成熟期长,运动生涯短,全运会四年一次,错过了机会是终生的遗憾。小两口商量,推迟婚期,打完“全运会”再举办婚礼。这一等又是一年多。
2002年春节,洪涛和韩晶在老家举行了朴素的婚礼,婚礼上,他们合唱了一曲《迟来的爱》……
人伍16年来,魏洪涛先后参加24次国内外大型比赛,获得二十多枚奖牌,被国家体委评为国家级体育健将,八运会为前卫体协夺得一枚金牌,为公安武警争得了荣誉,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受到总部领导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