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让人充满活力
人的精神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健全的心理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烦得要死。”这句极为平常的话是人们用来表达极度的忧虑和烦恼的。有位医生曾经说过,在他的病人之中有50%的人有忧烦症状。如果一个人经常忧烦,那么肯定会导致疾病。所以说忧烦是极大的现代瘟疫是不为过的。
引起健康不良的另一显著因素是愤恨。有位医生曾经描述过一名病人由于长期心怀愤恨而导致死亡的过程。他说到了病人的眼睛是怎样失去了光彩,肤色是怎样变得灰暗、无光,最后导致器官功能逐渐衰竭。医生可能并不把这种实情列为正式报告中的死亡原因,但他仍一直强调说:“他变得非常缺少抵抗力,这样便容易为疾病所侵犯。他的整个身体状况便日益恶化了。”也许你会说,这个例子有一些极端,生活中不会有许多人因愤恨而死。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情绪引发的,但是如果情绪压抑,它对所有的疾病都能起到催化作用,这一点是肯定的。
健康的心理可以使身体产生活力,有助于身体保持平衡和发挥正常的功能。就算有了疾病,健康的心理也能使我们增强信心,帮助我们战胜疾病,取得好的结果。
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改正错误,乐观向上,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性格好的人总能看到生活中好的东西,对于这种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令人伤心欲绝的痛苦,因为他们即便在灾难和痛苦之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正如在黑暗的天空中心灵总能或多或少地看见一丝亮光一样。尽管天上看不到太阳,重重乌云布满了天空,但他们还是知道太阳仍在乌云上,太阳的光线终究会照到大地上来。
这种使人愉悦的性格不会遭人嫉妒。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眼里总是闪烁着愉快的光芒,他们总显得欢快、达观、朝气蓬勃。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阳光。当然,他们也会有精神痛苦、心烦意躁的时候,但他们不同于别人的就是他们总是坦然地接受这种痛苦,没有抱怨,没有忧伤,更不会为此而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而是拾起生命道路上的花朵,奋勇前行。
具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感到光明、美好和快乐的生活就在身边。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溢彩流光。在这种光彩之下,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舒适。这种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使美丽更加迷人灿烂。那种生性忧郁、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日的鲜花在他们的眼里也顿时失去了娇艳,黎明的鸟鸣变成了令人烦躁的噪声,无限美好的蓝天、五彩纷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幔。在他们眼里,创造仅仅是令人厌倦的、没有生命和没有灵魂的苍茫空白。
尽管愉快的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但正如其他生活习惯一样,这种性格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来获得或得到加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也可能根本就无法懂得生活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我们经常看到的究竟是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还是黑暗的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人的生活都是两面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审视生活。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意志力量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培养乐观、快乐的性格。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助于我们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
聪明的人即使处在一些令人烦恼的环境中,自己也能够寻找快乐。因为烦恼本身是一种对已成事实的盲目的、无用的怨恨和抱憾,除了给自己心灵一种自我折磨外,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为了不让烦恼缠身,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视现实,摒弃那些引起你烦恼不安的幻想。世界上不存在你完全满意的工作、配偶和娱乐场地,不要为寻找尽善尽美的道路而挣扎。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在生活中遭受磨难的人,精神上都会烦恼不堪。相信很多人对生活的磨难,不幸的遭遇,往往是付之一笑,看得很淡;倒是那些平时生活安逸平静、轻松舒适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会大惊小怪起来,引起深深的烦恼。这说明,情绪上的烦恼与生活中的不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中常碰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仅仅是可能引起烦恼的外部原因之一,烦恼情绪的真正病源,应当从烦恼者的内心去寻找。大部分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一定遭到了多大的个人不幸,而是在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对生活的认识上,存在着某种缺陷。因此,当你受到烦恼情绪袭扰的时候,就应当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烦恼,从心理素质方面找一找烦恼的原因,学会从心理上去适应你周围的环境。
不管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
人生是一种奇妙的过程
有一个年轻的电台播音员在崭露头角的时候,突然被电台解雇。但他没有懊恼,回家后兴高采烈地向妻子宣布:“亲爱的,这下子我有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了。”生命中最大的危机常常就是最大的转机。年轻的电台播音员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后来,他自己做了一个节目,证明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并最终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电视红星。
一枚硬币总是会有两面,任何问题也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对人类而言,每个困难都是一种磨炼,没有人能不受困难所影响。人生多少总是要有一些缺陷的,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幸运。同样,人生也总是有好运降临的,不会百分之百的不幸。就某一件事情来说,看似不幸,但其中却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幸运在其中。
对于这种生活观点,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先生以他自己的例子作了说明。松下体弱有病,但肯于努力工作,所以许多人都纷纷效法,积极工作,干得相当努力。如此,生意做好了,同时也培养了干部。松下先生认为,松下电器能够人才济济,有一支强有力的、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干部队伍,和他自己的体弱多病很有关系,本来是不幸的事情,从另一面讲,得到了积极的补偿。
人生是很奇妙的!这种奇妙,并不仅仅只出现在松下先生的身上,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间不一定都是不幸,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事。
松下先生曾经对年轻人鼓励说:“面对挫折,不要失望,要拿出勇气来!扎扎实实地坚持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自然会有办法出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就会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英雄中山,每次向神明祈祷的时候总是说:“请给我七难八苦吧!”对于这位先贤不可思议的祈祷,松下先生分析说:“人们对神明的祈祷内容不同,有些人祈祷幸福,有些人祈祷健康。但没有人祈求神明赐予更多的困难和劳苦。因此,人们对中山这种行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很自然的。我想,中山祈求七难八苦,其用意是想通过种种困境来考验自己,激励自己。”
消除心理重负的重要性
身躯的重负导致疲劳,称作“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现代人际交往的繁复,心理的重负逐渐增强,且烦恼对心理的压迫比之重负对躯体的压迫越来越更显深刻。心理烦恼加上生理疲劳,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心态。“活得累不累”成为时下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岁月给我们每一个人同样的日子,为什么你感到特别累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1)学会化解紧张的良策
紧张是快节奏时代的显著特点,化解紧张是每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①如果你工作紧张,请不要烦躁,不要忙乱,首先,请优先做好关键的工作。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其他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其次,改善你的工作环境,调适你的情绪。让紧张化解于愉快之中,以效率促进工作质量。有了效率又有质量,即使工作还很艰苦繁重,也会有所轻松。
②如果你时间紧张,那么,优化程序可以节省时间,花钱代劳可以腾出时间,乘车代步可以争得时间,学习先进可以缩短时间,超前安排可以赢得时间——时间可以永远是你的奴婢。
③如果你金钱短缺,那么请推迟十天购买新上市的日用品;推迟一个月购进应时服装;推迟一年购买走俏用品。首饰并不是人的必需,名牌并不反映价值。但是,这些都是消费中诱惑你手中货币的扒手。成熟的人绝不会为了面子“装阔”。
学会花钱,也是致富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无不是最会花钱的人。小气,并不是讽刺,这是有钱人的看家本领。精打细算,不乱花钱,才是大富翁的真正风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越是没钱的人,才越爱装阔。这似乎是个心理问题。因为没钱的人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他们内心常在交战:“我只能买这种便宜货吗?”自怜便油然而生,更因顾虑到别人的眼光而忐忑不安。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件商品时,往往考虑虚荣比考虑价格的时间多。没钱的自卑感像魔怪一样缠得他们犹豫不决,最终,他们屈服于虚荣,勉强买下自己能力勉强能及的东西。于是,社会中就有了一种怪现象,越穷的人,越不喜欢廉价品。
仔细想想,穷人的虚荣心总比富人强,他们因为乱花钱而永远无法存钱,富人则相反。有一个人身兼数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但他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称呼——“小气财神”。他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时,大都随便点一些菜,并不讲究非叫最好的菜,以显示自己的财富。有些人则不行,本来没有别人有钱,却怎么也不敢潇洒地点那三级菜,担心招来轻蔑的眼光。如果你再留心看那些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是很随便很俭朴的,有的真是近于邋遢。事实上,这些人中不乏富豪之人。
(2)不要试图追求完美
如果你做了还感到不好,改了还感到不快,考了99分还嫌不是满分,那么,你是在追求完美——这样一定会“累”。这种情况很容易改善。
我们每个人的向往都有限,你选择了这些,就等于抛弃了另一些。你既要年轻漂亮又想成熟老练,既要热情单纯又要稳重深沉;你既要狂热辉煌又想恬静舒适;既想位高权重又不想承担一点风险,这种心理,怎能不累?
你不妨放下“面子”:若是你能耍点聪明笑笑他人,又愿意漏点愚蠢让他人笑笑,世界会变得很明媚,你也一定会很轻松。
(3)学会轻松地与人交往
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是最活跃的。你不可妄想以自己的想法去雕刻别人,让别人来附和你的心愿,更不可指望对方摒弃以往的习惯与你合流为一,谁都不愿意被别人随心雕刻成一个失去个性的人,倒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欣赏。倘若你用爱的目光去抚视对方,你会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是精巧的艺术品:他的直面批评,原来是心直口快,不会使绊子;他的牢骚,原来是在反映压抑多时的要求;他的投机取巧恰巧反映了他的机灵和你所订规章的漏洞;他的多管闲事正好体现了他的热心肠……直面这些问题,也就不会“累”了。
(4)不必过多地分析周围的人
许多琐事,你想了三天往往不如一秒钟的直觉判断。分析虽然使你剔除了一些假的东西,但也让你怀疑一些真的东西。分析的依据常是往事,而往事与现今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用这种思维对待周围人的言行虽然让你清醒和深入,但也很难避免随同感情和心态而升降。没有一种分析不带有好恶和主观,它可能使你陷入更深的偏见。常听人告诫“言多必失”,其实,更多的是“想多必失”。
仔细,是评判人的一大缺憾。西施耳小,昭君脚大,再漂亮的人也经不得细瞧。只有文学评论才将人物分析来分析去。为人不是为文,作文可曲,为人总是直比曲好。林黛玉讲话总带上另一层含意,听了别人的话总不忘想尽它的另一层意思,太小心眼也太费精神了。这样的人寿命都保不长,还谈何事业?所以,不可对周围的人分析评判得太多。
(5)不必太注意别人的脸色
小孩是注意大人的脸色行事的,因为孩子幼稚;奴才是根据主子的脸色行事的,因为奴才的命运操纵在主人手里。谁愿意永不成熟,谁愿意将命运交到别人手中?
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高兴。他的脸色不好,也许他并没有冲你而来,也许虽然做给你看,但全是误会,你为什么将命运的一半交给他呢?我们如果一只眼睛注意着工作,另一只眼睛在注意别人的脸色,是活不出好模样来的。成熟的人不会太注意别人的脸色,而是专心干自己的事业。
坚持不懈的勇气
通往成功的路上荆棘密布,但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消融受挫的苦痛。
约翰·克利斯是一位多产的英国小说家,他出版过564本书。但他被退的稿将近1000次。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出版之前所收到的退稿也不少于此数。梵高在他有生之年,竟然卖不出去自己画的画。
个人心理学先驱艾尔费烈德·艾德勒说:“你愈不把困难当成一回事,困难愈不能把你怎么样,只要能保持心态的平和,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大多数人第一次骑单车都会跌倒。虽然如此,但是毕竟我们跨越了起点,我们将再次跨上单车,不断战胜困难。
许多伟人透过历史领悟到:人应该是成功而非失败的,如果能确信这一点,我们必将会充满信心,并懂得跌跤并不是可耻的事,而是迈向成功的另一次机会。重要的是能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继续努力。经验告诉我们,持续地用力敲门,它最终总会敞开的。
松下先生曾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当我辞掉电灯公司检查员的工作去独立创业时,身上只剩下70元钱了。刚开始的时候,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但没有人买,甚至连寄售的地方都找不到,当时真后悔离开原来那家公司。后来,由于资金用尽,只好将部分衣物拿去典当,以便‘再试一次’。幸好有那一次的前进,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我也重复地拿出‘再试一次’的精神。终于在‘再试一次’又‘再试一次’的积累下,造就了现在的松下产业。”
一个人,无论他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只要他一直保持“再试一次”的勇气,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没有爱我们,而是我们值不值得被爱。”要想赢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就不必担心别人是否喜欢我们,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增进能让别人喜欢你的品质。
有一位美国女歌手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的事业处于低谷时,情绪很低沉,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取得了成功。有一天,她问母亲:“我要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母亲回答道:“很好嘛!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上帝以完美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来,都还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事业之前,必须先学会谦卑。”歌手听了,深受感动,决心在音乐造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谦卑先于伟大”,这是母亲给她的最好赠品。
爱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桥梁,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依据。我们必须体验他人的感受,要有“人饥己饥”的敏感,它能使你对“情谊”二字产生真正的体会,也是人与人之间“四海一家”的感情联系。
让爱为自己带来机遇
很多机遇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的。塑造良好的品质似乎与机遇关系不大,其实却不然。有些机遇的来临,就因为关键人物看上了你难得的品质。
有一位求职者到一家公司面试,希望被雇用,然而初次见面就被拒于千里之外,对他而言,这已经是第10次被拒绝了。当他失魂落魄地走出公司时,看见公司门口的地面上有一根大头针。他觉得如果有人为了它而受伤多不好,于是就把大头针给捡起来了。然而,就在他蹲下来拾起大头针的时候,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小心的人,一定适合当职员,所以当即改变主意雇用了他。这种良好的品质使得他的工作失而复得,使得他日后得以在该行业平步青云。所以,一个人充满了爱心,不是机遇的东西也可以变为机遇。
某地一面包商,长期以来一直生意兴隆,其诀窍何在?有一件小事,足以揭出其谜底所在。一日,有一乞丐来店中买面包。当店员包好一个面包准备递给乞丐时,因为反感而稍微犹豫了一下,店主看到这情形,接过店员手中的面包,非常有礼貌地拿给乞丐并说:“欢迎下次再来。”当乞丐走出店铺时,店员惊讶地问道:“老板,我第一次看到你这样招呼客人,这是为什么呢?”店主答道:“对于常来的顾客,我们当然要热情地招待,可是刚才来买面包的人,是倾其所有才买到一个面包的,我们更要好好地接待他。这样,广大顾客就会感到我们是真诚待客、一视同仁的,都会乐于做我们的顾客。”
能做到包括乞丐在内的所有顾客都仁爱,面包店的生意能不红火吗?
逆境是人生的宝藏
社会是现实的。有些人的哀伤、烦恼接踵而至,任谁也无法了解其中的因由。或许是命运乖舛吧!你可以怨恨人生的不公平,可以自怜自艾;然而,你也可以认真地吸取教训,伸直腰杆,挺起胸膛,勇敢地去面对种种无法避免的问题。主动权在于你自己,重要的是,必须保持不回避问题的态度。如果举目所见,自己已深陷于问题的丛林之中,便要鼓足勇气面对困难,深思熟虑地筹划“绝地大反攻”。不然,必会自溺于现状,终日捶胸顿足,唉声叹气,无所事事。
一位哲人指出:“逆境是人生的宝藏。”稍遇挫折,身处逆境,就一蹶不振、停滞不前的人绝不会成功。
在生活中,因为失业而得到比以前更好职位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果不是因为失业,他们可能就会一辈子守着小小的职位,而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失业时,虽然令人感到很痛苦,但从漫长的人生看来,反而是好的锻炼。当然并不只限于失业,困难锻造了意志坚强的人格,尝试过失败或许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不顺利可能有助于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人生中有很多障碍或苦难,同时所有的苦难都藏匿着成长和发展的种子。但能够发现这些种子,并好好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只是少数。这些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第一,克服苦难的人。没有这种决心的话,不管再怎么说“苦难才是机会”,也只会变成以另一种苦难结束的悲剧。
第二,能够认为苦难才是机会的人。没有这种想法,苦难会带来更多的苦难。
我们必须对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由于人们世界观的差异、认识水平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不同,于是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之路。但是不管人们的生活道路有何不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绝对笔直而又平坦的人生之路是不存在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所以,人生道路的延伸也是直线和曲线的辩证统一。一个人今天行走在直路上,明天则可能走在弯路上。我们在遇到困难和身处逆境时,不要茫然不知所措、灰心丧气,也不应因一时的挫折而轻言放弃。应该相信,风浪后将是平静的海洋、坎坷后面将是平坦的大道。
青年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逆境常见的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交往的障碍、学习上的困难、情感生活的困扰、竞争的失败等。说到底,就是人们在这些方面遭受了挫折。这些无疑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既然“人生不顺常十之八九”,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克服困难,超越逆境,开创人生新天地。正如以《人间喜剧》名扬天下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逆境是人生的宝藏,它可以使人奋进,走出迷误,校正人生;它能磨炼人的意志,帮助你获得前进的动力;它能使人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升华思想,把困难和逆境变成成功的垫脚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