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四一年(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知远依言而为,遣从事杨邠带着金银布帛去见白承福。白承福一见,果然喜笑颜开。杨邠趁机对白承福道:“朝廷已经将你等割让给了辽国,你等就应该自安部落。安重荣忘恩负义,已经为天下所抛弃,败亡只在朝夕之间。你等若是归附安重荣,用不了多久,将南北皆无归路,酋长会后悔莫及的。”

    白承福闻言大惧,当即率领其兵士投靠了刘知远。刘知远暗自窃喜,便将他们安置在太原东山及岚、石二州之间,并上表奏请让白承福领任大同节度使,石敬瑭准其所奏。不久,刘知远又遣郭威将吐谷浑精骑全都召到了自己麾下。

    白承福投靠刘知远后,鞑靼、契苾也不敢再与安重荣来往了。如此一来,安重荣一下子就少了十几万援兵,他还屡屡接到探报,说石敬瑭正在魏州召集各路军马,随时都有可能向镇州扑来。安重荣虽然胆大,此时也不免有些担忧了。本来,他并没有太看重安从进,此时反倒对安从进寄予厚望了。

    安重荣哪里知道,此时的安从进已经是进退维谷了。之前,他为了起事,曾经分遣使者前往荆南和西蜀,意图联合高从诲、孟昶共同起兵。不想,高从诲在回书中反倒劝他不要轻举妄动。安从进一怒之下,上奏朝廷,反诬高从诲谋反。王保义劝高从诲上奏朝廷,说明真相,并主动请求发兵讨伐安从进,高从诲依计而行。

    安从进的使者到达成都后,请求蜀主孟昶出兵攻袭金、商二州,以为声援。孟昶连忙召群臣商议,众臣皆道:“金、商二州地势险要,距我又远,出兵少了不足以制敌,出兵多了,粮运又是大问题。”孟昶深以为然,便遣使回绝了安从进。

    正当安从进为难之时,安重荣的使者到了襄州,安从进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他心想:襄州、镇州南北呼应,远比荆南、蜀国的声援强多了。

    石敬瑭离开大梁北上魏州的消息传到襄州后,安从进以手拍额,连声叫道:“天助我也!”遂决定立即起兵北上。

    襄州牙将王令谦、潘知麟跟随安从进时日最久,深恐安从进起事不成,自取灭族之祸,故而一再出言谏阻。安从进大为生气,竟暗示其子安弘超将二人除掉。安弘超心领神会,便邀请二人一同登游南山,到了山顶,即与二人饮酒赏景。王令谦、潘知麟不知是计,喝得酩酊大醉,安弘超趁机将二人推下了山崖……

    不几日,安从进即举兵二万,攻袭邓州。

    留守大梁的郑王石重贵一接到唐州刺史武延翰的奏报,即在石敬瑭留下的空名圣旨上填上了诸将的姓名,命护圣都指挥使皇甫遇为先锋,率数千精骑先行,命宣徽南院使张从恩、武德使焦继勋、作坊使陈思让率朝廷宿卫兵跟进。诸将领命,在叶县与申州刺史李建崇之兵会合后,即起兵南下。随后,石重贵又以西京留守高行周为主帅,前同州节度使宋彦筠为副帅,率大军后进。

    安从进率军抵达邓州后,邓州威胜节度使安审晖占据牙城,拼力拒守。安从进攻了两日,见邓州一时难以攻克,便不想在邓州耽误时间,第三日即解了邓州之围,取道花山继续北上。襄州军刚近花山,安从进突然接到探报,说有一支朝廷军正迎面而来。

    安从进大为惊愕,他原本想天子北上魏州,使者来回禀报、调兵遣将总需要些时日的,万没想到,朝廷军来势会如此之快!

    安从进无奈,只好命襄州军原地列阵待命,他自己则率数百亲骑前去察看朝廷军情。行至朝廷军前,安从进驻马观望,只见数千朝廷骑军已经列阵相候,一面“皇甫”大旗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旗下一员主将威风凛凛,单看那高大威猛的身材和一脸的络腮胡须,安从进就认了出来,此人正是皇甫遇。

    皇甫遇原本是突厥人,曾经在安从进麾下为亲将,安从进一直待其甚厚。安从进知道,此人外号“金刚煞”,枪法精绝,骁勇过人,若论单打独斗,当世罕有敌手。

    安从进率亲骑驰上一处高坡,此地距皇甫遇之阵只有数百步。安从进高声喝道:“皇甫遇!”

    皇甫遇闻听喝叫,策马出阵数十步,抬眼一望,也认出了安从进,当即摘下金盔,侧身施礼,高声说道:“安公别来无恙?皇甫在此有礼了。”

    安从进见状,拍马向前走了数十步,说道:“皇甫也别来无恙啊?我待你不薄,你怎么如此不知恩义,竟来与我厮杀?”

    皇甫遇答道:“圣上一直看好安公,又有何事相负安公了?安公为何非要造反呢?安公过去确实有恩于皇甫,皇甫本不应该与安公交战的,不过,皇甫既食君禄,就当为君分忧。现在我就给安公一箭之地,安公只管回去,也算我报答昔日之恩。安公若不回去,皇甫的铁枪可就要说话了。”

    安从进大怒,骂道:“狗奴才,就凭你这区区数千人就想阻我大事吗?”

    皇甫遇道:“安公莫要生气,皇甫不知什么大事,只知道奉命平叛。”

    安从进火冒三丈,宝剑一举,即命全军进击。皇甫遇见状,不退反进,挺枪策马,迎头杀了过去。皇甫遇“金刚煞”之名并非幸致,他舞动铁枪,纵马狂奔,就如一团黑旋风般在襄州军中呼啸而过,所过之处,襄州军皆成片成片地倒在了地上,断戈残臂四处横飞,殷红的鲜血到处喷溅。焦继勋见状,也率领朝廷军掩杀过去,襄州军大恐,纷纷夺路逃命。混战之中,皇甫遇当阵生擒了安弘超,襄州军被掩杀殆尽。

    安从进率领数十骑好不容易才逃回了襄州。

    不久,高行周率大军抵达襄州,将襄州城围了起来。

    石敬瑭在魏州听到花山大捷的消息后,一直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命高行周暂时执掌襄州军府之事,同时又命荆南、湖南出兵征讨襄州。高从诲接到诏命后,当即遣都指挥使李端率数千水军抵达南津;楚王马希范则遣张佶之子、天策都军使张少敌率一百五十艘战舰驶入汉江。高从诲、马希范还同时将粮饷源源不断地运往朝廷军中,如此一来,朝廷大军便无后顾之忧了。

    安从进命其弟安从贵率兵迎击均州刺史蔡行遇,被焦继勋探得消息,将大军埋伏于要路,襄州军中伏大败,安从贵也被生擒,焦继勋将其双足折断,放回了襄州。

    安从进元气大伤,只好固守襄州。高行周深知襄州城高壁坚,难以攻取,便命各军在襄州周围掘壕设堑,准备长期围困。石敬瑭却担心夜长梦多,命高行周尽快攻下襄州。高行周不敢违旨,只好下令攻城。然而,正如高行周所料,襄州城防甚是完备,城上矢下如雨,朝廷兵死伤惨重。皇甫遇冲在最前面,被射中了好几箭,幸好都不在要害,性命倒也无忧。

    安从进对皇甫遇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自己既然无法杀了他,便想让朝廷对其生疑,几经思量,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皇甫遇受伤的次日,安从进用金瓶装上好酒,用金盒盛上良药,用绳子吊到城下,然后命将士齐声高呼:“皇甫遇!皇甫遇!”皇甫遇听到后,强忍伤痛驰到城下。城上人对皇甫遇说道:“我家大王知道你身中毒箭,伤势很重,你虽然无情,但我家大王心中不忍,特地送给你金瓶美酒、金盒解药。”

    皇甫遇高声说道:“代皇甫遇谢谢安公!”说着竟真的驰马至城下将金瓶、金盒取走了。张从恩等人听说后,当时就对他生了疑心,并将此事奏告给了石敬瑭。石敬瑭念着皇甫遇有花山之功,不但没有对他加罪,反而擢升他为右神武统军。

    安重荣闻听安从进举兵后,也决意先下手为强。他一面大举整军,一面将境内的饥民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去魏州见天子,想以此绊住石敬瑭。

    此计果然厉害,一时间,数万饥民扶老携幼、叫苦连天地向魏州涌去,人人都叫嚷着要拜见天子,让天子给他们一条活路。

    石敬瑭大感头疼,他知道,这些饥民有一多半是假的,但他若不前去安抚,定会有损于自己爱民的名声;若是前往安抚,又怕饥民中藏着的叛军会对他不利。无奈,只好让和凝替自己前往安抚。和凝从魏州粮仓取了一些军粮,亲自发放给饥民,饥民们这才相继退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