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百张面孔-前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整整两年的锱铢积累,成就了这本书。

    2009年起,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晨报社展开讨论,希望能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地方志、使用地方志。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首先,许多人从没看过北京地方志;第二,他们在寻找资料时,不知道北京地方志中就有翔实而丰富的记载;第三,他们以为志书就是干巴巴的数字和档案,不好看。

    地方志是综合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它既有权威性,又有丰富性。读志书不仅能了解历史发展、风土人情,还能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然而,要让读者们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更多工作。

    经反复讨论,我们共同推出了《志书撷英》这个专栏,它有几个特点:

    首先,适当改变严谨的历史写作风格,语言更趋生动活泼。

    第二,知识点密集度特别高,相比于其他北京史方面的通俗写作,这个专栏每篇文章都包含了更多的“干货”,我们希望传递更多的知识,而不是靠语言华丽取胜。

    第三,纠正了许多流行的误会,比如说忽必烈发明了涮羊肉、胡同的本意是“水井”等,此外介绍了许多大家过去没关注到的知识,比如西瓜与苹果是从北京传向全国的、乾隆写过剧本等。

    总之,我们力图建设一个扎实、厚重、多彩的栏目。可以无愧地说,其中每篇文章都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前后增删数遍而成。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栏目推出后,得到了读者们的关注,一些文章被30多家网站转载。

    今年,《志书撷英》这个栏目整整出版了100期,读者们希望能结集出版,我们也想藉此来做一个总结,检讨一下我们走过的路。受时间、能力等限制,书中必有各种舛误,恳请读者们批评指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