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援蜀记-长治干群与川军抗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前头说,长治一市,交纳救灾党费突破一个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数字?不久,我们见到了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郭新民部长,随即对他展开采访。在人们通常想象中,组织部长应该正襟端坐,不喜谈笑,必是纯正党务官员形象,在过去年代尤其如此。而如今的组织部长们,文化程度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往昔形象由此得到改变。这位郭新民先生是山西神池人,爱好广泛,性情率真,颇有独特处。早年他做宁武县委书记,多有诗文面世,因而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与他搭班子的县长叫贾真,也创作经年,同样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县两位父母官,都是作家,这在全国尚属独例,在京城传为佳话。县长贾真后来升迁忻州市教委,研究山西民俗民歌,成果斐然,多有著述;书记新民则辗转调任长治组织部长,也获得了极高荣誉的艾青诗歌奖,发动上党诗群之崛起,同样成就日丰。此二人又先后获得赵树理文学奖,再续佳话。很显然,执政党的干部成分,确实得到了很大改变。现在,我们向新民兄采访太行老区交纳“特殊党费”一事,彼此相熟,话题热烈,广泛无常。他引领我们切入了另一个角度,从历史看今天,生出多重新意。

    新民兄谈到,太行老区人民包括万千党员,源于当年抗日战争民族矛盾之尖锐,艰苦卓绝直至胜利,历来深有光荣感和责任感。每当面对种种现实问题,常常忧患古今大义。四川大震当前,必是人人奋勇。说基层各级党组织引导有力,方法得当,自然是一个方面,而长治干部群众披肝沥胆,情感真挚,觉悟惊人,更是坚实基础。他们捐款多次,集资数亿,决非什么意外之事。作家打破砂锅问到底,更有独特故事告诉你。老赵你说,四川与山西历史上是个什么关系?晋蜀之间,隔着黄河,隔着陕西秦岭,有没有密切联系呢?

    就这样一个问题,我和李杜、新民两位台兄,展开了一场酒后大交流,有醉意,却清醒,讨论颇有成效——

    首先,诗人李杜语惊四座:世界水工奇迹都江堰,是山西人领工建造的。《史记》有载,“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没有疑问,而头号功臣是“蜀郡守”李冰及子,也没有疑问。李冰父子从战国时期至今,备受川民崇敬,尊为“川主”,有川主祠、二王庙为证。而李冰是哪里人?正是山西运城人啊!惊闻此言,我酒醒了一半。——李杜兄览书甚广,信他语出有据,绝非无稽。

    如此说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前贤李冰父子就开始了晋人援蜀的有效行动。也由此可证,中华民族早就形成一个疆域广阔的整体感了。

    李杜兄开例,我也奉上一段响应: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三个师纵深山西前线,川籍红军甚多,高级将领中多有四川人:朱德、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王维舟、向守志,都是四川名将。他们在山西坚持抗战八年,和山西民众融为一体了,山西成为八路军牢固根据地了。

    新民兄接住话题,放谈保卫山西,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川军官兵极为悲壮。他讲出一段惨烈故事,闻者无不肃然:长治城乡11个县区,全体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整个老区人民援助四川,绝无二话,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38年初,日寇从东部太行山区和北部太原方向大举进攻长治。我军誓死保卫这一战略区域,参战部队有晋军、八路军,更有数万川军将士,别西昌,出剑门,步行两个月,跋涉三千里赴晋杀敌。川军番号系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第47军,军长李家钰,向称“遂宁王”。属下各师,清一色四川兵,专守长治。令太行人民无比痛心的是,国家危亡军情急,李家钰将军率部出川,在1937年的严冬里奔赴山西前线,朔风无比凌厉,地冻三尺,全军将士竟没有棉衣御寒!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同时出任国军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对此尤为痛切,他那首著名抗战诗《寄语蜀中父老》,正是献给川军老乡的——“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不仅衣单,还是赤脚。据时任第22集团军总部参谋长的胡临聪将军回忆:川军抗日激情高涨,军纪严明,“冰天雪地,战士们都是灰色夹衣,赤脚草鞋”,武器装备也很落后,川造老套筒步枪加一把大砍刀,以斗笠遮雪雨。“川军所到村庄,不打人不骂人,不欺负老百姓,吃粮烧柴照价付钱,家中没人,将钱包好放在桌子上”。太行百姓深为感动。——共赴国难之际,这种作风与今日赴川抗震救灾各路将士惊人相似。当年,李家钰亲书条幅回敬朱德将军: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更有一首李将军诗曰: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新民兄的讲述,令人荡气回肠。川军英勇,在太行山上打了一场极其残酷的长治保卫战。对此,四川人龙腾在《川军鏖战长治城》一文中做了详细追述,山西人冯潞、一丁、李成海在文章中亦有显要记载。我们把这段话题继续下去:

    1938年2月,太行山千里冰封,日军第108师团上万重兵从石家庄西犯,攻抵河北涉县与山西交界地区,企图占领长治,与太原悍敌相呼应,以犄角之势钳控整个山西。李家钰将军命所部178师誓死阻敌于长治东大门之外。川军在龙岗山与敌激战两天两夜,伤亡惨烈,日军亦遭重创。2月14日,川军在冰雪中退后一步至长治以东40公里,固守黎城县东阳关,在皇后岭居高临下坚守。日军以飞机大炮猛攻,川军以劣势武器抗击,手榴弹打光,子弹打光,石头砸,大刀砍,川军血战三昼夜。在晋省边墙阵地上,横陈敌尸五百,川军营长周策勋以下千人殉国,阵地仍未被敌攻破。到18日,日军一部绕道皇后岭背后,前后同时发动攻击,致川军腹背受敌,痛失雄关。日军铁蹄踏入上党盆地,长治古城危在旦夕。李家钰将军军部就设在长治城中。李将军即命178师、104师合拢于古城内外,命亲侄儿李克源率312旅设阵城墙面敌,命全军将士重温古代宋将陆登在此抗击金兵悲壮往事,必与长治共存亡。此刻,长治军民完全与川军结为一体,用大量砖石阻塞北门、东门和西门御敌,仅留南门一口,组织百姓南撤。2月19日午后,敌寇骑兵先至,主力跟进而来,遂三面包围长治。当晚大炮轰城,欲将川军从南门逼走。李部大怒,激愤万般,反将最后一道南门同样用砖石堵死,以此表达悲烈报国誓不退却之决心。川军在北门之外,与敌少将旅团长苫米地所部,展开激烈鏖战,整夜不休。东门北门燃起熊熊大火,映照着川军血红的眼睛;打到20日天亮,日军难进长治半步,即以三架飞机轰炸全城,又施重炮集中轰炸北门。城墙上下,川军与鬼子杀作一团,大战半日,北城依然屹立在硝烟之中。午后,日军大炮再次集束轰击北门,城头落弹1000余发,炸开城上缺口,日军蜂拥而上,川军团长熊岗陵,指挥整排战士奋勇墙口杀敌,两军白刃交锋,阵地上血流成泥。一个回合打下来,川军整排战士只有三人活着!打了一整天,古城仍在我手。待到21日上午,日军再施重炮轰炸昨日缺口,使其扩大成斜坡状,大批鬼子挺枪而上,川军两位连长杨显谟、夏抚涛身先士卒,迎头劈杀,血祭阵地,为国捐躯,两退顽敌。旋即,缺口处日军越聚越多,尸体也越堆越多。川军向城头日寇发动两次敢死逆袭,日军反呈居高临下态势,杀我川兵。团长熊岗陵又指挥第二营对北城区实施猛烈收复,城门之内大北街上,川军与敌寇展开逐街逐屋肉搏拼杀,营长杨岳岷以下当街战死。这一天,日军复以两架飞机助战东门西门,长治古城火海冲天。熊岗陵团长亲率残部大战于西门,旅长李克源指挥“旅、团部参谋、副官、直属连队及勤杂人员”,组成最后总预备队,阻击东门之敌,“全城到处是惨烈的巷战,枪炮声、喊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川军最大特征是誓不投降,在和日军轻重机枪对阵中,“往往整连整排倒下,场景异常悲壮。古城中,尸横街巷,途为之塞”。一位排长名叫高起予,重伤倒下后,把军校证章交付手下,而后开枪自杀!壮我中国军人从容赴死、誓不降敌最坚毅品格。旅长李克源、副旅长李光渊两位主将,均身负重伤。至此,城内川军一个甲级团杀到最后,全军覆没。相加两省交界战场及城外山地连续作战,“整个长治战役,历时九天九夜,川军7000勇士壮烈牺牲,杀毙日军1500余。全城百姓亦有3000A被日军屠杀”。老诗人卞之琳先生曾著文记述此役:“城破了,完了吗?不,还有巷战,兵士在被解决以前,把枪支毁了,或投到井里。一场壮烈的战斗,搏得了长治一带老百姓简单而可贵的一声:四川军打得好!……老百姓被敌兵杀死了多少——三千!这三千人本来也有脚可走,因为川军誓与城偕亡,封了城门,才没有出去……提起这件事来,大家都不说一句怨言,却说了四川军打得好!”

    1938年2月28日,《新华日报》含悲披露李家钰所部誓死保卫长治的壮举,题为《长治我军苦战,有极壮烈牺牲》,此役全国尽知。与名将武士敏一样,李家钰将军及川军残部,六载春秋苦战于山西抗日第一线,长治役后,转战保卫晋东南第二重镇晋城市,继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夏,李将军率部守卫黄河,阻止日寇西进潼关。1944年5月21日,集团军总部陷敌重围,与敌激战在陕县秦家坡高地,李身先士卒,枪伤炸伤遍及全身。此战甚为酷烈。李家钰是中将,其下集团军少将副长官周鼎铭,少将指挥官萧孝泽、陈绍棠,四将军全部英勇殉难。据李将军之子李克熙(后任重庆市人大副主任)回忆,“父亲死后留给家人一件血衣,上面满是枪眼儿”!1944年6月,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并在成都举行国葬;1984年5月,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

    ——长治组织部长、诗人郭新民先生,与我们回顾至此,许多问题已经得到解答。现实事件,总有历史渊源,这是一次内涵深厚的采访。如今,在抗战胜利60多年之后,在2008年的5月里,四川大灾,国家有难,太行老区全体干部群众,必会挺身而出,不计代价,内中感人个案数不胜数,写不胜写。全国唯一蝉联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女士,每次捐款排队,她都站在最前列;还有老党员,重病将逝,在闭眼之前,也要捐交!于是,长治党员捐献特殊党费突破亿元,也就足可理解了。长治人民是这样,整个山西人民也是这样,共产党员是这样,其他民主党派也是这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