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杰出书法家。他从小就喜爱书法,勤奋练字,据说他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也毫不在乎。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著名书法家。29岁时他考中进士,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唐穆宗偶然看见他的笔迹,认为是书法圣品,就把柳公权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40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苟;同样,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种特质。在长安,他的声望与地位得到提高,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作书。

    柳公权能很好地总结自晋至唐楷书书体的变化发展。他最初由王羲之书法入手,后来专学欧、颜。他的书法继承了颜体雄壮的特点,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好像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还继承了初唐的秀媚书风,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柳体”。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他的楷书尤为知名。其楷书结体劲媚,自成一家,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柳公权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的书名显赫,许多人,甚至外国使者也专门带着财宝来求购他的字迹。当时大臣家庙的碑志,几乎都出自柳公权手笔。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到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他却性格刚直,并经常借书法向皇帝讽谏。据说唐穆宗曾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

    柳公权的书法可分为两大类风格:一类以《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为代表,结体严谨平稳,笔法灵巧劲挺,具有晋唐以来楷书的劲媚意趣;一类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为表,一变晋唐楷书姿媚的风格,严谨之外又开阔疏朗,体势劲媚,自成一体。总之,他的书法,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刚劲挺拔,结体严谨浑厚。他虽学颜,但自出新意,故与颜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它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范,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楷书作品,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二月,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柳公权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柳公权是对书法艺术发展作了重要贡献的一位著名书家。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名望很高,故为后世人们所重视,论者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书法以此取胜,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宋代的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成名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