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奎斯特的创作在一开始便有表现特征,他所追求的是主题的伟大与象征。他早年的诗集和剧本,如《苦闷》和《天堂里的秘密》,充满了对生活的恐惧与悲观情绪,力图通过人与生活的抗争来表现人的伟大与高贵。19世纪20年代后,他的悲观主义逐渐被积极的世界观所代替,1927年出版的散文集《征服生活》,表现出他对人类充满了信心,继续对人的生存状况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张用人来对抗野蛮,并对西方传统的文化信仰提出怀疑。
20世纪5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三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全都和上帝的形象、“神”的价值,以及使人具有信仰的可能性有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长篇小说《大盗巴拉巴》。
拉格奎斯特从1946年起开始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他早在1940年便已调入瑞典文学院。学院不需选聘专家撰写一份特别的研究报告,因为他的资历和成就他的同事们实在太清楚了。人们猜想,他的获奖一定很顺利地过关。终于瑞典学院将1951年文学奖的“桂冠”戴到了这位“现代古典主义巨人”的头上。
国籍:瑞典获奖时间:1951年获奖作品:《大盗巴拉巴》获奖理由:“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