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嗅-报酬是看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向明因为学院举办国际小剧场话剧节,被抽去做义务宣传员,报酬就是免费观摩十二场话剧。他给何笙舟发去短信,告诉她这个消息。这次她来兴致了,说机会难得,想看其中的话剧。他发过去剧目,日本的《班女》,里面有裸体的镜头;美国和伊朗合作的《小红帽》,谴责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创伤;还有被称为后剧场戏剧的实验话剧《野草尖叫在蓝靛厂》,它也不错。

    笙舟很喜欢看外国话剧,但是苦于她目前必须在家带女儿,晚上不能光顾剧场。于是选择余地只好留给下午了,他搜索一遍,发现只有一个可以推荐。

    “那就看菲律宾话剧《记忆之死》吧!”

    “这个嘛,有点不太好。”

    “因为讲记忆?”

    “因为讲死亡。”

    这个戏的剧本是获得大奖的,他极力推荐,实在想不通笙舟为什么仅仅凭着名字的死亡气息就拒绝观看。向明有点发嗲地想,如果这样的话,有多少个关于生命沉重话题的话剧要在中国死亡啊。

    笙舟没有了选择只好作罢。《记忆之死》是唯一一个在下午演的外国剧目,撇开它,剩下的就只有京剧版《俄狄浦斯王》了。可时髦女人对京剧往往没有兴趣。果真,笙舟不喜欢它。

    后来,向明把票给了另一个研究生章小玲,事后章小玲告诉他,这个菲律宾的戏很棒。

    他在安慰自己的同时,也为证实了笙舟的口味单一而感到慰藉。

    与话剧节同时举行的,还有亚欧电影节,这次请了于佩尔担当评委会主任。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鱼贯而入。向明也挑选了几个观看,一个是法国的《列车上的女孩》,一个西班牙的《爱情出戏》,一个是德国的《三爱太谗》,他买了票,很贵,但这是朝圣一样的事情。

    电影节期间,向明在校园里散步,见到谢安和一伙导演在聊天。

    真是冤家路窄。

    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谢安介绍向明认识一个电影导演。

    “电影香格里拉的导演。”

    向明看过电影节参展影片的名单,马上说:“久仰久仰。”他把台湾版的《这里是香格里拉》与对方的《香格里拉之缘》混淆起来了,大为惊讶仅一次漫不经心的散步就能碰到心中偶像导演,“我看过的。”那边已经在自我解套了,“还没有上院线呢。”

    原来,香格里拉也有好多个。还好,幸好没有说出名字来。

    “海子导演,在筹拍一部反映五十年代中越边境线上发生的爱情故事。”

    向明和海子握手。聊了几句,知道了电影进度。故事大纲已经有了,但是缺乏丰满的情节和鲜明的性格,需要写手,所以海子托谢安找一个执笔的编剧。谢安大概觉得在丹妮这件事上太高调了,想顺水推舟弥补一下向明。况且,在校园邂逅,也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

    海子筹备的是一个纳入亚欧电影节的合拍项目,名字就是“香格里拉之缘”。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少数民族少女阿汗和法国军官皮埃尔在五十年代相爱了,时隔五十年,皮埃尔当上了法国证券公司的董事长,他咽气之前来寻根,于是看到了一个守墓人。剧情大致的要求是三角恋情、生死相守、跨越时空。

    照例他应该拒绝的。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接这个戏。成功的渴望太强烈了。

    事业和尊严是两回事!向明为自己的懦弱开脱。为了出色完成脚本,向明阅读了很多材料。一个星期的熬夜苦战,终于写好了初稿。

    完稿的那天,他兴致勃勃地去电影厂。电影厂里曲曲折折,他找了好久才最终在一个剪辑室里,找到了海子导演。

    海子正在做一个电影毛片的后期,他去看了,就是上次在校园里海子吹起的另一个合作投资电影《女博士的困惑》。他在外文的合作书里看到的标题却是:女博士的性烦恼。那些镜头,他没有太多印象,也说不上有什么出彩之处。他礼节性地看了一段。

    海子导演请他落座。期间,海子导演也不客气,一副大导演面对小编剧的那种店大欺客的感觉。向明嗅出来了,所以,在谈话中,海子没有提供茶水,向明也忍住了。他们在一张肮脏的道具沙发上聊起了电影,还让向明不快的是,海子导演并没有说正式进行编剧的价码。

    走之前,他顺便把自己思考了一星期的脚本给了海子。

    之后,向明一直在等。可是,几星期过后,杳无音讯,脚本石沉大海。打电话过去,电话也尽是忙音。这个海子,竟然像从人间蒸发了一般,从此在他眼前消失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