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唐代诗人有“愿生高丽国,一见金刚山”的诗句,金刚山,九月的金刚山,实在是秀美极了。
初秋的太阳刚刚爬上山顶,就把明媚的曦光闪射在峰峦、飞瀑、丛林之上。这里那里,到处展现着熠熠的光环。露珠滴在脖子上,清凉凉的。远处,鸟啭青山,蝉鸣高树,和着促织娘的吟唱,组成一曲悠扬悦耳的交响乐,伴送着游人穿林越谷,跨涧登山。
金刚山为朝鲜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朝鲜第一山”之誉。景色佳丽,以奇峰怪岩、飞瀑流泉、密林奇洞、松涛云海驰名于世。随着四季气候的转换,金刚山也变幻着不同的景色,获得不同的名称。这在世界名山中当是独一无二的。初春,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山上的层峦叠谳,看去很像闪闪发光的金刚石,所以叫“金刚山”;盛夏,丛林四合,浓荫翳日,赛似蓬莱仙境,因而叫“蓬莱山”;晚秋,红叶烧山,层林尽染,名为“枫岳山”;深冬,落叶飘萧,铁干凌空,林寒山瘦,故称“皆骨山”。
金刚山号称一万二千峰,以主峰毗卢峰为界,分为内金刚、外金刚、海金刚三大部分。我们这次主要是游览外金刚与海金刚。大家谈笑着来到一处峰奇岩秀、松古涧深,颇似我国医巫闾山的景点,稍事休息,我即口占二绝:
金刚风物豁吟眸,荟萃奇观世罕俦。最爱层峦青万叠,十峰过处九停留。
策杖清游入画间,穿林越涧路弯环。他乡莫便萦离绪、是处晴峦似故山!
一条径直的小道把我们引到了金刚山的主要景区九龙渊和九龙瀑。瀑布从七十多米的高处奔泻而下,宛如一匹银绢雪练凌空垂挂,落入状如石臼、险深莫测的九龙渊中,轰然作响,声震山谷。岩壁上刻有一千二百多年前古人的题词:“千丈白练,万斛真珠。”四周石壁峭拔,峡谷幽深。听导游员介绍,遇有暴雨倾盆,百条瀑布怒泻狂奔,气势极为雄浑壮伟。九龙瀑的上面是九龙台,登临俯瞰,可见前方有八个水潭,像念珠一样穿在一起。秋阳映照下,波澄如镜,闪闪发光。相传天上的仙女曾到此沐浴,“金刚山八仙女”的传说即由此而来。附近还有玉流洞,有颇像两颗翠珠连缀起来的连珠潭,以及向它泻入飞泉的连珠瀑。面对金刚盛景,不可无诗,因成七律一首:
无负名山赫赫声,千般石相竞峥嵘。松繁不掩层峦秀,蝉闹偏增羁旅情;九瀑练裙饶客兴,八潭美目向人青。何当肋插凌霄翅,万二峰巅取次登。
途中,遇到一处仙女泉。传说,饮此泉水,可以返老还童。游人列队牵葛攀岩,争相酌饮,其中大多是青年人。泉流出处颇高,隐于林荫雾霭之中,迷蒙莫测其所由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饮罢仙泉,戏占一律,博得同行者粲然一笑:
健步攀岩尽妙龄,羞将华发对山青。蓬壶日月谁亲历,尘世烟波我惯经。胜地传奇终有意,神泉祛老恐无灵。仙姬怕管人间事,迷雾空濛匿影形。
中午就餐于木兰馆。主人安排了富有当地特色和高丽风味的丰盛宴席招待我们,饭后在木兰馆参观。这是一处革命遗迹。战争年代,金日成将军与夫人金正淑在这一带率领游击队伍作战,当地流传许多关于他们夫妇携手并肩克敌制胜的佳话。金正淑于1949年9月病殁,安葬于平壤大成山烈士陵园。临风悼惜,谨题七律一首,以志怀念之情:
仰止高风盖有年,木兰馆内久盘桓。将军伟绩开宏业,女杰深情济世艰。亮节长光新日月,英魂永奠大成山。金刚处处传佳话,万树丹枫展笑颜。
午后,沿东海岸游览海金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松岛,一个高出海面五十米左右的岩石岛,一棵棵松树从岩石缝中长出,铁干虬枝,傲然挺立,显出一副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然后进入由三块巨石组成的金刚门,观赏浮现在碧波之上的“海上众生相”。在约一千米长的地段,罗聚了各种形象的石景:童子岩和书籍岩构成了一组学童在书卷前垂首深思的画面;丛石亭,具象龙宫;天香岩,酷似盛开的牡丹;还有卧牛岩、狮子岩、猫儿岩,都是惟妙惟肖,各臻其妙。
告别石景园,我们乘车来到关东八景之一的三日浦处四周有三十六峰环绕的淡水湖。这里原为海景,为海金刚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壳变迁,它已与东海隔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湖中点缀着几个有苍松覆盖的小岛,湖边有梦川、蓬莱台诸景。登上蓬莱台,可一览三日浦全景。三日浦得名于一个著名的历史传说。相传古代一个国王到此游观,原拟只住一宿,因沉缅于湖山之胜而流连三日,以致贻误了军国大事。我当即口占一绝:
怪石奇松掩画楼,澄波也解钓王侯。非惟女色能倾国,忍弃朝纲恋远游。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后汉书》中襄楷的话:“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章怀太子注云:“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来的苏东坡、元好问、姚姬传都曾写诗加以评说,煞有介事,俨乎其然。研究比较文学的专家不妨把这些故实与三日浦的传说放在一起来考究,但我的短文可要就此打住了。
(1990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