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乱起萧墙-留后路少胤祥埋伏兵 卜前程太子问吉凶(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邬思道,有三十五六岁。此人于康熙二十三年曾带领南京五百名举人,联名弹奏贪污主考左玉兴、赵泰明二人,大闹贡院,把财神都抬了进去。后来朝廷下旨缉拿,逃脱在外。出外巡视的胤禛收留了他。名义上只是个门客,胤禛却以师礼相待。除了外面专门为他置了宅子,府里花园里还专为他建了书房。胤禛有一管家因见这位邬先生拐着腿走路,取笑他是“风摆杨柳”,被胤禛听见。这位管家被打发到酒泉去领略塞外“怨杨柳”的滋味。从此以后无论是阿哥还是王公贵族,从不敢轻视这邬思道半句。胤祥知道此人能耐,踱过来没敢惊动他。只见半瘫的邬思道一声不语席地而坐,审视良久,沉吟着缓缓道:“太子问吉凶,恕我直言,此卦不吉。按此卦象,乃是‘泰’卦……”

    “泰卦?”三贝勒胤祉不禁失笑,摇着扇子笑道:“阴上阳下,反复变通,泰卦为六十四卦最吉之卦!所以总辞里说,‘泰,小往大来,吉亨’。请教先生,怎么个‘不吉’法?”邬思道沉静地看一眼胤祉,说道:“三爷说的是。照常人问休咎,这‘泰’字确是无上之吉,殊不知此乃太子问命数,就要从国家社稷这个题目去想。太子,您的本命乃是火命。夏日之火旺极而生衰相,难烁秋日之金,易为冬水之侵,岂可掉以轻心?您看这巽位,蓍草多至十八根,罡风猛吹,如何了得?人都以为‘否极泰来’,盼这个‘泰’;谁能想到泰极即是否来!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凶极化吉,吉极化凶,这才是《易》经本旨之所在。”

    邬思道侃侃而言,有理有据,堂堂正正。皇子们全然跟着师傅从小读《易》,却没听过这样诠释,一时连博学多识的胤祉也怔了。太子原是灵慧人,想到胤禩是水命、胤禟金命,与胤(礻我)三人同恶相济,觊觎太子之位,不禁脸色发白,喟然一叹没有吱声。

    “三哥,”胤祥来得虽迟,见此清景,料是他们已经议过了胤禩的事,因笑道:“兄弟反正是个破罐子,早就由他们摔了。我去阿玛那儿问问,为什么封刑部衙门连太子也不知会?我吃了钉子,你和四哥再慢慢儿进言,如何?”说罢抽身便走。胤禛急得叫道:“回来!你没事要自找麻烦?谁不晓得太子和你是一回事?”

    邬思道微微一笑,说道:“十三爷稍安毋躁。《易经》本旨与儒学一脉相通。我这几句危言,不过劝太子遇事谨慎而已。太子身居国储之重已有三十余年,休命在天,君臣分定,谁敢轻易危害?但自内修省,正义明德,自然泰而不否。所以孔子曰‘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换成俗话,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那前程自然就好的。”

    胤礽经这一抚慰,略觉安心,遂笑道:“这是至理名言。邱运生一案叫老八去查罢!我又没心病,怕它什么?”说罢向胤祉道:“走,看看你新编的《佩文韵府》去!”二人一揖便告辞出去。

    “太子危矣!”邬思道望着胤礽和胤祉的背影,叹道,“危如悬丝,势如累卵!”

    他这样冷森森一句,听得胤禛目光霍然一跳,胤祥竟不禁打了个寒颤。胤禛眺望一下窗外景致,笑道:“邬先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昨晚我问了武丹。万岁派老八这差使,是因太子忙着清理亏空,顾不过来,临时决定的。何必弄得大家丧魂落魄?”

    “问得好——既是临时决定的,太子和几位阿哥何必张皇?”邬思道撑起拐杖走了几步,“其实四爷心如明镜,当今天子乃是千古难遇的雄杰之主,岂肯为无益之举?先前皇上已经对太子有许多不满之处,指望他此番清理亏空能抖擞精神,有所作为,不料太子措置失兴,功败垂成,其失望可想而知。施世纶、尤明堂调任,显然是为国家保全精英,叫他们避祸出京。而清理刑部狱案,意在——试探八爷才具,当然不便征询太子意见。只查封刑部如此大事,连个招呼也不打,实出乎常情,君臣父子相疑乃至于此!请恕学生直言,无论四爷、八爷,皇子干政,不是国家之福——皇上天赐聪明,为什么就不敢动一动祖宗成法呢?”说罢长叹一声。

    见胤禛、胤祥四目相对又闪开了去。他们都是“太子党”中人,太子危险,他们也安全不了。半晌,胤禛咬着牙道:“要是这样,或者按老十三的办法,向皇上把刑部差使要过来?”

    “国家之弊积重难返,”邬思道道,“厦之将倾,独木能支?”

    胤祥笑道:“惹不起,躲得起。四哥,我们也讨清闲,来个姜维避祸如何?”

    “恐怕迟了。”邬思道冷冷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胤禛沉吟良久,向邬思道一躬,说道:“我与先生忧患相处数十年,知心知音。愿先生有以教我!”

    “静观局变。”邬思道安详地说道,“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四爷,我是有残疾的人,一生只能在四爷庇护下苟延残喘,惟有心智略有可用。您给我几天时间,容我好好筹措一下这应变之策吧。”说罢,笃笃地架着拐杖去了。

    邬思道临去这话说得很淡,但却使兄弟俩掂量到了事态的严重。两个人都噤住了,许久,胤禛才笑道:“看来眼下还不至于树倒猢狲散。何必愁得天要塌似的!兄弟你宽心,保住太子无事,我们大家都好。万一有什么,别再说那破罐子的话,我是断不叫你吃亏的!”

    “四哥,”胤祥眼中突然涌上了泪水,强笑道,“记得七岁那年我发热,大哥说是吃饭撑着了,得败败火,把我关在空屋子里哭。是你传了孝懿皇后旨意叫即刻放人。当时您还教了我一首长短句儿,还记得么?”见胤禛摇头,胤祥遂曼声吟道:

    鹡鸰原上秋草枯,碧云天哀鸿影儿孤。九曲回肠,只向篱下人儿诉:怕人间亦是黄茅凄寒、白水获芦!自吐丝儿把自己缚,难学那多财的贾,没的长袖舞——只应萧索大地觅伴儿,共分这一掬粟。

    胤禛笑道:“早忘了。你这一念,倒想起来,是《永乐大典》里载的。”胤祥拭泪道:“可就是这个话儿。若是觅伴儿,太子素来也没把我瞧眼里;八哥那里,我磕烂了头,缘法不对也是枉然。所以只能是你。你保住了,我这孤雁还可分一点粟,你保不住,咱们都得饿死!”

    胤禛的心像浸在滚水里,烫得紧缩成一团。半晌自失地一笑,说道:“后头的事再说吧,谁晓得是什么结局呢——把你在谪仙楼艳遇的事讲给哥哥听听,也算件欢喜事儿。”胤祥听了,脸色越发苍白、颓然坐下,沉默半晌,才将去谪仙楼的情形一长一短说了。

    “物反常即为妖,这事确乎有点邪。”胤禛听得很仔细,说道,“白云观那个牛鼻子听说也是由姓任的引见到阿哥和王公贵族里头的。我的管家高福儿说他在吏部、户部都见过任伯安,任还想让高福儿带张德明来给我看相。我说我生在天家,本就不是贱命!况且我皈依佛教,素以四空为戒法,不求人间富贵,看相做么子?回绝了他。老三府里有一个张德明的徒弟,也是这姓任的介绍去的。这姓任的,一个胥吏出身,居然掺进皇族里,这点手段不能小看了!”

    胤祥没有留心胤禛这些话,他的思绪又回到阿兰身上。为什么阿兰突然与自己翻脸变卦,而任伯安倒像是在促着阿兰跟自己,真是笑话。难道他任伯安想用一个女人,左右我不成?想着,自失地一笑:“既然她不愿意倒也干净。瞧如今这势头儿,我自己还不知怎么样呢?倒省了这层挂碍……”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胤禛见他痴痴的,引了一句温庭筠的诗取笑道,“温八叉可谓我弟之知己!看来阿兰似于别有隐衷,眼下却难细查。我只劝你一句话,‘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她若真的负心,佛自然要料理她,何能伤害于你?凭着兄弟你这人品才貌,找一个比她强的女人有何难呢!”当下兄弟二人又说了许许多多体己话方才散了。

    几天之后,胤祥接到诏书,户部差使停办,着由阿灵阿暂署户部尚书,仍归胤礽和胤禛节制。胤祥则被派往刑部,会同八阿哥胤禩清查冤狱。胤祥陡地想到邬思道说过思量几天对策的话,赶来四贝勒府时,邬思道已经乘舟南下。请教胤禛,胤禛笑而不答,只说:“皇上既然叫你去,自然有皇上的道理。你这人什么都好,只锋芒太露,须得改掉。去吧!这一道诏书,阿玛将你也保了。刑部是你八哥坐纛儿,你不要使气,不耍去争功劳。看看老八是什么章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