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2008)
时间:2008年9月14日,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地点:油田集输公园
人物:三缺二,老婆在电脑上看中秋晚会,孩子霸占电视看动画片,剩我一人“多余”,就去流浪月色之下了。
中秋节,白天按照习俗去老人家里吃了团圆饭,夜晚是要赏月的,从家里的飘窗向外看去,皎洁的月盘悬挂在东南方的天空下,在黑色的夜空中十分明亮。正好,孩子抢去看电视动画片,老婆要在电脑上看中秋晚会,我无事可做,出去散步赏月,也不辜负这一年一度的佳节时光。
往年的中秋节都已经忘记怎么过的了,今年当然要用心欣赏,以留纪念。身边赏月最好的去处,当然还是一墙之隔的集输公园了,这个雅致的公园,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人工湖,正是赏月的好去处。
我的判断没有错,一出了院墙的门,走到这个公园的湖边,良辰美景的感觉一下子就超出了自己的期望。树林、长廊、小亭、假山、弧拱石桥、沁人心脾的清风、潋滟粼粼的湖面波光、光彩夺目的彩灯花树,它们与今晚的主角——圆月亮,一道衬托出一个完美节日的完美景色,美不胜收啊!如果早一点来的话,我应该还能看到喷泉,那平时透过我家飘窗就能看到的喷泉,在灯光的映衬下,似夜晚的彩虹,很有浪漫情调的。
走到湖的北边,我在一棵树边的石凳上坐下,用心沐浴月光的清辉。抬头望去,月亮已经爬到了将近半空,真如一个白玉盘。如果真的有月宫嫦娥的话,那她应该像毛泽东诗词所写的那样了吧:谁持彩练当空舞,抑或像他的另一首诗词里写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不过节日气氛下的诗句,我还是喜欢“吴刚捧出桂花酒”这句。在西南的夜空下,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那就是金星吧,整个夜空下,我几乎找不到第二颗星星,看来今晚如果说月亮是主角的话,那么这颗启明星就是绝对出色的配角了。
而我呢?既不是主角,也不是配角,我是一个观众,一个不太称职的观众。凝闭双眼,深深地一口呼吸,像是喝下一口冰凉的清泉,似乎整个人融入到秋晚的凉爽之中了。可惜,身边的这棵小树不是菩提,若不然,我或者也可以在此修炼一下,像释迦牟尼一样来一个彻悟?哈哈……
想起了去年的五一,我们一家和朋友一家去北京游玩,也是在晚上,我们一起去了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亭”,此亭是为纪念朱自清先生所写《荷塘月色》而修建的。同样的一个小巧精致的湖泊,湖边的土坡上除了点缀的一些石头之外,就是茂密的树林,我只记得大多都是柳树,而没有太在意是不是如朱自清所写的“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游玩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家姑娘累坏了,由我来背着,哈哈,我应该以孩子的角度给那晚的主题起一个名字,叫做:骑着老爸游荷塘。
时光在这不变的月亮之下飞逝而过,岁月也已换了人间。我们感谢先辈们的热血与生命的奉献,我们也将继承先辈们磊落赤诚和无畏的情操,为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为让亲人们生活得更加安定幸福而尽一份心力。这样的话俗套了点,但这是镶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期盼,我们或许可以不这么说,但只要去这么做。
“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回到家来,重读一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一篇美文。我想月色撒向人间的不只有光辉,还有共鸣吧。
这,就是我2008年的中秋之夜。
中秋赏月(2009)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去年的中秋之夜,在集输公司的公园,独自欣赏了良宵美景。今年的中秋,时值国庆60周年刚过两天,晚上本没有特意去集输公园赏景的,但是我们一家三口去父母那里吃过饭后,步行回家途经集输,坐在集输广场的石凳上,老婆大人突然想起我去年中秋赏月的故事,恰好可以体验一下。于是,我们就一起向湖边走去。
集输公司的小区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小区,为了庆祝国庆暨中秋节两个节日,在每一处星星点点的地方都布设了灿烂开放的鲜花。在广场的南边,还用鲜花簇拥起“国庆”两个大字。广场上播放着优美的轻音乐,音响效果也不错,给夜间锻炼、散步的人以一种非常惬意的心情。
这时的天空,一盏孔明灯徐徐从东北的夜空向西方飘去,不知道是哪个有心的人在这中秋之夜许下了珍贵的愿望。
夜空的色彩,格外清澈湛然,按照孩子的话说,是墨绿色的。零星飘来的修长的白云宛如一条条洁白的飘带,像是献给今晚明月的哈达,也像是献给欣赏中秋月色的人们的礼物,涤荡着人们纯净的心灵。皎洁的白月像是刚刚沐浴过的样子,婀娜秀美,温婉雍荣,不沾染一点尘色。月宫上,月亮山谷的影子清晰分明,在明月初升的时刻,我还告诉孩子,那又叫做月亮海。
为什么中秋的月色如此与众不同?是赏月人的心情,还是天造地设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无暇揭开这个谜,还是细细品会被月色陶醉的感觉吧。
还是在湖的北边,去年我赏月的那个小树底下、石凳之上,孩子把小小的自行车停在旁边,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凳子上面,仔细欣赏起来。水面的喷泉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晶莹剔透的明珠,一颗颗抛洒向天空又落在水面,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色竟成为近在咫尺的写照。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悠悠的涟漪,一直波及到岸边,明月倒影在水面下,摇来晃去的身姿似把一泓湖水变成了美酒,我们都贪婪地徜徉在美酒的飘香之中。在湖面的西边,人工的假山清秀俊俏地伫立在那里。古代的圣贤们善于推此及彼、以小见大,我们也斗胆放开神思,把湖面延伸开来成为大海,把小山推耸而起直入云天,这岂不就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咏叹了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而曹操的这首《步出夏门行》中后续的诗句就更加超绝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时此刻诵来,仿佛容身于东临碣石观沧海的境况了!
这时候,老婆大人提议让孩子唱支歌,于是孩子望着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唱起了在学校刚刚参加比赛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她负责领唱,我们两个附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尽管声音不是太大,但仍然能够飘传到附近,周围散步的人们纷纷朝我们投来目光,哈哈,不知道他们是在做什么感想呢。
身旁的小树伸出的臂膀较去年有所延长,正好横在眉前,掩映眼前的景色更加妩媚动人。明月高挂在东南的夜空,金星宛如一个侍从在南方的夜空下给明月头前带路。如果要概括今晚的景象的话,那最简单贴切的话语应该这样说吧:“湖面小宇宙、夜色大境界。”清凉的微风轻拂着我们的肌肤,沁人心脾,真是有种“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感觉。
古人说: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相推相促的寒来暑往,匆匆忙忙又经过了一年。国庆60周年的阅兵刚刚过去,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国度站在复兴征程的新的起点。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说:“中华文明所以成为人类社会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魂魄’的民族。”而作为这个民族的子民,我们的血脉里自然秉承了这样的魂魄,“周虽旧邦,其命唯新。”祖国崭新而又悠远的未来,是需要经过我们的双肩传递使命的。
遥望月宫,中国的嫦娥一号卫星早已完成了对月球的首次探索。看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莫不是真的可以在那里建起一座座“广寒宫”了?
选取宋代大词人苏轼在1076年中秋节赏月时写下的一首美词《水调歌头》作为今晚的纪念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赏月(2010)
一年一度中秋月,一年一度赏月人。
秋风在这个夜晚素含煞气,冰凉的月色寒透了夜空,寒透万物生生而又息息的命运。
今夜是一种转折么?月儿那么圆,为的是明日的残缺么?
注视明月的,不仅有今夜的你我,还有这空旷世界的风,还有这万籁俱寂的草木灵兽,还有大地和天空的乾坤变易,以及重山的伟岸和大河寂寞奔腾的声音。
明月也注视着我们,它没有眼睛,但大地生育了含有眼睛的人类,月光也便能够与人沟通。
诗人用笔墨之香抒发情怀,歌者用五音之美散发神韵。天地与懂得自然的人沟通心灵,日月与万物分享共同的光辉。
明月,把清凉送给内心,也是在告诉你我,我们与时偕行,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又从容,我们的步伐要习惯时代的节奏。
明月未必是方向,但是明月的光辉不让我们熄灭心中的明灯。我们还要继续在残月下奋斗,为着明年的又一个月圆。
月圆未必是梦想,但还有什么是更好的梦想呢?我就把梦想画作月圆,挂在天上,好让脚步继续流浪。
连花儿的芳香也带有肃杀的气息了,我于是感觉到无情。岁月的刀刃永远锋利,磨砺着弱小的心。
草木淡淡地忍受,那行将到来的,是轮回还是绝望。寒露是挂在草木上的泪珠,泪珠是挂在无助上的寒露。
风,肯定是时间的助手,清扫着一切不能与时偕行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事物。所以,眼睛只长在前面,让人类只能向前看,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悬崖、河谷,不管荆棘满路还是虎豹豺狼当道。
风只会催促,快走,快走,你不走我就把你吹得无影无踪。
明月的光辉从月亮的表面折射,生命的光辉从内心的深处绽放。究竟需要怎样的人生才能立起一座山,是否要看生命的尺度有多宽?
月光的存在,让黑暗变成一种压力。生命需要阳光。
今年的中秋,更忆黄河。一个人静坐在岸边,看天地宏阔,看万物辉煌地生长,看大河悄无声息而又澎湃而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或许也是大河的精神,厚重地凝结了几千年。
在静坐岸边的时刻,希望那河水流向的不是大海,而是我的内心。
在那大境界里,我喜欢自我的渺小,渺小到融入自然。喜欢看飞燕掠过河面,好像携我的羽翼自由翱翔。
河流,从高山之上奔流入海,人生,也要如此,让自我这滴水,融入内心与同天地无相无边的海洋。
逝者如斯与其是一种感叹,不如说是一种客观的陈述。陶渊明带月荷锄归,怀纳的是自然悠然的境界,哪里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苟且生存。身体的眼睛明鉴于物,心灵的眼睛明鉴于无。
挺想知道,大河的中秋月圆是怎样的风景。
中秋赏月(2011)
一 玉景花园
公元2011年8月25日,晚上8点。恰如猝然的爆发事件总能被历史被铭记一样,人犹如此。
“嘎嘣”一声,在玉景花园的广场,抢过来孩子的滑板车,我上去一滑,一下子趔趄在地,左脚内侧杵到地上。
“完了,我废了!”我抱着左腿倒在地上喊着老婆。“我左腿断了!”喊完,摸了摸左腿,咦,没事啊,没流血没什么的,不对,妈的脚丫子哪去了?靠,脚丫子偏左边去了。我明白了——脚腕子掉了!
老婆和孩子在说话,开始看我喊还没在意,听我声音不对,跑过来一看,吓坏了,这可咋办,伤的哪只脚,是以前那只吗?(我以前右脚外侧打篮球骨裂)我说不是。啊?老婆不知所措,这时旁边有人提醒,打120急救!老婆赶紧拨通电话,然后一溜跑回家收拾东西带上钱。我躺在地上给哥和朋友打电话。
这时有人说:“这是谁家小孩?赶快叫他家长来啊!”奶奶的,裂熊,把我当孩子了。旁边有人说:“他就是大人,他孩子在旁边站着呢。”
昭表现不错,很冷静,事后她妈妈都惊讶,这孩子怎么这么冷静。后来才知道,昭从我躺的地方到车上拿东西来回跑了三趟。
半小时,救护车呜哇呜哇地来了,不会现场处理,人手不够。我自己爬上担架,周围好心的邻居帮忙抬上救护车,呜哇呜哇地奔某某医院去了,老婆在车上。
唉,车祸猛于虎啊!唉,滑板车也是车啊!
二 某某医院
可爱的医院!
下了呜哇呜哇的救护车,爬上手推的救护床,哥和朋友们陆续赶到了。急诊医生,急诊程序,拍片、验血……等等,没拍好,再拍一遍!
“医生,先帮我复位好不好!我来了半天了还偏着个脚丫子,能不能先给我复位再折腾!”病人有点恼。
“你得到骨科,让他们给你治,我们弄不了!”
我、我、我、我、我!
来这里旅游来了?
好吧,上楼,骨科住院部。可爱的住院部,我来了!护士大姐一看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已经明显在脸上镶嵌了岁月的沧桑。大姐发言:“手续不全,不能住,我们不收!”
声音干脆利索,多么干练的老大姐,应该发个南丁格尔奖什么的。是啊,要是病人都像我这样,那还不乱套了,万一再搞个不给钱啥的,医院还不赔死!
我有点来火,可是脚丫子完蛋了,有火也得忍,忍无可忍,继续再忍嘛!
终于来了个医生,好像是从我身边路过的,看我这形象,拿起拍的片子看了看,左手拽着腿,右手抓紧脚丫子,用力往回扭了两下。
他们还在和护士争论,我又说了一遍:“能不能先给我复位?”旁边不知是谁说了句:“已经给你复位了,你自己看看是不是回到原来位置了?”
原来疼痛已经变得麻木,失去了感觉。
找了个小房间,医生简单处理,打了个石膏板,拿了个腿部支撑放在了腿下。——这个腿部支撑设计很美观很符合人体科学,至今中秋节我仍在用,被后来医院的好几个护士赞许不已!
哥征求我的意见,腿部有骨折,必须手术,在此医院住还是去潍坊解放军89骨科医院。我犹豫了两下,先是决定在此医院,方便,离家近。然后朋友们极力反对,晚上的经历也让我产生了犹豫。最终决定,此地不宜久留,撤,潍坊!
啪!医生的耳朵很灵,不知道正在刷刷地写什么东西的本子往旁边一扔,说:“不打算在这里手术,你们今晚就出院吧!”
好!好!好!哦的个神,我走就是了!
看了看时间,大概半夜12点不那么正好,朋友叫来了本田奥德赛,收拾挺好,后排座椅撤掉,铺上被褥,躺在后面,一路绝尘,奔潍坊而去。
下楼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可以修改一下:步步高电锯,哪里骨折锯哪里!
三 潍坊,中国人民解放军89骨科医院
因为专业,所以放心。
住进医院,护士小姐动作简单麻利,简单介绍一下住院要求,照章执行就是。解放军的医院就是不一样。桌上,一个水壶一个水杯,其余物品放抽屉或阳台,禁止乱放,病人须换上医院统一病号服,消过毒的;陪床,除手术当天外,只能一个人。
适应就好了,简单的是美好的!
漫长的挂吊瓶输液过程,消肿,脚丫子肿成了大面包。
第二天医生把石膏板剪开,腿脚开始起水泡,医生说:“不应该打石膏板!”
躺着吧,躺着。可从来没这么个长时间躺法,五脏六腑全部贴在了后背,那个烦躁!没治,适应就好了。
消肿11天,等候第12天手术。
几个简单的记忆总结:
最痛苦的事:插导尿管,哦的妈,疼!插完尿管身体一直哆嗦,体温骤降到36度1。
最伟大的工程,也是最规律的事:排大便,每晚一次,怕灌肠养成的好习惯!老婆摆两个板凳,便盆放中间,我坐上面,对面摆一凳子,支撑放在上面,腿放在支撑的上面。大便比小便都快,我一直纳闷!
先后搬迁病房4个,病友:
1.脚后跟粉碎性骨折,重庆人,老婆四川宜宾人,打工,准备回家不再干木工,老板要求干到月底,结果从梯子上掉下来摔伤。已经手术完,晚上睡觉爱高高地举起腿,并且一边举腿一边打呼噜一边磨牙,高手。后来我手术完后也举腿,知道为啥?消肿!
2.徐州小伙,打工,年龄20,焊工,17米高处脚手架断裂而坠落,幸好落在沙子堆上,腿脚和腰等多处骨折,手术从右侧髋骨取一骨头补左脚一骨头不足。手术后一直在睡,老婆说:“看人家睡多好,你就不睡。”后来老婆明白了,那是昏迷,晚上送去监护。
3.徐州小伙监护期间,来一淄川小伙,年龄也是20,刀砍伤,左臂骨头、神经、筋全断。住院信息是假的,名字张某(登记时换了个别的名字)。手术恢复挺快,昨天跑去逛街买衣服去了,还来我病房摆活了半天。
4.骨病男生,18岁,右腿骨病,小腿肿大和水桶一样,看上去很痛苦。不知道什么病,家庭条件不好,第二天出院了。上帝保佑!
5.吴大哥,40多岁,无棣人,某市化工公司员工,司机,铲运氧化铝红土原料。夜间施工被铲车碰到,轧伤右臂、右腿,没伤到骨头,主要是胳膊血管不回血,到此医院是转的第四个医院。老大哥很能说,就是听不大懂。
四 手术
9月6日11点30分进手术室,麻醉师麻醉,全身蜷缩,突出脊椎,麻醉师好像找不到我的神经还是什么,说:“哎,这个人很奇怪,怎么摸不到!”手术医生说:“他可能在中间。”
脊椎猛地疼了一下,扎进针去,慢慢就是腿部失去感觉,整个手术过程基本知道医生在做哪一块手术,但下半身没有感觉。修复腓骨的时候,感觉在使劲拽骨头固定。打脚踝钢钉用锤子砸,震动到了脊椎,只是不疼。上半身很清醒,睁着眼睛。
手术过程5个小时,4点30分出手术室。后来在病房才知道,打了11个钢钉,2个钢针、1个钢板。我原本还惊讶重庆小伙打7个钢钉,妈呀,我的更多!
从手术室出来,看到家人和很多朋友在等候,非常感动,谢谢你们了!出来就是好啊!朋友为鼓励我振作精神和我开玩笑:“银行卡密码多少?”我哈哈一笑:“这个真不知道!”
后来得知,老婆送我进手术室后,一个人躲到别处哭。唉,这阵势,还是不要的好!
手术后6个小时不让吃喝。
当晚老婆和妹妹陪床,一晚没合眼,怎么放,脚丫子都不合适,疼!麻醉师给的镇痛泵按下去弹不起来,问护士,护士也不明白,干脆给我关掉了!这一晚疼啊!后来天亮后麻醉师上班来了才知道,镇痛泵不要动!郁闷!
第二天晚上就不疼了,睡得很香。
五 中秋
2011年9月12日,今天是住院躺着第18天,也是手术完第6天。
今晚没有月亮。
有老婆在就不错了。这18天,老婆寸步不离,除了回家两次拿衣服几个小时,老婆一直陪在身边,这会儿在旁边坐着修脚丫子呢。淑女,注意形象撒……
不知道东营的月亮露没露笑脸,潍坊的月亮藏起来了。
病床上,躺得腚骨头疼,坚持写下这些。
今年的中秋,就在他乡的病房里赏嫦娥了。
中秋赏月(2012)
这一年的中秋
明月如期高挂
而我,
未能做一个好的观众
岁月,把一年
撕做三百六十五个碎片
散落在地
我只能一片片把它们拾起
每一片的正面,都是
日光写满的匆匆
每一片的反面,都是
月光的娇柔
不知从哪一天起,
淡漠的心情不再想往
月儿的纱缦
而偏爱读她的笑颜
笑月如钩
钩一只弯弯的小船
白玉如盘
盘一个靓丽的身影
身影的孤单,虽是一个人的
长袖善舞
曼妙的身姿,洒落大地
斑驳的却不再全是离愁
自由也好,无奈也罢
月宫孤独的奏鸣
该懂的人会懂,
不懂的人也任随他吧
天空与大地的距离
谁也拉不近
心与心的距离
还得服从于身躯
一根琴弦的一声拨动
点缀皓月千里
是琴音还是心声
已不再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的迢遥
又何必苦苦而求索
黑夜,抚一缕清风
继续抒写永恒
每一页
都是空空
2012的中秋
明月高悬
我只看了一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