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和激荡-廖智:断翅亦高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微博上打动无数人的照片:一个青春美女,坐在地震的残砖断瓦乱石上,脸色坚毅沉着,戴着白手套的手,紧揣着铁丝。美丽的脸庞这一刻特别像影星张柏芝,而外人看不出来的是,她的双腿安的是假肢。

    她叫廖智,她这条微博写的是:“又震了,最近都被震淡定了。昨天在龙门镇还被震得两次从石头上跳起来,刚刚又震的那一刹那猛然发现自己连动都不想动了,习惯了,腿酸了,爱震震吧……再怎么震,我都只想说‘感谢上帝’了。”这条“被震淡定了”的微博,让无数人看了无法淡定,它已被转发了近万次。

    这是廖智的美的历程: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她跟随团队从重庆机场启程,直奔雅安灾区,深入乡村一线,所干的主要一件事,就是最最实在地为受灾群众搭起一顶顶帐篷。有个细节是,她拍拍自己的腿说:“这里是假的,不怕砸!”坚毅与豁达同在,爱心和美丽齐飞。

    早在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时,她也奔赴震区,当起了志愿者。

    我的同事、特派记者黄小星从芦山震区发回报道,写了她眼中的廖智:

    廖智很瘦,白净的脸上脂粉未施。她上身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冲锋衣,袖子挽起,露出细瘦的手腕,右手上戴着的白色手套污迹斑斑。下身穿着一条宽松的棉质裤子,裤腿下穿着肉色丝袜,套着帆布球鞋。只有在她行动时,你才可以看出,她的双脚会微微向外撇开,动作稍显机械和僵硬。

    报道详述了廖智抱过一位女婴的细节——

    在帮一户山上的人家搭好油布帐篷后,她的目光,忽然被帐篷里的一个孩子吸引。那是一个刚刚出生25天的女婴,名叫田瑾娆。廖智从小瑾娆妈妈的怀里接过沉睡的她,长久地凝视着……忽然,之前一直在微笑的廖智哭了。泪水充盈在她琥珀色的眸子里。一个电视台记者,迅速把摄像机对准她的脸,并抛出一句:“你想起你自己的女儿了,是吗?”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连忙说:“我只是觉得她可怜又可爱,灾难这么大,她还睡得这么安静。”

    她伸出手,摸摸孩子的小嘴,忽然又笑了:“这么大的孩子,就是一天到晚只知道睡。我女儿这么大的时候……”

    五年前,在山崩地裂的汶川地震中,廖智失去了一岁的女儿,失去了婆婆,也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廖智曾对着失去了生命的女儿,唱起孩子最喜欢的《铃儿响叮当》。女儿乘着歌声的翅膀,永远飞翔在母亲的心上……后来,她还失去了丈夫——两人离婚了,在缱绻与决绝之间,廖智选择了决绝。当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之后,人就不用再担心失去什么了。

    “无常”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常”是稳定,“无常”则是变化。智识者说:“生命本身并不是处在固定的状态,而是必须不断接受变化。”廖智接受,并且变化。

    廖智的谐音是“励志”,廖智上演了真正的励志大片。她装上假肢,站了起来,继续美丽之舞。她在成都组建了一个残疾人联合艺术团,这样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应该是官办才可持续,民办的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惨淡经营,难以为继。她在央视的《舞出我人生》舞台上,舞出了艺术的璀璨,很凑巧,我偶然看到了她的节目,深为震撼。廖智的舞蹈代表作《鼓舞》,令人鼓舞。

    断翅亦高飞!

    这就是真正的“断翅亦高飞”!“断翅”绝不是“歇菜”的理由。翅膀断了,仍然可以高飞;翅膀断了,仍然能够高飞;翅膀断了,仍然必须高飞!

    对于一个舞者来说,失去双腿是极其残酷的。廖智的双腿失去了,但还有手。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两条前腿变成了一双手,人类依靠双手,创造美丽世界。正如台湾美学大师蒋勋所说的:“人类的手是一切美的起点,在曙光照耀下,一双双的手开始了玉石雕刻、陶土抟揉,开始了编织,开始了切、磋、琢、磨……”廖智的双手,舞蹈的时候灵动美丽,搭建帐篷的时候,更是美得无与伦比。

    有信仰的人是美丽的。

    因为有信仰的人是有爱心的。

    因为有信仰的人是有灵魂的。

    因为有信仰的人是有力量的。

    廖智就是真正有信仰的人。

    廖智“住在爱里面”,廖智曾经“流泪撒种”,廖智必然会“欢呼收割”。

    ——廖智,我们爱你!

    (原载2013年4月24日《都市快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