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是公认的20世纪五位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是经济学的一代宗师,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反凯恩斯主义”先锋,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是货币主义理论创立者,是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通公众可能不熟悉弗里德曼,但一定熟悉“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这句名言,就是弗里德曼说的。
自由,是弗里德曼的核心字眼。1988年,弗里德曼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勋章比科学奖章更为珍贵重要。弗里德曼出身于贫困的俄罗斯移民家庭,是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让他成长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泰斗。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毫不客气地严厉批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他在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掀起的是一场革命,他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影响了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执政理念,并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杰出贡献。
弗里德曼与芝加哥学派,占领的是经济学理论的制高点。里根与撒切尔正是明白了这样的制高点的重要性,所以用激越的变革方式,结束了国家对市场的严管,政府撤出了管理经济的制高点,让竞争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制高点。刚刚在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中,看到专题片《制高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其中描述了站在制高点上的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智利经济振兴所起的关键作用与根本性帮助。
作为百年世界经济风云中的一个点,智利经济社会走过的是典型的从奴役到自由的变化:1970年,当社会民主党人阿连德上台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政策,用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没收国外资本,彻底国有化,这种极“左”做法严重破坏了智利经济,致使国内动荡不安;三年后的1973年,皮诺切特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阿连德在总统官邸拿枪抵抗,“结果被打成蜂窝煤”。皮诺切特上台后,芝加哥学派成为经济发展的参谋,政府于是进行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实行私有化,经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弗里德曼没有当皮诺切特的顾问,也没有直接参与制定智利市场化改革的计划,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芝加哥学派则帮助皮诺切特成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运作,使智利经济迄今在拉美一枝独秀。这就像知识改变个人命运一样,思想改变了一个国家,自由让人民走向了富裕。
公众的福祉、社会的和谐,离不开自由的市场经济。有学者说得好:“弗里德曼的思想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忘记他,我们将与财富绝缘;牢记他,我们的财富与自由将一同成长。”弗里德曼曾三次访问中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建议“一刀砍掉老鼠尾巴”,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没有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奇迹。
哈耶克曾说:“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与哈耶克紧紧地站在一起,两人深信凯恩斯的干涉理论将最终造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政府,并最终注定会通往奴役之路。与哈耶克整个自由主义思维一样,弗里德曼的理论目标,同样是要孕育深刻人文内涵的自由文明社会。然而,自由与专制、文明与奴役,总是一种艰巨的拉锯战。历史在挣扎过后、沉思过后,最终不得不向他折服。弗里德曼笑到了最后。柏林墙的倒塌、苏联的土崩瓦解,都是明证。放眼今日世界,剩下的几个专制国家,无一例外都在反自由、反文明中穷困潦倒、民不聊生。
站在经济学理论制高点的弗里德曼,应该让当今中国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感到羞愧。毫无疑问,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真正以增进民众的福利、增进社会的文明、增进世界的自由为己任的,也只有具有这样的大师情怀的人,其理论才有真正深刻的人文内涵。反观我们的许多有经济学家名头的人,在这里讲话,在那里发言,背后却忙于增进自己的福利,收获种种直接的好处,可是,这种以自己的利益为制高点、以饱满自己的阮囊为内涵的作为,在名利双收之后,会给世界最终留下些什么?
(原载2006年11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