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和激荡-昂山素季:昂山素季的让步之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篇一】昂山素季的让步之美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也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的第一天,缅甸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将和民盟其他议员一起,正式宣誓成为国会议员。在4月初的缅甸议会补缺选举中,民盟赢得43席,但随后因宣誓誓词争论,民盟当选议员们拒绝出席议会。

    议员的就职誓词,由原军政府起草,民盟要求把“保卫”宪法改为“尊重”宪法,理由是民盟主张修改宪法。在争议了近一个月之后,有关誓词的争论暂时得到解决——本次誓词仍将保留官方版本。不过昂山素季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她在誓词问题上让步,她说:“我们并非让步,只是不愿辜负人民的期望。”其实,用官方版本的誓词宣誓上任,这本身就是让步。这是昂山素季的让步之美——这样的让步之美,也就是妥协之美。

    昂山素季,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女人。不仅她的容颜很美,她的思想观念更美。

    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缅甸仰光,她的父亲昂山将军,是现代缅甸独立运动的领袖,被缅甸人尊为“国父”。作为人类世界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昂山素季竭力提倡并践行的是“非暴力”求民主。1990年她带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却被军政府宣布作废。1991年,昂山素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1990年开始的20年间,她先后被专制极权的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长达15年,直到2010年11月13日才获释。

    昂山素季不屈不挠地与专制极权进行“韧的战斗”。她曾说:“极权主义是一种建立在畏惧、恐怖和暴力基础上的系统。一个长时间生活在这个系统中的人会不知不觉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恐惧是阴冷的,它很容易使一个人将恐惧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为一种习惯。”昂山素季与极权的斗争是非暴力的,这与印度的甘地一脉相承。那既是温柔的力量,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非暴力本身就是一种让步。正因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流血牺牲。人类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专制极权一直都是反人类、反文明、反进步的。美国思想家马科斯·伊斯特曼概括了专制、极权的诸多特征,其中包括:①狭义的国家主义情绪;②取缔一切反对政府的意见;③领袖是信仰的中心;④严惩诚实思想;⑤曲解历史;⑥专断代替辩论;⑦政党控制新闻;⑧封锁消息,使人民陷于文化孤立;⑨政党控制一切文学艺术;⑩禁止罢工、抗议及劳工运动,等等。

    实行专制独裁,就不可能尊重人权民权。对于专制与民权的问题,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翻译《原富》时,写了一段非常深刻的按语:“吾未见其民之不自由者,其国可以自由也;其民之无权者,其国之可以有权也……民权者,不可毁也。必欲毁之,其权将横用而为祸甚烈也。毁民权者,天下之至愚也。”

    多年来,昂山素季用非暴力来应对为祸甚烈的专制极权,那是极不对称的斗争。

    昂山素季最终得以复出政坛,除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之外,很重要的是因为现任总统吴登盛非凡的远见卓识。与昂山素季同龄的吴登盛,军人出身,2011年2月当选缅甸总统。就任总统后,吴登盛致力于推动改革与和解的进程。去年11月5日,缅甸官方报纸首次披露,吴登盛总统批准修改政党注册法,政治犯入党的限制被取消。这是缅甸政府为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重新参与政治铺平道路。为此我曾在微博上感慨:吴登盛若能向诺贝尔和平奖的方向进发,那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2012,不是世界末日年,而是世界大选年。在昂山素季当选国会议员的头一个月,俄罗斯进行了大选,普京含泪宣布获胜。普京的进步,可能会与昂山素季的让步形成鲜明的对比。当过总统和总理、再次当选总统的普京,可谓标准的强人,我的希望是强硬又强大的普京不要走向专制:“可以强硬,不可强权;可以强大,不可强制;可以强国,不可专制独裁。”

    【篇二】良心犯一个都嫌多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进行了25年来的首次访欧之行。

    6月26日她抵达法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当天,她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了会晤。她说“法国革命精神一直是我政治斗争的灵感源泉”。

    此前,她访问了英国。6月22日,在埃尔斯加堡,英国首相卡梅伦邀请她访问自己的乡间别墅,一起在玫瑰花园散步;绅士卡梅伦为美丽的昂山素季撑伞,那一组新闻图片留给我深刻印象。细看那把雨伞,略有一点破皱。在访英期间,昂山素季还接受了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昂山素季这次欧洲之旅,最重要的是在21年后补领诺贝尔和平奖。6月17日她抵达挪威,正式领取在1991年获得的和平奖,并发表了获奖演说。这是迟到的领奖,还好没有太迟,空椅子没有永远空下去。不仅仅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全世界都在向这位不屈不挠的女性致以崇高的敬意。

    昂山素季发表了一篇和平、平和、理性、感人的演讲。她说:“在我遭受软禁期间,我感觉自己似乎不再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我所住的房子就是我的整个世界,但他人的世界同样并不自由,他们所共同生活的世界就像是一个更大的监狱。在此之外,则是一个更大的自由的世界。这些不同的世界,仿佛是冷漠宇宙中一个个不同的星球,运转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

    这是昂山素季所表达的“世界观”。是的,人类被人为地割裂成两个世界——自由的世界和不自由的世界。而那些剥夺他人自由的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殊不知他们同样活在“一个更大的监狱”里。

    “诺委会授予我和平奖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是在向这个世界表明,那些遭受压迫和孤立的缅甸人民同样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是在向这个世界宣称,我们拥有普世的人性。”昂山素季说,“获此殊荣,意味着我对民主和人权的关注超越了国界。”

    是的,民主和人权不是一国之事,它是人类世界共同的事,而且是大事。共同的人性,正是共同的价值之一。那些否认民主和人权的人,都是在专制环境中养成独裁意识的人。

    昂山素季说:“如果有人问我为何投身缅甸的民主事业,那是因为我相信,民主制度及其实践是人权的基本保障。”

    民主保障人权,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一个重要的通识。以和平的方式,投身于民主的事业,为人权、为民族和解而奋斗的人们,正是诺贝尔和平奖所要表彰的对象。

    昂山素季说:“我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福利和人道援助不仅被视为是所需,而且是必需;我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良心犯’的命运,会被一切人所关切;我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民主和人权被广泛视为一切人天生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即便不是得到普世的认同。”

    这是大时代的大趋势。人类毕竟跨过了中世纪的黑暗。俯瞰地球,人类世界践踏人权的那些个角落清晰可见、屈指可数。

    “良心犯一个都嫌多。”昂山素季说,“我们为之奋斗的最大的奖赏,是一个自由的、安全的、正义的社会。”

    人权的核心要义在政治权、民主权,为争取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而被剥夺自由的人,就是“良心犯”。是的,一个社会只要存在“良心犯”,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自由、安全、正义;一个社会只要存在“良心犯”,那么痛苦就不仅仅存在于“良心犯”身上,更存在于社会公众的心中。“如果痛苦是我们的存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应当以切实可行的、世俗的方式,来尽最大可能地减轻这些痛苦。”

    最后,让我们铭记昂山素季的告诫:“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任何地方存在损害积极力量的负面力量,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风险之中。”别人的风险,就是我们自己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明白应该怎么办。

    (原载《浙江杂文界》2012年第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