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部落猎手艾瑞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艾瑞克是一位地道的原住民部落的猎手。他肤色黝黑,中上等个儿,体态显得有些发胖。他眼睛挺大,嘴唇肥厚,神情举止中显露着纯朴和憨厚。最初,我们是在奥比林镇(原住民的一个定居点)与他结识,他那憨厚的微笑给人印象很深,他能用熟练的英语同你交谈,也喜欢在与人用眼神打招呼时,同时用英语问候你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他大约有30多岁,听说不久有可能接替部落酋长的位置。我们不知道他对中国了解多少,但他似乎很喜欢送给他的那套中国的迷彩服,在我们一同前往猎场之前,他已经利落地将其穿在了身上。

    我们丛林体验的地点,距离奥比林镇有数小时的路程,是在一片荒野中的山岗上,这里人迹罕至,只有一条便路通向外面。艾瑞克是这一大片丛林的地权拥有者。虽说艾瑞克与考尔、艾德姆是朋友加伙伴,还与WDW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进入他的权属之地,还是需要办理相关的准入许可、特别拍摄许可,因为这是澳洲政府制定的法律。

    我注意到,进入丛林猎场的艾瑞克除了腰间挎把猎刀外,两手空空,没带一件家伙儿。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他与外人很少交流,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艾瑞克在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时,表现得却很认真、也很投入。他实地示范原住民们在荒野中如何就近寻找可食用的植物充饥,如何寻找含有水分的植物块茎。他还找来一截被蚂蚁蛀空的木料,用它来演示如何削制传统的“迪吉里杜”乐器。

    最初,艾瑞克就是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那天上午,夜猎回来的人们刚刚睡过一觉,还没从极度紧张和疲惫的状态中缓解过来,恰恰就在这时,有人发现考尔的猎犬“思古塞”不见了踪影。夜猎中它曾死死地咬住野猪的耳朵,把它弄得原地打转,但制服那只长着獠牙的大家伙,“思古塞”也付出了代价,它下颚底部的皮肉被野猪獠牙挑穿,腰脊上也有两处流血的伤口。眼下,这位无畏的“斗士”会去哪儿呢?考尔显得很着急,他在营地里四处喊着爱犬的名字,一些人也加入了找寻的队伍,寻找的半径也随之扩大到附近的树丛。两个小时过去了,仍旧不见“思古塞”的影子。这时人们有理由确信,“思古塞”准是闻到了路过附近的野猪气味,独自跑离营地尾追而去。那样的话,没有猎手的相助,“思古塞”的性命就处于危急之中。考尔急得有点发疯,他开着四驱的美式沙滩车,横冲直撞地朝林中急驶而去。

    过了好久,考尔回来了,他两手空空依旧耷拉着脑袋,表情沮丧极了。他找不回“思古塞”,也就算认定这只猎犬报销啦。

    营地里,艾瑞克一时成了局外人,他一直在厨房的火堆边埋头做着“迪吉里杜”,不知人们在忙碌着什么。有人路过厨房时,顺便问了艾瑞克一句:“看见‘思古塞’没有?”艾瑞克漫不经心地抬起头,用鼻子在空气中闻了闻,然后说:“它在附近。”他语气平和,回答得十分肯定。

    他的话让人将信将疑。人们在营地里开始了最后一轮寻找,有人推开副领队冯涛虚掩着的屋门,一个惊喜随之而来。原来“思古塞”大模大样地酣睡在冯涛的床上,它侧身而卧,伸展着四条腿,嘴巴里还发出轻微的呼噜声。“思古塞”的睡态把人们逗乐了,大家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

    猎犬失踪的“事件”一过,人们猛然回过味来,艾瑞克怎么可能会用鼻子闻到“思古塞”的气味?因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呀!这时人们才觉得艾瑞克不简单,他身怀过人的本事,如同一条潜卧河底的大鱼深藏不露。

    两天前,杰森同艾瑞克一道去射野牛,摄影家梁子也随同旁观。很快,梁子便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通常的情况下都是艾瑞克告知白人猎手杰森,左前方的树林里有一头野牛,右前方的灌木丛卧着一群野猪,而杰森得到这样确切的判断和定位后,才蹑手蹑脚地朝那个方向摸去,在距离猎物大约30步的范围拉开他的弓。梁子对艾瑞克的印象是,这位原住民猎手在丛林里有超人的感觉,他几乎是凭借直觉来判断猎物的方位。

    那天,精力旺盛的杰森也有自己的表现,他抢先发现了远处草丛中晃动的一头野牛,他还取出10倍数的瞄准镜瞧了瞧,然后示意艾瑞克他要朝那个目标出击。艾瑞克用鼻子闻了闻空气,对他摇摇头。“那是一头死的!”艾瑞克说。杰森不信,他觉得那头野牛仍在走动。等杰森穿过300多米宽的荒草地,奔到那个目标跟前,结果发现还是被艾瑞克言中了。原来,三天前,考尔乘坐直升机陪同电视录像摄影师在空中拍摄时追逐了一小群野牛,待直升机着陆后,考尔快速地跳出机舱,在草滩上采用跪姿连发三枪,击倒了一头孤牛。三天后的这一时刻,艾瑞克从很远的地方用鼻子闻到了它的死亡气味。

    我对澳洲原住民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极为有限,仅从资料上看,原住民猎手们一直以梭镖、投掷棒为主要狩猎工具,他们猎捕的对象多是有袋类动物和鸟类。在那荒野丛林中日复一日地使用简单工具的煎熬和磨砺,造就了猎手们辨认、跟踪、捕杀猎物的超凡能力,个人素质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

    坦率地讲,像艾瑞克这样有着超常嗅觉的猎手,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所见。虽说,同我打过交道的鄂温克、鄂伦春族的优秀猎手已经不在少数。

    对猎手艾瑞克不同寻常的素质,人们很快就忽略不计了。但这位貌不惊人的原住民猎手的形象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他成了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谜团,一个蕴含着无穷能量的象征。这使我想起人类学家科克·胡夫曼的一段话,他在谈及现代社会与澳洲原住民部落之间的关系时说:

    “现代社会的问题之一是,我们总是认为他们的文化很原始,但我曾和他们一起生活过18年,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明,他们对大问题更加关心,而在西方,我们只关心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我们的文化总是关于:如何以更快的速度旅行,如何活得更长,如何赚更多的钱等。”

    这无疑是一位白人学者的见解,看得出来,他有一个清醒和理智的大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