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刘晓腊-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终审前一晚,刘晓娜彻夜难眠。一晚上她都在想象明天法庭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第二天,她心事重重地走进了法庭,坐到了证人席上。

    轮到刘晓娜说话了。人们都以为她会像从前那样,以十分坚决的语气说,是的!千真万确!我看到林女士的车撞上了吴秋兰老人。但是,刘晓娜没有。她大声而坚决地说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话。

    我没看见!我没有看见林女士的车撞人!

    法庭骚动了。坐在正中席位的三位法官,因刘晓娜的话而震惊。显而易见,这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吴秋兰的儿子、儿媳妇,以及只有四分之一意识的吴秋兰,都因刘晓娜的话呆住了。

    证人“刘晓腊”!法官终于说话了。我想提醒你,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

    我负责!我负得起这个责任。刘晓娜说。

    你的前后证词矛盾。如果你坚持刚才的证词,那说明你之前作了伪证,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我明白!

    也就是说,你将面临相应的惩罚,这一点,你也明白?

    我当然明白!

    那么,证人“刘晓腊”女士,我现在宣判——

    刘晓娜突然咯咯笑出了声。法官同志!我想纠正你,我叫刘晓娜,是na!不是1a!请您读对我的名字。

    旁听席上,有人被刘晓娜逗笑了。

    肃静!法官压着嗓音制止来自旁听席上的笑声。“刘晓腊”女士!难道你还有什么证词没说完的吗?你还有一次发言的机会。

    我只有一句话,就是,我想提醒你,我叫刘晓娜,是na!不是la!其他的,我没有了。

    刘晓娜忽然觉得世界特别的安静。她深吸一口气,呼出去,随后别了一下头,向林谨站立的方向看了一眼。她看到林谨也正在看她。不过,在与刘晓娜四目相接之后,林谨马上把头别开了。刘晓娜无法从林谨脸上读出她此刻的心情,她拒绝向刘晓娜展示她的真实情绪。原因在于,她从未把刘晓娜当成跟她一样的人,不论刘晓娜站在她的对立面,还是与她并肩战斗,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刘晓娜是这样认为的。她感到一阵钻心的痛。

    这是刘晓娜终审前一晚利用梦境细致入微地对次日庭审现场的一种想象。在梦中,起先,她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但最终,她分明被那段想象的场景结束之后,她可能面临的心痛震慑了。刘晓娜带着对这种震慑的恐惧,迎来了天亮。她赖着不起床,直到方大亿用力扯开紧紧兜住她头脸的被子,看到了她嘴角的鲜血发出一声大叫。方大亿用力掰开刘晓娜的嘴,从刘晓娜的口腔里掉出一截血肉——她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这仍然是刘晓娜终审前一晚做的一个梦。那个晚上,她做了太多的梦,到最后,把自己做得头痛欲裂。天亮了,她踉踉跄跄地起了床,花了很长时间,把自己收拾得比往日漂亮许多,而后,她迈着松软的步子走出了铺子。才走了一小截路,她的头晕了一下,不得不停下脚步。铺子门口的方大亿见状追过来扶住她。你今天身体状况不太好,要不就别去了吧?方大亿说。

    刘晓娜扭脸向方大亿怒视。她觉得方大亿的话简直糟透了。

    她用力推开方大亿,大步向民安路走去。

    原载《人民文学》2015年第4期

    原刊责编 马小淘

    本刊责编 黑丰

    作者简介:王棵,男,1972年生,在江苏生活了19年,后在多地当兵,2012年转业,现居成都。2005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十月》2007年度新锐人物奖。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

    创作谈:“刘晓腊”的前世今生

    王棵

    真正在电脑上开始敲《我不叫刘晓腊》的时候,“刘晓腊”这个人物已经在我心里生活好几年了。在此期间,我慢慢知道了她的身高、颜值、学历,出生背景,住哪条街,做什么工作,她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男人的所作所为,给她带来过什么样的影响……关于她的性格,我比她的其他方面更加了解。

    虽然想清了“刘晓腊”这个人物,但离我敢于动手写这篇小说,还隔着一段心理距离。如果小说是一百步,它现在最多是五十步。差的是什么呢?我想,至少,还欠缺一个像样的舞台,这个舞台要能确保这个人物顺利展示自己,它要能担当得起这个任务,别是个稻草台,这样我对不起这个人物。

    我给过“刘晓腊”多个备选舞台,最终,我决定把刘晓娜推向一个最能引发全民关注的社会话题,让她成为这个话题中的焦点。我想看看,像“刘晓腊”这样一个有充足理由抵触中产阶级女性但又对真相孜孜以求的人,当她发现一个看起来绝对是中产阶级的女性疑似撒谎之时,她如何秒变为个人不堪经历的祭品,并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自我拷问。事实证明,“刘晓腊”给自己带来的是一场心理大爆炸,她把自己推向了精神的深渊,然后一边搜剿着自己的精神杂质,一边竭尽全力地把自己从精神的深渊里救出去。

    我们常常看到人们随意表达着偏狭却内心坦然,当遭受质疑时,他们就设法证明自己的偏见正确;当继续遭到质疑,开始对别人怀恨在心。刘晓娜不同于这些人,她主动担当着心灵的清洁工,没日没夜地给自己大扫除。当然,这个小说里,还有一位女性,我眼里的她与刘晓娜异曲同工——她叫林谨,但也许她只是希望别人叫她林谨而已,因为那样让她更有安全感……

    在这有限的篇幅里,如果还有什么我必须要说的,那可能就是:在这篇小说中,我信奉一种写作理念——让故事代替作家发言,远比作家动不动拿着麦克风在自己的小说里乱喊乱叫难度要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