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路-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年开春的一天,方根乡乡长赵顺利正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埋头办公,一首悦耳动听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骤然响起。

    它来自手机,是赵顺利定制的彩铃。

    赵顺利抓过来一看,不得了,是孔祥瑞,也就是县长大人的!

    县长布置工作一般通过政府办。假如亲自,也就是办公电话对办公电话,或者手机对办公电话——顶多也就是办公电话对手机。像这种手机对手机的方式并不多,这让赵乡长非常的肃然起敬。赵乡长急忙接通道:县长您好,我是小赵。请指示。

    孔县长说:顺利啊,帮我在你们方根打听一个人:犁铧村的,什么庄子不清楚;1930年左右生人,也就是七八十岁年纪;抗日战争胜利后入的伍;参加过淮海战役;左肩膀上有一个洞,枪伤;名字叫做邹大宝,小名小狗,所以也可能叫邹小狗。

    对了——孔县长特别强调道:要悄悄地进行,什么人也不要惊动,包括这个姓邹的老者自己。

    赵顺利毫不含糊地保证道:请领导放心,我坚决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赵顺利马上就把民政科长、派出所长,以及伟器村村长梁小五找来了。

    找民政科长可以理解,因为归乡的老革命归民政管,他那里有资料;找派出所长也可以理解,因为派出所有户籍,可以查到一个人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可找梁小五做什么呢?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伟器村以前一直不叫伟器村,而叫犁铧村,或者犁铧大队。伟器是最近几年才改的名……

    赵顺利又把孔县长的任务重新布置了一遍,而且把孔县长特别强调的事项又特别强调了一遍:要悄悄地进行。谁要声张马上就撤他妈谁的职!

    ……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是小胡庄的,不过,邹老先生已经作古十几年了。这让赵顺利很是忐忑不安:孔县长找这样一个人做什么呢?跟他是亲戚?不可能啊,亲戚不可能等到这会儿啊。

    难道跟路的事情有关?也不可能,不符合逻辑啊……

    别胡思乱想了,还是赶紧向孔县长报告吧。

    赵顺利就给孔县长回了一个手机。赵顺利说:孔县长您好,老革命军人邹大宝我已经替您找到了,是我们乡伟器村小胡庄的——伟器村是最近几年才改的名,以前一直叫犁铧村,据这个村里一个百岁老人讲,从宣统年间就叫的,都叫了有上百年了。

    孔县长说:你调查得很详细,很好,接着说。

    赵顺利说:老革命军人邹大宝先生确实是1930年前后生人——1931年春天;也确实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入的伍——民国三十四年腊月,也就是1945年底,小日本缴枪不久;也确实参加过淮海战役,还立了一次三等功呢。另外,据他唯一的一个儿子、现在在外面打工的邹建功,还有庄子上的一些老人回忆,邹大宝先生的小名确实叫小狗,左肩膀上也确实有一个洞,茶杯大小,枪……

    已经不在了?没等赵顺利说完,孔县长就打断了他。

    县长到底是县长,反应就是快!

    赵顺利很沉痛地说:是的,邹大宝先生于十七年前,因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一岁。

    孔县长问:埋在哪里?

    赵顺利说:就在小胡庄旁边的坟地里。

    孔县长说:好吧。就这样吧。孔县长就把电话挂断了。

    赵顺利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孔县长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可是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孔县长又把电话打过来了。孔县长说:顺利啊,半个月后我从省里开会回来可能要带几个人过去,瞻仰瞻仰邹老前辈的墓,再献个花圈什么的。到时候你帮我带带路。

    赵顺利更蒙了。

    孔县长好像看见似的,就在电话那头解释说:顺利啊,这个事情说起来就话长了——去年我不是到外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嘛,其间不是认识了一个小朋友嘛……真是无巧不成书,你们乡的这个革命军人邹大宝,就是我这个小朋友的老爷爷惦念了多年的老战友,他左肩膀上那个洞,还是为救他留下的呢……我刚才给老人家去电话了,告诉他邹老前辈不在的噩耗了,可老人家说,不能见着活人,就来给他扫扫墓吧……唉,你看这是多么重感情的一位老人啊。

    然后,孔县长又强调道:顺利啊,你要把邹老前辈的墓地整理一下,如果没有墓碑,一定要竖起来。碑文也是要讲究的,最起码,也要刻着“革命老英雄邹大宝先生之墓”吧?也要回顾一下邹老前辈光辉的革命生涯吧?……

    放下电话,赵顺利脑瓜子一下就大了:这墓的事情好折腾,就那巴掌大一点子地方呢。可通向小胡庄的那条四五里长的黏土路如何是好噢?

    如果下雨了孔县长怎么进去?如果进去之后下雨了孔县长怎么出来?就算不下雨,晴空万里,可路上坑坑洼洼坎坎坷坷的,孔县长的小车怎么开?要知道,孔县长的小车底盘可是够低的啊——就算孔县长这回坐的不是小车,是越野吉普,那也不舒服啊,颠簸啊。就算孔县长能受得了那颠簸,那个来看望老战友的老革命也受不了啊。老革命可是孔县长小朋友的老爷爷啊。孔县长会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想法?另外……还有……

    赵顺利乡长在经历过一番惊心动魄的猜测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铺路!

    不就是四五里长的事情么?不就是水泥跟沙子的事情么?虽说时间紧张了些——只有半个月;虽说资金也紧张了些——要几十万呢。可是跟古代的太行王屋二山相比,这一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噢?再说了,过去人家愚公老前辈用的可只有两双肉手,如今还有现代化的机器呢,有自卸王、推土机、搅拌机、挖掘机呢。

    就这么定了。而且要马上部署,立即实施,昼夜奋战,确保完成……

    半个月后,让赵顺利乡长——当然也包括小胡庄的百姓——饱受困扰的那四五里黏土路,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整而坚固漂亮的水泥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