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上帝-回马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时大哥都已三十有二了,还未对上象,在农村,这已经是过了界的了。难怪一家人都在为他着急。大哥长得还不错,有一米七二的个头,可以一担挑起二百斤,是个让人喝彩的青年。可是却不被姑娘看上,致命的缺陷就是穷。

    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南村的李姑来说,她给大哥物色到了一个姑娘,二十五岁,正好是男大七女大一。第二天初三,正逢三日一趟的圩日,两家人相约在圩上见面,没说的,皆大欢喜,姑娘的父亲便说炒粉。我们那里有个不成文的规例,就是男女双方在相亲时,只要女方点了炒粉,那就是男方被看上了。那姑娘长得五大三粗的,与大哥正般配。傍晚,李姑来说,姑娘家里没有意见,定好了后天来看家门。

    这看家门是第二关,而且是整个婚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多少桩美满般配的婚姻,就是因为这一关而搁浅呢。因而我们一家不敢怠慢。这可苦了我们的双亲,四间土屋,尽管母亲每日里扫了又扫,抹了又抹,弄得纤尘不染,看起来却是整洁有余而陈设不足,从里到外,就没一件家需值上一百元的,就用这个方式来接待未来的媳妇及亲家,看来是到此为止的了。当父亲把这个担心跟李姑一说,李姑也着急了起来,是呀,这么好的姑娘,千万不要弄丢了,在他们来前,你必须弄到一床红蚊帘,红锦被,起码有个衣柜,有张像样的饭桌、椅子,有架缝衣机,最好还有辆自行车。

    天哪,在这两天里,叫我去开抢?

    我不管,要这个媳妇,人就得这样办。

    李姑丢下话走了。

    一家人便紧急动员起来,走东村窜西村,求爷爷告奶奶的,总算办得八九不离十了。临了,李姑不放心,到底又来检查落实一次,看到都摆上了这一切,便放心地去迎接女方了。这一天,女家一共来了五个人,姑娘及其父母哥嫂,表示满意,在家里吃了一顿之后,欢喜着离去。

    真个是客去主人松,由于借人的东西不能久留,一家人便又分头将一切家需原物璧还人家。

    不想未到一个小时,姑娘的哥和嫂又回来了,说是想看看那张饭桌是什么木做的,那么坚,他也想做一张。可回来一看,桌没了,椅没了,衣车没了,单车没了,就连那床上的一应用品也没了。父母亲惊得一脸的张惶,大哥直憋得面红心发紧,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李姑也急得直跺脚:“鬼打,怎么这样急。”

    那大哥只微微一笑,大有意料之中的神态。这时,母亲心有不甘,上前拉住那大哥:

    “他哥,还有救吗?只可惜了啊,他们这么般配。”“有救,亲家母,幸好是只有我来,要是他们都来就没得救的了。不过,下次可不能假的了,在我妹结婚那时,单车衣车没有也不打紧,可千万不可让她睡光床啊。”

    “他哥,说来也是惭愧,这次是因为事急的,到结婚时,你就放心好了。你看,我的栏里不是还有两条小猪吗,那时也该大的了,再说,地里的甘蔗也该收成了。”

    “我相信”,说着,那大哥走近了我大哥,偷偷地塞给他一百元,说:“过几天,你们就去登记,你得买套像样点儿的衣服,别让我妹寒碜你。”

    我看到,大哥接钱的手是那样地颤抖,真好像是偷的一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