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志勤,唐代禅师,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初在湖南沩山学道,久未开悟,一日出行见桃花灼灼,因而悟道,平生疑处,一时消歇,遂有此作。不久,即回福州灵云山传法。
寻剑客:此处可作求道理解。
志勤禅师之所以见到桃花盛开即能悟道,当是从中领悟到色空、有无的关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而对过去所学得的“空非真空,空为妙有,色非实有,色为空无”的禅理,有了真切的理解。
从志勤的诗也看到,在“桃花悟道”之前,他已经整整苦修了三十年。如果没有这三十年的苦修功夫,即使天天见到桃花,亦不得豁然悟入。这里揭示了平日积累与一时开悟的辩证关系。所谓“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诗中理趣、意蕴丰富,而且,意象、形象鲜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