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2-人类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为中国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上的主人,中国人自身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神秘的现象。这些神秘现象使众多人类学家困惑不已,却又一时难以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其中,关于中国人的起源问题受到的关注最多,因为这一谜题关乎着中华民族声誉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中国境内,有关野人和雪人频繁出没的事件更是令人们充满迷惑和恐惧;还有讲述人体自身的神秘现象,包括肉身不腐之谜、塔里木木尸、神奇的中国“吉卜赛人”、能活吞毒蛇的人、吃野草的人以及人体自燃的怪事等。这些萦绕在我们脑海中的疑案,相信会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终有一天得到解答。中国人起源之谜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巨人盘古用一把利斧劈开混沌,将天地分开。在他死后,他的躯体化作了日月星辰、河流山川等自然景物。盘古之后,出现了名为女娲的神女。一天,女娲在水池边拿起黄泥,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了一个泥人。当她把这个泥人放到地面上时,泥人竟然活了。从此,世间有了人类一族。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女娲就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命男女互相寻找配偶,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传说终不可信。自从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提出进化论以后,人们都相信人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但具体到中国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北京猿人说”,一种是“非洲夏娃说”。北京猿人说

    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其化石最早于1920年出土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经研究,这些化石分属于40个个体,他们中最早的生活于距今70万年前。另外,在中国发现的各个时期的人类化石,如云南元谋猿人和陕西蓝田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具有相似的特点:面部比较扁平,鼻梁不高,眼眶呈长方形,都有铲形门齿。因此,很多学者力主中国人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同一个人种,并以“北京猿人”为之命名。非洲夏娃说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遗传学家坎思等人,通过研究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148位妇女身上的线粒体DNA,发现各大洲人种中以非洲人的变异最多,从而认为非洲人的历史在各大陆人种中为最长。经计算发现,现代非洲人的历史达20万年,而欧亚大陆现代人的历史只有13万年,他们由此断定现代人类起源于同一个非洲祖先,并称其为“非洲夏娃”。1999年,大约20位中国遗传学家通过研究中国28个人类群体的DNA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认为中国人起源于非洲。与此同时,一些考古发现却让人迷惑不解。在中国云南省富源县三叠纪岩石上面发现了四个类似人脚印的痕迹,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235亿年的历史。如果按照“非洲夏娃说”,认为13万年前非洲人才来到中国,那么235亿年前的亚洲又怎么会有这种印记呢?目前,一些大胆的科学家提出史前文明的概念,认为在人类文明之前,地球上还存在过其他文明。这尽管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研究的深入,我们早晚有一天能够得到自身起源的正确答案。中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吗

    目前,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许多年代久远的古人类化石。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东非发现的能人,其生活年代至今已有200多万年。于是,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发祥地应在非洲。有的学者认为,大约生活在1000万~1500万年前的印度旁遮普地区的腊玛古猿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但是,在中国云南省开远县小龙潭煤矿及禄丰县也发现了腊玛古猿的化石。特别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其数量之多和形态之完整在同类古猿化石资料中更是罕见。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不是从某一种古猿直接演化而来的,而应是某种古猿不断分化的结果。据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的论证。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其东南地区与一望无际的海洋相邻,东北有绵延起伏的兴安岭和长白山,北部有黄沙万里的蒙古戈壁沙漠,西部有谷地深窄、水流湍急的帕米尔高原,西南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西北有阿尔泰山。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个与世界其他地域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幅员辽阔的地理单元内,西部和北部高寒缺雨,史前人类较难生存和发展,更难以与外界发生交往,中部偏东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史前人类生存、繁衍。蒙古族起源之谜

    蒙古族在中国历史上曾建立起疆域辽阔的元朝。关于这个民族的起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鞑靼”(中国早期史书上对某个民族的称谓)很可能就是蒙古族的前身。也有学者把早期叫做“铁勒”的民族认定是蒙古族的先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同匈奴就是蒙古族的前身。唐朝史书上曾有关于“蒙兀室韦”(蒙古地区东北部一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的记载。一个日本学者据此认为,“蒙兀室韦”是蒙古族的族源。由于关心这个话题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产生的说法也越来越多。但我们相信,终有一天,蒙古族的起源问题会真相大白。

    荆楚先民来自何方

    中国古代的淮河、长江和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曾经建立了一个历时800多年1171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且疆域广大的楚国。但由于古代部族迁徙频繁,不同民族间经常交错杂居,因此,关于荆楚先民的来源,科学界至今说法不一,难有定论。“东来”说

    对这个问题,一些历史学家提出了”东来说”。著名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在《楚族源于东方考》中指出,楚族是来自东方鲁地的民族。后来,随着周民族的东扩及黄河流域气候的变化,东方民族大多南迁。其中,楚民族势力最强,以后便发展到江汉流域。他还对楚先祖高阳氏的出生地空桑山和墓葬地帝丘做了详细考证,认为空桑山在山东曲阜附近,帝丘在河南濮阳。因楚先祖出生地、葬地均在东方,故楚又被称为”东夷族”。郭沫若也说,淮夷(淮河流域的部落)即楚人,楚人的先祖居淮水下游,其后部族为周人所逼,开始南下至长江地区,又为江水所阻,只得西上至今湖北地区。“西来”说

    以历史学家翦伯赞为代表的学者,则主张楚民族“西来”说,这种观点认为楚民族与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夏、周同族。著名语言学家姜亮夫在《楚辞今译讲录》中提出,高阳氏来自西方的新疆、青海、甘肃一带。岑仲勉的《楚为东方民族辨》则认为,楚人的先祖颛项、重黎、祝融等都是西方之人。楚王名“熊”,与古代流传于中亚拜火教经文中的“君主”“首领”读音相同。楚官“莫敖”(仅次于国君的行政官)是古伊朗文、古波斯文中的“火教士”。这样说来,楚人应该是来自西亚信奉拜火教的米底亚人。华夏与土著融合说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等人则认为,根据《史记》、《楚辞》等记载,楚人先祖祝融氏是古代高阳部落的后裔。”祝融八姓”的封国皆在中原一带,他们原是夏王朝的同盟部落。夏之后,东方商族兴起,“祝融八姓”相继为商所灭。祝融氏的一支部落被迫南迁到江汉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结合,形成楚民族,通常称为“荆楚”或“荆蛮”“楚蛮”“蛮荆”等。考古发现也表明,江汉流域北部的文化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有联系,其中含有仰韶文化的因素,彩陶风格也近似半坡阶段。看来,楚先民起源于何方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以后还会有新的发展。大月氏人之谜

    月氏人原居于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匈奴兴起之前,月氏很强盛,曾迫使匈奴屈服。后来,匈奴崛起,屡败月氏,月氏人不得不向西迁徙。他们先至伊犁河,再到中亚大夏地区。这些西迁的月氏人被称为“大月氏人”,留下的部分称“小月氏人”。大月氏人在公元1世纪初建立了贵霜国,后经数十年征战,贵霜国发展成为中亚和南亚的大国。从公元3世纪起,贵霜国开始衰落和分裂,公元5世纪时被摩哒人所灭。由于大月氏人存在的时间不长,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与当地其他民族相融合,所以有关大月氏人人种特征、语言词汇的记载很少流传下来,这给判断大月氏人的民族属性带来了困难。不少中外学者认为,大月氏人是吐火罗人。但是,此说也有不少疏漏之处,持反对意见者为数不少。有学者认为,吐火罗人和月氏人互不相干。吐火罗人即原居喀什南部的睹货罗人,他们先于月氏征服大夏,并将希腊人逐出大夏。但不久月氏人也来了,月氏人即相当于斯特拉波和特罗古斯(两人皆为古罗马历史学家)所说的阿息人。于是,吐火罗又被月氏所征服,但他们仍继续留居于大夏。到目前为止,大月氏人之谜仍然悬而未决。地球上存在过巨人族吗

    一些不经意的发现提醒了现代人关于巨人族的存在。1921年,北京城挖掘暗沟时,人们在一户人家的墙根下挖出了8具完整的巨人骸骨,每具骸骨都长达27米以上,核算起来,死者生前身高应高达3米左右。同时出土的8具巨人骸骨,使人们不禁怀疑这里曾经生存过一个巨人族。这神秘的巨人族,是否曾经活跃在中国北方?他们后来又移居到了何处?最后,他们是消亡了,还是仍然生活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这些问题仍是未能解开的谜。犹太人来中国之谜

    17世纪初,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偶然发现在开封一带聚居着不少犹太人。这一消息在中外学术界、宗教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多种研究和考察工作也随之展开,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就是犹太人是何时来到中国的?在开封的犹太人礼拜寺内,有三块分别记述他们来华不同时间的碑刻。1489年所立的《重建清真寺记》(弘治碑),说他们是在宋代来华;1512年所立的《尊崇道经寺记》(正德碑),又说他们是在汉代来华;1663年所立的《重建清真寺记》(康熙碑),则说早在周代他们就来到中国。如今,对于这个问题,有周代以前说、周代说、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与汉、宋调和说等等。各家争论不休,看来这一历史谜团一时还难以解开。纳西族之谜

    纳西族分布在滇、川、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云贵高原,境内有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白茫雪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名山大川。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以丽江坝区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以宁蒗永宁为代表的东部方言。纳西文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图画形文字,被称为“东巴文”,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形态比巴比伦的楔文、古埃及的圣书文、中美洲的玛雅文和甲骨文都更原始。因其至今还被人们运用、书写、认读,故被称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另一种文字被称为“哥巴文”,创始年代有争议,现在能认读、书写“哥巴”的人已极少。多数学者认为,纳西族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带的古羌人,后南迁至金沙江上游一带。另外一些学者根据丽江木家桥发掘出的距今约10万年的“丽江人”化石,认为纳西族是古羌人南迁与原住民融合形成的后裔。总之,纳西这一古老神秘的民族,还有待于民族学家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拉祜族之谜

    在云南省西南部,世代生活着一支神秘的部落——拉祜族,“拉祜”翻译成汉语就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因而他们又被称为“猎虎民族”。这个民族从未有过自己的文字,却世代相传着许多美妙动听的神话传说。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多学者试图弄清楚这个民族的起源。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个民族的起源问题依旧处于猜测的阶段,只能从久远的神话中找寻一点点线索。最近,有专家从对拉祜族人的肤纹与血样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拉祜族的一个分支拉祜纳人与藏族人的血缘十分相近。这让我们坚信,科学地解释拉祜族人的起源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临了。从葫芦里蹦出来的拉祜族

    拉祜族的传说是从史前大洪水开始的。传说在洪水吞没世界之际,人类的祖先为了保存一点人类繁衍的希望,便将50对男女分别放进了50只大葫芦里,然后任其在水中漂流。其中,有一只葫芦被水冲到了他们现今居住的这片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上。洪水退去后,从葫芦里走出一对男女,他们就是拉祜族的祖先。今天的拉祜族也因此把自己叫做“葫芦里诞生的民族”。另外,从他们世代相传的各种图腾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传说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拉祜族人民对“葫芦”的无限感激与崇敬。古人眼中的野人

    在中国古代,曾有人见到过野人并把有关野人的见闻记载下来,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古籍里有不少关于野人的记载。古人对野人的称呼不一样,有的称之为“山都”,有的称之为“赣巨人”,还有的称之为“猿类之兽”等等。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关于野人的记载尤其多。据其记载,被叫做“山都”的野人是一种怪兽,通人性,知道人的笑表示没有恶意,就会坐在人附近。书中还说它行动如风,善于投掷石块。另外,被叫做“山膏”的,后被考证为就是“山都”。被叫做“赣巨人”的野人长着人类的面孔,他们的嘴唇很大很厚,全身都长着黑黑的毛,脚也很大。《山海经》里还写到一个野人群居的地方叫“枭阳”。那里的野人也都长着跟人类相似的面孔,身上有黑色的毛,看见人类笑也会跟着笑。据今人考察,枭阳的地理位置大概在现在的广西一带。这样看来,这些古文的记载与今人写的目击野人的记录是相类似的。也许,古人见到野人的机会比我们现在要多,毕竟那时候未被开发的自然环境相当多,适合野人生存的地方也比较多。山鬼之谜

    在屈原创作的《九歌》中有一篇名为《山鬼》的文章,描写了山鬼含情脉脉地等待情人的场景。读者不禁要问这山鬼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山鬼就是山神,也有人认为山鬼是朝云暮雨的巫山神女,还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含情脉脉、多愁善感的苗条少女。可现在有人考证认为,“山鬼”指的就是雌性野人,它们所吟唱的那些情歌,实际上是对人间男子的呼唤。其实,雌性野人喜欢人类男子以至掠走他们并与之成亲的传闻,在现今也很多。但传闻是真是假尚待考证,而屈原描述的”山鬼”究竟是不是所谓的雌性野人,还是很让人怀疑的。调查小组的发现

    神农架因发生过几起现代人与“野人”近距离接触的事件,引起了中国科学院的重视。科学院派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来到神农架了解“野人”的情况。调查小组来到后,有些队员远远地见到了当地人描述的“野人”,证实了他们描述的关于“野人”的一些特点。后经过大量实地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些“野人”的毛发、脚印及粪便,详细研究后,断定所谓的”野人”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但是,科学家所掌握的资料仍然不够充分,无法对“野人”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工作。所以,对神农架“野人”的研究还需更多的努力。准噶尔“野人”之谜

    1906年4月,在准噶尔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蒙古学者巴扎尔·巴拉丁清楚地画下了一个浑身长毛的野人的相貌。这引起俄国科学院的极大关注。191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院发表了一份关于野人问题的备忘录,记载了一份有关新疆野人的珍贵资料:1907年至1911年间,俄罗斯动物学家维·阿·卡克洛夫在准噶尔盆地搜集拍摄到了当地人称为“吉亚·吉依”的野人的文字材料和照片。文中形容准噶尔野人像小骆驼那样,全身长满褐色和淡灰色的毛,长臂短腿,爬山敏捷,脸宽,颧骨突出,嘴宽无唇,缺下巴,脸上皮肤色深且无毛,吃树根、树枝、浆果、鸟卵、蜥蜴、乌龟和啮齿类动物。此份材料直到1958年才被苏联科学家伯·波尔什涅夫发现并研究利用,但关于准噶尔“野人”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个谜。神农架“野人”之谜

    神衣架位于中国长江与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是一个保护完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由于那里高山迭起、森林绵延,很适合“野人”生存,当地人多次目击或遭遇“野人”。这里的“野人”虽然全身都长着毛,但又有红毛、黑毛、黄毛、灰毛、白毛、棕毛等毛色的区别。有一类“野人”大约2米多高,力气也很大,曾经一巴掌把一个中年男子扇倒在地;还有一类个子跟人类差不多的野人。据目击者描述,“野人”一般都是两脚直立行走,在迅速活动(譬如逃跑)的时候,也会用其他两肢来帮助行动。“野人”的头要比人类的大,而且都是披散着头发。他们的嘴唇突出,牙齿粗大,耳朵也比人耳大一些。西藏切莫之谜

    在中国西藏的萨嘎县到仲巴县一带,野人出没盛传已久。藏语把野人叫做“切莫”。1996年9月,中韩联合登山队开始攀登位于萨嘎县与仲巴县之间的冈仁波齐峰。10月21日,中方总队长李致新和藏族队员拉巴,在前往海拔5600米的营地途中,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并拍了照片。拉巴说,当地老乡告诉他,这一带野人活动频繁。曾经有个十几岁的牧民男孩晚上在羊圈里睡觉时被野人袭击,耳根被扯烂。回到大本营后,拉巴就兴冲冲地向当地牧民赤丹旺加描述他见到的脚印。赤丹旺加说:“那就是切莫了,这一带切莫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那么,这些“切莫”起源于何时?它们在山里是怎么维持生命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个没有解开的谜。遭遇切莫

    冬季逼近,冈仁波齐峰一带寒冷异常,晚上气温通常降到零下20℃左右。10月22日,午夜刚过,登山队宿营的帐篷外突然传来群狗的狂吠,它们好像在追逐着什么,队员们没有理睬。第二天,牧民说昨晚切莫经过这里了。以往切莫在秋季出来活动,但它不会轻易接近帐篷多的地方。登山队中有人怀疑昨晚来的是棕熊,但赤丹旺加很肯定地说,是切莫不是棕熊,因为他发现过切莫的洞穴,里面有用来做垫子的羊皮。这羊皮显然是切莫杀死羊后自己剥下的。他还指着大本营正东方的山坡说,他在那边就发现过切莫的洞穴,里面还有猎物的骨头。雪人之谜

    藏民把雪人叫做岗位仓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野人。据说雪人体形高大,身高2米左右,全身披浅灰色长毛,头发为棕黄色或棕红色,直立行走,快捷如飞,力大惊人,敢与凶猛的灰熊搏斗,以草根和雪兔、雪鸡等小动物为食。1972年12月,驻边地区的边防部队曾接到边民的报告,说有两个能直立行走的怪兽经常来据说,高原雪山上至今仍有雪人出没。偷牛羊。边防军派一位副团长带着几名战士上山为民除害,战士们用枪打死了一只,另一只侥幸逃走了。据战士们说,这个怪兽长得像猿又像人,其尖尖的头顶上长着20多厘米长的棕红色头发,有眉骨,大嘴,牙齿尖利,前肢很长,没有尾巴。由于当时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这个疑似雪人的尸体便被抛弃了。雪人是古猿进化来的吗?他们是怎样繁衍至今的呢?看来,关于雪人的一系列谜团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

    岗位仓姆吉

    1985年10月,一个浙江籍个体牙医到那曲羌塘为人医牙。他在乘汽车返回拉萨的途中,看见一群野驴从山中狂奔而出,后面有一个棕色的怪兽紧追不舍。野驴放蹄疾驰时,时速可达50千米,但不一会儿,一头落伍的野驴就被棕色怪兽攫去。医生认为,这个怪兽与人们所说的雪人相似。另有一则经由多方转述而时间不详的传闻。据说,有两人入藏经商,途中迷路。忽然看见有东西自悬崖跃下。他们怀疑是劫盗,但走近一看,发现这个怪物有2米多高,身披黄棕色长毛,似人非人,语音清晰但听不懂在说什么。两人战栗不止,以为必死无疑。谁知这个怪物竟把他们夹在肋下翻山越岭,直送到大路旁。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舍巴人早就知道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雪人在喜马拉雅山的最高森林地带活动。雪人离开森林是为了去雪原上寻找含盐的苔藓。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有待进一步考证。留下的仍是猜测

    由于从来没有捕捉到真正的雪人,有些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那些奇怪的脚印仅是大型的哺乳动物留下的。但仍然有一部分人类学者认为,这是与尼安德特人相似的雪人的脚印。中国对雪人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根据调查,有学者认为所发现的脚印仅仅是一种罕见棕熊的脚印。如果雪人真的存在,作为大型哺乳动物,应有一个种群的最低数量极限,目前各地发现的所谓雪人总数不超过200个,而且居住分散,环境恶劣,其近亲繁殖也不可能使它们生存到现在。这个谜至今也未解开。神秘的中国“吉卜赛人”

    甘肃省永登县有个薛家湾。那里的居民祖祖辈辈流浪,以占卜算卦看手相为生,有人怀疑他们是流徙到中国的吉卜赛人的后裔。薛家湾在半山坡上,村里现有144户人家,这里地少瘠薄,耕作粗放,仍保留着流浪习俗,半年农耕,半年游走四方。他们占卜算卦的技术绝不外传。薛家湾人还讲一种隐语,这种隐语被称为“绍句”。绍句是在有外人在场又需保守秘密时才使用的。薛家湾人的这些文化特点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纷纷前来考察。薛家湾人身份之谜

    学者们发现薛家湾人的生活方式极像吉卜赛人,其女子的长相也颇似吉卜赛人。于是,有人猜测他们是吉卜赛人的后裔。中国天津的史学家杨志政考证说,元、明时期,蒙古帝国占领了印度北部,使生活在兰地的吉卜赛人向中国西北部流徙。在《元史》中,有“罗嘿(即吉卜赛人)等扰民,宜依例决遣置屯田所”的记载;《明史》也有“明泰州(今天水市)有罗嘿户,汉人不与通婚,自相嫁娶”的记载。这都说明,当时的西北地区有吉卜赛人生活的踪迹。有的学者指出,薛家湾人系苗族后裔,其祖先是被流放到敦煌的苗蛮。还有学者认为,薛家湾人的祖先可能是来自中国湘鄂一带的西征,戍边的兵士。薛家湾人的身份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人体自燃的怪事

    如果现实中只发生一两例人体自燃的怪事,按习惯思维,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天灾人祸,或找出一些其他理由搪塞过去。可实际上,一大堆人体自燃的事实摆在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湖南省一个4岁的小孩就有过这种经历。有一次,他身上的衣服突然无缘无故也起火了。待火被扑灭后,他身上已经有多处被烧伤。送到医院检查,医生发见他的身体发育完全正常,只不过身上的电压比其他同龄人高出很多。还有一个教授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一个严寒的冬天,他的腿上突然燃起了小团火焰,他扑灭火焰,但肌肤上已经有了一处奇异的烧伤,治愈之后,伤疤还不时地隐隐作痛。自燃的原因

    与上面类似的自燃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历史记载已有200多起此类怪事。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有的科学家猜测,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譬如行动诡异的球状闪电。它爆炸时的能量十分惊人,有造成人体立即燃烧的可能性,但是这个说法不能解释那些根本没有雷电发作时所发生的自燃现象。于是,有人解释说是人体静电过多,由静电火花造成了某种情况下的意外着火。但是,静电过多会在某些情况下引起爆炸,但不会损坏爆炸地点周围的事物。又有人说,是人体内酒精含量过多,从而导致了酒精在人体内的自燃。可是,科学实验证明,喝酒量大的人即使接近明火也不会着火,更不用说酒精在人体内自燃了。这些推测被一一否定后,又有人提出其他更新鲜的解释,只可惜这些解释不是于科学道理说不通,就是不能适合所有的自燃案例。于是,这一奇特的人体自燃现象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谜。肉身不腐之谜

    在河北省香河县曾发生一桩奇事。一位老太太的遗体在常温状态下,未经任何保护,历经严寒酷暑,却没有一点腐坏的迹象。一般人的遗体在身体水分大量蒸发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暂时的不腐。但遗体内滋生的大量细菌会侵蚀遗体,从而使它腐坏。这个老太太生前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人,一生没有信过宗教,也没练过气功。这种遗体不腐的现象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食素之谜

    由于老太太既不信教也不练功,所以其遗体不会是所谓佛教僧人和气功大师的不腐之身,看来只能从老太太生前的生活习惯上找原因了。老太太多年以来坚持食素,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她在去世前几天曾出现异常情况:大量地呕吐、排泄和吐痰。此后,她只吃少量凉饭菜、喝凉开水。老太太去世后,遗体一直不断地排出油性物质。会不会是因为老太太生前常年食素的习惯,让她吃下了大量的植物油脂,所以她能排出奇异的油脂使其肉身不腐呢?可反对者认为,天下食素的人成千上万,唯独老太太遇上这种奇事。如果跟食素有关,恐怕也只是一部分的原因,那其他原因又是什么呢?能活吞毒蛇的人

    在广西桂林有一个叫李韦心的捕蛇能手,他不但不怕被毒蛇咬伤,反而能将活生生的有剧毒的蛇吞到肚子里。李韦心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管蛇工。有一次,年仅7岁的李韦心被独自留在家中。他看着周围一笼笼毒蛇,觉得很有意思,就在笼外逗毒蛇玩。不一会,小韦心从铁笼里抓出一条眼镜蛇来,放在手里玩。玩着玩着,他就把这条毒蛇放进嘴里,然后活生生地吞到肚里去了。奇怪的是,吞下毒蛇后,小韦心不仅安然无事,反而全身都感到很舒服。此后,李韦心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生吞毒蛇,就会神志恍惚,浑身无力,接着就会生病;如果吃的是无毒蛇,也会感到胃胀得不舒服。这一奇特现象,至今还是个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