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故事-康熙摘酒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局较量,若是不自量力,或要多行不义,总有棋错一招,满盘皆输的时候。

    一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襄阳。

    这天早上,康熙悄悄换上便服,到大街上去游逛。他东瞅瞅、西望望,见街市上人来人往,推车的、挑担的、卖吃的、贩菜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走到东街口时,前面有家新开业的饭馆,门前围着好多人,他见了便也上去凑热闹。

    还没走到饭馆门口,康熙就看到门前挑着一面酒旗,上书“开市大吉”四个字,柳体为骨,颜墨为肌,字体飞动,气势雄浑。康熙心中不由暗自叫好,可再往下一看落款,他脸色“刷”地变了。

    原来,落款写着“神笔鳌白”。康熙好不恼火,暗想:朕乃当今墨林圣手,这小小的襄阳竟也有人敢号称神笔?我得教训教训这个轻狂之徒。

    康熙拿定主意,便走进饭馆,落座后要了几样风味小吃,边吃边和掌柜的闲聊:“掌柜的,你这酒旗是何人所书啊?”

    掌柜的眉飞色舞地给康熙介绍道:“此乃南街崔秀才的神笔,这酒旗一挂出去,便招来不少人围观,我饭馆的生意也红火多了。”

    康熙听到这里,不由应了声:“是吗?”

    掌柜的继续说:“人家都说崔秀才这字别说在我们这里独占鳌头,就是拿到京城去,也是首屈一指、无人可比呀!”

    这话康熙可听不得了,他顿时撂下筷子,对掌柜的说:“那我今日也为你书一酒旗,如何?”

    掌柜的想:客官赐墨是雅事,哪有不应的理儿?于是赶紧捧出笔墨和白绫。康熙于是就笔走龙蛇般在白绫上写下“生意兴隆”四个大字,落款“王夺鳌白”。

    掌柜的见康熙的字写得奇峭古雅,恣肆雄放,比崔秀才酒旗上写的耐看,就忙让伙计挑出去,和原先“神笔鳌白”旗相对挂在饭馆门前。

    围观的人一见,齐声喝彩:“好字,好字,这是天下第一的好手笔哩!”

    康熙听了心里非常得意,便兴致勃勃地要了二两花雕,坐在那里边品边听着人们的议论。

    他正喝得有滋有味时,忽听门外有人说:“这字写得虽说不错,不过只是长了落笔结字、分寸点画罢了,要达到迟涩飞动、射空玲珑、阴阳相应、出神入化之境,还欠功夫。”

    康熙闻听大吃一惊:这人竟比神笔鳌白口气还大?他放下酒盅,抬腿出门,仔细一瞧,见正在那里评头论足的竟是个老牛倌。

    康熙见老牛倌衣衫褴褛,赤胸露足,腋下还夹着一根放牛鞭子,便生气地说:“一个老牛倌,竟敢跑到这里胡言乱语?你知道什么叫‘阴阳相应’?什么叫‘出神入化’?我倒要领教领教!”

    人们见一位锦衣玉带的客官和一个老牛倌较劲,纷纷围上来看稀奇。

    老牛倌上下打量一下康熙,笑呵呵地说:“若论字法嘛,不在尺寸规度、偃仰向背,而在神韵气势、师法自然。得其真谛者,点化编次如鳞羽参差,起笔蹙衄如峰峦起伏,勒锋磔笔如滞云飞动,字势格局如江河奔流。有道是:字无定法,书无常规。中华瀚墨源远流长,神笔造化层出不穷,一时怎能说尽?”

    康熙越听越吃惊,看来这老牛倌绝非一般俗子,再细瞧模样,眉宇间分明透着一股灵秀。康熙忙道:“听君一番高论,如品好酒,能否另写四字赐教?”

    老牛倌拱手说:“尊架笔力确也不凡,只是切忌自命天下第一。客官若有兴致,明朝到此一瞧。”说罢,提着放牛鞭挤出了人群。

    康熙一时没看出老牛倌的意思来,所以第二天早晨便又来到这家饭馆,见门口竟多了一面酒旗,上面写着“万事亨通”四个大字,下面落款是“无名之草”。

    康熙细看,不由暗自吃惊:这四个字写得真可谓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中锋铺毫,若蛟龙出水;点画圆满周到,天衣无缝;结构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错综变化,疏密相宜;全章贯气,气若长虹。

    康熙左看右看,这字绝对在自己之上,不觉羞愧满面,赶忙把自个儿写的摘了下来。

    (陈文道 搜集整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