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系统在清末-第六十二章:袁宝获百姓民心(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少爷为什么要区分3个兵种,直接弄6000名官兵不是最好吗?”周氏三兄弟异口同声道。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我发现一个大问题,如果那时铁猴子趁机攻打掖县城我们根本没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护卫队,每个村设置100人的护卫队,你们说铁猴子想要攻进村庄是不是需要时间,趁着这个时间段就可以叫来野战兵防御。”众人一听没有问题,可李德觉得有问题那就是8000士兵的吃喝拉撒问题。

    “少爷8000新兵是不是多了一点,要不先弄个6000人试试看?”袁宝知道李德是管理财政的。

    “李德我知道你很为难,但是我必须要这样做。我已经叫汉堡带着3种新型武器回德国,只要这3种新型武器一到,在整个山东我们都可以横着走!”李德苦笑一下点点头。

    “少爷抚恤金已经全部发放出去,仓库还剩下白银10万两、黄金30吨!”李德说完袁宝继续说着下一件事情。

    新兵训练为4个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级为野战士兵、乙级为何家寨士兵、丙级为村护卫队,丁级为城中的官兵。

    最后一件事是7天后袁宝,将会对全县百姓发出道歉。希望掖县百姓能够原谅他,并且还要弄一个烈士墓地,来埋葬为保护掖县牺牲的士兵。

    在场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少爷居然会如此的爱民、爱兵。

    会议结束李德连夜赶出告示,第2天贴满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由于民兵兵力不足城门除了晚上关闭外,白天几乎看不见一名官兵,就连晚上的宵夜摊也美人敢闹事。

    又过去2天时间整个掖县境内的百姓炸了锅,头一次听见县太爷对老百姓发出道歉的。

    田家寨是掖县最大的村子,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山林中已经有400年,从原来1000人发展到现在的1万人。

    今天村长田大能召集村民主要是一件事,那就是他准备把村民们都搬出去过好日子。

    “今天我召集你们来是想说一件事,我已经和掖县县丞李德说好,过几天搬出大山去掖县居住。愿意跟我走的7天后在村口集合,不愿意跟我走的我也不勉强!”村民们一听都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其中有一大半的村民愿意跟着田大能走,也有小部分村民不愿意离开生活几百年的家园。

    “村长我这几天去掖县卖皮货,看见城门口贴的告示是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我愿意跟你去掖县生活。”田大能见说话的田三,在田家寨的地位仅次于他。

    “告示我叫李德给我一份,趁着大家伙都在我就念给你们天天吧!”田大能掏出告示道。

    告示:

    本官袁宝自当任掖县知县以来,对掖县百姓的日子视为头等大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掖县…..。

    当田大能念完告示村民们的第一反应是,肯定不是真的。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县令吧!

    村民甲:兄弟你觉得村长说的是真的吗?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县令吗?

    村民乙:兄弟我也不知道啊!我都没有去过掖县!

    村民丙:村长说的是真的,我2个月前去过掖县卖皮毛,大街比村长家的地板都干净。

    进城门还不用收人头钱,更厉害的晚上还有夜宵吃,价格也是非常便宜。

    村民丁:田五哥说的没错,2个月前我也去过掖县。

    接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议论起来,这时田三身边的一位村民问他的意见。

    田三虽然是个保守派,但他知道大山里的日子不好过,整个田家寨认字的都没有100来人,只要搬出大山他们的小孩就可以免费读书,小孩的一切费用都由官府出。

    “为我虽然保守但是我也明事理,我决定搬出大山。”有了田三点头,小部分保守派也愿意搬出大山,田大能更是微笑的点点头。

    2天后的早上大概8点钟,掖县菜市场已经积聚着掖县30多万百姓,他们都是拖家带口而来,为的就是接受袁宝的道歉。

    看着黑压压一片如同逃难的百姓,袁宝的心是兴奋又焦虑。

    兴奋是因为掖县百姓认可他,不然才不会来。焦虑是百姓们的生活过的苦,他这个做知县的担子非常重。

    40万多万百姓中有20万是地主家的佃户,但地主不敢拦他们来接受袁宝的道歉。因为告示上说过,谁敢阻拦就按通匪罪处置,通匪罪那可是抄家的大罪啊!

    袁宝对着40多万百姓一下跪,百姓们都不知所措。在地上重重磕三个响头的袁宝,站起来说出一个重大的决定让40万百姓激动的跪地磕头。

    袁宝说的是解决佃户和地主租用的方式,改成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每户佃户都有固定的地,这对于百姓来说如何不激动。

    “真的是青天大老爷啊!真的是青天大老爷啊!”40多万百姓跪在地上不断磕头大哭,对于佃户来说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那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换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站在袁宝身边的众人和士兵们,心里比百姓都要激动。

    有人欢喜有人愁,掖县的地主们也在紧张开着会议。佃户那可是他们的财路,现在少年县令袁宝这样一弄,那不是坏他们的财路吗?

    就在这时一名地主的管家告诉铁一,赵德带话给他配合袁大人,不然下场是非常凄凉的。

    就在地主感到无奈时,袁宝也在想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能得罪地主,又可以拉拢百姓的好办法。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抵得住一个诸葛亮,办法不都是人想出来的吗?

    李德、金三作为智者又是穷苦百姓出生,说出来的办法好是好可不能满足地主。

    袁宝想了想只能参照后世的华夏国,通过承包土地的方式来解决佃户和地主的承包关系。

    “我这里倒是有一种办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李德、金三一听叫袁宝说说看。

    袁宝把后世的土地法一说,李德、金三都同时摇头说他太幼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