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位常来烧香的寿老太对裴迦素说:“迦素呵,你是有慧根之人,与佛有缘,前世修来的。”
裴迦素似懂非懂,就去问她娘。她娘淡淡地说:“也许吧。”再不肯多言。
后来,裴迦素从寿老太嘴里得知:裴迦素的父亲就是因为反对拆除红庙而得罪了当地领导,以致长期受压,郁郁而终的。知道了这些裴迦素才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坚持住在红庙老庙基的房子里,她甚至觉得自己这名字似乎也与佛有些什么关系,要不一个女孩子咋起这么古怪的名字。
裴迦素考大学时,正是金融类、经济类专业最吃香的时候,在老师的力劝下,她报了财大的会计专业。她想得蛮好,四年毕业后,在大都市的大企业当个白领丽人,成家后,当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好好享受生活。然而,裴迦素万万没想到毕业后会碰到一连串的烦心事。说出来也许读者不信,这一连串的不顺心竟都与她的名字有关。裴迦素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去人才市场应聘的遭遇。那次她与一家大公司的人事主管谈得好好的,可后来公司方面莫名其妙变卦了,追问之下,才知公司总经理说:“这大学生再好,也不能用。你们想想,她不但姓裴(赔),还要‘迦素’(加输),我们公司赔得起,输得起吗?让她另择高枝吧。”
后来的遭遇,几乎是前面的翻版。裴迦素受此打击后,一时心灰意冷,悄没声儿地回到了家里,希冀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寿老太知道了裴迦素的不顺心后,特地送了一幅自书的对子给她。联日“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
裴迦素决意自己外出去闯世界。这一去就是三年,她跑到了西藏,并在那边办了软件公司。工作之余,她参禅拜佛,俨然成了密宗的弟子。
裴迦素回来后,去拜访了寿老太,并赠送了一片贝叶,上书“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寿老太欢喜不已,惊喜不已,她对裴迦素说:“当刮目相看,你已悟道了。”
寿老太沉思片刻,援笔铺纸,写下了这样一段禅语:“有形而最大者,莫过于天地;无形而最大者,莫过于太虚;包诸有无而最大者,莫过于自心。”
辞别寿老太,回到家中,裴迦素见她母亲买了八只螃蟹,说是要让三年未归的女儿尝尝家乡美味。
裴迦素说:“好,我全数收下,谢谢妈!”这后,她竟拎了螃蟹出了门,在屋届的小河边,独自一个人念起了《大悲咒》,念起了《心经》,似乎这一念,欲杀生的罪孽就消弥了,被杀者对有过杀戮之念的人的仇恨也消失了。裴迦素用河水轻轻地洒在那八只螃蟹身上,又柔柔地说了几句后,把那螃蟹一只一只放入了水中。裴迦素回到家后才发现母亲脸色很不好看。
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素儿,你知道,这螃蟹多少钱一斤吗?”
裴迦素拉母亲到门前,指指那两棵古银杏说:“这树叫公孙树,栽种者能见到今天这繁茂之景吗?不能!但他却种公孙树,而不种月季花,这是信仰的力量啊……”
裴迦素母亲抱住了女儿说:“素儿,你长大了,你父亲没给你白起这名字。”
三天后,裴迦素给母亲留了一叠钱,在古银杏树下焚了一炷香,拜了拜毅然上了路。又去西藏了。她发誓:只要有了积蓄,她一定回来,重建红庙,弘扬佛法,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