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素心幽寄-致王炜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炜烨先生,您好!

    近期,有北京、青岛和本省的出版社,表达要出版《一个人的文学史》的意向。我对他们的青睐自是感激,但同时说明:一个多月以前,已将这部书稿送给北京大学出版社了,那里正在看,我不能“一个女儿找几个婆家”。待北大出版社明确告知不拟出版时,才能另作考量。

    正好今天接到您的来函,谈到要把它列入贵社策划的《大家自述史》系列,欣喜之余,备极感慰。两年前,我们曾经有过很愉快的合作,拙作《中国人》的编辑出版,令我感到惬意,那种软精装的装帧实在是漂亮、醒眼;而它的姊妹篇《中国理》,也已签约准备出版。“好事到了三”,那好,这次又给您添麻烦了。

    书稿原来分为两个系列:在《一个人的文学史》之外,还附有《青灯有味忆儿时》,是记叙童年时的生活环境与读书生活的。您的意见是,探讨一下可否把它们合在一起,比如将《青灯》作为《文学史》的第一部分,如何?我仔细地作了权衡,反复进行设计,最后觉得不太好操作。二者篇幅大致相同,但体例不太一致,《青灯》记叙的是儿时十三四载光阴,分为三十八章,多为生动故事,勾画得比较详细;而《文学史》分为六大部分,记叙了六十几年的读书、创作、治学生涯,主要是谈创作实践、心路历程,反映了一些规律性认识。看来,还是分开为好——就是说,《青灯》可以另找地方出版。

    究应如何处置,尊重您的意见。

    即颂

    编安

    王充闾

    2014年12月20日

    王炜烨,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