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大地回春。当树叶长出来,鲜花开始绽放的时候,养蚕的季节也就来临了。
春天,桑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个个的鼓包。树叶还没有长出来,几个性急的男生就迫不及待地把蚕卵放入胸口处的内衣口袋里,用自己的体温孵化蚕卵。一天下课后,一个男生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折叠得皱巴巴的纸张,展开后就看见几条从蚕卵里爬出来、像蚂蚁似的赤褐色小虫,这就是刚孵化出来的蚁蚕。
随着一声惊叫,很多同学过来围观,并询问养蚕的方法。养蚕的男生一边回答,一边不慌不忙地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装过润肤膏的旧铁盒,只见盒盖上有几个透气的小圆孔,盒子里有几片鲜嫩的玫瑰树叶子,随后他把小蚁蚕小心翼翼地装入铁盒中。据男生解释,这时候桑叶还没有长出来,只好先用玫瑰树叶代替桑树叶了,十来天后,这些蚕宝宝就可以吃上鲜嫩的桑叶了。
大约两周后,当那个男生再次向我们展示他养的蚕时,我发现原先像蚂蚁似的小蚕其长度和体宽已经增加了好几倍,蚕宝宝的颜色也由赤褐色变成了白色。在那个学期里,我被几个同学邀请到他们家观摩了养蚕的经过,熟悉了养蚕的整个过程。
那一年的秋天,有个同学送我一张巴掌大的蚕卵纸,我如获至宝,准备来年也开始尝试着养蚕。
又一个春天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浑身都是暖洋洋的,同学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换上了春装长裤。这时候,有的同学已经孵化出了蚁蚕,我还在等待。在上学的水渠边,长着一棵两米多高的桑树,我每天都在观察树枝的生长情况。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桑树枝条上的鼓包长出了一个个的小嫩叶,我就准备孵化蚕卵了。
放学后,我从柜子的抽屉里拿出那一张蚕卵纸,小心地展开,望着纸张上密密麻麻灰绿色的蚕卵,我决定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蚕卵那坚硬的卵壳,迎接一个个幼小生命的诞生。在那些既紧张又兴奋的日子里,我时常从胸口处的内衣口袋里拿出蚕卵纸察看。四天、五天过去了,卵壳没有变化;六天、七天过去了,卵壳还是没有变化。再过一两天后,我终于看见卵壳变软了,这预示着我的孵化有了效果。又熬过了几个昼夜,当我再次拿出那张蚕卵纸,发现有几条蚁蚕已经破壳而出了。我一阵狂喜,放下纸张,一阵风似地狂奔到水渠路边的桑树前,伸出双手,摘下了几片刚长开了的嫩叶,放入早就准备好了的小铁盒中。回到家里,急不可耐地把刚出生的蚁蚕放入铁盒中。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一个又一个赤褐色的小蚕从软化了的卵壳中爬出来,宣告了它们的诞生。由于新出生的蚁蚕比较多,那两个小小的铁盒已经容不下,我就找出了一个装鞋的旧盒子,作为蚁蚕的生长场所。每天下学后,我都要四处采集桑叶来喂蚕。乘此机会,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蚁蚕的生长过程。
刚出生的蚁蚕个头很小,看不清它是怎样吃桑叶的。第二天观察的时候,发现桑叶的边缘有减小了的迹象,表明小小的蚁蚕开始吃桑叶了。虽然蚁蚕的食量不大,一片桑叶可以吃几天,但它们要吃新鲜的桑叶,我每天都要采集桑叶。一周以后,蚁蚕明显地长大了,体色也逐渐变淡,到后来就成了淡黄色的蚕了。
随着蚕的体型逐渐变大,蚕的食量也大了起来,对桑叶的需求量也急剧地增加。我的家乡不是蚕乡,养蚕也只是少数学生的业余爱好,农家也没有种植大片的桑树,一些桑树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村子的房前屋后,或田间地角。我的小伙伴高进雄家的菜园在一个池塘的岸上,菜园狭长,靠近池塘的岸边长着二十多棵高大的桐树、樟树,还有五六棵桑树,他经常领着我去采摘桑叶。可惜好景不长,桑树下面的分枝很少,树枝都是向上发散,离地面约两米以上,低矮的桑叶都被我们采摘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桑叶我们只能望尘莫及。我对这里的桑叶不再抱有希望,只好四处寻找桑树了。
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养蚕环境,我把一个长两米、宽将近一米的竹床搬到了睡房,上面铺了一层报纸,再放上桑叶,就成了养蚕的场所了。白天要关闭房门,以防家里养的鸡进来啄食蚕。每当我采集到大把的桑叶以后,蚕就沿着桑叶的边缘自上而下的进食。“唦、唦、唦”“唦、唦、唦”……随着蚕吃桑叶的声音此起彼落,一片片的桑叶逐渐减少,半天的时间,桑叶就被蚕吃了个精光。
养蚕的时间长了,我对蚕的生活习性也有所了解。据我观察,饱食桑叶以后,大蚕也有睡眠的习惯。当大蚕不再进食的时候,有时它们吐出少量的丝,将腹部下面的两排足固定在一个地方,挺胸仰首,一动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此后不久,我发现养的大蚕开始蜕皮,前后进行了四次。
夏天来了,当知了趴在树枝上“吱——”地大声鸣叫的时候,我养的蚕也进入了成熟期。饱食桑叶后的大蚕个头有六七公分长,且腰身粗壮,身体呈淡黄色。几天以后,大蚕食欲消退,我仔细观察,发现大蚕的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已经呈透明状。再过了一两天,大蚕不再吃桑叶了,体长似乎有些缩短,腹部也趋向了透明。此刻,大蚕身体的上半部分高高昂起,口里吐出细细的丝缕,头部左右上下摆动,似乎在寻找结茧的场所。我又找出当初喂养小蚕的鞋盒,把五六个将要结茧的熟蚕放入里面。
不久,熟蚕便吐丝结茧了。细细观察,熟蚕先吐出金黄色的蚕丝,把蚕丝粘结在鞋盒的边沿上,再吐丝连接周围,形成结茧支架,继而结成茧网。此后,熟蚕继续吐出丝圈,加厚茧网内层,逐渐结成茧衣。茧衣形成后,熟蚕继续吐出茧丝,直到把薄弱松软的茧变成厚实硬朗的茧。望着一个个金黄色的茧,想不到小小的蚕居然有这么多的丝线,真是不可思议。
十多天以后,蚕蛾破茧而出。我把一个个的蚕蛾放在桌面的纸上,随后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一层蚕卵。产卵后的蚕蛾慢慢死去,而生命又在蚕卵里延续。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