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杨建伟教授曾在《联合早报》上发表文章说的,新加坡独立以来,“从昔日的一个破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拥有媲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是新加坡政府领导全体国民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各族群人民勤勉、刻苦、不敢偷懒、不敢懈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加坡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可以说是一个小国所拥有的大智慧的集中体现。
智慧之一:各族群一律平等,构建了多种族的和谐社会。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外唯一由华人(华族)执政的国家,也是华人唯一不受种族歧视问题所困扰的多元种族国家,是世界上治安环境最良好的国家之一。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欧裔与其他种族占2%。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一直奉行各种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就是该国占主体的华族也没有任何特权,这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奉行的本土主体民族优先的种族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打下了各种族和睦相处的基础。各种族的人不以出身论贵贱,而是看重个人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在语言选择上,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中国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而英语是行政用语。由于普遍使用英语,各种族的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而且与世界各国交流时也非常方便;同时,保留了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各种族的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类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信奉佛教及道教,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欧裔人信奉基督教。新加坡政府尊重各族群的宗教自由,主张各个宗教之间相互尊重,教徒之间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自独立以来,新加坡还没有发生过各个种族之间因信仰不同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
新加坡政府广泛地使用“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注重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目前全国已有90%的居民搬入了政府统建的组屋。因此民众没有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也没有人因收入低而住不起房子。
智慧之二:完善的政治、法律、文官及教育制度。
独立以后,新加坡沿用了英国殖民地140年来所培育的政治、法律、文官及教育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商业社会的历史所培育的契约文化和价值规范,市场经济和自由经济打下的思想意识与经济基础,以及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联系与亲密关系,使新加坡的发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65年12月,新加坡有了自己的宪法。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根据1991年1月的宪法修正案,允许总统由全体新加坡公民直接选举,1993年起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王鼎昌为新加坡第一位由全民选出的总统。新加坡实行国会议员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占国会议席多数的政党组建政府,实行总理内阁制,政府内阁成员必须是国会议员。新加坡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公署。
在缺乏天然资源和土地的先天条件下,新加坡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其完善的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多年来,新加坡学府凭着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国际教育与学术界中,并在各项学术比赛上屡以优异成绩夺奖。新加坡政府把原有的英制教育体系进一步地融入了东方教育色彩,使其教育环境同时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在全世界教育体系中自成一系。它成功地推行了双语教育,使每一位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的同时,也能通晓华语,了解中华文化。新加坡在科技教育上采用了西方最先进的学术教材,鼓励学生培养灵活的创作思维,并提倡理论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运用。而在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着重于东方传统价值观,强调华人固有的刻苦、谦虚、礼让与孝顺等美德。
新加坡独一无二的双语教学和高品质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们在毕业后即能与世界接轨,前往英、美、澳等国家就业或继续升学,完全不受西方语言和文化所限制。此外,中华文化的教育背景也使学生们毕业后进入中国发展时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智慧之三: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及精英治国理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于1954年11月成立,1959年全国大选后一直保持着执政党地位,这在选举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二战以后有40多年长期执政的日本自民党也望尘莫及。新加坡的反对党主要有工人党(The Workers Party)和新加坡民主党(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保证了新加坡的政治稳定,使国家的发展战略能够得到稳步推进,避免了政党轮换后新政府另起炉灶以及瞎折腾,这也是新加坡能够长期稳定及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党独大并非一党独裁,作为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政策方针及治国理念是要接受民众监督的,同时也要受到总统以及国会的制约。
50多年来,人民行动党能够长期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能够在新加坡长期执政,形成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是该党卓有成效的治国安民理念的集中体现,而精英治国又是新加坡能够取得经济奇迹的先决条件。
新加坡的政治领袖人物以及政府内阁成员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大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留学西方的个人经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同时也是学者型的政治人物。首任总理李光耀1946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大学法律系和伦敦中殿法院学习。1950年回新加坡当律师,多次代表工会同英殖民政府谈判。1954年与拉贾拉南等人发起组织人民行动党。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后,出任总理。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次任总理吴作栋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经济系,1966年赴美国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79年任贸工部长,1982年任国防部长兼第二卫生部长,1985年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90年11月任总理,现任内阁资政。第三任总理李显龙1974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数学一等荣誉学位以及电脑科学优等文凭。1978年,赴美国堪萨斯州莱文沃堡参与进修陆军指挥和参谋的相关军事课程。1979年,荣获美国哈佛大学甘乃迪行政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在四次大选中继续当选。先后担任新加坡贸工部部长、第二国防部长、金融管理局主席、财政部部长、政府副总理、总理,并在2006年5月连任总理。前总统王鼎昌于1961年在澳大利亚获建筑测绘学学士学位,1967年在英国获市政设计硕士学位。王鼎昌于1972年当选国会议员,1984年任第二副总理兼职工总会秘书长,1990年任副总理,1993年9月成为全民普选的第一任总统。
新加坡实行精英政府的人才战略,政府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希望把各界的精英都吸引到政府中担任高级领导人,包括医生、律师、会计、大学教授、企业家、银行家等有能力并且品德优秀的杰出人物。但高薪并非针对养廉而来,而是通过高薪吸引社会精英从政,从而确保了政府精简、高效地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智慧之四:国际化分工中清晰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战略定位。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新加坡尤为重视信息产业,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新加坡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产品等。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新加坡从2002年起开始了经济大转型,坚持求新、求变、实用主义的治国理念,保持了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一是成立经济检讨委员会和重造新加坡委员会,经济检讨委员会由总理和7名部长组成,重造新加坡委员会由年轻一代的阁员牵头组成,两个委员会都在全方位地检讨新加坡的发展策略,从而为新加坡的下一步发展做好目标定位。二是打破外界对新加坡人保守的印象,改变新加坡娱乐及旅游设施沉闷、乏善可陈的局面,以历史性的转型,打破旧有的思想形态,突破既有的意识形态,彻底颠覆过去的刻板形象,利用外资兴建滨海湾综合娱乐城和圣淘沙综合娱乐城。三是举办了赛车和青奥会,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中心为杠杆,打造有人气的宜人环境,发挥联动效应,将人流转化为资金流,计划在2015年使游客人数翻番,达到1700万人,旅游业消费上升3倍,达到300亿新元。四是加速区域中心的建设,目前新加坡的跨国公司有7000家,其中区域总部约有3600家。除此之外,新加坡将继续巩固和打造若干个区域中心,包括世界贸易中心、海港转运中心和航空中心,以及国际会议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国际医药中心、金融理财中心等。五是主权财富基金,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和专业的基金管理,新加坡除自身成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外,还频频向外出击,角逐全球市场。
智慧之五:独特且卓有成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新加坡两个主要的政府控股公司是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TEMASEK HOLDINGS LIMITED)和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是直接投资公司,通过直接的项目和企业投资获取经济利益;政府投资公司是非直接的投资公司,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的一部分外汇储备,其功能基本上是一个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投资在40多个国家的证券、债券、房地产,其中多数资金投资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国有资产的管理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一件大事,国有资产管理的良好结果和标志,就是其资产能够得到保值与增值。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国有企业管理的成功典范。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未上市的公司为民间私法人,简称私人公司)于1974年6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5亿新元,201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67亿新元,总资产达到2848亿新元。
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子公司,拥有33家大型控股公司,约80家子公司,600家孙公司。35年来,该公司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7%,年均派发红利为7%,2010年在海内外的投资总额达到1860亿新元。
公司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投资目标纯属商业考量,在商言商,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不用负担所谓的国家使命的政治包袱。事实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就是最大的政治。
智慧之六:广纳国外精英的开放型移民政策。
新加坡是一个蕞尔小岛,国小民寡,缺少资源。国土面积、人口、资源与市场都是新加坡所缺乏的。新加坡政府深知,要保持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人才战略至关重要,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保持新加坡一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因此新加坡实行了广纳国外精英的开放型移民政策,大力吸引国外特别是中国的精英。
新加坡高速度的经济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本国的人口有限,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引进外国优秀人才的良策,鼓励海外人才前来就业,并适时地给予永久居留权。而自幼在新加坡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海外留学生,更是新加坡政府大力网罗的对象。目前中国的优秀人才不断地涌入新加坡,他们之中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身价不菲的投资者、影视明星以及留学生,他们为新加坡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为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新加坡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精英治国的理念、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卓有成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教育体制、和谐的社会等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