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因为几年来在城市生活,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我倒爱看故乡的雪景。看,瑞雪为大地披上了银装,远望田坡地角,厚厚的一层白雪反射着银光。眼前的村庄里,只见树枝上开着一朵朵的雪花,在寒风的吹拂下,雪花纷纷落地。忽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点缀似的红花,而且还在不停地移动。“奇怪,冬天里还在开花,并在移动?”我自言自语了起来。
不料身边陪我赏雪景的小肖笑了起来:“你看错了,那是社员们穿着红色、绿色的衣服在劳动。”
“哦,”我恍然大悟,“怎么,社员们还在风雪天里劳动?”
“是啊,他们在那里建果园哩。”
小肖用手拉了我一下,于是我们向着山冈走去。
在与小肖的谈话中,我才知道:原来,那块山冈以前是一片果园。前几年,在强调“以粮为纲”时,忽略了“全面发展”,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公社领导人不顾实际情况,强令大队干部将果树砍掉,开林造田。结果,果树被砍伐一空,造出了三十多亩薄田种植水稻,收成可想而知。但公社领导人却说:“收不到粮食收稻草,收不到稻草收思想。”在这种“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社员们忙碌了一年,结果每亩粮食产量只有三百来斤。而按当年的水果产量则可每亩收入上百元。社员们的意见很大,他们敢怒不敢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落实了农村政策,社员们因地制宜,在这几十亩山地上又重新种上了桃树、梨树、苹果树,大队又实行了承包责任制,目前果树长势喜人,不久就将挂果了。看到眼前的变化,社员们更加坚定了种植经济作物的信心,纷纷要求大队干部将剩下的二十多亩荒山开垦出来,为集体增加财富。
我们谈到这里,已经来到了工地上。
在东边的一个山冈上,一位老汉正忙着给大家装土。他,胡须花白,额上布满了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种含蓄的笑意。我认出他就是王世勤大伯,就走了过去,对他说:“王大伯,您老这么大的年纪也来了?”
王大伯这时正好给一位社员装完了土,他听了我的话后,左手握着铁锹,右手放在眉毛下,眯着眼,终于认出了我。
“哦,你回来了。”他放下了右手,“别看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可身子骨还硬朗,像这种天气参加劳动已成了家常便饭。再说,修好了果园,为子孙后代造福,我老汉也要尽一份力呀!”
“大伯,您老这么大年纪了,也该享享福了。”
“噢,嫌我年纪大?可我还不服老呢。”王大伯说,“你知道吗?康书记还带病参加劳动呢。”说到康书记,王大伯告诉我,前几天,开荒造林时,一块石头不慎砸在康书记的脚上,疼得他直冒冷汗,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去工地了。大伙劝他休息一两天,他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不能挑土也能挖土嘛。”
告别了王大伯,我们踏着积雪,绕着山腰走了一遭。在南坡上,几个青年男女正在搞测绘。我一眼认出那个拿着测绘仪的姑娘就是康书记的女儿小丽,我们还是中学时代的同学。只见小丽围着一条红围巾,脸冻得像熟透了的红苹果。她认出我来,便嫣然一笑,马上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们在搞科学试验。这片土岗种上果树后,要等两三年才能结出果实来,为了不让果园白白的空闲几年,他们决定在果树林里种上黄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这样,在果树结果之前也照样能获得收入。
我一面听着小丽的讲话,一面细细地打量起她来。她身材高挑,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很有一种女青年纯朴的美,满面春风的脸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表露出一种对农村强烈的眷恋之情,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她的过去。小丽高中毕业后,看到我们几个同班同学进入省城深造,但没有她的份,她很伤感,因此回乡后也不安心农业生产,还到城里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现在从她的谈话中能感觉出,她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促使她转变了呢?
我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沉思。想一想,哦,明白了,原来是党的农村政策又回来了。党中央一再鼓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感到农村有希望了,于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未来。
透过厚厚的积雪,我仿佛看到:在这块山冈上,芝麻花开如云,加深了田园风光的色彩;绿浪滚滚,黄豆在春风中欢快地起舞;每一株果树上,桃子、梨子、苹果压弯了枝条。在果树下,映着一张张欢快的笑脸……
春天啊,永远属于勤劳勇敢的人们!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