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合集:废名经典文藏-新民歌讲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学习新民歌

    学习新民歌,首先要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的,我们现在是婴孩张口要母乳似的懂得要学习《讲话》了。从1942年到1958年,由《讲话》到新民歌的出世,时光是十六年,共产主义的花园给东风吹得盛开,出乎任何人的意外。我们还没有工农化的知识分子,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但眼光应该是敏锐的,工农大众的创作,在几个月之内,无论数量,无论质量,呈千古未有之奇观,这难道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吗?这说明文化还家,无论在哪一个民族里,文学艺术事业本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现在中国的工农大众就开始创造共产主义的文学了。知识分子的作家站在这个无比丰富的花园的门口,只好自己感得一贫如洗!据说有这么一件事,有下放干部把《人民文学》二月号上的《农村四首》念给农民听,其中有一首叫“给一条河”,有这样几句:

    呵,我想抱起你,

    抱起你紧紧地亲你,

    因为我们寻求你、呼唤你,

    已有多少个世纪。

    农民听了不懂,有一个青年妇女听懂了,她的反应是:“臊死了!”这就叫知识分子的作家大大地反省,必得再打开毛主席的《讲话》来读:“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帐。”我们今天读了新民歌才知道什么叫做群众的语言,什么是群众的思想感情,好比这一首歌:

    党是眼珠子,

    社是命根子,

    破坏党和社,

    当心脑瓜子!

    (北京《农民报》)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语言,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知识分子不脱胎换骨就休想达到这个地步。

    又如这一首:

    天连水来水连天,

    青天碧水长相连,

    党和人民针连线,

    千年万年心不变。

    (湖南益阳)

    这里的比喻是随手拾得,是冲口而出,把劳动人民对党的感情表现得极其深厚朴实,不是劳动人民决唱不出“党和人民针连线”的句子来的。

    又如这一首:

    不怕冷,不怕饿,

    罗锅山得向我认错。

    (四川叙永)

    这么短的篇幅,这么强有力的语言,这么美丽的形象,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昔日在阶级斗争中的坚强今日又完全表现在同自然作斗争,知识分子读了这种诗应该如何地锻炼自己!

    又如这一首:

    白天上厕所,

    晚上拿尿盘,

    拉金,尿银。

    (《吉林日报》)

    这第三行四个字该是多么丰富的语言,它的形象性极大,它能以极少的字付与极多的感情,表现农民爱惜一种东西,就是粪肥,而且必得在翻了身自己当家作主才有“拉金,尿银”的海阔天空的神气。这就叫做共产主义的风格,我们知识分子必须在这里训练我们的感觉,看是否如毛主席所教导我们的“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我们再读下面两首工人的诗:

    司炉工人

    黑煤在烧,

    火焰在笑,

    水在沸腾,

    汽笛在呼叫。

    双手紧紧握住大煤锹,

    为社会主义加足燃料,

    让生产的快车朝前奔跑。

    (上海东火车站青年)

    畅饮

    看谁产品叠得高,

    感情靠钢铁堆垒。

    为咱们友谊牢固,

    嘿!一锤两锤三锤!

    战场上的对手,

    我要和你碰杯,

    为溶化一身劳累,

    请喝干这杯清水。

    (北京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温承训)

    这就是咱们国家里青年工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语言!

    “山曲好比牛毛多,三年才唱了一只耳朵”,这话拿来形容今天新民歌之多最恰当。在数不清的新民歌里,新民歌本身就替我们解决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其中有的属于普及的作品,有的就是提高了的作品。我们准备选出来讲的大约有一百三十首,我们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的价值超过了古代的《诗经》,超过了李白、杜甫。这当然不奇怪,我们有亿万的工农大众嘛!我们要注意的是要学习毛主席的《讲话》:“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用封建地主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资产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都不行,只有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那末所谓文艺的提高,是从什么基础上去提高呢?从封建阶级的基础吗?从资产阶级的基础吗?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基础吗?都不是,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也不是把工农兵提高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毛主席这番话深刻极了,我们过去就是体会不好,仿佛古代的东西、外国的东西是提高的标准,要把工农兵向那个“高度”去提。到了十六年后的今天,事实摆在眼前,我们才算明白了。毛主席说了另一番话:“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新民歌首先是“有诗为证”。我们且举一些作品来同古代诗人比一比罢,我们认为是很有意义的。有一首题目叫做“上夜校”:

    民校钟声响,

    声震十里岗,

    学员四面来,

    满身明月光。

    (安徽)

    这首诗不是把一个山村里上夜校的情景描写得非常出色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起来不是太旧了吗?它能令我们有一点留恋的余地吗?我们只是以全副精神倾向于民校学员们“满身明月光”!这真是伟大的艺术,表现了新时代新人新事的新气象!

    又如一首《春忙》:

    地里人一片,

    路上人成群,

    街上不见人,

    村村锁住门。

    (河南)

    这又是一首要与唐诗比一比的诗,我们一读它就很容易联想到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政治标准我们的新民歌当然超过王维十万八千里,艺术标准呢,也是有过之无不及,它有更大的概括本领,用老话说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又如一首六言诗:

    从来瀑布直下,

    而今河水上山,

    不信你就去看,

    山顶种上稻田。

    (辽宁,莫镐群)

    我们把这首诗同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对比,什么“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真显得暗淡无光了。这是因为生活有伟大和渺小之别。

    我们的新民歌有描画人物描画得极生动、极热闹的,在古代诗里简直少有。杜甫有描画人物的诗,如他的《垂老别》里的老年农民的形象就很生动。杜甫另外有一首题作“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的诗,向来的评诗者认为“夹叙夹述,情状声吻色色描画入神,正使班马记事未必如此亲切。千载下读者无不绝倒。”我们不必抄杜甫的这一首诗,诗写的是杜甫在一个农人家里喝酒,杜甫就写这个农人,又写他的大儿子在前一天刚刚从兵营里放回家来,又写“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又写“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就是说杜甫要告辞给他拉住了。这样的诗就博得那么的好评,司马迁、班固的文章未必如此亲切哩。我们且抄一首我们的新民歌,真是杜甫“记事未必如此亲切”,我们敢断言“千载下读者无不绝倒”,题目是“立功喜报到了家”,全文比所述的杜甫的诗多四十七个字:

    立功喜报到了家,

    全家老少笑哈哈。

    妈妈伸手接过去,

    戴上花镜细看它。

    爸爸一把夺过来,

    比划要往墙上挂。

    儿子小柱刚放学,

    看见喜报叫喳喳:

    “爷爷爷爷我要看”,

    说罢伸手抢过它。

    小嘴一撅问爷爷:

    “这是爸爸得来的,

    为啥要往墙上挂?

    我要拿去给妈妈,

    让她藏在梳头匣。”

    妻子闻声走出来,

    满面春风心开花,

    “柱儿,拿来给妈,

    快叫爷爷把它挂。”

    柱儿还是不愿意:

    “不——妈!”

    “傻孩子,你知道啥,

    爷爷屋里很显眼,

    来人一眼就看见它,

    让乡亲们都知道,

    柱儿有个好爸爸。”

    妻子说完红了脸,

    柱儿听了笑哈哈,

    妈妈乐的合不拢嘴,

    爸爸急忙往墙上挂。

    这首诗是解放军战士贾英写的。

    我们再读《扁担挑福挑不动》这一首:

    扁担本是古人留,

    留给后人挑忧愁;

    挑到唐宋元明清,

    愁如江水向东流。

    社会主义大跃进,

    扁担挑福挑不动;

    来个技术大革命,

    千车万车接成龙。

    (盐阜)

    据说大量的知识分子的作家和读者们喜欢李煜的词,大哼其“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什么“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除了说你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有什么话可说!你必须在劳动人民的扁担面前自惭形秽!无疑的,这一首扁担的歌是大手笔。

    再讲一件事。在古代民歌里,这首诗是有名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从前有人评这首诗说是“格奇”。这是形式主义的说法。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生气勃勃,在采莲的时候见游鱼之出现,忽而在这边有,忽而又那边有,所以就写得热闹极了,莲叶的东西南北都有鱼儿游戏。我们读了我们今天的新民歌,确实联想到古代民歌原来是如此天真,表现着生之悦乐,并不是什么“格奇”,我们举出下面的两首新民歌为证,一首写农村修渠,一首写农村办工厂:

    渠水围村转

    前天夕阳下,

    河水在西洼;

    今晨旭日升,

    渠水到村东;

    中午日正南,

    渠水围村转。

    (河北沧县)

    厂里机器响

    前天在会上,

    决定办工厂;

    昨天正晌午,

    厂牌挂门旁;

    今晚月正南,

    厂里机器响。

    (河北东光)

    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对比,从而知道古代民歌和现代民歌都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我们今天的农村,产生了几千年未有的大兴水利的诗,产生了三天办起工厂(《厂里机器响》是反映东光县曲庄乡三天办起了一个铁木业联合工厂、造出了龙骨水车)的诗,是古代批评家梦想不到的“奇”。他们说着“格奇”,我们叫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奇。中国的文人,向来崇拜古,认为愈古的诗就愈高不可攀,真是“其愚不可及也”,说穿了就是迷信。我们今天的新民歌,是“前不见古人”。

    以上是我们暂且来一个极其简单的古今评比,(往下的评比多着哩!)证明新民歌已经就是提高了的作品。毛主席在1942年指示我们,所谓普及,所谓提高,只有用工农兵自己的东西,十六年后的今天,工农兵自己,在党的领导之下,完全用事实证明了。

    最后,我们学习新民歌,总要记着根本问题,就是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与生产结合。学习新民歌就是要学习劳动人民,学习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毛主席在《讲话》里指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说:“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体会得新民歌是工农群众在生活里实际发生作用的,读《如今唱歌用箩装》:

    如今唱歌用箩装,

    千箩万箩堆满仓,

    别看都是口头语,

    撒到田里变米粮。

    (安徽)

    是呵,“撒到田里变米粮”,多么动人心魄的歌唱!这就是周扬同志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篇文章里面说的:“大跃进民歌反映了劳动群众不断高涨的革命干劲和生产热情,反过了又大大地鼓舞了这种干劲和热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新民歌给我们的教育。

    二 新民歌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毛主席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我们把工农群众在大跃进当中的火热的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火热的生活的新民歌一看,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概括。从此,我们完全明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件脱离群众的事,它的特点正是群众创造文学,它的特点还在于创造文学的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设社会主义。“万紫千红总是春”,可以歌颂这种文学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它不但是今天新中国群众创作扼要的说明,它还发挥了我国过去文学的优良传统,尤其把历史上民间文学的精华都集中进去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学习新民歌还得对我国的文学传统有一些了解,然后格外知道,我们的新民歌表现着两种特色,它是社会主义的,它又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

    河南有一首《赞群英》的新民歌,我们认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歌是:

    男女老少齐出征,

    青年劲头赛赵云,

    壮年力气赛武松,

    少年儿童像罗成,

    老人干活似黄忠,

    干部策划胜诸葛,

    妇女赛过穆桂英,

    社员个个胜古人。

    这首歌里的“古人”,应该说都属于民间文学所创造的人物形象,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产品。伟大新中国的劳动人民不认为自己是离开历史上的英雄的,同时自己就双手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业。《赞群英》真应该拿来做大学里“厚今薄古”的动员报告。这里面的“古”鼓舞了“今”,这里面的“今”又确实胜过了“古”。我们知识分子就应该学习劳动人民这样会读古书。赵云、武松、罗成、黄忠……不都是从小说戏剧上读来的、看来的吗?资产阶级的“学者”们或者在那里鄙视我们,认为这算得什么“读书”呢,这都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这就叫做资产阶级思想,这就叫做“厚古薄今”。“厚古薄今”,其实是不懂得古,当然他们更不可能懂得今。鲁迅才是懂得古的,他也就懂得今,他也就懂得民间的目连戏,他也就从民间艺术学习写人物不写风月,凡这些都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古典文学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事实吧。首先看屈原,鲁迅在他的《彷徨》的卷头摘用了《离骚》的话作题词:“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玄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有感于此,我们又因为感动于鲁迅而格外爱慕屈原,诗人设想自己走到日落之处,乃令驾车的羲和慢点儿走,“望崦嵫而勿迫”,这是浪漫主义,这又是现实主义,在旧社会里就是没有前途,而有理想的人又总为理想之光所照,毫无黄昏之感,思索着奋斗的道路。鲁迅在他的《春末闲谈》里又曾把《山海经》上“刑天”的故事这样发挥着:“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并且也不至于再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单是电报,就要省下许多许多来。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底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刑天”这个形象是古代民间创造的,鲁迅替我们指出了它的意义,而且举出陶渊明的“猛志固常在”作为共同的意见,这就说明古代神话的现实基础,它是从社会斗争当中产生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人民总是支持正义的,虽然遭受封建压迫,但人民不以为斗争失败了,这就是古代诗里产生浪漫主义的根源,像《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最后高唱着:“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也是如此。在我们文学传统里,其实并没有西方所谓悲剧,都是歌颂斗争的,歌颂正义的,都有一种最后胜利的要求,因此是鼓舞人心的。浪漫主义表现在作家的作品里,屈原以后,李白最显著:“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其他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我且为君搥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都有真实的打破环境的气氛。杜甫也有浪漫主义,他在围困在长安的时候写了一首《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这是了不起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诗人要把月中桂树砍掉,那天下就明亮得多了!杜甫围困在长安是春天,但他相信他一定能同他的爱人安然再会,所以诗里说“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果然这年八月里他就写了《北征》的诗,他还家了。简直可以说中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它的倾向性极其强烈,它相信正义,正义必胜!元杂剧《窦娥冤》是关汉卿写的,六月雪的故事则是民间本有,由关汉卿执笔。“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按指“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雪飞六月”、“亢旱三年”三桩)明题遍,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窦娥显!”这是把人民的愤怒都洒在纸上,浪漫主义的写法而是现实主义的基础,表现人民不甘心屈服,要复仇。我们还必须注意,中国民间文学当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并不一定表现在故事题材带有神话性这一方面,有时表现在人民的思想冲破了士大夫文人的老一套,因为老一套都是不合理的,人民不要那种不合理的东西,人民要创造自己的合理的东西。这种大胆创造,打破陈规,就是敢于幻想,就是浪漫主义。这种幻想,合情合理,应该如此,就是现实主义。我们举出元杂剧《汉宫秋》和《秋胡戏妻》来说明这个意思。毫无疑问,元杂剧是一些有文学修养的人把民间故事编写出来,换句话说,剧本的主题思想是群众给安排的。在王昭(君)的故事里,在士大夫文人咏王昭君的诗里,王昭君嫁到匈奴去了,而元杂剧《汉宫秋》王昭君走到番汉交界的江边,叫道:“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汉家长行去罢。”于是她假装奠酒就跳了江。番王救之不及,叹道:“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罢,罢,罢,就葬在这江边,号为青塚者。”这里的“青塚”,这里的“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才是人民的思想感情,所以给士大夫的东西来一个翻案。元杂剧《秋胡戏妻》也是把士大夫的一套给推翻了,《列女传》故事是,一个女子,丈夫秋胡出门为官,五年之久,家中就靠她劳动为生,养活着婆婆。五年后秋胡回来,看见路旁有女子采桑,就调戏她,拿出金子来引诱她,她严词拒绝。秋胡到了家,见了他的母亲,“使人呼其妇,妇至,乃向采桑者也。妇污其行,去而东走,自投于河而死。”这么个好女子为什么非投水而死不可呢?她应该活着,把秋胡这个臭男子痛骂一顿。《秋胡戏妻》这出戏就等于由梅英这个女子一生的行为把鲁大夫秋胡痛骂了一顿,虽则她说是“则要整顿我妻纲”,其实是骂尽了“夫权”社会。我们认为最有意义的,梅英看穿了秋胡的为人之后,不认他,问他“讨休书”,照我们今天的话就是要离婚,而秋胡的母亲从中调解,“媳妇儿,你若不肯认我孩儿呵,我寻个死处。”于是梅英只得认他,“妳妳,我认了秋胡也。”这就是元曲的伟大处,不要梅英死,这就是人民的思想感情战胜了封建思想,粉弃了因袭的一套。凡这些,证明中国文学最宝贵的传统不在士大夫文人的“正统”里面而在民间,民间文学是真有理想。到了《水浒》英雄,我们谁都知道,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产品了。《西游记》的孙悟空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举武松的故事为例,他是报仇雪恨的被压迫的人民的典型,血溅鸳鸯楼那一回里,写他杀了仇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真是歌颂得好,这应该叫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到了今天,中国劳动人民彻底翻了身,在党所领导的文化革命的口号下,工农大众人人要做诗人。在古已有之的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必然之势。上面我们提到武松的故事,马上我们联想到我们今天一首战士的诗,题目叫做“掏通大山”,诗是:

    青年战士打锤狠,

    打的大山直动弹。

    大山,大山,

    掏的两边露天。

    一眼望去,

    心胸开展。

    战士傅汝林在此,

    敌人敢来侵犯?!

    这决不是什么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受了党的教育、无数青年战士的典型的歌声。这很像小说上的打虎武松,这个打虎武松决定要打美帝国主义纸老虎!

    我们要把新民歌里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的代表作品举出一些来。读了这些作品,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资产阶级的新诗作家何去何从,那是非常明白的,必须参加劳动,改造思想,然后新诗大有前途。这里所举的,有的是工人的作品,有的是农民的作品,工人的作品就表现工人的共产主义的风格,农民的作品就表现农民的共产主义的风格。

    一条巨龙赶英国

    中国人民了不得,

    高山敢挑河敢挪,

    乘风破浪大跃进,

    一条巨龙赶英国。

    (广西)

    我们感到这首诗就了不得,它来得那么快,真像滚龙一样一下就滚出来了,这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起重工

    嗨唷!嗨唷!齐声唱,

    千斤钢板轻轻扛,

    脚上踏出上天路,

    历史重担肩上抗。

    (上海,楚良)

    这首诗真是工人的诗,唱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齐声唱”。千斤钢板,然而是“轻轻扛”,不是真正做着起重的工作,而且发挥着集体力量,唱不出这种歌来。“脚上踏出上天路”,真是上天路,因为人类是要工人阶级来解放的,是要走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脚上踏出上天路,同时也就是“历史重担肩上抗”呀!我们读了这种诗,感到今天诗的力量是同科学结合的,是马克思主义给武装的,群众才是真正的歌手,古代的诗人,“欲上青天览明月”就显得渺小了。我们的话是说得十分公平的。

    打铁

    打铁,打铁,

    轰隆轰隆真热烈,

    大锤上下像龙戏珠,

    小锤忙得像擂鼓。

    打铁,打铁,

    一天到晚打不歇,

    早晨打出万缕红霞,

    晚上打出一轮明月。

    (江苏,乔楚民)

    我们读了这种诗,就等于直接从劳动人民受了教育,感觉得自己要劳动,劳动是最美好的生活,劳动人民的精神最高尚。不是“打铁,打铁,一天到晚打不歇”的人,能唱出“早晨打出万缕红霞,晚上打出一轮明月”的句子来吗?这是天未亮就起来工作,工作很久,打了许多铁之后,高兴一看,东方日出了,所以说“早晨打出万缕红霞”。同样,工作到晚不歇,歇了之后,仰见明月,所以说“晚上打出一轮明月”。毛主席说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真说出了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每个进步的人的心。

    铁打的汉

    宝成路,山连山,

    关键里面套关键,

    管它关键不关键,

    工人阶级铁打的汉。

    抓着星星山尖站,

    蹬着云彩开风钻,

    摘下月亮当灯笼,

    白天黑夜一样干。

    两掌打开老秦岭,

    一脚踢倒剑门关。

    (四川,王浩)

    这首诗末了两句很像李白写的,然而这是“工人阶级铁打的汉”的诗。作为这种诗的源泉的现实生活当然不知更要丰富得多少倍,就是可惜知识分子在以前很少参加到现实中去,有许多人还大哼其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就不可容忍!

    悬岩上

    优胜红旗山上飘,

    英雄悬在半山腰,

    倒影儿在水中照,

    全凭一条安全绳呀,

    要把悬岩来斩掉!

    (贵州,秦山)

    这该是震动古今的图画吧!小资产阶级的诗人住在自己的独立的王国里就无论如何不知别有伟大的天地似的。读了这首《悬岩上》应该没有话说吧,要向工人学习,要自己是一个工人,然后保证你新诗源源不断,因为你从而有英雄气概,你生活在不断的革命之中。

    技术革新是云梯

    老天听吩咐,

    大地随心愿,

    我那小车床,

    更是听使唤。

    我要大跃进,

    车床快快转,

    技术革新是云梯,

    飞步上青天!

    (四川)

    这种诗中国历史上有吗?当然不可能有!要工人阶级才有!要党领导的大跃进的形势之下才有!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当工人阶级的诗还没有出世以前,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工人阶级的诗;工人阶级的诗出世以后,这就是工人阶级的诗!好语言,好思想,好感情!

    沂蒙山区短歌

    大蒙山,站面前,

    昨天你挡我,

    今天齐腰砍。

    (山东费县)

    现在讲农民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一首短歌,真是短,但比起昔日楚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来不知力量要大多少倍,因为它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力量,不是某一个人的东西。陶渊明曾经形容中国的农民“言笑无厌时”,这首砍大蒙山的诗就表现“言笑无厌时”的风趣,当他们在劳动面前。

    送粪曲

    东方白,月儿落,

    车轮滚动地哆嗦。

    长鞭甩碎空中雾,

    一车粪肥一车歌。

    (河北,李光军)

    粪肥是古今之常事,但这一首送粪曲是任何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吧?我们如果把古今诗人都召集拢来说要把这一首送粪曲作所有诗集的压卷诗,我们敢说没有理由反对!在五四初期光说“白话诗、白话诗”,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诗的思想感情问题,所以那叫做形式主义。要等到毛主席指示我们,是由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问题,是思想感情来一个根本改造的问题。而今日又是一穷二白的广大中国劳动人民写出最美丽的新诗来了。在事实面前谁都得承认。

    钩夕阳,撬月亮

    和冰霜搏斗,

    与风暴打仗,

    用锄头钩住夕阳,

    用扁担撬起月亮。

    (湖南武冈)

    我们认为这首诗也代表农民的性格,他们就是有力量,而又幽默,就是“言笑无厌时”。“用锄头钩住夕阳,用扁担撬起月亮”,是真实而美丽的形象,中国的农村虽还没有机械化,中国的农民已是地球上的“卫星”了,——是的,他们用锄头钩住夕阳,用扁担撬起月亮!

    找替工

    社员跟太阳比赛跑,

    累得太阳把替工找,

    月亮露面心里跳,

    “啊,我替不了,我替不了!”

    (山西黎城,于文相)

    这里太阳是太阳的形象,月亮是月亮的形象,而诗所表现的是伟大的劳动人民的形象。而诗只有寥寥四行。这里太阳是真显得累了,尤其难得的是“月亮露面心里跳”,她感得她替不了,多么地会写不分白昼黑夜农民的冲天干劲!

    庄稼种上天

    社员志气坚,

    人马布山巅,

    锄云又犁雾,

    庄稼种上天。

    (辽宁)

    犁地姑娘云中走

    梯田弯弯闪银光,

    好似白云绕山岗,

    犁地姑娘云中走,

    如同织女追牛郎。

    (山西,姚明锦)

    这种诗很不容易写,因为容易写得空洞。古往今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决不是偶然的事。如果把真实的劳动生活说得虚无缥缈,哪里会有感人的力量呢?这两首诗却是令人读了感得人类的生活是真有价值,什么才叫做幸福的生活。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前途是如此,一方面是人心如此,才能用极美丽的词句反映群众的顽强的劳动,“锄云又犁雾,庄稼种上天”,在古人的诗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有这样的想法的,万一有了读起来也必不知所云,连《桃花园〔源〕记》那篇文章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描写从来都认为是理想哩。在今天则真是“人马布山巅”,真是“庄稼种上天”。生活当中“云”和“雾”极容易同“犁”和“锄”连结在一起,汉语的表现方法又极容易发挥想像,无任何限制,于是“锄云和犁雾,庄稼种上天”成了最节约的句子了,深入人心,毫无夸大之感。“犁地姑娘云中走,如同织女追牛郎”,这个姑娘是真真在那里犁地,昔日织女追牛郎的故事因了今天的现实格外显得美丽了,这个织女自己就是翻了身的牛郎哩。

    我们说了算

    河水急,江水慢,

    还得我们说了算,

    叫水走,水就走,

    叫水站,水就站,

    叫它高来不敢低,

    叫它发电就发电。

    (辽宁朝阳)

    所有的知识分子的作家们都要从这首诗学习语言,学习概括生活的本领。当然,首先是思想感情要紧,也就是革命的干劲要紧,远大理想要紧,表现能力和概括能力是随之而来的罢了。“河水急,江水慢”,不是信口唱的,你仔细观察过,见着水面不宽的河水是感得水急一些,见了宽阔河床的江流仿佛它还流得慢一些,实际上当然江比河急。不管你急也好,慢也好,“还得我们说了算!”谁读了都要心服,是真真对水说的话呵,话真说得可爱,真说得好听,刚而柔和的音乐似的。接着“叫水走,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都不成问题,今天的现实是如此嘛,然而难得的是接一句“叫它发电就发电”,于是水也就心服了,读者也决没有话说了,今天到处兴建水发电站嘛!这就是古代诗人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叫做会押韵。所以我们说这里的语言是真好,这里的概括能力是真大。

    抗旱歌

    千军万马摆战场,

    人人上阵战旱王,

    瓢瓢清水是炮弹,

    命令旱王早投降。

    (四川,矢夫、扬烈)

    这首诗表现着革命的乐观精神,集体力量的无敌,令人相信在党所领导的一切工作之中没有什么叫做困难。“瓢瓢清水是炮弹”,是的,这个清水炮弹成功了文章的奇景!旱王哪有不投降的。现实生活正是如此。我们今天真正需要奇文才能反映我们的现实。

    举得起天提得起地

    天有把我们举得起,

    地有环我们提得起,

    毛主席叫我们做的事情,

    你看,哪项不胜利。

    (唐国玉)

    “毛主席叫我们做的事情,你看,哪项不胜利。”这是我们人人心中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举得起天提得起地。因此,我们的文学高举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的旗帜。

    三 诗的语言问题

    在五四初期有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除了复古派外,学文学的人都相信新文学,对古典文学一点也不害怕它。其偏差是,那时做新诗的人目中无旧体诗。在解放后,尤其是在党提出“厚今薄古”的号召前一个时期,大学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资产阶级厚古薄今的气焰很大,弄得古典文学对青年形成了一种威胁,仿佛古书难读,古典文学不好懂,青年难得有“学问”!在大学里搞新文学的人简直有自卑感,没有学问的人才搞,因为新文学的作品里的字句不需要作注释。这明明是迷信。青年们不知道资产阶级的“学者”们根本不知道文学语言是怎么一回事。不懂得语言,还谈什么“学问”呢?就是吓唬青年。古典文学没有什么难懂的,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政治觉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分析,至于文学所用的语言,古代同现代都是汉语,丝毫没有什么古怪的地方。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里面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语言,古和今基本上是一个东西,我们完全可以用衡量现代文学语言的办法去衡量古典文学。所谓古典文学“难懂”,说穿了不过是典故和难字这两件事。青年们见了典故,见了难字,就给吓唬住了。典故和难字都属于词汇的范围,有的是古人自己本来就不该用的,这就应该置之不理;有的古人用得恰当,今天的“学者”们就应该做出工具书出来,如词典,或者个别重要著作或重要作家的词汇,让青年们一查就了事。问题的实质就是如此。

    要说文学语言的话,最好的语言应该是不需要典故,没有难字,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是一样的,它不是例外。我们拿陶渊明的诗来做例子。陆游有一首《读陶诗》:“陶谢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否?”这把陶诗的语言推崇到极点,确实是经验之谈,话说得极公平。我们把陆游所推崇的这一首陶诗抄下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里面所有的词汇到今天都是用的,形容树木的枝叶茂盛我们也还可用“扶疏”这个词。陆游也是大诗人,他佩服陶渊明就不过这样佩服,他认为这就是文学语言的标准。苏轼也极称赞陶渊明的这两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两句有什么奇呢?它没有别的,它是用语言来刻划形象的,它不用典故,它没有难字,好就因为它包含的形象好。陶渊明另有两句四言诗与苏轼所称赞的两句写的是同样的形象,我们也引了来:“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比“平畴交远风”更有形象性,一个“翼”字把一片的新苗在风吹之下写得太生动了。我们在这里用陶渊明的诗来作例,完全是从古代诗人运用语言这个角度来谈,不涉及其他。语言好要它的形象好,证之于所有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都是如此。

    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其直接性,典故和难字就是隔了一层,当然对形象造成了障碍,谈不上一个“好”。有时我们说某个古典作家某个典故用得好,那是说他在安置障碍物的情况之下显得有技巧,不是说表现形象的语言非得有这个障碍物不可。旧诗因为它的体裁的关系,障碍物有时也确有必要,好比律诗一共只有八句,要把事情都说清楚,来一个典故(因为它本来是向知识分子说话的,不怕他们不懂得典故)就可以代替许多叙述。我们举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的一首:“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这里面五、六两句用汉武光〔光武〕中兴的典故代替唐肃宗中兴,否则要用简单的两句十个字叙述时事就很困难了。至于难字,是作者故意用来遮眼的,有时也是因为困难,受了整齐句子的限制,找不到适当的字。说老实话,典故和难字不但使得读者伤脑筋,要查出处,就作者自己也是查书查出来的,所以李商隐写诗的状况被称之为“獭祭鱼”,这三个字就是把一册一册的书摆在面前的形象。陶渊明说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推想,他写起诗来就不去查书。杜甫说着“读书难字过”的话,就明明是老前辈的辛苦之言,不认得的字没有啥玩意儿,让它过去好了,不理它好了。一个非常显明的例子,谢灵运的诗比起陶渊明来是有难字的,而从来就把他的“池塘生春草”当作好语言,叹为难得,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这个奥妙就是说,语言技巧最难的是不用典故和难字,用眼前现成的东西。古典文学,像《诗经》和楚辞,是干干净净没有典故和难字的,我们今天读起来仿佛处处是典故,处处有不认得的字,那是时代久远,方言差异,传说故事有很大的变化,在《诗经》楚辞当时是普通的词汇,或者家喻户晓一个人或物的名字,到今天对我们说就需要注解。我们推想,在《诗经》里只是词汇丰富,今天我们有许多是不认得的,正同听不懂同时代的方言一样,楚辞里则多的是古代流行的神话故事。《诗经》里一定没有后代文人所谓的“典故”,这是容易承认的,因为在它以前有什么汗牛充栋的东西供给它用呢?它主要的是口头创作。楚辞的语言,我们主要的是指屈原的作品说,我们发现它没有《诗经》里面片言只语的痕迹,这一点同后代的文章比起来大可注意,这就帮助我们说明屈原的作品里面也很难找出后代文人所谓的“典故”。屈原以后的作家,如陶渊明,没有后代文人以古典代今事的表现方法(故意隐晦的诗如《述酒》是例外),但陶渊明的诗同屈原的作品有显著的不同之点,就是陶诗的词汇很多是因袭所谓“六经”上面的东西,特别是《诗经》。我们认为这是陶渊明作诗时遇到的困难,或者也正是很古以来一般文人的习惯,不如此就不行似的。我们可以从陶诗里举些例子。陶渊明挽歌有“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两句,另外四言诗《停云》的序有“罇湛新醪”的句子,这里面的“湛”字是从《诗经》来的,《诗经》有“或湛乐饮酒”、“荒湛于酒”的句子,“湛”就是贪酒喝。“今但湛空觞”这一句有陶渊明的幽默的感情,爱喝酒的人生前因为家里穷想酒喝而不得,死了自己的灵前一定还摆有空杯子(指祭奠)!所以这句诗本是有形象的,要用五个字一句表现出来,缺乏的是一个动词,如是陶渊明只好从《诗经》里找一个“湛”字,后代人就认为这样的用字是“典雅”,不知道这是词汇的贫乏。陶渊明也有用代字的例,如以“不惑”代替四十岁,以“立年”代替三十,以“日富”代替酒,以“悬车”代替太阳,这种用代字的方法在旧诗里是顶多的,顶不好的,陶诗里好在不多,如果多起来就不成其为陶诗了。陶诗里的四言诗模仿《诗经》很明显,如“薄言东郊”的“薄言”二字,是把《诗经》时代的方言硬搬来凑四个字一句的数,其他如“邈邈遐景,载欣载瞩”里面的两个“载”字也是的。又如“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四句,头一句完全是照《诗经》的四个字写下来,三句两个“载”字,四句又有一个“爰”字。我们认为这只能算是陶渊明的习作,决不是陶诗的价值。但因为陶渊明没有搞以古典代今事的把戏,所以后来的人谈起用典故来总不想到陶诗。以古典代今事属于后代用典故最大的范围,而这种用典故的方法庾信的《哀江南赋》集其大成。杜甫的五言长律又是从庾信的赋学来的,写的都是时事,用的都是典故,《哀江南赋》正是如此。如果这两个人,不用典故,——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像《水浒》、《红楼梦》一样用白话,只要求他们用《左传》、《史记》那样的语言,把他们一生的遭遇(个人的,国家的,社会的)写起长篇来,就写长篇的韵文吧,那不知应该写出一种什么样出色的东西,因为他们二人确实是语言形象化的能手。这一层我们想像不到。我们要考察一下他们二人的原品。先看《哀江南赋》,如这一段:“五十年中,江表无事。王歙为和亲之侯,班超为定远之使。(都是用《汉书》的典故叙梁与东魏通好。)马武无预于甲兵,冯唐不论于将帅。(这是说不修武备,上句用东汉光武不许马武言击匈奴的典故,下句是从西汉文帝与冯唐论将帅反过来用的。)岂知山岳然,江湖潜沸,渔阳有闾左戍卒,离石有将兵都尉。”这“岂知”以下就是说梁朝岂知有侯景之乱了,渔阳戍卒用陈胜吴广的事,离石都尉用干宝《晋纪》的话:“彼刘渊者,离石之将兵都尉也。”庾信就是这样用古典叙时事。写侯景攻城,战事激烈,城中梁武帝围起来了,诸子援兵在外,父子兄弟不相接救,就这样写:“昆阳之战象走林,常山之阵蛇奔穴。五郡则兄弟相悲,三州则父子离别。”完全是典故,靠典故造成一种恐怖和悲哀的气氛。再如他自己溯江而上,走三千余里,这样写:“淮海维扬,三千余里,过漂渚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届于七泽,滨于十死。”都是典故,都是成语,大约也是事实。写他在北朝:“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都是典故。庾信的文章就是这样写的。我们再来看杜甫的五言长律,抄他在秦州《寄李白二十韵》的一段:“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议陈。”这些话很愤慨。替李白大抱不平,然而用的都是典故。再抄《夔府书怀四十韵》的一段:“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议堂犹集凤,贞观是元龟。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椎。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这一首四十韵,就从我们抄的这一段说,倾向性极大,要把统治阶级剥削老百姓的情况一下都说出来,而统治者也难得维持其统治秩序,杜甫也要把它说出来。确实是如此。表现方法却是用典故。其中“苍生可察眉”一句更引起我们的注意,《列子》,晋有郄雍者,能视盗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杜甫用“苍生”二字来代替“盗”,比他的“盗贼本王臣”一句诗写得更不易得。就用典故说,我们当然不能不说杜甫的典故用得好,同时很分明,这样用典故的诗所反映的现实主义也就局限在这里,如果杜甫把他对他的社会的观察都用白描的手法写出来,他就要费更多的思考,用更多的组织,他的思想也就必须有更大的提高。我们不能这样任意设想,不能非历史主义地要求杜甫。然而我们决不能受古典文学的威胁,认为我们今天还非学杜甫“读书破万卷”不可,非做“獭祭鱼”不可,那我们就太没有出息了!庾信的赋,杜甫的长律,是典故的堡垒,我们把它攻下了,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其余多得不可计算的古典文学里以古典代今事之作,便可一笔抹杀。

    然而我们倒应该谈一谈李商隐和黄庭坚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又开了一条用典故的门径,把他们两人用典故的把戏给揭穿,然后我们对中国文学史上用典故的能事全盘掌握住了,从而知道未来的文学不需要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正好是旧日知识分子的负担。李商隐、黄庭坚写诗的语言是有形象的,但他们的形象不是直接从生活中来,是从书里的典故上来。他们对生活也有他们的态度,就是逃避,脱离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娱乐于典故当中的形象。李、黄用典故的方法是一样,不过李的基本情调是从他的感情出发,黄出发于他的理智方面。李商隐有《复至裴明府所居》一首律诗,三、四两句是“柱上雕虫对书字,槽中秣马仰听琴”,一句用“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典故,一句用“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典故,两句对起来像煞有介事似的,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给作诗的人美化了,作诗的人便这样堆了满脑子的“超然物外”的形象。同样黄庭坚有一首律诗写“清明”,并没有在清明那一天真正看见了什么因而把它写下来,乃是借典故写了这么的两句:“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前一句引用孟子,有那么一种人,人家上坟,他乞了人家祭余的酒肉,饱饱的,醉醉的,回去骄其妻妾,说是从阔人家里回来;后一句“士甘焚死”用介子寒食断火的传说,同乞祭余的人成一鲜明的对比。所以像李商隐、黄庭坚的做诗,离开书本是不行的,离开书本就没有典故就没有得写,这正表明他们没有生活。再如李诗有这么的两句:“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里面有三个典故,冯夷是水神,这是一;鲛人住在海里,不废织绩,时出人家卖绡,这是二;沧海变为桑田,是三。李商隐用了这三个典故写了他的两句诗,意思是说,冯夷在那里着急,怅望着,卖绡人,你赶快回来,不要卖,我们的海要变为田了!黄庭坚则习于这样写:“愚智相悬三十里,枯荣同有百余年!”用的典故是,曹操看见了曹娥碑上的八个字不懂其义,而杨修懂得,曹操走了三十里之后才懂得,因对杨修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李商隐、黄庭坚就是这样用典故,大体上李是感情起作用,黄是理智起作用,然而没有典故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理智就没有作用,因为他们谈不上反映社会现实。中国古典诗人用典故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们今天应该得一句结论,知识分子从来就是把自己封在空中楼阁里。

    我们必须注意,在文学史上,一方面有离不开用典故的知识分子的诗,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民歌和唱本。民歌和唱本的词汇则是不要典故的,其形式同知识分子的诗歌形式是一样,就是五言诗、七言诗。民间的唱本有许多篇幅是很长的,艺术形象是很了不起的,如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这就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说,只要真有故事,典故丝毫没有用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从这里吸取经验呢?诗的语言应该从故纸堆中解放出来。白居易就有这个尝试,我们看他的《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这就是唱本的语言。可惜文人没有朝这条路发展下去。要走这条路不容易,要有诗的内容。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内容,就可以用老百姓的写法来写。当然,写法上也必须要有一个自觉,于是越是注意内容的重要,越是避免或离开口语所不用的词汇。白居易仅仅走了一步。后来的文人就只知道走文人的路了,于是有什么这家那家的诗,这朝那朝的诗,说穿了是语言风格有差异,其所表现的则同是知识分子的东西。知识分子语言风格的差异,又正是从同一个标准产生的,就是向古典学习。因此,古典文学的诗,从很早就陷入了圈套了。必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但谁能提出这个问题呢?又必须生活给我们提出要求,人民给我们提出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伟大的时代。

    五四初期的新诗,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欢迎的,不配解决中国诗的问题。

    中国诗的问题,工农大众解决了,所以中国共产党有1958年的伟大的采风运动。

    这个采风运动,是共产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出现,真是一鸣惊人。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其形式是民族的。其形式是民族的,其语言则彻底消灭了在口头上不起作用的词汇。具体地说就是:新民歌的语言不用典故,不要难字。除了不用典故、不要难字之外,新民歌的语言充分表现着语言的艺术的继承性。

    四 诗的形式问题

    新民歌之多,是从工农大众的劳动干劲多出来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邵荃麟同志记他在西安访问白庙村的农民,“问他们的诗怎么搞出来的;他们讲得很好,他们有个女生产队长,在车水灌溉麦田时,为了减轻疲劳提高干劲,把感情表达出来,她就说:‘我们做诗吧!’劳动刺激了她的感情,她就唱了起来:‘水车叮□响,麦苗你快长;我给你喝水,你给我吃粮。’”这确实说明了问题。又如我们曾经引用过的《起重工》这一首:“嗨唷!嗨唷!齐声唱,千斤钢板轻轻扛,脚上踏出上天路,历史重担肩上抗。”这也明明是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的提高。那么,问题很清楚,汉语五个字一句、七个字一句是最合乎歌唱的,所以古代的诗歌是大量的五言、七言诗,今天的新民歌也大量的是五言、七言体了。思想感情是第一件事,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共有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个规律,在歌唱的节奏上完全没有差异,五个字一句、七个字一句是汉语的“天籁”,最自然的节奏。话就只有许多。

    有人说,五、七言体是农民大量用的,用它来歌颂农民的劳动没有什么问题,用它来写工人的劳动就未必够。这话应该作更具体的分析。事实上像《起重工》这首诗有什么叫“不够”呢?只有这种形式合乎歌唱,合乎劳动的节奏,它就是够的。我们更多的举出工厂的诗来说明,如下面的一首:

    早晨

    苦战一通宵,

    早晨春光好;

    厂里锣鼓敲,

    花开知多少。

    (上海)

    这首诗是不是受了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句子的影响,我们还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这首诗十分出色地写出了工厂通宵苦战的积极情调,这个“花开知多少”的花开真开得好!如果写农村合作社农民通宵达旦的干劲就未必写到花开。这一首成功的诗确实有唐诗的风格,然而歌的是新中国上海工厂跃进当中的朝气。

    又如:

    花布赞

    莫非霓虹现眼前,

    五彩缤纷耀目眩。

    若问春天何所在?

    布面花开齐争艳。

    印染工人真不凡,

    巧夺天工色不变;

    剪裁花布缝衣衫,

    姑娘身上是春天。

    (陕西,田天,原载《工人文艺》)

    这就不是农民的诗,是很好的新民歌体的工人的诗。

    又如:

    纺织花插天安门

    比先进,学先进,

    纺织花开一片锦,

    花儿开在纺织厂,

    掐朵插在天安门。

    (陕西,国棉一厂杨祥林)

    在古代诗人的诗里,七言诗常常插进三言的句子,这首诗决不像是学古人的形式,只是很自然地歌唱出来。这开在纺织厂的花,“掐朵插在天安门”,该有多么可爱,是诗的思想感情好,是语言好,诗的节奏好。

    又如:

    放炮工

    我们放炮工,

    走遍露天坑,

    哪里岩石硬,

    哪里放炮崩。

    进入炮区间,

    劳动干的欢,

    男的装药快,

    女的紧充填。

    红旗迎风飘,

    岗哨警戒牢,

    绿旗发号令,

    地动又山摇。

    硝烟满天飞,

    岩石咧了嘴,

    剥开皮来看,

    嘿嘿都是煤。

    (辽宁,赵韵翔)

    放炮工的工作状况,通过这首五言诗都表现出来了。最后两句“剥开皮来看,嘿嘿都是煤”,不是亲自崩开岩石亲眼看见东西决写不出来,写出来就写得那么快,把表示欢喜的两个声音(“嘿嘿”)放进诗里去成功一个诗行,这不是内容决定形式的证明吗?这是一首五言诗的“试验田”,这比《诗经》里以“于嗟”两个字的象声词加进去写一句“于嗟麟兮”、比杜甫以“呜呼”两个字加进去写一句七言“呜呼古人已粪土”要绘声绘色得多!

    又如:

    铁路线

    红漆白杉竿,

    根根紧相连;

    东起河口站,

    穿过乐都县,

    沿着黄水湾,

    绕过“青海”边……

    翻山又过岭,

    栽到大柴旦。

    这是做什么?

    来量铁路线。

    (青海,新生铁工厂王庆和、赵世丞)

    我们读这一首《铁路线》感到热闹极了,仿佛跟着红漆白杉竿一根一根插下去似的,插到祖国的边疆青海边,而我们读着感到亲近极了!这确是五个字一句的效果。当然,诗的思想感情使得我们与之共呼吸那是不成问题的。有人强调民歌体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持这种论调的人是他自己局限在某个圈子里,实际上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不可限量,他们的诗冲破唐人的平沙万里,“来量铁路线”了。

    又如:

    跃进数字亮人心

    字架字,密钉钉,

    我摘码字像摘星,

    1 2 3 4 5 6 7,

    跃进数字亮人心。

    加油拣,加油拼,

    顺位码字像骑兵,

    加鞭跃进再跃进,

    一刻翻了一个身。

    拣码字,乐在心,

    我的干劲拼命升,

    今夜干他个通宵,

    明早捷报传北京。

    (福建,福州第一印刷厂工人张传兴)

    我们说强调民歌体的局限性的人是他自己有局限,从这一首印刷工人的诗也可以证明,因为这首《跃进数字亮人心》是无限的自由,在七个字加三个字的句子里。这首诗写得多么有个性,不但有工人诗人的个性,而且有印刷这个工作的个性,同时诗的政治性是多么强,通宵干劲总记得“明早捷报传北京”!

    我们在讲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的时候已经引过《技术革新是云梯》这首诗,现在讲诗的形式还应该把它读一遍:

    老天听分咐,

    大地随心愿;

    我那小车床,

    更是听使唤。

    我要大跃进,

    车床快快转,

    技术革新是云梯,

    飞步上青天!

    这是五言夹一句七言。这是工人的诗,不是农民的诗。所以诗的形式可以是一样,诗的个性不一样。

    以上举了七首工人的诗来作例子,说明工人的诗同农民的诗一样很自然地采用了五、七言体。所谓五、七言体,念起来是这么的一种节奏,每两个字(一个字是一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字独自为一节。即是七言是四节念,五言是三节念,二、二、二、一和二、二、一。合并起来就是四、三念和二、三念。古典诗的五、七言是如此,新民歌的五、七言也是如此。这是汉语的极其自然的十分容易的歌唱的节奏。新民歌当中,有时有句的字数不只七个字的,但还是七言诗的节奏,因为字虽不只七个,而是读成七个字的拍子。如这一首《新水井》:

    新水井,亮闪闪,

    好像姑娘水汪汪的眼:

    看得玉米露牙笑,

    看得地瓜浑身甜,

    看得谷子垂下了头,

    看得高粱羞红了脸;

    看得粮食堆成山,

    看得日子像蜜甜。

    (山东临清,张志鹏)

    这首诗第二句虽是九个字,“水汪汪的”四个字念得很快,等于念两个字的拍子,所以还是七言的拍子。五句、六句都是八个字,但“垂下了”和“羞红了”念快些等于两个字,还是七言的节奏。

    如果有这样的情形,一句虽然是七个字,而念起来我们感觉得它不像七言诗,那必定是其中的句子无论如何不能分作四、三的节奏来念,如《昆仑山上彩云飘》这一首:

    昆仑山上彩云飘,

    手风琴拉的真好;

    探勘队员眯眯笑,

    一天疲劳忘掉了。

    (青海大柴旦,文风)

    这首诗第二句,“手风琴”是一个节奏,“拉的真好”是一个节奏,无论如何是三、四的节奏,不能是四、三的节奏,这就是不同乎七言体的事实。又如我们曾经引用过的《立功喜报到了家》,是七言体,其中“傻孩子,你知道啥”一行,就决不能念成四、三的节奏,是七言体诗例外的诗行了。我们认为这种例外的诗行是很自然的,而且是很必要的,为得要表现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太丰富了,表现丰富生活的词汇当然要丰富,因之诗的节奏不能太简单化,要善于推陈出新。

    下面我们更举出六首工人的诗,都是五、七言体,而有所变化:

    约翰骑牛我骑马

    约翰骑牛,

    我骑马;

    赛不过它,

    像么话。

    (湖北,大冶钢厂)

    这首诗其实是两句七言,但作者分作四行,是很完全的一首诗,把赛英国的思想感情写得很有气概,从咱们国家工人看起来,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不在话下了。这首诗的奥妙在哪里呢?四、三的节奏,把它停顿一下,停顿之后又快念,这就是奥妙,善于变化两句七言而成一首诗。当然,主要是思想感情的豪迈,因而极其生动地用了作者当地——湖北的口语“像么话”三个字,于是就成功这样的节奏。从这种诗看起来,七言句子确乎是从汉语产生的,属于全民的,不是古代文人单独擅长的,今天农村的民歌更不是因陋就简搞出来的,它表现了极大的继承性。

    拖拉机出了厂

    拖拉机,新生号,

    四月二十日出了厂;

    拖拉机,身子小,

    拐弯抹角真灵巧;

    拖拉机,是件宝,

    耕地运输都能搞;

    拖拉机,真正好,

    带动电滚如飞跑。

    新生厂的干劲高,

    群众努力党领导,

    大胆试制拖拉机,

    大部零件自己造,

    只用三十零八天,

    安装完毕田间跑。

    (辽宁复县)

    这首诗是七言加三言,这是古今共同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四月二十日出了厂”这一句,这一句在这里劲拔极了,仿佛在许多诗行当中它挺身而出,因而全身都有力量似的。如果把八个字改为这样的七个字:“四月二十出了厂”,那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然而显得太有诗气了,好像作者着意写一句七言诗似的。现在我们读着“四月二十日出了厂”,如读了当天的报纸,极其高兴这个消息,大为之吸引。这八个字还是七个字的拍子,“二十日”三个字读成两拍,依然是四、三节奏。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偶然的事,这是作者要真实地反映我们国家的现实,故完完全全地写下“四月二十日出了厂”这一句。

    太平村的新客人

    搬家马车到街头,

    好多家属下了楼,

    有的帮助抬箱子,

    有的带路走前头。

    隔壁走出蔡大娘,

    和厂长书记握了手,

    口叫老曾和老盛,

    今后咱们交朋友。

    (辽宁,鞍钢一炼钢厂)

    这首诗用极经济极自然的手法把故事展开,而且歌唱得好听极了,七个字一句,到第六句“和厂长书记”五个字等于四的节奏,格外显得不呆板。

    翻砂工的干劲

    别看我脸黑赛炉膛,

    咱就爱上这一行,

    一天要是不抓砂,

    手心就是直痒痒。

    厂要班产一百辆,

    嘿!看我老黑膀一晃,

    明年赶过“福特”厂!

    (吉林,长春汽车厂张亚超辑)

    这首诗第一句“别看我脸黑”五个字等于四的节奏。第六句句首加一个象声词,那么地喊一下,把语气一顿,接着连唱两句七言。凡这些都充分证明诗歌是从劳动产生的,什么样的劳动者唱什么样的歌。强调新民歌有局限性的人是坐在室内还没有大见外面世界的阳光。

    织布谣

    小小布机没多高,

    齐到姑娘半中腰,

    它是姑娘小伙伴,

    叽叽喳喳谈不了。

    叽叽喳喳谈不了,

    说的话儿谁知道,

    只有姑娘听懂它,

    一边织呀一边笑。

    一边织呀一边笑,

    大红喜报车上飘,

    瞧那下机正品率,

    又一个新纪录出现了。

    (上海,国棉十九厂工人李根宝)

    这首诗一连串四、三的节奏,像滚珠似的,滚到最后一句来一个“又一个新纪录”六个字等于四的四、三节奏,就唱完了。

    生炉

    开动鼓风炉,

    火苗呼呼响,

    炉火四放光,

    汗珠脸上淌,

    捧出赤诚心,

    献给亲爱的党。

    (江苏,彭保中)

    这一颗赤诚心该歌唱得多好!前五句是二、三节奏,声音响亮,最后一句真有顶天立地的力量,站住了,“亲爱的党”四个字等于三的节奏,“亲爱的”读得快,一个“党”字就读得重。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体会到最近党指出中国新诗应该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去发展,应该采取民族形式,对新诗的前途是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的。

    另一方面,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主张形式多样化,风格多样化,因此,在以民歌为主流的号召之下并不排斥自由诗,对自由诗采取自由竞赛的方法。然而究竟什么叫做自由诗?大家似乎还没有一定的意见。虽然没有一定的意见,但决没有人认为把散文分起行来写就叫做自由诗。可见确乎有一种东西分起行来写而同民歌的节奏不同,称之为自由诗。我们观察所有写得成功的自由诗,它有一个特点,它是写一件具体的事情的,很像旧日所分的“兴、比、赋”当中的“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自由诗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当然,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同样可以用民歌体,如我们前面所引的《立功喜报到了家》便是。但自由诗决定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当下没有这件事就决写不出这首诗来。我们读《毛主席参观汽车厂》这一首诗:

    太阳温暖着大地,

    万物浴着灿烂的阳光,

    毛主席参观了汽车厂啊!

    我们的心花迎着春风怒放。

    毛主席走进厂房,

    我们的心要跳出胸膛,

    我们只顾激情的高呼,

    却忘掉了鼓掌……

    我们看见了他那魁梧的身躯,

    宽大肩膀,丰润的脸庞;

    像大海里轮船的舵手,

    领着人民朝着理想远航……

    毛主席走到工人的身旁,

    慈祥的眼睛把每人视望。

    张师傅想和毛主席握手,

    又不知把手往那儿放。

    毛主席走进张贴大字报的长廊,

    微微地笑了,

    笑得那嗡嗡的机床也来伴着鸣唱。

    毛主席走了,

    我们望着毛主席走过的路上,

    留下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脚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人张忠祥)

    这一首诗非常宝贵,它充分表现着自由诗的价值,我们决不肯在新中国新诗歌的宝库里减少这一首自由诗,它把群众对领袖的热爱、领袖对群众的热爱都写得多朴实呵!歌颂毛主席的诗多是民歌体,是音乐般的欢呼之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人张忠祥的这一首则是一篇记录。我们推想这首诗的作者平日总记得毛主席,想会见毛主席,然而不是毛主席这天到汽车厂参观,诗人就不能写这一首诗,这首诗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千千万万歌颂毛主席的民歌的产生过程同这首诗的产生过程显然是不同的。

    我们再读这一首《送礼物》:

    白石岩生在红河南岸,

    岩洞就在那雄伟的哀牢山,

    洞里有三匹枣红马,

    马背上配着黄金鞍。

    拉出红马驮礼物,

    驮去北京送亲人:

    一匹驮绿子,

    一匹驮石灰,

    一匹驮槟榔;

    送给亲人毛主席,

    献上彝家一片心,

    毛主席啊,祝您万寿无疆!

    (彝族,李成林唱,普阳整理)

    这首诗写得质朴而又美丽,把彝族人民对亲人毛主席的爱情都写出来了。如果有人排斥自由诗,我们对这一首《送礼物》就不能割爱!有人问,那么自由诗同散文到底有什么分别?像这一首《送礼物》,首四句还有韵,到了下面“一匹驮绿子,一匹驮石灰,一匹驮槟榔;送给亲人毛主席,献上彝家一片心,毛主席啊,祝您万寿无疆!”就完全是散文,不过分起行来写罢了。是的,分行写不是一个形式问题,是诗的性质问题。如果是诗,就分行。如果是散文,分起行来就不行,哪怕是极有价值的散文。我们举一个例子,10月4日的《光明日报》上有余江县血吸虫根除的报道,里面有这几句话:“余江县人民懂得灾难是怎么消灭的,美好幸福的日子是怎么来的,他们对干部说:‘今后只要共产党和毛主席发出号召,你们扶梯子,我们就敢上天!’”余江县人民对干部说的话该有多美丽,“你们扶梯子,我们就敢上天!”是伟大人民的伟大的声音!很明白,这是散文。像这样有价值的散文,我们不想到把它分行,分起行来并没有意义。所以散文,它从性质上是不分行的。诗则分行,哪怕是一首小诗。中国古代的诗其性质都是分行的,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行,五言诗就是五个字一行,七言诗就是七个字一行。(外国诗更不用说,它是分行印出来的。)分行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对联就是分行写的了。我们看旧版的章回小说,在它的每一回的前面常常有诗,就是分行印出来的了。新诗分行则是五四初期学外国诗的形式。我们认为古今中外的诗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公共的形式,就是分行。韵脚也应该是诗所共有的,然而有时诗还不一定要押韵,像“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便是的,因为它来不及要韵,它可以说是天然没有韵的。如果在这里推敲韵不韵的话,那就不能说是得其要领了。很有趣,我们的新民歌《渠水围村转》写到三、四句“今晨旭日升,渠水到村东”似乎也就没有想到要押韵。作诗不要勉强押韵,我们认为这一点也是应该提出来的。张忠祥《毛主席参观汽车厂》最后一行没有韵,我们认为是顶自然的。总之自由诗不是散文。

    下面我们从《诗刊》4月号《工人诗歌一百首》里选出六首诗来看看,我们认为这些诗都表现了自由诗的“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性质:

    学徒的问话

    新来的学徒站立在机器边,

    好奇的眼光把机器上下打量,

    忽然他指着车头上的防护罩问我:

    “师傅,你看这是什么?”

    学徒的问话使我想起往日的悲伤,

    我的心又像滴着血一样。

    望着他明亮稚气的眼睛,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回答。

    我低下头一声不响,

    深深地想了又想。

    我把一只手搂住他的脖子,

    又伸过去另一只只有三个指头的手掌:

    “……看见了吧,看见了吧,

    八年前,机器上哪有防护罩,

    那时候机器比老虎的嘴巴还凶,

    多少个工人的手指头被它吃掉。……”

    年轻的学徒紧紧握牢我的手掌,

    不断地抚摸又抚摸。

    他瞧着我,我瞧着他,

    这时,我们的喉咙里哽着多少知心话。

    (上海第一制药厂工人李成荣)

    这不是顶好的诗吗?这种诗的思想感情如果用民歌体我们想也可以表达得出来,但这样推想没有必要,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认识这是一首顶好的自由诗。自由诗的语言的特点在于它完全同写散文一样,一点没有限制,只要把当时的事情写得出来,能够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怕句子长,不怕句子的附加成分多,不怕形容词像写散文时的形容词一样好像没有诗意似的,这些都不怕,越写得真实、越写得紧张越好。如这一首里“我把一只手搂住他的脖子,又伸过去另一只只有三个指头的手掌”,把它分作两行,我们读起来非常欢迎它,欢迎它是好诗行;如“我的心又像滴着血一样”,“那时候机器比老虎还凶,多少工人的手指头被它吃掉”,我们非常爱这里面的比喻,不嫌它字多,只觉得这种动人心弦的话诗人偏能替我们说得出;如“好奇的眼光把机器上下打量”,“望着他明亮稚气的眼睛”,这里面“好奇的”,“明亮稚气的”,都是写散文时用的形容词,都用得令我们心服,用得好。像“我低下头一声不响,深深地想了又想”,多么地表现着一个戏剧当中的人物呵,一位老师傅!很明白,如果是一首民歌,不论它上下文还有什么,单看这两行:

    我低下头一声不响,

    深深地想了又想。

    它一定不是好民歌,好民歌决不会有这样表现一个人物的动作的语言。好民歌如《起重工》的语言是:“嗨唷!嗨唷!齐声喝,千斤钢板轻轻扛,脚上踏出上天路,历史重担肩上抗。”当然,自由诗《学徒的问话》用的是现代汉语,《起重工》的语言也是现代汉语,但前者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它好像是写散文,它应该分行,因为它是诗;后者你不把它分行它也还是诗,因为它是歌。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问题,新民歌是从民歌和古典诗发展下来的,是汉语的歌唱系统,所以它应该是今天诗的主流;自由诗本来是学外国诗行来的,但外国诗有它自己的歌唱系统,用汉语言而学外国诗行,乃走出了我们现在所谓“自由诗”这条路径,事实证明这条路径很有前途。

    矿山跨上千里马

    ——写在跃进大会上

    敲响所有的锣鼓,

    举起所有的彩旗,

    一齐涌向咱们的“跃进大会”,

    报喜!报喜!报喜!

    花炮为矿山的春天开道,

    五彩纸好似鲜花满地,

    决心书、保证书、挑战书……

    一摆摆了好几里。

    夏桥煤矿来了,

    高举着五年里的成绩,

    五年内超产二十万吨,

    老矿变得年轻,充满朝气!

    韩桥煤矿来了,

    用超产的原煤向大会献礼,

    高举着红色的“跃进规划”,

    决心与夏桥矿比个高低!

    青山泉煤矿来了,

    高举着向各矿发起的倡议,

    这个不满半周岁的矿井,

    样样都要争取第一。

    矿工的小儿女们,

    都穿着妈妈缝的新衣,

    跑到讲台上张开小嘴:

    “加油呵,叔叔,阿姨!”

    成千上万的决心书,

    纷纷交给大会主席,

    这是一场大竞赛的开始,

    准备吧,亲爱的兄弟!

    磨好钻头,擦亮机器,

    赶英国,我们矿工跑在头里,

    等着听吧,我亲爱的祖国,

    等着听煤矿工人胜利的消息!

    (江苏贾汪夏桥煤矿工人孙友田)

    这首诗本身就是“千里马”,读起来令人精神振奋。像“决心书、保证书、挑战书……一摆摆了好几里!”明明像写散文似的,但摆在这里做诗行令我们感得好似鲜花满地,一摆摆了好几里!“老矿变得年轻,充满朝气!”也完全是散文的写法,在这里作诗行摆起来就是令人觉得好!“这个不满(半)周岁的矿井”,“妈妈缝的新衣”,像这样名词带有长的附加语,在民歌体里就不需要,为节奏所拒绝,在自由诗里则非常合适。

    在地球深处

    从矿上出来了一群姑娘,

    她们嘻嘻哈哈,边走边唱,

    谁会相信这群毛丫头,

    敢和那乌黑的煤层打仗!

    记得她们初下井,

    胆小害怕炮声响,

    放炮员一喊:“放炮啦!”

    她们就忙把耳朵捂上。

    黑色的金子多难采呵,

    淘气的小伙子故意不帮忙,

    姑娘们咬咬牙接受磨练,

    不愿当“碴”,愿当“钢”。

    采出一吨煤不怕流一身汗水,

    严冬的日子也湿透了几层衣裳,

    炮声中她们高喊:“再来一个!”

    手里的电钻呀,笑得嘎嘎地响。

    把皮带扎在腰里,

    把小辫子盘在头上。

    “小伙子,你们不服气吗?

    好!那咱就较量较量!”

    把青春献给生产的洪炉,

    她们的劲头如同炉火烧得正旺。

    她们挖掘的那些煤块呀,

    正在地球深处闪闪发光。

    (江苏贾汪夏桥煤矿工人孙友田)

    自由诗好比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所有的句子都不能离开它的奔流的。好比这首诗,你如果硬要把它拆开来看,“谁会相信这群毛丫头,……”那它当然就太是散文了。自由诗的造句的技巧,就正在它的每一句不怕像写散文那样地写,可以写“放炮员一喊:‘放炮啦!’她们就忙把耳朵捂上。”当然,其中也可以有“不愿当‘碴’,愿当‘钢’”的四、三节奏的句子,但这种句子多了反而不好,那就不如用民歌体来写了。

    工业子弟兵

    我把枪擦了三遍告别了同志,

    从兵营来到矿工城,

    在前线我领着一连人打了十年仗,

    在这里我是个新兵。

    戴上矿工帽像戴上钢盔,

    “钢盔”上少了一颗红星,

    在那红星的位置上,

    我插上了一盏发亮的矿灯。

    进入了深深的矿井,

    看到了金闪闪的煤层。

    我举起一块煤向党宣誓:

    在地下的战斗里定要建立功勋!

    “给我风镐,师傅!”

    突突突,向煤层发起冲锋,

    嘭!嘭!这一百公尺的地下,

    我又听到前面的炮声……

    脸上淌着黑亮的汗水,

    抱着风镐,露着热腾腾的前胸。

    亲爱的祖国呵,您看!

    您的工业子弟兵多么豪迈英勇!

    (江苏贾汪夏桥煤矿工人孙友田)

    这首诗是一个子弟兵自己“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诗经》三百篇里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赋”了。

    黎明的笑声

    屋里拥出一群工人,

    朗朗的笑声唤来了黎明。

    他们是节约突击队,

    一夜间修复两部引擎。

    甜甜的风儿吹入每个工人的心,

    哒哒的脚步响进车间的大门。

    当朗朗的笑声落在机床边,

    机器的轰鸣飞出了屋檐。

    生产组长

    一夜惊醒了三次,

    三次都没有听见鸡鸣。

    他实在耐不住了,

    赶快点亮桌上的油灯。

    拿出大家讨论了的“挑战书”,

    一字一句抄写得多么工整。

    大地还漆黑漆黑,

    他把红色挑战书捧出了房门。

    走向那静静的车间,

    听见身后有无数的脚步声。

    他把“挑战书”贴上大门,

    看见了千万双应战者的眼睛。

    (安徽屯溪汽车保养场车床工人向群)

    这是作者总题着“大跃进素描”里面的两首,都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具有自由诗的特点。我们所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有时就是“素描”的意思,它可以写得很简练,如这两首诗便是。

    五 歌颂篇

    谁要说要做出一首诗来歌颂共产党歌颂得心满意足,毫无缺欠,那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事。然而中国的劳动人民,谁都有个思想感情要写一个题目歌颂党,歌颂毛主席。我们容易想到的是太阳,也容易想到亲生的爹娘,穷苦人翻了身之后又容易有“恩人”的词汇,凡这些都自然而然地出在劳动人民的诗篇里头了。如山东有两首《共产党像太阳》的诗,其一首是:

    共产党像太阳,

    毛主席是爹娘,

    领导我们翻了身,

    改造自然有力量,

    满山树株红又绿,

    荒岭变成果树行。

    水库塘坝连成片,

    旱地已成水浇田,

    亩产千斤过江南,

    昔日穷庄变乐园。

    其二首是: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照到俺的身,

    全是花衣裳;

    照到俺的家,

    一片新瓦房。

    这两首诗可以说是把歌者的心都唱出来了,第二首还很可能是小孩子唱的,所以说着“花衣裳”的话。这确乎是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诗。山东还有一首《歌颂共产党》,歌是:

    大沟修的排成行,

    小沟修的组成网,

    不靠老天来吃饭,

    每亩都产千斤粮,

    锣鼓声中庆丰收,

    歌唱恩人共产党。

    这也确乎是中国农民的心之声,“歌唱恩人共产党”。凡这些,够了吗?显然是不够!没有人认为歌颂党歌颂毛主席能够说够了的。所以我们有许多许多的歌唱,有各族人民的歌唱。各族人民的歌唱,因语言的关系,经过翻译,恐怕难得传神,我们就难以挑选。就我们曾经讲过的彝族人民《送礼物》那一首来说,我们就认为是值得百读不厌的。自由诗如工人张忠祥的《毛主席参观汽车厂》,我们也已经介绍过了。我们现在在“歌颂篇”所选的都是新民歌体,其中《给原油安上金翅膀》稍为有些变化。

    共产党本领大

    共产党本领大,

    天大问题都不怕,

    打的高山低头,

    治的江河搬家,

    盐碱变成粮川,

    沙荒长出庄稼,

    想尽办法为人民,

    胜于爹娘操心大。

    (河南兰考)

    这首诗写得非常朴素,说的是老乡们的老实话,歌颂共产党的伟大气魄歌颂得近似。“想尽办法为人民,胜于爹娘操心大”,非老乡们从亲身的体会当中说不出的。

    真正道路只一条

    地上路儿有千道,

    真正大路只一条,

    只要跟着共产党,

    不出错来不抛锚。

    (江西,方振格)

    这首诗我们认为难得,道出了相信共产党领导的人的思想感情。“真正大路只一条”,这句话本身就像“大道直如矢”,说得非常可爱。“只要跟着共产党,不出错来不抛锚”,多么有益的话呵,谁能不出错,谁又能不抛锚,中国人民有了五十年的经验教训,只有跟着毛主席、党中央!“不抛锚”这个形象是经验极丰富,对党的事业有极亲切的体会的人才描绘得出的,共产党高举不断革命论,老百姓在不断革命的实际教育之中确实慢慢懂得了“不抛锚”的道理。

    太阳的光芒万万丈

    太阳红,太阳亮,

    太阳的光芒万万丈。

    我们如今俩太阳,

    两个太阳不一样,

    一个太阳在北京,

    一个太阳挂天上,

    天上的太阳暖身上,

    北京的太阳暖心房。

    (山东,郭澄清)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这个思想感情的语言,便同太阳一样,是与天下人以共见。我们认为这一首与天下人以共见的诗,真不容易写,是真真要一枝大笔。我们感谢这一位诗人,他的诗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语言。

    踏上梯田上云霄

    踏上梯田上云霄,

    去摘王母大蟠桃,

    送给亲人毛主席,

    愿他长生永不老。

    (辽宁盘山)

    我们感到这一首诗好,感到这首诗亲切、美丽,仔细研究它,发现在这里首先是要你脚踏实地,真正在那里“踏上梯田”,才能起这个诗思,换句话说要你是山地的农民。其次,这个农民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翻了身的农民,才有那么的豪迈,“踏上梯田上云霄”!至于“去摘王母大蟠桃”,那是自然而来的,因为想到了亲人毛主席,要送给他老人家一件东西,“愿他长生永不老”!所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之切实,看他用的“亲人”字样,看他用的“踏”、用的“梯田”字样。诗人虽未必会见过亲人毛主席,但他心里总惦记着亲人毛主席,愿他老人家长生不老。

    沽河水

    沽河水,长又宽,

    流入莱阳平度边。

    古时河水一丝丝,

    如今流水一片片。

    片片绿水灌土地,

    片片土地变稻田。

    打着锣鼓扭秧歌,

    扎起松门红灯悬,

    迎接领袖毛主席,

    快到咱这来参观。

    闻闻稻花香不香,

    尝尝稻米甜不甜?

    斟杯米酒请您喝,

    祝你健康万万年。

    稻米粘个大喜牌,

    献给领袖挂门前。

    (山东平度,庞希敏)

    这首《沽河水》把农村中的一片欢乐景象都写出来了,人民在欢喜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领袖。这种写得极热闹的诗令人不觉得是文字,只是感得人们的声音笑貌如在纸上,这就写出了中国社会的本质。

    毛主席几时到我家

    一对喜烛结红花,

    毛主席几时到我家;

    看看我家红日子,

    听听我们知心话。

    (江西修水)

    这一首抒情诗该有多好!把人民的红透了的心完全写出来了!不是原来是贫雇农不能写这样的诗!中国的劳动人民最懂得自己的领袖!这首诗表现了伟大的中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领袖!新中国真是美丽!美丽的画图只有劳动人民画得出!谁不信谁就读这一首抒情诗!

    四川出现双太阳

    阳春三月好风光,

    四川出现双太阳,

    青山起舞河欢笑,

    人民领袖到农庄。

    (《通川报》)

    这首诗所说的太阳是人民真正看见毛主席了。歌颂毛主席到农庄我们认为这首诗就是杰作。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知识分子的诗人就是有负担,首先读的书就是负担,读了这一首《四川出现双太阳》就知道自己读的那些书是负担,大都是剥削阶级的装饰物,做梦也梦不见今天的“青山起舞河欢笑,人民领袖到农庄”。知识分子的诗人今天首先要懂得歌颂,多读一读劳动人民歌颂毛主席的诗。

    从这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民歌看,我们确实知道民歌体是新诗的主流。同时,毫无疑问,像工人张忠祥的《毛主席参观汽车厂》,我们也不能割爱,一排斥自由诗我们又有损失了。我们的话是十分公平的。

    下面我们再选五首诗,看看中国人民在自己的生活里,在自己的工作中,怎样总是想到自己的领袖,想到北京。五首诗中,《纺织花插天安门》和《跃进数字亮人心》两首我们在讲诗的形式的时候曾引用过。

    夜半起来看星星

    夜半起来看星星,

    星星还在半天云,

    望着星星我又想,

    毛主席还在动脑筋。

    (四川叙永,徐恩良)

    这首诗表示中国人民在任何时刻想到毛主席,人民又知道毛主席在任何时刻在那里为人民谋幸福。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诗吗?不可能有的。要人民中国才能有。这种诗不是著作权所呼唤出来的,这是深入人心的诗。诗本来有四句,就诗的感情说只有一个极大极大的句子,就是举头向天上一望,什么都包括在里头,只看“星星还在半天云”的“还在”二字便知道,这“还在”二字就已经包括“毛主席还在动脑筋”的意思了。

    给原油安上金翅膀

    戈壁滩上歌声亮,

    五一节,

    各样的礼物献上。

    原油安上金翅膀,

    飞北京,

    毛主席闻闻油香。

    (青海大柴旦,文风)

    这才是伟大的诗,它写在戈壁滩上!我们读了都为之心动,要去闻闻油香!同时我们就有一个感觉,给原油安上金翅膀,“飞北京,毛主席闻闻油香。”这说明在我们国家里,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记着北京,记着领袖。这首诗实起了这么的作用。

    风送歌声到北京

    河边杨柳绿荫荫,

    一片水田亮晶晶,

    人赶牛儿田中走,

    风送歌声到北京。

    (芦山)

    这首诗在唐诗里头难找。我们当然不是就题材说,不是就诗的内容说,唐朝的诗怎么会有“风送歌声到北京”呢?我们是就诗的写法说,这首诗的写法比起李白的绝句来要“神速”多了!我们为什么这样同李白比呢?因为李白的绝句向来认为是有“神来之笔”。如他的《越中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完全是写勾践的凯歌,而最后以一句拗回来,做旧诗的人都认为不容易写。我们读着也确实感觉得李白费了力写这一句。而我们读我们的“风送歌声到北京”,该写得多么容易呵,多么得意呵!它足以抵抗《全唐诗》。我们中国人民谁都感得“快哉此风”!这要有极大的鼓舞力量才能写,写这个诗的诗人是“人赶牛儿田中走”。

    纺织花插天安门

    比先进,学先进,

    纺织花开一片锦,

    花儿开在纺织厂,

    掐朵插在天安门。

    跃进数字亮人心

    字架字,密钉钉,

    我摘码字像摘星,

    1 2 3 4 5 6 7,

    跃进数字亮人心。

    加油拣,加油拼,

    顺位码字像骑兵,

    加鞭跃进再跃进,

    一刻翻了一个身。

    拣码字,乐在心,

    我的干劲拼命升,

    今夜干他个通宵,

    明早捷报传北京。

    这些诗,充分表现了两件事,一是中国人民的劳动热情,一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中国人民在忘我的劳动当中总记得北京。又充分表现两件事,一是政治标准达到极高的高度,一是艺术标准达到极高的高度。

    下面我们选三首诗,一首是歌颂合作社的,一首歌颂社会主义,一首歌颂人民公社。

    社是山中一枝梅

    我是喜鹊天上飞,

    社是山中一枝梅,

    喜鹊落在梅树上,

    石滚打来也不飞。

    (湖北)

    在1958年一年当中,中国农村的集体事业已由农业合作社一跃而为人民公社,这一首歌颂合作社的诗将在中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劳动人民的心该有多么爱美,歌唱出这样美丽的形象的诗来,把合作社比作一枝梅,自己则“我是喜鹊天上飞”。中国的画向来爱取喜鹊集在梅花树上的题材,给农民记住了,今天合作社就好比这一枝花,喜鹊就从天上飞下来了。“石滚打来也不飞”,石滚是农村里习见的大石头,它像牛一样,它虽体重,但它从来不惊动人,所以这里的石滚的形象就有着安如泰山的意味,“石滚打来也不飞”就是不飞,有着相依为命的意思。这个爱社的农民进一步就一定爱人民公社。

    比赛

    耕三遍,

    锄九遍,

    禾苗天天长,

    劲头日日添;

    木船赶轮船,

    轮船赶汽车,

    汽车赶火车,

    火车追火箭,

    快得看不见,

    社会主义早实现。

    (淮海农场)

    咱们中国的社会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进步的速度,很难得用话来形容,而这一首《比赛》的诗,其劲头确实大,足以形容咱们的社会进步的快,不能不说是杰作。这不是偶然写得出来的,是具有十足的劳动干劲,所以开始是说“耕三遍,锄九遍”。干劲鼓足了,乃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就写得那么快,把木船、轮船、汽车、火车、火箭都搬出来了。火箭是打去年十月里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之后才知道的,其余的从木船数起,都是中国老百姓在一个时代里同时看见的,把这些东西来比速度,最反映中国老百姓的心理,最表现中国社会进步的快,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一旦有共产党领导,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而社会主义建设。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有人民公社,而人民公社就在写诗的这一年普遍成立了。真是“快得看不见”!中国人民好喜欢!

    公社好比一只船

    公社好比一只船,

    东风鼓起船上帆,

    舵手是咱毛主席,

    赶船的人六万万。

    (河北抚宁,董为璧)

    这是一首伟大的诗。这首诗的气魄大,其语言是一样的伟大。这首诗配得上歌颂人民公社。作者的匠心足以锦绣山河,因为毛主席说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话,他把“东风”这一词汇用来了,于是一帆风顺,中国六亿人民,咱毛主席,都写在一个船上,伟大的诗!

    六 一年之间中国的农民和农村

    我们现在选出二十二首诗来,从这二十二首诗看1958年一年之间中国的农民和农村,历史家难得写这样惊天动地的真正的历史!

    花也舞来山也笑

    一声爆竹连天响,

    四十条纲要传到乡,

    花也舞来山也笑,

    人换思想地换装。

    (江苏江浦)

    “人换思想地换装”,一年大事一句话显示出来了。我们认为这是毛主席的思想对六亿人民、对锦绣山河起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是哲学的力量。难得的是新民歌一点没有哲学气,它就像一声爆竹似的,非常显得中国气派。

    把把市秤星子明

    把把市秤星子明,

    又有两数又有斤,

    农村开展大辩论,

    大是大非分得清。

    (江西)

    这首诗就表明哲学要什么新民歌就歌什么,新民歌简直是哲学的形象化。因为它是形象化,所以它一点也不教条,它总取得了民族形式。这首诗表现相信群众这一个伟大的道理。这个伟大的道理老百姓用一杆秤来说明白,这杆秤是中国老百姓用的东西。

    困难是杆秤

    困难是杆秤,

    看你硬不硬,

    你硬它就软,

    你软它就硬。

    (四川什邡,陈宵搜集)

    这又是一杆秤,又是中国的东西,又说明了一个大道理。我们把“花也舞来山也笑”、“把把市秤星子明”、“困难是杆秤”这三首诗联系起来读,对我们该有多大的教育作用,鼓舞作用!主要是“头脑”这个东西,要把它武装起来。农业纲要武装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辩清是非是更进一步的武装,不怕困难又更进一步。

    下面六首诗表现中国农民的劳动干劲:

    挑塘泥

    挑塘泥,

    像挑米,

    汗湿衣,

    心里喜。

    (湖南)

    这四句,一十二个字,该表现了多么高贵的思想感情呵!我们知识分子光读书是不中用的,要去挑塘泥,这一首《挑塘泥》胜过所有的圣贤书!

    汗透衣衫心才欢

    山风为我打锣鼓,

    流水为我拉丝弦,

    我迎寒雪洗个脸,

    汗透衣衫心才欢!

    (福建,程崇福)

    今天的劳动的汗真是教育诗!它已经没有在旧社会里所谓的“血汗”的意味,它完全是进步人类的欢喜的海洋!这一首七言诗,同前面的《挑塘泥》的三言诗,把忘我的劳动时的“心里喜”表现得太可爱。

    拼命干

    抓晴天,

    抢阴天,

    毛风细雨当好天。

    大雨小干,

    小雨大干,

    无风无雨拚命干。

    (江西)

    这首诗,前一半,“抓晴天,抢阴天,毛风细雨当好天”,是中国老农的经验之谈。后一半则完全是今天的集体力量的表现,“小干”、“大干”、“拼命干”,都是口号!是行动的呼声!

    村村一片山歌声

    挖泥一片响土声,

    送肥一片脚板声,

    犁田一片吆牛声,

    村村一片山歌声。

    (湖南武冈,曾莺)

    古典文学里头不可能有这样的诗,五四初期的新诗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诗,首先是没有这样的社会现实,作诗人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劳动观点也是一件事。我们有了劳动观点,热情地反映我们伟大的社会现实,我们就会发挥汉语的特长写出只有汉语才能写得出的诗来,这首诗就是证明。伟大的时代配合变化丰满的语言,新诗将有无限的歌唱前途,参加劳动就一定能促进我们攀登最高峰。

    一匹大山装得下

    一挑鸳兜不多大,

    修塘开堰挑泥巴,

    莫嫌我的鸳兜小,

    一匹大山装得下。

    (四川 明德)

    这首诗怎么这样写得生龙活虎似的?仔细一看,原来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劳动者,对小鸳兜太爱了,好像母亲爱孩子似的,所以说着“莫嫌我的鸳兜小”的话。同时这“一匹大山装得下”的“一匹”二字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鸳兜能把一匹大东西(它是一座山呵!)挑得跑了,我们读起来怎么不感得这首诗生龙活虎似的!

    哪里飞来一座山

    哪里飞来一座山,

    这山座落社旁边,

    今天看来屋样大,

    明天看来遮住天。

    不是山来不是山,

    铲来草皮十万担。

    (湖南湘潭韶山社)

    这首诗表示农民费了巨大的劳动以及对自己的巨大的劳动成果的巨大欢喜,真是再好没有了。“铲来草皮十万担”,除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民哪里有这样的豪举?要把这十万担草皮写成一首诗,又是怎样的豪举,这个诗人不伟大吗?这首诗并没有作者的名字,诗是顶天立地一首诗,“哪里飞来一座山”!

    下面两首诗写劈山凿石:

    龙王山上出真龙

    轰隆隆,轰隆隆,

    一股青烟进天空,

    石头开花树搬家,

    龙王山上出真龙。

    (山西,江旋)

    千年岩石把家搬

    火炮一响震动天,

    千年岩石把家搬,

    清泉像匹白棉布,

    天上挂到地平川。

    (湖北郧县)

    这两首诗的题目就象征古老中国的大跃进。“石头开花”啦,“树搬家”啦,都表现群众语言的特点,把巨大事件说得极不费力,必须勤劳的劳动者才说得出的。“清泉像匹白棉布,天上挂到地平川”,好像是写景似的,但不是写景,等于前一首的“龙王山上出真龙”,是同自然作斗争的喝采,这是新民歌同一般写景的诗不同的。

    下面我们再选一首诗,如果光看它的题目,那是不会知道它是歌唱什么的,它是同《送粪曲》一类的美丽的诗:

    自己编曲自己唱

    猪儿圈圈满,

    俺是司令员;

    猪儿要开饭,

    厨师我来担;

    母猪生娃娃,

    俺是接生员;

    预防猪生病,

    又把医生兼。

    瞅瞅肥猪赛小象,

    望望粪堆似小山,

    自己编曲自己唱,

    一遍一遍唱不完。

    (桓仁县文化馆)

    我们真欢迎“一遍一遍唱不完”这样的诗,我们相信这样的诗是真正唱不完,看这里面的生气勃勃呵!“瞅瞅肥猪赛小象,望望粪堆似小山”,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好形象,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美感和壮观!这不叫做共产主义的风格吗?

    下面选六首诗,都是反映农村办工厂的:

    办地方工业歌谣二首

    一

    人勤能叫鬼推磨,

    俭省能攒金满窖,

    不花大钱办大事,

    开个工厂呱呱叫!

    二

    三月初三去赶会,

    一进庙门事不对。

    往年将台上坐泥像,

    今日个将台上搁机器。

    噢!

    这是社里办工厂,

    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

    (陕西凤县,马进德)

    党号召勤俭生产,这两首诗便充分表现勤俭生产的乐观精神。“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这首诗的跃进气就利害,是毛主席说的,“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农民办工厂

    农民办工厂,

    简单又便当;

    闲时当工人,

    忙时把地上;

    本钱自己积,

    原料不出乡;

    工具十来样,

    古庙做厂坊;

    为了钻技术,

    进城跑一趟;

    学习三五天,

    白把变内行;

    颗肥能自造,

    农具会改装;

    土产自加工,

    还能烧硫磺;

    钢磨碾米面,

    机器缝衣裳;

    天黑喇叭响,

    电灯明晃晃;

    农民办工厂,

    生产大变样!

    (山西晋城,马国良辑)

    全民动手办工厂

    肥东县,干劲强,

    “兴修”打个漂亮仗,

    开春以来劲头转,

    转手又来办工厂。

    全党全民齐动手,

    镇乡合作出力量。

    想点子,出主张,

    腾出民房做厂房,

    又快又省又便当。

    缺少资金难不住,

    大家一齐来解囊。

    献铜元,献银洋,

    破铜烂铁也献上,

    投资运动如火热,

    银行人员日夜忙。

    铁工厂,针织厂,

    被服厂,肥料厂,

    新式农具修配厂,

    社社都建面粉厂,

    镇上建个发电厂,

    一厂一厂又一厂,

    大大小小几十厂。

    行动快,信心强,

    高山也难把路挡,

    五月一日电灯亮,

    照得人心亮堂堂,

    亮堂堂!

    (安徽肥东,唐吉章)

    这些诗虽然不是一个地区的,是来自各省的,但农民办工厂是各地区同时响应党的号召。《农民办工厂》和《全民动手办工厂》两首同“怪不得庙里都一股跃进气”已经大不同,声势浩大起来了,从“三月初三去赶会”到了五一节,“五月一日电灯亮,(照得人心)亮堂堂,亮堂堂!”我们要注意一件事,中国农民已经认清了大势,黄金和白银对个人说已经没有用处,所以报纸上有农民献出从日寇侵入时留下的金砖的事,肥东县全民办工厂的诗便反映“献铜元,献银洋,破铜烂铁也献上”。今天中国农村的现实是:私有财产的观念从农民心里打破了。“破铜烂铁也献上”,不是瞧不起“破铜烂铁”,是把“破铜烂铁”和银洋铜元等量齐观,对个人没有啥用,对全民办工厂便各有各的用处。所以“破铜烂铁也献上”写得极有气概。

    高山角里办工厂

    平地一声春雷响,

    枫堂要建造纸厂,

    每日造纸四万担,

    孩子听了拍巴掌,

    老人听了把话讲:

    山角里头办工厂,

    哪里这么便当?

    不用十五年,

    也得十年长。

    老人话音还未落,

    汽车呜呜开进山。

    车门一开人群下,

    一来就是几百个,

    都是工人老大哥。

    他们身强力又壮,

    七手八脚力量多,

    破庙里头安机器,

    机器轰轰光唱歌。

    歌声一起响十湾,

    吓得老虎连夜逃荒坡,

    响得枫堂人民笑呵呵。

    高山角里办工厂,

    金银财宝山区多!

    (浙江庆元)

    这首诗反映了两种人,一是孩子,一是老人。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接受得快些,老人总有些保守。然而“老人话音还未落,汽车呜呜开进山”,枫堂的老人自然也“笑呵呵”了,这时有经验的老人们想必更是懂得“高山角里办工厂,金银财宝山区多!”

    在《花也舞来山也笑》那首诗里,预言着四十条纲要将促进“人换思想地换装”。果然,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农产品产量成倍、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而同时人们思想解放,眼看合作社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就应时而起。下面我们选五首歌唱人民公社的诗:

    人民公社有四多

    生产资金积累多,

    互相协作人力多,

    大力革新农具多,

    统一领导经验多,

    到处都是活诸葛。

    (上海曙光社张泽民)

    在歌出了四多之后,来一句“到处都是活诸葛”,把所有的好处都形象化了,“活诸葛”就是办法多。在以前,知识分子的诗人就瞧不起这种词汇,以为这种词汇何能入诗,今天的情况大不相同,知识分子开始知道要从人民的语言里学习人民的思想感情。

    人民公社属人民

    人民公社属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人;

    社员团结似兄弟,

    乡乡社社一家人。

    (上海曙光社张泽民)

    我们认为这一首极朴素的诗写出了极大的理想,我们的人民公社就是如此,它表现着多么美丽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呵!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工农业一齐搞

    人民公社就是好,

    工农业一齐搞,

    地里庄稼比牛壮,

    工厂烟囱比天高。

    (河北怀来东风公社乔福钰)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是好,所以它取了那么好的形象,把地里庄稼用“牛壮”来比,烟囱之高用“天高”来比,“牛壮”与“天高”,从来没有这么美丽的词汇!

    人民公社发电厂

    青砖墙,红瓦房,

    烟囱竖到蓝天上;

    门口挂上白漆牌:

    “人民公社发电厂”。

    发电厂,真漂亮,

    晚来电机突突响,

    全社电灯一齐亮,

    好似星群落地上。

    (江苏淮阴,沈彦)

    这首诗给人以极新鲜的感觉,对新鲜事物缺乏敏感的人也应该刺激他感觉敏锐。何以呢?因为诗人把新鲜事物一下都给与读者了,青的,红的,高的,蓝的,白的,青的是砖墙,红的是瓦房,高的是烟囱,烟囱竖到蓝天上,再是新的人民公社发电厂的白漆牌,还有晚上“全社电灯一齐亮,好似星群落地上”!不是诗人用整个的灵魂爱新起的人民公社不能有这么新鲜的感觉写这么的好诗。

    民兵不缺少

    人民公社好,

    民兵不缺少,

    社内有大队,

    生产建设保,

    行动军事化,

    到处是英豪。

    (陕西大荔,扈世德)

    帝国主义者见了我们的诗要发抖。见了我们这首诗的题目就要发抖,“民兵不缺少”是一种修辞法,语气极其朴质可爱,意思是我们的民兵多得很,“到处是英豪”!

    七 工矿诗都是政治挂帅

    我们现在再选十八首工矿新民歌,所有这些诗篇都说明一件大事,就是政治挂帅。

    八不怕

    不怕厂房小,

    不怕设备老,

    不怕钱不多,

    不怕材料少,

    不怕技术低,

    不怕经验少,

    不怕宿舍挤,

    不怕食堂小,

    为了支援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

    露天干活也不叫。

    (河南,耿汉荣)

    为了国家工业化

    不怕太阳像火烧,

    不怕铁驳像火烤,

    为了国家工业化,

    心里就像凉水浇。

    (湖北宜昌,装卸工人黄声孝)

    这两首诗,是我们把它们抄在一块儿,其实一首是写在河南,一首写在湖北。《八不怕》的作者我们另外还读了他一首诗,里面有“情愿夜晚不睡觉,也要制造出万能拖拉机全国跑”的话,我们知道他是拖拉机制造工人,《为了国家工业化》的作者则是装卸工人,他们的诗的意义要使得帝国主义者发抖,就是反动到了极点的家伙从中国劳动人民的诗也应该知道中国的人心!

    一颗红心跳蹦蹦

    一片灯火一片红,

    一颗红心跳蹦蹦,

    跳得瓦刀点头笑,

    跳得红砖满天跑。

    跳得砖墙随风长,

    转眼烟囱入云霄;

    心啊心啊为啥跳?

    总路线宣布了!

    (黑龙江富拉尔基,建筑工人朱迪)

    这里又是一颗红心,从这样的人心看,什么事业做不成?这些诗登上了新中国的诗坛,很分明,是元帅升了帐。剥削阶级的文坛成了历史上的陈迹了。

    运材人儿日夜忙

    绵绵森林如大海,

    雪花飞舞一片白,

    运材人儿日夜忙,

    车车木材运下山。

    (内蒙古)

    这首诗是2月1日《林业工人报》上刊载的,那么写的时候正是“雪花飞舞一片白”的时候。雪花飞舞一片白,又是在内蒙古“绵绵森林如大海”之上。因此,“运材人儿日夜忙,车车木材运下山”,令我们要拿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它?我们想到一首唐诗,那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一针一线密密缝,针针线线都付出了母亲的情意,那是旧时代的事情,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运材人儿,我们读了他们的诗,他们对于茫茫大雪森林大海的一根一根的木材付出的运送感情,不很像唐诗“临行密密缝”的密意吗?是的,在我们国家,在一切工作之中,都是政治挂帅。

    抬木工人歌

    大家哈腰挂哟,

    腰板挺得圆哪;

    迈步往前走哟,

    看准登跳板哪;

    两脚要站稳哟,

    小心别踩翻哪;

    心里不发慌哟,

    注意保安全哪。

    伐木本费力哟,

    装车不轻闲哪;

    大家一个劲哟,

    力量大如山哪;

    不怕木头粗哟,

    不怕抬的远哪;

    人人使劲抬哟,

    一会装满车哪。

    前边往旁拐哟,

    后边甩一边哪;

    木头要调正哟,

    稳放才安全哪;

    圆木要放稳哟,

    别让滚转转哪;

    砸脚碰了腿哟,

    耽误搞生产哪。

    劲儿要用足哟,

    力量要使全哪;

    精神别溜号哟,

    眼睛要瞪圆哪;

    双脚高抬起哟,

    双腿别发颤哪;

    一齐往起抬哟,

    圆木悠向前哪。

    红旗空中飘哟,

    瞪眼望着咱哪;

    两手不懒蛋哟,

    双肩是好汉哪;

    一棵一棵抬哟,

    刹时车装满哪;

    一车一车装哟,

    任务提前完哪。

    记住党的话哟,

    劲头往上窜哪;

    不怕北风吹哟,

    不怕流血汗哪;

    你要当英雄哟,

    我要争模范哪;

    将来享幸福哟,

    现在得流汗哪。

    祖国大建设哟,

    各地开矿山哪;

    煤矿用坑柱哟,

    工厂盖车间哪;

    大楼平地起哟,

    飞机和轮船哪;

    处处用木材哟,

    都得咱支援哪。

    一九五八年哟,

    生产搞的欢哪;

    高潮掀起来哟,

    快马又加鞭哪;

    咱们提倡议哟,

    保证全兑现哪;

    干劲加干劲哟,

    向前再向前哪。

    (吉林)

    这一首《抬木工人歌》是高唱,然而也是“临行密密缝”的密意,一唱一叮咛,太密了,我们一面读着一面感得我们自己爱祖国还爱得不够,替祖国做的事情太少,想到同一首唐诗里的另外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首抬木工人的歌确确实实给了我们这样的教育作用。

    玉门关上立标杆

    跃进红旗招展,

    力争一马当先。

    我们的歌声震天动地,

    石油工人向大地宣战。

    战胜戈壁滩,

    钻透祁连山;

    快马加鞭进军吐鲁番,

    玉门关上立标杆。

    (甘肃,玉门油矿)

    处处盛开石油花

    抓住区域把网撒,

    汽车毛驴骆驼化。

    大钻小钻人工挖,

    自喷抽油辘辘把。

    大厂小厂锅子熬,

    处处盛开石油花。

    (甘肃,玉门油矿)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人向来是哼着“春风不度玉门关”,如今我们歌唱玉门关的诗是“处处盛开石油花”。当然,我们还是承认唐诗的价值,但厚古薄今那就不对,那样的人岂不就是“遗老”!我们的《玉门关上立标杆》、《处处盛开石油花》,完全是党的总路线的光辉所照耀,发挥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的力量。“抓住区域把网撒,汽车毛驴骆驼化”,我们除了受了油矿工作同志的干劲的鼓舞之外,又受了祖国语言的鼓舞,咱们汉语就是什么地方都能撒网,“汽车”也很容易“毛驴骆驼”化,能够多快好省地发挥语言的作用,发挥语言的形象性的作用。

    戈壁滩吓的动弹

    勘探队员一声喊,

    戈壁滩吓的动弹;

    整个盆地要踏遍,

    万宝儿都见蓝天。

    (青海柴达木,丁林)

    我们读了这首诗,真正感到“戈壁滩吓的动弹”!诗人的心是要把整个盆地都踏遍,要宝藏都见天日!好诗就是能说出心里话,你心里有非说不可的话你就非把非它不可的形象指出来决不甘休,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的“万宝儿都见蓝天”的形象就是。主要还是政治挂帅,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什么都要拿出来,矿产要从地下挖出来,诗也要写出来。

    石油香薰透沙梁

    春风吹来百花放,

    戈壁滩草儿不长;

    别看这里没花香,

    石油香薰透沙梁。

    (青海大柴旦,文风)

    这首《石油香薰透沙梁》的作者,我们在讲诗的形式的时候曾经引过他的另一首诗:“昆仑山上彩云飘,手风琴拉的真好;探勘队员眯眯笑,一天疲劳忘掉了。”所以他是亲眼见过昆仑山上彩云的人。现在他又叫我们闻闻戈壁滩上石油香似的,“别看这里没花香”。

    中国矿产实在多

    中国矿产实在多,

    走路都挨矿踢脚,

    口渴河边舀碗水,

    错把石油当茶喝。

    (广西,曾昭文搜集)

    前面的四首歌唱石油的诗来自甘肃和青海,这一首《中国矿产实在多》来自广西。这一首诗有搜集者的名字,没有作者的名字,这位诗人“口渴河边舀碗水,错把石油当茶喝”,他自己并不怪他这一错,是爱他这一错,他错是因为在工作当中他感到中国矿产实在多,他喜不过。我们读了他的诗也喜不过,受了很大的教育,我们身临其境将也和他一样,很喜欢这个油味!

    装满了矿工的希望

    轻便轨道如蛛网,

    坑道又伸到前方。

    车车的铅锌放光芒,

    装满了矿工的希望。

    (青海柴达木,蔡瑞芳)

    我们一读到“坑道又伸到前方”这一句,就感到矿工同志的欢喜,我们也欢喜,因为坑道又前进了。到得蛛网般的轻便轨道之上“车车的铅锌放光芒”,都是矿工同志平日的希望,此刻装满了,我们也就如身临其境,无限的欢喜。我们中国人民是同一颗跃进的心。

    风钻工

    一把风钻握在手,

    风钻随着双手抖,

    对准山腰开个眼,

    黄金白银往外流。

    风钻越吼越劲足,

    剥山皮,挖山肉,

    吼得岩石开了花,

    吼得高山低了头。

    (湖北,田禾)

    诗的产生过程是言之不足则歌唱之,一唱之不足再唱之。这一首《风钻工》唱到“黄金白银往外流”感到不足,再来一段“剥山皮,挖山肉,吼得岩石开了花,吼得高山低了头”,就足了,所以诗就完了。新民歌一点也不能羼假,必须有十足的劳动干劲才能有新民歌,这个规律证之所有的佳作而不爽。

    五亿农民都爱你

    天也喜,地也喜,

    咱们农民格外喜;

    西安机器制造厂,

    造出万能拖拉机。

    这种万能拖拉机,

    好处你就没法提;

    能抽水,能排水,

    能磨面,能耕地,

    能扬场,能打谷,

    能发电,能开渠,

    能割草,能耙地,

    水地旱地都能犁。

    带上拖车能拉货,

    大路小路跑的美。

    “秦川牌”拖拉机,

    五亿农民都爱你;

    愿你长上翅膀飞,

    把咱祖国建设美。

    愿你长上翅膀飞,

    赶过老英和老美。

    (陕西,西安机器制造厂农光)

    有的时候人们的一股欢喜仿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似的,其实是从政治热情来,这首诗的欢喜就是如此。看它一开头“天也喜,地也喜,咱们农民格外喜”,真是喜欲狂。而原因是“西安机器制造厂,造出万能拖拉机”。说出原因来已经迟了,所以诗首先是狂喜。狂喜逼得诗要这么写。写了一大阵之后再叫“秦川牌”拖拉机的名字,而一叫“秦川牌”拖拉机的名字,就愿他长上翅膀飞,因为“五亿农民都爱你”!这首诗就是用翅膀飞的诗!

    定要机器早换牛

    农民兄弟干劲足,

    钢铁工人要加油,

    支援农村多炼钢,

    定要机器早换牛。

    (湖北,大冶钢厂)

    这首诗只有四句,比起前一首《五亿农民都爱你》来好像用缰子把感情的奔马勒住了,然而它另是一种风格,用旧式的评语来说,它是掷地作金石声,“定要机器早换牛”!

    有砂型就有铁水

    铁水长流,

    浇活不断头。

    有砂型就有铁水,

    哪管它八个钟头!

    (河南新乡,维新机械厂大炉工)

    这首诗没有作者的名字,这就是中国工人的诗!

    铁水奔流似浪涛

    高炉直立高又高,

    炼铁工人炉前跑。

    大锤打开出铁口,

    铁水奔流似浪涛。

    浪涛滚滚闪金光,

    一颗红心砰砰跳。

    跃进红花炉前开,

    红花朵朵自己栽。

    铁水流不完,

    花儿开不败。

    赶上西方英国佬,

    炼铁工人站前哨。

    (湖北,大冶钢厂刘华凤)

    这首诗反映着,跃进是党领导的,同时又是“红花朵朵自己栽”,工农群众都是自觉的。所以毛主席说:“由此看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华山牌”照像机

    “华山牌”照像机,

    美观、精巧又经济。

    中国能造照相机,

    第一架先送给咱毛主席。

    “华山牌”照像机,

    包装好了装飞机,

    空运终点来比锡,

    中国博览会添了新产品。

    国际友人齐称赞:

    “新中国工业一日进千里。”

    (陕西,羊角)

    雪白的羊毛放上

    三层大楼玻璃的窗,

    一堆堆,

    雪白的羊毛放上。

    开动机器轰隆隆响,

    打成包,

    送到出口的岸上。

    (青海小桥,谢福善)

    我们读了《“华山牌”照像机》和《雪白的羊毛放上》,真正感到骄傲,在我们国家里到处都是政治空气,因而到处都是诗。在自制的照像机的包装之中,在羊毛打成包送到出口的岸上,每个动作都是祖国在那里鼓舞着。

    八 中国人民子弟兵之一斑

    在党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子弟兵,其性质,其每个战士的品质,为全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所尊敬,所赞美。中国的战士证明了“人”的价值。我们现在选出十二首诗来,虽然不够全面,但这十二首诗,都是战士自己的诗言志,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

    练兵如炼钢

    太阳毒似火,

    汗水浃背流,

    地皮烫脚板,

    操场赛火炉。

    战士不怕烫,

    顶火进操场,

    火下把兵练,

    练兵如炼钢。

    要想炼好钢,

    火力要加强,

    要想练好兵,

    苦功要用上。

    (段思明)

    “练兵如炼钢”,这句话很容易从口里说出,但《练兵如炼钢》这首诗实实在在是钢在火中炼,我们读着就很恨自己铁不成钢似的,这是战士的意志教育了我们,是战士的行为教育了我们。战士都是自觉的,所以能教育我们自觉。因为自觉,才有诗。“被动”,不能有诗。在我们国家里,被动认为是耻羞。

    多谢风雨来帮忙

    风似刀,雨似箭,

    刀箭齐飞路人断,

    战士练兵操场上,

    刀箭怎挡英雄汉!

    刀刺骨,箭射脸,

    刀箭织网把路拦,

    战士挺胸向前进,

    刀山箭海也要钻。

    风发疯,雨发狂,

    练兵场上笑声扬,

    坏天能练真本领,

    多谢风雨来帮忙。

    (廖德林)

    我们曾经说过,诗就是能说出心里话,你心里有非说不可的话你就非把非它不可的形象指出来决不甘休,这首《多谢风雨来帮忙》就是这样,“风发疯,雨发狂,练兵场上笑声扬”,语言真是有力量描绘真实的形象,而语言是心之声,要有战士的美丽的灵魂呵!

    成绩长翅膀

    智慧赛过诸葛亮,

    干劲赛过五虎将,

    智慧加干劲,

    成绩长翅膀。

    (廖德林)

    “成绩长翅膀”,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曾经读过《五亿农民都爱你》的诗,那上面有“愿你长上翅膀飞”的话,这一首战士的诗也是自然而然地唱出“成绩长翅膀”,——其实我们的成绩并不是翅膀追赶得上的,但“成绩长翅膀”这一句诗足以说明中国人民的公共的一颗飞的心。

    日月出海又落山

    春风抚摸桅杆,

    浪光拍打船舷。

    两眼盯住炮镜,

    看穿万里蓝天。

    眼比星星更亮,

    心比太阳更红。

    日月出海又落山,

    唯我在炮前不动。

    (中伟)

    这里是一个战士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日月不能比他有灵魂,一张整个的海给他的勇敢、智慧的双眼管住了。我们用散文这样来加以赞美,也并不是不知道是辞费,但实在是忍不住,不这样就对不起一个读者的良心似的。他的眼睛实在是比星星更亮,他的心实在是比太阳更红,日月出海又落山,而我们的战士在炮前不动,这一点也没有夸大,就是敌人(如果是这一首诗的读者的话)也要承认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子弟兵!

    擦大炮

    雪停了,天亮了,

    起床忙来擦大炮,

    炮卧阵地似白虎,

    身上披着白龙袍。

    炮脚板上落雪花,

    好像绿布生白毛,

    炮弹躺在木箱里,

    盖着雪被睡大觉。

    瞄准镜,玻璃造,

    光手擦炮最周到,

    风吹手背像猫咬,

    镜儿对着战士笑。

    炮脚板上结冰花,

    使劲擦来不见效,

    嘴呼哈,冰雪化,

    替炮洗个干净澡。

    (牛成明)

    任何知识分子的诗人(包括古今中外)都应该学习这一首《擦大炮》吧,首先要学习这一位满身都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战士,其次学习这一首美丽的诗!是的,读了这一首诗,你如果是诗人的话,你一定要投笔,要去擦大炮!这首诗首先告诉我们“雪停了,天亮了”,那么眼前是个什么形象呢?是“炮卧阵地似白虎,身〈身〉上披着白龙袍”!白虎衣以龙袍,世上哪里有这样生龙活虎似的生物?而我们眼前的大炮就是!要注意,这个生物是我们的战士的驯养物,是他手下的东西!“炮弹躺在木箱里,盖着雪被睡大觉”,这个炮弹该有多么安全,保护得多好,我们读者感觉它非常温暖,而它身上是盖着“雪被”,——奇怪,这里的“雪”为什么没有一点寒意的侵袭呢?这是我们的战士的勇敢、是我们的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所笼罩着。美丽的形象,加以十分称意的语言!往下的“战士笑”、“嘴呼哈”,就无须我们的笨拙的言辞作介绍了。

    风雨架线

    滴滴哒哒雨纷纷,

    雨打青山路泥泞;

    风雨里老鹰不敢飞,

    电话兵架线脚不停。

    搭起“人梯”丈八高,

    手把电线挂树梢;

    铁铣刨土深一尺,

    电线穿过车马道。

    翻山越岭绕村庄,

    铺设电线百里长,

    胶鞋带泥千斤重,

    雨似瓢泼风更狂。

    风追雨送跑如飞,

    只顾架线不知累,

    手摇机子电铃响,

    珍珠满脸笑微微。

    谁说风雨透心凉,

    士兵斗志最高昂,

    回营路上天已晚,

    歌声更比雨声响。

    (东娃)

    这又是一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我们的新民歌有一个特点,它非常表现着个性,但它的个性不属于某个人的,是人民事业的个性,歌唱某一种工作的诗就有某种诗的个性。个性通过诗的形象。前一首《擦大炮》,是生龙活虎的形象,从其形象我们爱我们的诗人,接触了诗人的个性。这一首《风雨架线》,是“风追雨送跑如飞”的形象,是“歌声更比雨声响”的形象,当其“手摇机子电铃响”的时候又是“珍珠满脸笑微微”的形象,——好一个“珍珠满脸”!我们的工作者在工作当中把困难当作什么呀!困难是满身的光辉,是珍珠满脸!

    诗的夸张有时夸张得极其可爱,好比“胶鞋带泥千斤重”,我们谁都感得这“千斤重”不算重,也就是不算夸张,因为“翻山越岭绕村庄,铺设电线百里长”,“雨似瓢泼风更狂”,这时最重的重量就莫过于足下一双胶鞋,所以说“胶鞋带泥千斤重”。而这个负有如此重量的一双脚的人,显得非常幽默。所以我们的诗人接着便说“风追雨送跑如飞”。但诗人是不自觉地写出了自己的步伐。并不像我们此刻这样分析诗。“风追”的“追”,“雨送”的“送”,都用得非常之好。这样的人们,当其胜利时,风呀雨呀,雨呀风呀,只不过装饰得“珍珠满脸”!此之谓英雄人民。

    幸福泪湿眶

    列兵看纲要,

    脸上泛红光,

    边看边思想,

    幸福泪湿眶。

    纲要四十条,

    条条好主张。

    荒野和沙漠,

    要变大粮仓。

    光山和秃岭,

    披上绿衣裳。

    儿童挂书包,

    走进新学堂;

    壮年上民校

    从此无文盲。

    这样的生活,

    从前哪敢想?

    为了实现你,

    永远紧握枪。

    (蒲世麟)

    这一首《幸福泪湿眶》把我们战士的平日的思想直接说明白了,说明白就是政治挂帅。

    读报快板

    三天不看报,

    啥也不知道,

    思想不开通,

    说话没味道。

    (李哲搜集)

    这首快板没有作者的名字,我们觉得非常有味道,耐人深思。我们平常看了我们的《人民日报》,确确实实使得自己的思想不往庸俗的边缘走,是开通,是向上。

    大校政委眯眯笑

    举起枪,瞄准靶,

    谁在我的身边爬?

    “握好枪,静下心”;

    谁在身后细叮咛?

    “砰”一响,中红心,

    哪来低低叫“好”声?

    放下枪,往后瞧,

    大校政委眯眯笑!

    (262部队,余人辑)

    望着连长叫了声娘

    我们的连长叫宋江,

    爱兵观点实在强。

    同志们睡觉他不睡,

    恐怕我们着了凉。

    给这个同志盖被子,

    给那个同志拾衣裳,

    有位同志说梦话,

    望着连长叫了声娘。

    (林少芝)

    《大校政委眯眯笑》和《望着连长叫了声娘》这两首诗把我们解放军的官兵关系都表现出来了,谁读了都爱好。当然也爱好这两首诗,因为诗写得好,实在我们读者的感情已离开了诗,进到解放军之间存在的骨肉关系里面去了。

    我们的宿舍

    墙壁白又洁,

    好像涂了漆,

    洁白精神爽,

    似见六月雪。

    地板擦得亮,

    好像溜兵场;

    叫来摄影师,

    给它照个像。

    窗下暖气包,

    擦得真正好,

    闪闪发着光,

    见我总是笑。

    床铺真干净,

    整齐像模型,

    内务卫生好,

    奖了优秀证。

    (陈岳)

    从旧社会过来的有年纪的人,在解放后,在他们参观解放军的宿舍的时候,有一个突出的感觉,这里不是“兵营”,像资本主义国家里最整齐的学校,最讲究的医院似的,因为在旧观念里所谓“兵营”是最糟踏人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是“弃之若敝屣”。接触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活之后,知道解放军是所有最好的教育集中的学校,是进步的人类的典型,内务卫生好是当然的事。然而我们有必要选《我们的宿舍》这一首诗,作为内务卫生的示范。

    我们的手

    我们的手,

    是战斗的手,

    敌人见了就发抖!

    我们的手,

    是劳动的手,

    移山填海不用愁!

    我们的手,

    是智慧的手,

    科学技术握在手!

    (王荣祥)

    这是新中国每个人的手,由中国人民子弟兵歌唱出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