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上学曾“撒谎”:轮椅女孩王芮的坎坷求学路-轮椅上的感恩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我艰辛的求学路上,有过无数给予我帮助的人,他们每一个人与我之间的感人故事都在我内心深处留着别样的感动!希望这些文字能表达我对恩师以及恩人的感激,也希望借着这些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让生活处在艰难中的人或是心中背负重担的人相信人间依旧有真情!

    恩师篇

    恩师——原万泉河中学康校长

    回想初入北京时在求学路上承受的无奈,一位穷苦的母亲推着一个残疾的女孩,凭着一颗渴望知识的心,鼓起勇气叩开了许多中学的大门,然而换来的却是辱骂和驱逐。

    面对艰难险阻,我未想过要放弃!因为我不但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还有一颗不甘屈服命运的心。失学一段时间后,为了能上学,我接连改变“求学身份”以及“求学思路”继续苦苦寻觅愿意接收我的学校。正是在这时,我找到了万泉河中学,见到了万泉河中学的康校长。

    到现在我仍记得,康校长用特别柔和的眼神看着我。她说愿意接收我来万泉河中学上学,不过必须答应她一个条件——拿到区教委的批条。当时我不知道拿到区教委的批条也非易事,只知道这是经历了许多次拒绝之后,第一次听到有学校愿意接收我!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惊喜若狂!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我很快去了一趟区教委,莽撞地向工作人员要批条,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被拒绝给予批条后,我失落地回到住所,心想不能这么轻易就退缩,所以决定再去教委试一试,可是又一次被拒绝了。连续两次被拒绝,我不免有些悲观失望。

    当被无助环绕时,我遇见了一位好心阿姨,她非常同情我的遭遇,于是亲自找到康校长说:“请您收下王芮,我会资助她的学费。”康校长听完,立即取消了之前的条件,而且只让阿姨缴纳了500元学费,便收下了我!

    进入万泉河中学,我终于摆脱了失学的痛苦,又可以继续读书了。心中的欢喜不知如何来形容,想了想,觉得用比喻能隐约来表达那种感觉:“仿佛失明的孩童重获光明,好似干涸的土地盼来雨水。”总之喜不自禁!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再一次走进万泉河中学附近的小巷子,那里的好多建筑都变了模样,万泉河中学不知何时已被八一中学合并,学校门口也换上了八一中学的牌子,而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曾在那里发生在我身上的感人故事,也永远不会忘记曾给过我帮助的康校长!

    恩师——立新学校校长曾军良

    手握北京的中考成绩,却因为户口问题,被一所所中学拒之门外。内心不停地呼唤谁能帮助我上学,谁能为我拨开笼罩于前方的迷雾,谁能让我在绝望中看见希望?当为了求学忧心如焚时,上苍让我碰到了求学路上的贵人——时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学副校长的曾军良老师。

    很其妙,第一次见到曾校长,竟然没有一点陌生感,仿佛我们早就相识。他握着妈妈的手说:“你们母女执着的求学精神让我十分感动,王芮这个孩子身残志坚是现代学生的榜样。”说完这些他留了一个家里的电话号码给我。

    紧紧地握着曾校长的电话号码,我回到万泉河中学的住处。没过多久,求学心切的我拨通了曾校长家里的座机。可是接电话的不是曾校长而是他儿子,他儿子说:“我爸爸出差了,过些天才能回来。”听到此消息,想到中考录取工作马上要结束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该怎么办呢,想了几秒钟,我对他儿子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不小心丢失了他的手机号,现在有急事找他。”因此我获得了曾校长的手机号码。

    自从得到曾校长的手机号码,我天天给他发短信,请求他帮助我上学。因着不懈的坚持,曾校长被我的诚心打动,把十一学校李金初校长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看着李校长的联系方式,我紧张的手心出了许多汗。犹豫过后,我拨通了李校长的手机,并于次日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李校长,最终获得了被十一学校免费录取的机会。

    回忆往事,如果没有曾校长的帮助,我怎能遇见李金初校长,倘若无法遇见李金初校长,我和十一学校估计也只是擦肩而过。每次想到这里,感激的泪水总会湿润眼眶。

    时光荏苒,我和曾校长从相识到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我们之间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进还在续写。

    当我考上农大以后,调任到北京市立新学校担任校长的曾老师,百忙之中多次抽空来探望我,并且邀请我去立新学校做了一场题为“王芮求学之路”的演讲。接到曾校长的邀请,想到终于可以为恩师尽一点微薄之力,我的内心激动万分。于是抓住这个感恩的机会,将自己求学的故事分享给了立新学校的学生!

    回顾我和曾校长之间的情谊,我觉得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恰到好处,所以我想说:“感谢生命中遇见您,我的老师、我的挚友!”

    恩师——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

    李金初校长是一个聪慧睿智的人,从接收我时故意出的那道难题就可见一斑。他的智慧还体现在自身所具有的超凡管理才能上,十一学校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了海淀区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的好学校。

    他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校长,帮助我之前还帮助过骨头方面有疾病的曹晓燕、患糖尿病的女孩刘梅、烈士后代王子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也很感恩能够成为他的学生。

    刚入高中不久,迎来了中秋节,李校长邀请了读大学的曹晓燕姐姐,读高二的刘梅姐姐,读小学的王子弟弟,还有读高一的我,让学校食堂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陪着我们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秋。

    吃饭期间,他细细地回忆了与我们每个人相遇的故事。其中有几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他看了看刘梅姐姐,又看了看我,然后惆怅地说:“刘梅能走却不能多吃饭,王芮能吃饭却不能走,人生怎么总是不能完全呢?”听到他朴实的话,看着他为我们而感伤的眼神,我不禁热泪盈眶!

    几个月以后的元旦,学校举办了一场教师的联欢,主要对有功德的教师进行颁奖。本来这样的活动没有计划让学生参加,而李校长仍派人邀请了我。进入现场,发现场面那么隆重,我不由地紧张起来。李校长却不断地对我微笑,并且鼓励我表演一个节目。看着他期盼的表情,我临时决定唱一首歌献给辛勤付出的老师们。随后李校长把精心准备好的一份礼物递到了我的手中。

    除了中秋和元旦,高中阶段的每个春节,李校长也不忘亲自或者托人来看望我。因而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想起李校长对我的爱,对我的关怀,心中立刻会觉得无比幸福!

    离开十一学校的这些年,我很想念他、也很牵挂他。大学期间,我利用寒假看望过老校长两次。每次见面,他依旧如以前一样,带着我吃可口的饭菜,为我述说学校的变化。分别之时,他总会拿一些生活补助给我。当我推辞,他便会说:“你是妈妈和姐姐的希望,记住养好身体最重要!”

    李校长的知遇之恩,我将永世难忘!纵使随着岁月变迁,我已脱离了单纯的校园,步入了纷杂的社会,为了生活奔波不息。然而不论我长多大、走多远,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从不曾有丝毫的改变!

    恩师——十一学校教学主任张之俊

    被十一学校免费录取之后,还未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十一学校多位领导和老师来到万泉河中学探望了我们母女。

    一下子见到许多领导和老师,我受宠若惊!礼貌地问候完他们,便给他们讲起了进入十一学校的过程。讲完以后,我看到人群中有一位男老师,眼角流下了两行泪水。因而我对素昧平生的他留下了铭心刻骨的印象。

    当正式成为十一学校高中部的学生,再一次见到这位曾为我流下泪水的老师,我才知道他是我们高中部的主任张之俊。高中三年中,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张主任都给了我无尽的帮助。

    记得由于行动不便,遇到难解的题目时我不能及时赶到老师身旁进行求问,好多次正是张主任抽出宝贵的时间,耐心地为我解答学习上堆积如山的问题。

    记得每一次在校园内碰见张主任,他总会用温柔的手拍着我的肩膀,关切地问生活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他帮助?听到他的问候,心里即使有什么愁烦也仿佛变得烟消云散。

    记得高三时,由于户口问题,我差一点失去参加高考的资格。内心为此悲伤忧郁时,多亏张主任不壹而三地关怀与鼓励,让我重拾信心,继续在艰难中努力向前迈进。

    想到张主任那些年对我的关爱,我告诉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恩师——中关村中学校长金恩华

    我与金老师相识于回咸阳老家参加高考前夕,高中校长李希贵以及高三年级老师为我举行的那场欢送会。在欢送会现场,我第一次见到了时任十一学校工会主席的金老师,他憨厚的笑容让我感觉特别亲切。

    欢送会结束不久,离高考只剩七天时,金老师陪着我和妈妈从北京出发了。面临高考这个人生的重要关卡,我的情绪难免有些紧张,然而他精通心理学,善于沟通之道。一路上,性格开朗、谈吐幽默的他和我言笑晏晏。那一路有他在身边,我感觉原本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漫长的路途也似乎变短了。

    到达咸阳那天,担心炎炎的烈日使我中暑,金老师让妈妈推着我躲在凉爽的树荫底下,自己一个人顶着烈日替我们寻找住宿的旅馆。当安全地住进考场旁边的旅馆,金老师便开始谨小慎微地照顾着我的生活。因为怕我吃坏肚子,影响参加考试,我的每一顿饭,他都会严格地把关。正是金老师用耐心与爱心呵护着我走完高考前的最后几日。

    几年前,金老师调离了十一学校成为了中关村中学的校长。这几年中,我和金老师见面的机会虽少,但是会经常用电话传达对他的问候。此刻我想说:“感谢您金老师,有您陪伴的日子,我真的很快乐!”

    恩师——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步入高二时,对我关怀有加的李金初校长退休了。当这个消息传来,不舍的情绪令我变得郁郁寡欢。然而人生有时玄妙莫测,接替李金初校长的碰巧还是一位姓李的校长。接下来我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故事,这一切都证明他就是另一位值得我尊敬和爱戴的好校长李希贵。

    上任以后,李希贵校长日理万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未曾谋面。我们之间的故事是由一封信而开始。

    到了高二下半学期,我担忧起了高考的事情。由于我的户口在外地,高考一定会面临比中考更困难的状况。愁烦了一些日子,我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一封信递给了李希贵校长。李校长看完信,很快回复道:“请放心,我和学校会想办法帮助你。”听了李校长的答复,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从此我聚精会神地备战高考。因为考上大学,不仅是我多年以来的梦想,还是我持续奋进的动力。面临高考,我决意专心致志地为之奋斗。那段时光,我每天早出晚归,却从不觉得苦。我把备考视作黎明前的黑暗,发誓要拨开黑暗看见光明。

    可是命运好像突然和我开起了玩笑,一转眼到了高考网上报名的阶段,关于我参加高考的事情仍杳无信讯。更糟糕的是等待期间各地网上报名已经陆续截止,面临此结果我整个人几乎崩溃。想到错过报名机会就意味着失去参加考试的资格,无助的我泪流满面。

    独自绝望时,学校终于传来消息,李希贵校长要求我把自己的事情写一份材料。感觉尚存一线希望,我擦干眼泪立即动笔。接过材料,李校长迅速把它递到了教委。因为李校长的帮助,北京市教委和陕西省教委知悉了我的情况。缘于双方教委齐力协助,我才能在报名截止时重获回陕西考试的资格。

    终于有机会高考了,而妈妈如何带着行动不便的我回到千里以外的咸阳老家去考试,这个不可避免的难题摆在了眼前。正当我焦心劳思时,李希贵校长又一次伸出援手。原来他早已替我安排好一切,决定让工会金主席以及初中部张老师陪同我回去考试。即将出发前,李校长还亲自为我送行!

    每每想起李校长和我之间的故事,无限的感动涌上心头。感谢您我的好校长,您勇敢地将爱心接力棒从老校长手里接过来,继续用绵绵不断的爱心护送着我走过高中最艰难的日子。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顺利跨过高考那道坎!

    恩师——农大教务处处长周旭峰

    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从高中附近的住所搬到清华西门附近的水磨村,母女三人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想到即将来临的四年大学生活,心里充满了忧虑:“担心病残的身体承受不了上学路上的艰辛,担心微薄的收入缴纳不起未来几年的房租,担心年迈的母亲扛不住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这一切担忧,冲淡了考上大学的喜悦。

    就在这时,周处长出现了。他亲自来水磨村的探望,让我看到了希望与光明;他安慰人心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踏实和喜乐;他亲切的问候,让我忘却了忧愁与烦恼。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免费住进了农大公主楼,从此拥有了一个如家一般温馨的宿舍。

    然而第一次来水磨村的探望,只是他关爱的起点。自从住进农大,他用持久的爱一直庇护着我度过大学四年时光。当上课的教室被安排在没有电梯的教学楼,为了我安全地上课,他不辞辛劳地去调换教室;当面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不得不选修体育,因为疾病的缘故又不能参加时,他引导着我克服掉一个个困难。

    感谢您,我敬爱的周处长!您的爱如涓涓的细流,如暖暖的阳光。其实我在心中已悄悄地把您当做父亲一样来敬重,因此在这里我最想说:“感谢您用慈父般的爱温暖了我的大学时光!”

    恩师——农大经管学院副书记马玲

    高挑的身材,甜甜的笑容,这是马书记留给我的印象。年轻美丽的她,对待工作孜孜不倦,对待学生关怀备至。

    大二时,听说学院调来一位新的女书记。得知此消息,我心中不由地去猜想新书记会是谁呢,到底有多大年纪呢,估计至少也有50多岁吧,不然如何担得起学院书记这一重要职务。

    当我还沉浸在对新书记的好奇中时,刚上任不久的马书记就亲自来宿舍探望了我。第一次见到马书记,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看起来约有30岁,一言一行尽显大家风范!细心的她关切地询问着我的学习和生活,与她交流如同和一位大姐姐谈心一般,感觉极其轻松愉快。以后的每个学期,她都会代表学院来看望我。

    时间一眨眼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宿舍,想起往日里学院的眷注、想起马书记的关怀,便决定做一面锦旗送给学院、绣一个手工艺品送给马书记。用心地完成了两件心爱的小礼物,恭恭敬敬地将它们呈递出去,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在经管学院,除了马书记,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这些人中有辛贤院长、陈宝峰副院长、张瑞海书记、王新菊班主任等。他们曾经给过的关心与爱怜,如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生活,我会记着每一个人的好在人生路上乐观前行!

    恩师——农大校长柯炳生

    大学期间令我没齿难忘的人和事数不胜数,其中最难忘的要数柯校长两次来看望我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大一下半学期开学之初,我给柯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我感怀了农大的深恩厚德,也描述了我想当面感激他的强烈愿望。

    其实递出那封信时,我没有想到柯校长真的会来看望我。因为柯校长夙夜不懈,农大有几万名师生亟待管理,也有数以百计的公务急需处理。对我来说,只要能在人群中远远地望一眼他的身影,或者在学校网站上看一看他的照片就已经知足了,从来不敢想可以近距离地见到他。

    然而当信递出去不久,我竟然收到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柯校长决定亲自来宿舍看望我们母女。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得半天都不敢信以为真。为了以最好的样子迎接柯校长,妈妈给我和姐姐换上干净的衣服并且把宿舍的地板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我们便在宿舍等待着柯校长。

    激动地等待中,宿舍传来敲门声。妈妈急忙打开门,柯校长走了进来,只见他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陪同他的还有学校一些领导。满面春风的柯校长与我们母女一一握手,之后坐在宿舍与我们聊起来。交谈中,柯校长从妈妈和姐姐口中得知我那段时间身体不佳患有贫血。视学生如子女的柯校长心疼地眉头皱在一起,关切地说:“我早该来看望你,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记住农大就是你的家,我们就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困难要直接告诉我们,我希望你在农大健康快乐地成长!”听到柯校长感人肺腑的话语,我们母女感动地有些哽咽。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到节日我都会借助手机向柯校长送去祝福,柯校长也会向我传达他的问候。每当收到他的问候之语,于我而言如见到他本人一样,立时喜笑颜开!

    令我感动的还有,时隔两年半以后,我刚刚步入大四,柯校长再一次来宿舍看望了我们。那一天他要去参加教师节联欢,并要为全校老师送上祝福。一直牵挂着我的柯校长利用联欢开始前一些空闲时间,又一次为我踏进公主楼,又一次敲开了我的宿舍门。这一次由于柯校长要去参加活动,所以我们的谈话很简短。可他还是挤出宝贵的时间和我聊了聊大学的生活,并且耐心地听我讲了讲今后的打算。

    不论是大学期间,还是毕业以后,想念柯校长时,我会打开相册,一边翻看着他与我们之间的珍贵照片,一边回忆着他来看望我们的感人场景。记忆里柯校长两次来看望我们的情景历历在目,有太多的感动无言以述,我唯有将这些感动永远铭刻在心底!

    恩人篇

    恩人——马哥哥

    妈妈带着两个病残的女儿,在外生活实属不易,若不是周围一些善良人的帮助,我们怎么能够坚持到今天。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当中有一位从未谋面的哥哥,却用如水一般柔和的爱,持久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这位深深感动我们的哥哥姓马,平时我们称他马哥哥。马哥哥的家位于离我们千里之外的江苏。八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悉了我们的故事。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已为人父,看着自己活蹦乱跳的女儿,看着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他无法想象一对花样年华的姐妹被整日困在轮椅里的滋味,他也无法想象一位母亲长年累月地陪伴女儿求学的艰辛。于是他多方打听到我们的电话并拨通了它。

    看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过来,姐姐拿起电话说了一声:“你好,请问你是谁,有什么事情吗?”对面的马哥哥用颤抖的声音讲明了他的身份和打电话的目的。他说:“虽然我的家庭不算富裕,但是我很想帮助你们,所以决定今后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300元钱来资助你们的生活。”

    一通电话,一句承诺,马哥哥坚持了八年。八年时光过去了,马哥哥的资助却从来未间断过。他感动我们的不止是绵绵不断的爱心,还有风雨无阻信守承诺的善行。在我们心中他的行为就是“上善若水”这个词的典型代表!

    恩人——陈姐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干练的短发,这是她展示给人的外表。一个成功的职场女性,一位伟大的七零后母亲,这是她真实生活的角色。她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居住在上海的陈姐。

    陈姐是通过好友介绍了解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身为母亲的她被妈妈的坚强所打动,也被我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染,因而决心寻找机会来看望我们。

    记得我读高二时的一天,对我们念念不忘的陈姐趁着来北京出差,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了我就读的学校。那一天中午下课以后,妈妈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说:“上海来了一位姐姐想要见你。”然后她把我从座位上抱起来放到轮椅上,接着急匆匆地推着轮椅走向教学楼拐角处一块半圆形的休息区。我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风衣的人站在那里,她望见我之后快步走过来,猛地抓住我的手说:“真是太高兴了,终于见到你了。”

    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开心。陈姐和我一起分享了妈妈带来的午饭——手擀面条,她像个孩子似得和我边吃边聊,并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孩子身体患有疾病。当经历孩子得病的患难时,她心里如油煎火烤般苦不堪言。多亏治疗及时,孩子才渐渐地恢复了健康。所以她特别能体会我们母女的艰难,也很敬佩妈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顾一对残疾女儿。

    临走前,陈姐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妈妈时,她轻声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您能够收下。”妈妈操着陕西口音极力地推辞说:“不行,我们不能要。”而陈姐用真诚的眼神望着妈妈说:“我在物质上比你们富有,你们却在精神上比我富有,这实际上是互相帮助。”听到陈姐的解释,妈妈只好收下了。

    我上大学期间,陈姐再一次趁着出差来农大宿舍看望了我们。再相见我们还像第一次见面一样,一边吃学校食堂的饭,一边聊着生活中的往事,只是我们之间的感情经过时间的酝酿变得更浓郁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中有些朋友不常见面,心的距离却总是很近。”我觉得和陈姐之间的友谊正是如此。

    恩人——刘阿姨

    经过高考的洗礼,重新回到北京。摆脱了考试的缠累,生活变得风平浪静。调整了几日,我接到去十一学校参加高中毕业典礼的通知。想到要和母校离别了,我最后一次穿上十一校服,怀着感恩的心回到学校。

    正是在那场毕业典礼上,我结识了生命中一个值得加倍感恩和珍惜的人——刘阿姨。刘阿姨是与我同级不同班一位同学的母亲。我坐着轮椅踏进毕业典礼现场。刘阿姨穿过人群来到我身边说:“我可以和你聊一聊吗?”我停顿了一下,喜眉笑眼地说:“可以。”

    交谈中刘阿姨告诉我,她以前早听说过我的经历,只是一直未遇良机和我交谈。她还说借着我的故事,让她对十一学校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重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她字字珠玑的话使我完全敞开了心扉,将十一学校为我所做之事尽述无遗。

    谈话期间,刘阿姨问我现在有没有什么困难和担忧呢?我不经意间说出了心中的最大忧虑,即担心考上大学后交不起昂贵的学费。刘阿姨听了我的担忧,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要相信这个困难会很快得到解决。”对于阿姨的话,我未想太多,展示出一向的乐观,礼貌地谢过她的安慰。

    没想到大学开学前夕,刘阿姨找到了我,给了我一个白色的信封,上面还写了一行鼓励的话,同时告诉我这里面是大学一年的学费。我含着泪接过阿姨的信封,不知道如何感谢她。接着刘阿姨坚定地承诺道:“今后每年我都会给你送来学费,你只要安心地读书就行!”阿姨的话音刚落,感恩的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进入大学读书以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也联系到农大决定资助我的学费。得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决定,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刘阿姨时说:“学费有着落了,不用再资助我了。”刘阿姨笑盈盈地说:“傻孩子,阿姨喜欢你的坚强、你的懂事,学费既然有机构资助,这些钱就用于你们母女的生活吧。”兰心蕙性的刘阿姨恰是用绵亘不绝的爱支持着我度过大学的生活。

    身体的残缺使我在人生路上比常人面临更多的障碍,然而跨过障碍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动。感谢上苍对我的怜爱,让我在人生每个阶段都能遇见真心相助的人!

    恩人——蒋叔叔

    蒋叔叔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处处流露着自信。然而生活中却有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源于他的儿子。几年前,他和妻子以及妻子的妹妹,还有正在复读初三的儿子找到了我,希望儿子可以通过我的故事懂得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见到蒋叔叔的儿子,我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进行了交流。我询问了他的学习状态,对他的问题做了精细入微地考虑。然后向他分享了我在初中阶段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我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他能够找到我们两个人在同一阶段学习方法上的不同。

    第一次交流结束,过了几个月时间,蒋叔叔再一次带着儿子来看我。第二次见面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我问了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蒋叔叔胸有成竹地说:“今年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应该不成问题!”听到蒋叔叔的回答,看到蒋叔叔脸上的笑容,我倍感欣慰!

    接下来的交谈中,蒋叔叔把妈妈叫到一旁说:“大姐,你和孩子的故事帮到了我,我也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来帮助你们,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每个月资助你们几百块钱,希望你们母女三人生活得更好。”眨眼间,几年过去了,蒋叔叔依旧坚持着他的爱心。

    感谢蒋叔叔,感谢身边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缘于你们汇聚在一起的爱使我安心地度过每一天,期盼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你们一样成为他人的帮助!

    恩人——刘叔叔

    刘叔叔是一位优秀的军人,戴着眼镜的他,给人斯斯文文的感觉。我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他曾多次来看望我们,而且常常会和他带出来的兵相约前来。

    冬日可爱的士兵,喜欢听我的求学经历,每每听完总会夸赞道:“虽然你是个身体残疾的女孩子,但是却有军人般的钢铁意志。”听到他们的盛情夸赞,我会开玩笑着说:“我还是更希望有军人般的健康体魄。”

    刘叔叔除了会带兵,还有一个爱好——摄影。对待摄影,他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特别是步入退休的年龄,不论去哪里他都不忘记带着心爱的相机,看着眼前的景色拍几张照片,然后带回家心无旁骛地欣赏。我没有亲眼见过他在家中欣赏照片的样子,然而通过他平日里的描述我能想象到那份专注的表情。从他身上,让我看到了凡事追求卓越的精神。

    提到刘叔叔爱好摄影,记得他曾经对我说,希望能够允许他拍一组有关我学习与生活的照片,可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而耽搁了。此刻我想对刘叔叔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完成您的心愿!”

    恩人——林叔叔与徐老师夫妇

    说起和林叔叔与徐老师夫妇的相识,首先我要感谢教授大学英语的康老师。大一时我听过康老师的课,之后她出国进修一年,到了大三我们再次见面。康老师眉清目秀,身材纤瘦轻盈,偶尔会带来一些衣服送给我。在她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她的同事徐老师与林叔叔这对古道热肠的夫妇。

    与徐老师相识不久,有一天晚上她发短信问我,暂时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她帮助?那段时间,恰逢妈妈的折叠床坏了,每晚依靠板凳支撑才可以躺下休息。白天妈妈忙忙碌碌地照顾我们,晚上缺乏睡眠导致身体疲惫不堪。我担心她力不能支,于是回复徐老师:“如果您家里有闲置的折叠床,我想替妈妈借用一段日子。”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林叔叔与徐老师竟然买来一张新的折叠床,找人送到了我的宿舍。看到崭新的折叠床,想到妈妈终于能安稳踏实地睡觉了,我连连对徐老师与林叔叔说谢谢。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徐老师除了要忙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林叔叔代表她来看望我们。生活中不论我们遇到什么难事,林叔叔只要知道便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回想林叔叔与徐老师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恩!如今我搬离了农大,由于路途原因和他们很少再相见。不过距离不能阻隔我那颗祝福他们的心!

    其实我要感谢的人远不止这些。十多年的漂泊生活中,上车时能得到一只搀扶的手,失落时能看到一张微笑的脸,自卑时能寻到一双鼓励的眼……这些全被我视作至宝。也许他们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可是却令我铭感不忘!

    短短上万字的感恩篇章,无论如何都不能将给过我恩惠之人一一穷尽,可那些温暖的瞬间早已在心底留下了痕迹。我会在感恩中迎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也会将这份感恩尽力传递出去,让更多的心灵感受到爱的温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