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善美的格言-恩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怨恨是一种传染病,如果家庭中有人得了这种病,那么,全家所有的人都会染上它。

    ——〔法〕巴尔扎克,引自《婚姻的心理学》

    忘恩负义永远是一种弱点。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才干的人是忘恩负义的。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感恩和背信不过是同一行列的首尾两端。

    ——〔美〕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

    德无细,怨无小。

    ——〔中〕刘向《说苑·复恩》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中〕洪应明《菜根谭》

    处怨易,处恩难。

    ——〔中〕申涵光《荆园小语》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中〕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

    爱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

    ——〔中〕管仲《管子·枢言》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中〕荀况《荀子·劝学》

    多许少与者怨。

    ——〔中〕张商英《素书》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中〕史典《愿体集》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中〕傅雷《傅雷家书》

    我痛恨人们的忘恩,比之痛恨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是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陷入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以怨报德的人应该是人类的公敌,他对待人类可能比他对待自己的恩人还要恶毒,因为世人没有施恩于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英〕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人们往往忘记善行和恶举,甚至还会憎恨自己的恩人或是停止憎恨自己的仇人。对他们来说,报恩或报仇的需要就像是他们不情愿服从的暴君。

    ——〔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受过我们恩德尚未报答的人,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他所欠的债。可是当我们遇到一个我们受过他的恩德但尚未报答的人,我们却常常想不起我们所欠的债!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中〕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不怨天,不尤人。

    ——〔中〕孔丘《论语·宪问》

    不念旧恶,怨是用(以)希(稀)。

    ——〔中〕孔丘《论语·公冶长》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中〕孔丘《论语·宪问》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中〕刘向等《战国策·中山策》

    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中〕张商英《素书》

    人有恩于我,自当铭心,传之世世,不可忘报。一切仇怨,不但自家当忘,亦不可示子孙留笔札。

    ——〔中〕朱国祯《涌幢小品》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

    ——〔中〕洪应明《菜根谭》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中〕洪应明《菜根谭》

    若将恩报冤,如汤去泼雪。若将冤报冤,豺狼重见蝎。

    ——〔中〕冯梦龙《醒世恒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