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出类拔萃的学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维珍再三追问万桐书画眉为什么要把他引向西边去,这意味着什么?

    万桐书一本正经地回答:

    “妈妈,你不明白它们的语言,自然不知道它们的心思了。”

    王维珍疑惑不解地说:

    “它们的心思?”

    “对!他们的心思很重。”

    “你怎么知道?”

    “我能听懂它们的话。”

    “话?”

    “它们也是有情感的生命,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

    “它们有语言?”

    “是的。它们的语言人是不懂的,这就是跟它们不懂人的语言是一个道理。”

    “你为什么懂它们的语言,而我怎么不懂?”

    “因为我出生在它们的生命磁场里,受到它们的影响,生命的基因里有它们的语言因素,所以能听懂它们的话,也能表达他们的话语,跟它们产生了语言的共鸣,它们把我看成了它们的同类和朋友。而你没有这些天性的因素,所以,你听不懂它们的话。”

    “你怎么像个大人?说出的话,比大人还深奥?”

    “我也不明白。反正我现在的头脑非常清醒,非常活跃,说话由不得我自己了。”

    “你心里在想什么?”

    “想画眉的哀伤。”

    “哀伤?它们有什么伤心的事?”

    “它们说它们的声音本来是表达它们的感情的,人却看重了它们的声音悦耳,拿它们取乐,把它们抓住关进笼子当囚徒,剥夺了它们的天性和自由,它们很苦恼,想法逃避,总也逃不过。”

    “逃?怎么逃?”

    “它们说他们为了不让人知道它们生儿育女的地方,只好在天空恋爱做爱,在人摸不着的时间和地点生育后代,为的是让人抓不到,可是人太聪明了,太有办法了,终究还是能抓到它们的后代与同伴送进牢笼,供他们取乐。特别是在这里,它们感到很悲哀。”

    “为什么在这地方会感到很悲哀呢?”

    “声音最美的画眉产生在湖北,人们都愿用高价买这里的画眉,为了钱,这里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捕捉画眉,卖向全国各地,想远走高飞。”

    “飞向何处?”

    “飞向西边的世界。”

    “哪里就没人抓吗?”

    “有。但那里的天空很辽阔,地域很广大,山脉很雄伟,树林很繁密,水域很安静,人烟又稀少,捕捉它们的人也很少,想抓的人也不会知道她们就是湖北的名画眉,它们觉得它们在哪里会发挥应有的生命的威力,唱出最美的歌,产生最好的歌唱家,为生命的世界增添活力和光彩。”

    “它们为什么引你去?”

    “因为,我也属于它们的生命世界,同在一个语言的生命链中,它们关注我,劝导我,让我跟它们同去西边的辽阔世界,同唱生命的赞歌。”

    “可你毕竟是人,而不是鸟呀!”

    “所以,它们的理解有限,只看到了我是有它们天性的因素,而不知我是人。”

    “为什么不知你是人?”

    “因为,它们的智力有限,不懂人的语言和智力,不了解人类世界的奥秘,所以,它们不知道作为人的我的一切。”

    “它们还是比较单纯,对吗?”

    “所以它们很可爱,我非常爱它们,它们在生命的世界里还是有兆示的。”

    “什么兆示?”“自然而然,天性的预示,不带任何个人的欲望。”

    “是什么?”

    “预示我将来的前程在西边的世界,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愿一切随缘吧!”

    “作为生命,画眉也会有生存的玄机,是不是?”

    “是的。凡是生命,都有自己的玄机,为异类所不知的玄机,感谢画眉们的垂情,让我知道了它们的奥秘。”

    “奥秘?”

    “是的。那是引人类世界特别关注与欣赏的东西,我会借用与发挥出来的。”

    “那是什么?”

    “声音,歌唱的声音。”

    “你有这个志向吗?”

    “有。那是储存在身体里的潜能,一定会发挥出来的,我不会辜负画眉们对我的启示。”

    “你对画眉的顿悟,显示了人的特异功能,超出了人的本能,是不是?”

    “也许是的,我也说不清楚了。妈,我有些累了,头很晕,我要睡觉了。”

    万桐书说完话,立即倒在床上,闭上两眼很快进入睡乡。

    王维珍在想:这孩子生活在鸟与人的两重世界里,既有画眉的纯真,又有人情的复杂,但愿他千万别误入歧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

    她面对自己可爱而又有灵性的儿子,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脸上露出了期盼的笑容。

    岁月的无形的牵手把万桐书很快拉入到少年求学的年龄,渴望知识的他在小学的田地里突飞猛进,引人瞩目。

    当时的汉口充满了上海的气质,既有传统的承袭,又有现代的时尚。

    时局的动乱与黑暗把汉口引入魔鬼的世界。

    革命的火光在暗夜里显得十分炫目,令人振奋,昭示着人类走向光明的希望。

    军阀们的腥风血雨使国家和人民喘息在窒息中不得安宁,备受凌辱。

    外国洋人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所谓的英租界,法租界等不少外国租借都是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国领土的印证。跟上海一样,汉口在全身也烙下了这样的印记,耻辱的印证,悲痛的印证,导致中国人英勇反抗的印证。

    汉口在不断的革命与斗争中呼唤着时代的文明与进步。

    呼唤着人类的自由与民主。

    呼唤着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共产党人和革命党人高举起振兴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旗帜,把汉口引向革命的航道。

    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既有封建传统的模式,也有进行现代化教育的学校。

    万桐书选择了公立的学校,接受新兴的教育模式,汲取知识的营养,以充实自己。

    在小学期间,万桐书仍然带着孩童时期所特有的天性与特异的功能,学习各种规定的课本知识,显示出超人的聪明和记忆,博得所有老师的惊叹。

    特别是音乐课的学习,万桐书给老师们的惊喜更加不可思议。

    音乐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示范性的对同学们唱一遍,他便立即记在脑海,张口就很流畅地唱出来,与老师所唱的丝毫没有差别,但那声音的音色和音质远远超过了音乐老师。

    所有的学生都以惊奇的目光听他唱歌,觉得很好听,而不愿再听音乐老师的传唱和帮教。

    音乐老师是位年轻的女老师,弹得一手好钢琴。

    音乐女教师发现了一个天才的学生,非常快乐,他断定这个聪明过人的学生将来定会大有作为,格外地关心和开导,恨不得把浑身的劲都使出来,让万桐书变成音乐的骄子。

    所以,她把教学生视唱的任务交给了万桐书,让万桐书担当教唱歌曲的任务,而自己省心又省力的弹钢琴。

    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展开歌谱弹钢琴的时候,万桐书只看了一边歌谱,便牢记于心,并能流利地背唱出来,使她大惊失色。

    便使她吃惊的是,当万桐书看两遍她所弹奏的钢琴曲,万桐书就能不看歌谱用手在钢琴上弹出曲子,那节奏和她弹的一摸一样。

    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眼前所出现的真实的事情。

    他有意地考查万桐书,结果出现的情况比不考查更惊人,更令人惊讶!

    她暗暗称奇,莫非他是上帝有意派给她的音乐天才,一个非凡的音乐神童,来给她当学生,给她增添光彩。

    她觉得喜从天降,她要把万桐书当做她音乐教学不凡的筹码,教出人才的资本,她要让她的学生为她争得所有的荣誉,称她为天才的音乐教师。

    这位机敏而又漂亮的音乐女教师为发现了万桐书而沾沾自喜。

    她以万桐书为资本而暗暗设计自己走向荣耀的殿堂,准备摘取育人有功的桂冠。

    所以,她不愿对外宣传有关万桐书音乐的奇迹的事。

    她在学校也守口如瓶,对任何教师和领导也不提有关万桐书的事。

    事实上口碑是很难阻止得了的,学生们尽管不敢公开宣扬,但他们可以悄悄地宣扬,神秘地宣讲,消息还是不径而走。

    首先是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有关万桐书的事,主动去找音乐老师询问有关万桐书音乐特长的事,然而,音乐老师却不以为然的说:“没有什么可说的,我正在单独培养他,让他发挥音乐的特长,你就别关心了,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你也别去问万桐书,那样会扰乱他的注意力,对他的发挥不利。到时候,我会让他在音乐上给你增光的,你要配合我,千万别声张出去。否则……”

    这位音乐女教师说道最后竟然闭嘴不说了,使询问者陷入迷惑。

    询问者是一位很古板的语文老师,也是个女的,比音乐老师大的多,她注意文学与作文,而对音乐不太感兴趣。

    当她从学生的口中听到有关万桐书的特异之事后,坐不住了,先去问万桐书,得不到明确的解答,便去找音乐女教师,又得到如此含糊不清的解释,感到很纳闷。

    但她是个很正统的女人,越是弄不明白的事,越是要弄清楚。

    她对音乐教师的解释并不满意,认为她在隐瞒什么,便直截了当地说:“米司张,你说了半天,并没有说出我要知道的事情。”

    音乐女教师心中有些不乐,但仍然微笑着说:“米司关,你想知道什么?”

    这位姓关的语文教师板着脸说:

    “我是他的班主任,我有权知道他的一切,也有责任掌握他的情况,你应该告诉我有关他的一切。”

    听了关老师的话,音乐女教师张敏也有些不高兴了,但她仍然笑容满面地说:“关老师,我能告诉你什么呀?万桐书只是有些音乐的潜能,我正在挖掘,让他发挥出来,这是很费劲的事,如果成功了,他会给你长面子的,我在帮你培养有用的人才,成不成,现在还不知道,勿须张扬。如果成了的话,到时候,会有个惊喜,对我们都有好处的,所以,我要关老师配合我,不要追问什么,等待收获的一天吧!”

    关老师名叫关婷,仍然不明就里地说:“你所说的惊喜是什么意思?”

    张敏觉得她终于避过了关婷问话的要害,那就是有关万桐书音乐的天性问题,感到释然似地说:“我想教他一首歌,经过很好的训练,让他在全校的歌咏大赛上获奖。到时,不就给你增光了吗?这难道不是惊喜吗?”

    关婷听后觉得心里很舒服,对张敏抱歉似地说:“原来是这样。请你别误会我刚才的不解,我会配合你的,请你多费心吧!那万桐书的事,就交给你了,但愿你所说的惊喜会出现。”

    张敏还是笑盈盈地说:

    “我想会出现的。我会努力的,培养出一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不过,万桐书很听我的话,我想,我不会让关老师失望的,请你放心好了。”

    听到张敏语重心长的话,关婷的脸上有了自得的笑容,觉得张敏是在抬爱她,在为她花费力气,在为她增光添彩,这样的音乐老师是她所极需要的,所以,她很诚恳地说:“张老师考虑得很周全,我很佩服,我十分赞赏张老师的教学计划,预祝张老师成功。”

    “谢谢关老师的信任,有关老师的密切配合,我会尽心尽力的,一定会让惊喜出现的,请关老师放心。”

    送走了古板而又认真的关老师,机敏的张敏感到如释重负似的松了口气。

    她为自己隐瞒了万桐书的天性而感到自得。

    她为自己说服了关婷而感到得意。

    她为自己有把握推出万桐书以捞取荣誉而感到快乐。

    学校的歌咏比赛的日期快到了,张敏显得很兴奋。她给万桐书指定了一首儿歌,要他去唱。

    万桐书并没有拒绝,接受并唱的很出色,使张敏感到胜算在握。

    她又让万桐书学练了一首钢琴曲,万桐书依然弹的很出色,张敏感到心里很踏实,心想惊喜定会出现的。

    然而,事情的变化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的,她做梦也不曾想到。

    她不仅没有捞到所谓的荣耀,而且落了个隐瞒天才的坏名声。

    天才的怪异表现击破了她虚伪的梦幻。

    任何亵渎天才的行为到头来都会被天才所取笑。

    张敏也不例外,她的所谓聪明在天才面前只不过是愚蠢的展示而已。

    在比赛的前一天,张敏在校长和众位老师面前大肆宣扬她如何费尽心血教万桐书学会了参赛的歌儿和曲子,如何手把手地教会了万桐书弹钢琴,让人们都觉得她已经呕心沥血地培养出一个音乐的天才。

    然而,人们似信非信地等待开赛的一天,看看到底情况会不会像她所说的那样精彩。

    比赛的结果,奇迹出现了。

    人们不仅十分惊叹,而且发出疑问。

    惊叹万桐书的天才,质疑张敏的行为。

    万桐书的声誉,像火山爆发似地猛烈而又飞快地传向校外,传向社会,被誉为了不起的音乐界的少年天才。

    奇迹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

    出现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规定的突变也是一个奇迹。

    一切的变数仿佛都是不经意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定规。

    最大的变数就是万桐书的出奇的行为。

    他的行为的出现既不是人意的驱使,也不是校规的左右,而是很自然的事情。

    天才是不受人为的扭曲,需要的则是随意而又随性的发挥。

    天才是不理会权力的压抑的,越是出现权力左右的地方,越是不见天才。

    所以,天才把支配的人意和蔑视的权力丑化为扼杀的魔鬼。

    天才的美与自然跟魔鬼的丑与做作当然是水火不相容的。

    既然真理是固然存在的,那么万桐书的天性使然的行为自然就会成为一个不与惯常同在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

    自然引起世俗者的惊愕与哗变。

    这不是万桐书故意人为的一种变数。

    而这一切都是天性的默然与使然。

    对世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和反抗,其后果导致世俗者成为悲哀者,自悔不该对天才进行戏弄。

    权力者要以谋算主宰天才,而天才则以特有的方式加以抗拒,使谋算家的目的落空了,这是天才的巧妙胜利。

    对于诱使、利用、迫害、毁灭天才的不义者和愚人,天才采取不予理睬的手段,采取与其相反的做法正是天才聪慧的应对。

    天才的少年万桐书正是基于上述的心绪和韧劲才使形形色色的思想的掌控者受到了应有的惩治。

    天才的萌芽必然开花结果。

    天才的芬芳必然飘逸天空和大地。

    当比赛的帷幕拉开后,张敏不止一次叮咛万桐书独唱她所指定的歌曲:《一个少儿的美梦》。

    万桐书付之一笑,点头答应了,但他心中有数,一支歌绝不会让他离开演唱的舞台,他早已准备了另外三支复唱的歌儿。

    当他唱完第一支歌后,听众被惊呆了,场中静默了片刻,忽地又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掌声久久不停,呼声不断请他再唱。

    于是,他又放声唱了三支歌儿,那都是他在下面练唱好了的歌儿,音乐老师并不知道。

    当他唱完最后一支歌儿:《一个少年的呐喊》后,台下所有的学生都流出了感动的热泪,用欢呼表达了他们对万桐书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传达了他们被压抑被忽视被扭曲的心声。

    张敏睁大了吃惊的眼睛看着台上的万桐书生出几许怨恨:这家伙证实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他不是我教出来的天才。

    按规定的顺序,万桐书又要弹钢琴曲了,张敏不死心地又要求他弹她所教的《月光的快乐》,并指令他不准再弹别的任何曲子,他这回没有点头,也没有拒绝,只是付之一笑。

    到了该他弹钢琴时,他并不弹张敏教他的曲子,而自作主张的弹出了一支外国少儿歌曲《月亮的泪滴是星星》,这支曲子难度非常大,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很难弹好的。

    然而万桐书不仅弹的得心应手,而且弹得催人泪下,使台下的学生听众感动得低头抽泣,抬头狂叫,整个礼堂掀起了海啸般的浪涛。

    在学生听众的要求下,他又弹了另外两支钢琴曲,同样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共鸣。

    万桐书的所唱所弹完全脱离了张敏老师的筹划,她先前的教学有示的虚荣感荡然无存了,她不敢正视班主任关婷老师。而关婷老师又偏偏对她说:“我已经了解了,万桐书的特长,不是你教出来的,是他自学的,是他母亲启发出来的,你骗了我,想居功自傲呀!”

    张敏这次不笑了,冷冷地说:

    “我并没骗你,更不想居功自傲,作为班主任,你早该知道呀!”

    “我太疏忽了,正是有眼无珠呀!”

    “你的眼睛只盯着那些有钱人家的学生,只盯着权门贵子而无视了清贫人家的孩子,所以,你看不到天才。”

    “可天才并不是你培养出来的,你想借光照亮自己,反而更暗淡,我还替你吹嘘了一番,真傻!看你怎么面对校长的质疑呀!”

    她们结束了唇枪舌剑的争斗各自走了。

    关婷回家后暗自反省了一翻:这个万桐书将来是自己的骄傲,得对他改变态度。

    张敏回家一夜未眠,思考着该如何对校长作出自责,求得宽恕。

    校长为发现了万桐书而兴奋不已,对万桐书格外的亲热和关心。

    他为了讨好万桐书竟然把关婷和张敏同时叫到办公室,当着万桐书的面训斥她们对万桐书的关心不够,隐瞒了事实真相,该做检讨。

    万桐书笑吟吟地听完了校长的话,不以为然地替两位老师辩护,他坦诚地说:“校长,请你别责怪两位老师,她们又忙又很辛苦,我的事她们不知道,是我没告诉她们,她们误解了事实真相,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瞒校长,请校长原谅她们。”

    校长说话的表情很严肃:

    “她们应该早告诉我,我就会对你更关心更珍惜,更爱护,可是,我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情,不行,我要惩罚她们!”

    两位女老师一直垂头丧气地站着不说话,心情很沉重,万桐书觉得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果决地说:“如果校长不宽恕她们,我将拒绝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音乐比赛。”

    校长听后立即改变了态度,和缓地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还这么懂事,知道替老师着想。”

    “不管怎么样,她们总是我的老师,对我有教育有成材的恩惠,值得我尊敬,我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教诲。不能因为我,委屈了两位老师。要这样,我会不安的,我的母亲也会责怪我的。”

    两位老师很受感动,眼眶噙着泪珠,惭愧地望着万桐书,说不出话来。

    校长也被感动。

    他的脸上流露出愧疚的神色。

    他真诚地说:

    “万桐书,你不光聪明,还很善良,我听了你的话,很受感动,我同意你的意见,决定原谅她们,你还有什么要求?”

    “没有了。”

    “你还拒绝参赛吗?”

    “不拒绝了。”

    “好,希望你为学校争光,争取获奖,有无信心?”

    “有!”

    “好!我相信你,一定会给学校争得最好的荣誉,你可以走了。万桐书很有礼貌地对校长和两位女老师各鞠一躬,然后走出门去。

    校长对两位女老师很有轻重很有分寸地开导了一番,提醒她们多加关照万桐书,为万桐书在全市参赛尽职尽责,提供有效的帮助,她们表示全力以赴,决不辜负校长的期望。

    一切都在万桐书的把握之中。

    一切都在万桐书的胜算之中。

    在全市小学歌咏比赛中,万桐书又以同样的独唱和钢琴演奏曲夺得了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博得全校师生的赞扬。

    至此,万桐书在全市学生中赢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为他进入中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他的母亲王维珍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亲切有力的帮助。

    王维珍平时不仅给万桐书买来许多音乐故事之类的书,教他看,而且还到一家钢琴乐器店租了一架钢琴,让他练琴。

    她怕万桐书练歪了技法,领着他到一家颇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的私人学堂,支付了很昂贵的学费,请那名师指导,结果获益不浅。

    那名师一直为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学生而苦恼而着急。

    万桐书的到来并未引起他的关注。他心想又是一个没有天赋的孩子慕名而来了,并不热心。

    王维珍看出了演奏家的心思,有意催促他当面考试一下,免得中途退回。

    演奏家采纳了王维珍的意见,摊开乐谱先读最简单的乐音,试探万桐书的听觉,又念曲谱考查万桐书的记谱能力,然后再看万桐书的手指,让他在音板上弹伸手指,查看他的屈伸能力和弹跳张力。

    考查的结果出人意料,先天的优越条件让演奏家啧啧称赞。

    挑剔的老师又把考核升高一档,万桐书顺利通过,老师教他识谱后,说明天背会了曲谱再做下一步的深入。

    然而,万桐书还没等老师送客,便立即把识过几遍的曲谱大声背了出来,使这位老师大吃一惊,当即改变了念头,让他继续往下进行。

    全部考查的项目都非常出色,演奏家非常满意,说明天再来试琴。

    万桐书并不离去,快步走进钢琴,当即弹奏起来。

    弹奏的曲子就是刚才考试的曲谱。演奏家听后满脸是笑,惊喜地看着万桐书深情地说:“你真是个天才啊!”

    王维珍舒心地问:

    “曲老师满意吗?”

    被称为曲老师的演奏家名叫曲亮,他很爽快地说:“很满意。这孩子悟性很高,乐感特强,指法灵巧,记忆惊人,只是训练不够,弹奏欠准,节奏不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练,定会大有改观。说实话,我收到了一个难得的天才啊!我会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的,请你放心吧!”

    王维珍感激地说:

    “谢谢曲老师。”

    万桐书也深鞠一躬地说:

    “感谢曲老师的栽培。”

    自此后,在曲老师的悉心指教下,万桐书进步很快,称了名副其实的音乐天才。

    在学校的那些特殊的举动,在比赛中的那些成绩和荣誉的获得,都与他在曲老师门下刻苦学习,日臻升华分不开的,说明天才是离不开勤奋的。

    所以,王维珍很有感慨地提醒万桐书:任何天才,如果离开了勤奋,便会夭折。

    万桐书牢记母亲的话,丝毫不敢马虎,不敢懈怠,不敢骄傲,所以,才会做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王维珍看到万桐书在学校的举止行为很振奋,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白花费,对儿子充满了信心。

    随着岁月不断更替,万桐书也逐渐长大了,眼看就要成为中学生了,王维珍不得不为他的学业操心。

    万桐书能够体谅自己母亲的甘苦,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以他为苦为乐,以他为荣为福,说什么都不能做出让自己的母亲失望的事情。

    进入中学后,万桐书更加勤奋地学习,深知自己的母亲为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一点都不敢奢侈,很讲究生活的节俭,为母亲支付学费的艰辛而深感不安。

    他利用学习的业余时间去教唱歌曲和钢琴,挣些辛苦钱,补贴家中的生活费用,减轻母亲的负担。

    万桐书越是这样体谅母亲,关心母亲,作为他母亲的王维珍越是过意不去,更加不分昼夜地干裁缝活,缝制时尚的衣裳走大街上卖,挣下钱准备给万桐书买架钢琴,让他在家安心地练琴。

    万桐书看到自己的母亲如此拼命地干活挣钱,说要给他买钢琴,他更加于心不安,劝阻自己的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

    王维珍始终不听万桐书的劝阻,反而劝万桐书只管好好好读书,别干涉她的事。

    他急了,说母亲再要这样不要命地干活,他就不读书了。

    王维珍问他:

    “你为什么这样做?”

    万桐书说:

    “我怕你累病了。”

    王维珍说:

    “我身体很好,累不病的,你放心。”

    万桐书说:

    “时间长了,你会累病。我看你这些天来脸色不好,身体也虚弱,还咳嗽,不是好现象,我心疼呀!”

    王维珍说:

    “那是你神经过敏了,我从来都是这样的,不会有病的,你放心好了。”

    万桐书说:

    “我理解母亲的好心,你是为给我买钢琴才这样不要命的干活卖衣裳。可是钢琴很贵的,累死你,也挣不下买钢琴的那些钱,你就别卖命了,我求你了。”

    王维珍说:

    “孩子,你别担心,前几年你爸爸送来的那袋钱,我没用,还留着,我再挣些钱,加起来,就可以买架钢琴了。”

    万桐书说:

    “那袋钱,你真的没用?”

    王维珍说:

    “真的,你不信?我拿给你看。”

    王维珍从衣柜取出了一个钱袋子,里面装满了钱,万桐书看了,不禁引起了深深的回忆。

    那是1931年的一个秋天的中午,年已8岁的万桐书已经上小学了,总不见自己的父亲的面,很难过。

    跟他一起读书的孩子都有父亲来学校开家长会,找老师谈话,而他却没有父亲,心里不是滋味。

    他问母亲父亲为什么不回家,他的母亲总是用话搪塞他,躲避他的追问,他很不开心。问多了,又见自己的母亲很忧伤,很悲观,他只好不问了。

    他很想念自己的父亲,很想见自己的父亲,但又不好追问自己的母亲,他怕引起自己母亲的伤感和心病,只好把思念的冲动压在心底,默不作声。

    由于思念过多的原因,他在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向他跑来了,他也迎上去扑在父亲的怀里大哭。

    结果哭声惊醒了母亲,母亲惊叫着把他推醒了。

    他坐起来对母亲叙述了梦中的情景,母亲安慰他说这是个好梦,说他的父亲一定会回来的。

    母亲为他擦去了脸上的眼泪。

    又为他擦去了身上的汗水。

    他怔怔地坐在床上发呆,静思默想。眼前总是闪现父亲的影子和面容。突然,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意念:天亮后,父亲一定会回到家。

    他把他的意念告诉给坐在他旁边发愁的母亲,他的母亲渐渐舒展了眉头,对他点了点头,说他的意念是可靠的信息。

    他问他的母亲为何这样自信,他的母亲说他有特异功能,能预见到将会发生的事情,他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他怎么并不觉得有什么预见的能力。

    他的母亲说他也许感觉不到天性的使然是因为习以为常的原因,而在旁观者来说却是事实的闪现。

    他的母亲告诉他说这样的例子在他身上出现的并不少。

    她已经对自己的孩子的潜意识反映的现象不足为怪了,认为是见证真实的前奏。

    万桐书并不跟自己的母亲争辩真伪,他怕打扰了母亲的睡意而影响母亲的身体,只好缄口不言了。

    他假装很疲倦的样子说要睡觉了,拉他的母亲躺倒身子快入睡,他的母亲看到自己儿子瞌睡的样子,便也睡觉了。

    他的母亲由于干活疲劳过度了,躺倒后很快就睡着了。

    他看到自己的母亲确实睡着了,不由感到一阵如释重负似的欣慰。

    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万桐书从学校回到家吃饭。吃完饭他走出家门正准备到学校上课去,却出现了惊喜的事情。

    他远远地看到一个身穿长袍马褂,头戴黑色瓜皮帽的人,手提着一个装钱的布袋子,向他快步走来。

    那人走近他似乎要打听什么人家,正准备开口说话时,他却对那人亲热地叫了一声“爹!”

    被叫“爹”的人并不认识他,愕了一会儿,忽然悟到了什么似地走近他,伸出手抚摸他的头,亲切地问:“你是汉生吗?”

    汉生是他父亲给他起的小名。他听他母亲说起过。

    他立即回答说:

    “是的,我是汉生。”

    他的父亲惊喜地问他:

    “你怎么认出我的?”

    万桐书利落地说:

    “家里有父亲的相片,我常常看,记住了父亲的长相,还有……”

    他的父亲又问:

    “还有什么?”

    他高兴地说:

    “昨天夜里我梦见父亲天亮回来了,我妈说我的梦很灵验,父亲一定会回来,所以,我断定你就是我的父亲。”

    他的父亲激动不已地抱起他,亲切地问他:“你们搬家了?”

    “是的。”

    “搬在哪里了?”

    万桐书用手一指身后的小巷,说:“那里面。”

    他的父亲抱着他走向他所指的小巷里面的小院。

    万桐书从他父亲的手臂上跳下来,欢奔乱跳地跑进院子,不住声地喊他的母亲,说他的父亲回来了。

    王维珍走出房门,赶忙迎上去,喊了一声“勖之!”二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只见王维珍脸上流出了激动的热泪,却听不见二人说什么话。

    万桐书催他母亲:

    “妈,快让爹进屋吧!”

    王维珍听到儿子的喊声,仿佛从梦境醒来似地赶忙把万勖之拉进屋子里。

    万桐书又跟他的父亲说了些亲热的话,看看表,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就背起书包走了。

    到了晚上,万桐书一个劲地追问万勖之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干什么去了?

    万勖之自觉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但又不便对自己的儿子说出他那些危险的保密的事,他怕自己的儿子经受不住惊吓,又怕儿子不太明白社会的复杂,泄露了机密,酿成大祸,就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到上海给人看病去了,一直很忙,没顾得上回家,让他的母亲受苦受累了,很对不起他的母亲,也对不起他,请他们原谅。

    听了万勖之的肺腑之言和自责之语,王维珍丝毫也没有流露出责怪他的情绪,相反的是,她还安慰他,说他这么多年太辛苦太劳累了。

    万桐书也安慰自己的父亲说别想过去的一切,安心地在家过日子,一家人好好快乐的生活吧!

    还说只要父亲在身边,他就心里踏实了,不觉得孤单了。

    万勖之听了很感动,不住地抚摸万桐书的头,心想多好的儿子呀!

    他们说了许多知心的话,也说了许多互相鼓励的话,每个人都感到了家人团聚的快乐和幸福。

    夜里,万勖之搂着自己的儿子问长问短,显得无比的亲切。

    万桐书睡在父亲的怀里,感到那样温暖那样宽心那样踏实,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到了第二天中午,当万桐书放学回家要跟自己的父亲说话时,却不见了父亲的踪影,他问他的母亲说父亲呢?

    他的母亲掩饰着悲痛的情绪,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不由陷入茫然与愕然的愁绪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