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和考查,竟然意外地发现有许多出生在鄂地的不平凡的人士,大都出生在充满寒意的年末之日,也就是说,他们迎着年岁的寒风和飞雪而勇敢地出现在人世的生命的舞台上,面对人世的冷清与残酷面对自然的严寒与挑战,并未退缩闭眼,而是大声疾呼地发出抗争的示威,勇敢地活了下来。
当他们在生命的开始就遇到了某种不愉快的考验时,他们挺住了,活过来了,经受了磨难的洗礼后会变得更加坚强而又出奇,对人生以后的种种挑战也就毫不畏惧,大胆的面对,直至成为胜利者。
他对两位茫然的听者征询地说:“你们知道西汉时期的美女王昭君的故事吗?”
万勖之和王维珍异口同声说:“当然知道,这还用问?”
鄂先生坦诚地说:“王昭君的故事,家喻户晓,你们当然会知道的,但你们千万别以为我小看了你们,故意考你们,我是另有说头。”
万勖之愕然地问:“什么说头?”
王维珍不耐烦地说:“鄂兄,你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鄂先生喝口茶,慢条斯理地说:“我考证过她的身世,觉得很特别。”
万勖之望着王维珍,似乎有所费解地说:“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维珍也不以为然地问:“难道她不是女人?”
鄂先生觉得王维珍问得可笑,但他并不责怪,依然不疾不徐地说:“我发现王昭君并不是像有些传说和戏曲唱段上所说的的是什么京城的美女,或者说是苏杭的千金小姐,不是的……”
万勖之从茫然之中开始醒悟过来,他笑笑说:“鄂兄原来在考证她的祖籍啊!”
鄂先生坦然的承认道:“是的,我另有深意,这说明……”
王维珍开门见山似地说:“说明什么?她到底是哪里人?”
鄂先生仍然不急不躁地说:“她就是我们湖北人。”
万勖之打趣地说:“难怪鄂兄这么感兴趣,原来她是你的同乡啊!”
王维珍故意挑逗说:“鄂兄不会是往自己的脸上故意贴金吧!我怎么说她是我们湖南人。”
鄂先生笑起来了,心想王维珍竟然这么直爽,这么纯真好强,实在是心地坦诚得让人感动,不遮不掩得令钦敬。
他颇有感触似地说:“弟妹的性格倒有些像王昭君,直来直去的,毫不藏拙。”
王维珍一翻白眼,催促地说:“别拿我说事,快说,王昭君到底是不是湖北人?”
鄂先生爽快地说:“是湖北人。她出生在当时的姊归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兴山县明妃村。”
万勖之顿悟似地说:“原来如此,这说明号称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原本就是鄂兄的同乡,看来鄂地不光有九头鸟,而且还有出奇的大美人,这可是鄂人的骄傲啊!”
王维珍鼓掌大笑说:“也是鄂兄的骄傲呀!”
鄂先生也笑着说:“也是你们的骄傲嘛!”
万勖之夫妇一怔,同时发问:“我们?”
鄂先生释疑地说:“难道你们现在不也是鄂人吗?”
万勖之夫妇自豪地说:“是的,是的!我们也是鄂人啊!”
鄂先生郑重地说:“而且是极不平凡的鄂人啊!”
王维珍深有感触地看看万勖这,心头不由生出几许敬意来。
鄂先生又喝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更使人难以想象的是,王昭君也出生在当时一个风雪交加的12月的岁末。”
万勖之心想鄂先生的确是一个心细过人的智者,连这样的问题都认真考究,难怪他做起秘密工作来那样认真负责,那样缜密周到,那样万无一失,实在令人敬佩啊!
他说:“怪不得王昭君能适应匈奴的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冰天雪地的环境,原来她幼小的生命,是在风雪的天气中诞生的。”
王维珍也附和说:“对!她天生不怕冷,不怕苦呀!”
鄂先生引申似地说:“她到匈奴的最大功绩是消除战乱,力争和平,为汉朝和匈奴和平相处长达60年而无战事做出了贡献。她身在匈奴,心系祖国,为民族团结,两国和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堪称巾帼英雄,和平使者,值得我们学习。”
万勖之激愤不已地说:“看眼前的中国,令人气愤,外国列强不断的侵华,北洋军阀分裂国家,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实在堪忧,革命党人更应挑起历史的重任,加倍努力。”
鄂先生点点头,以充沛的口气说:“对!我们要更加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为消除军阀割据,建立一个和平统一的国家而加倍努力。”
王维珍有感而发地说:“看来王昭君的作用,激发了你们,这个女人了不起啊!”
鄂先生恳切地说:“了不起的人还有呐!”
王维珍追问:“还有?都是谁?”
鄂先生沉思了一会儿,喝下几句茶,颇有激情地说:“像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他就是南阳蔡阳人,即现在的湖北枣阳西南一带的人。”
万勖之慨然地说:“刘秀十二走南阳,少年胸怀大志,历经艰险,终成大业,不简单啊!”
王维珍不屑地说:“一个封建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
鄂先生耐心地解释说:“弟妹有所不知。此人不错是豪强地主的总代表,是封建专制的总头目,不值得歌颂。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等东汉的政权,看待此人。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而言,此人的作为有进步的一面。”
王维珍不解地说:“有什么进步?”
鄂先生肯定地说:“他消灭了当时割据的军事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采取一些对生产有利的措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他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贡献。他所统治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万勖之很有同感地说:“鄂兄说的对,刘秀有他反动的一面,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万勖之以欣赏的语气说:“当年王莽以40多万大军包围了昆阳,昆阳守军仅有9千人,刘秀率13勇士深夜突围,调集援军。援军到达后,刘秀率领3千勇士猛杀敌军,城内的守军乘机杀出,内应外合,消灭了王莽的40多万大军,只有几千人逃回洛阳,历史上称此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王维珍惊奇地说:
“刘秀为何有这么大的事?”
鄂先生赞赏地说:“正如勖之说的,刘秀十二走南阳,人是从小在战斗中磨炼出来的。他的英勇顽强决定了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才取得了昆阳之战。”
王维珍好奇地问:“他是不是也出生在寒冷的冬天?”
鄂先生使劲地点着头说:“不错!他也是出生在一个寒意逼人的12月。”
万勖之意味深长地说:“如此看来鄂兄对鄂地的十二月颇有研究,不过,也不能因此得出凡是出生在鄂地12月的人都是大有作为的人。”
鄂先生赞同地说:“那当然,我所说的这几个人也可能是生命学上的偶然与巧合,并不是规律。不过,也有出生在外地而从鄂地的风雪之中走出去,成就大业的,如:诸葛亮。”
王维珍大有兴趣地说:“能掐会算的诸葛亮可是了不起的人啊!他也是湖北人?”
万勖之摇头说:“不!他是山东沂南南人。”
鄂先生肯切地说:“勖之说的对。他是很早就失去了父亲的人。后来他跟他叔父到荆州,叔父离世后,他在湖北襄阳西面的地方盖了几间草房,一边种田一边读书,过着隐居的生活。”
王维珍喜情飞扬地说:“那也算是湖北人了。”
鄂先生有点附和地说:“说他是湖北人也不算太过份。准确地说他是从湖北发迹的能人。”
万勖之同意地说:“对!他在湖北读了不少的书,对当时的形势看的准,显示了应有的才干,又交结了不少有学问的湖北人,谈古论今,颇有见地,被人称为‘卧龙’。”
鄂先生深以为然地说:“所以说他在湖北获益匪浅。当时的刘备到处寻访能人,听说他很有学问,就亲自到他的草房拜访,一连三次冒着寒风大雪,几经交谈,诸葛亮以隆中对策显示了战略眼光,刘备如获至宝,终于请动诸葛亮作为军师,成就了大业。这样看来,诸葛亮也是在岁末的大雪天从隆中走向成就事业的广阔天地的。”
王维珍开窍似地说:“如此看来湖北的风雪之天能造就出了不起的大人物呀!”
万勖之恍然似地说:“话虽然不能这么武断的说,但‘寒门出贵子,富豪有傻子’也不一定全无道理。”
鄂先生赞同地说:“我所说的出生于寒雪之天的人有着与命运抗争的风骨的话,也正是有这样的隐喻,倒并不是一概而论。”
万勖之心服地说:“我同意鄂兄的见解。”
王维珍急切地追问:“鄂兄说湖北还有不少的大人物,那就快说出来,也让我开开眼界吧!”
鄂先生思考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说:“是的,在历史上,湖北确实出生了不少的能人,比如说: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就出生湖北的蕲春。还有现如今创立的质力学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湖北黄冈。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还有不少,就不说了。我说这些人出生于湖北的意思,不是没有所指的,而是针对弟妹腹中的胎儿所说的。”
王维珍豁然开朗似地说:“鄂兄的意思是,我在12月生出的孩子,也会像他们一样的不简单?”
鄂先生恳切地说:“是的。我仿佛有预感,你会生出个像勖之一样有作为的人。”
王维珍感激地说:“谢谢你的祝愿。但愿如此。”
万勖这颇有感慨地说:“我的作为一点也不大,但愿维珍能生出一个超过我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鄂先生信心十中地说:“会的。别泄气。鄂地是出人杰的地方,自古已然,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这是历史造就的必然,我相信,弟妹在孕育着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论是男是女,定会超凡脱俗的。我虽然不是预言家,但我有预感,因为,时代会造就人才的,革命会造就人才的,这是现实社会所必须呼唤而来的人才,大有希望。”
鄂先生的一席话说得万勖之夫妇满面光彩,他们以十分感激的目光注视着鄂先生,异口同声地说:“感谢鄂兄的美好祝愿,但愿我们能够生养出一个不使鄂兄失望的坚强的继承者,为我们的祖国奉献一切。”
鄂先生恳切地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时代的要求,幼儿的诞生定将兆示着未来的光明。我相信,孙中山先生主张的民主的统一的国家定会像新生的幼儿一样成功的诞生于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革命成功的必然,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加倍努力,矢志不渝,定会成功。你们说对不对?”
万勖之夫妇很坚定地说:“鄂兄说的对,我们坚信,新生幼儿的诞生定会兆示着新生国家的诞生。”
此时,忽然传来了几声很有节奏的敲门声,王维珍很沉着的去开门,把一个化装成老头的人迎进里屋。
鄂先生和万勖之并不紧张,也不躲藏,因为那有节奏的敲门声是他们的暗号,说明来人是他们的同伴和战友。
化了装的老头一开口说话,他们便会认出来。鄂先生盯住老头说:“申神,出了什么事?”
化装成老头的申神说:“上级派联络员要见你,请你立刻去。”
鄂先生明白有要紧的指示,于是告别了万勖之夫妇,随同申神走出门,消失在夜色之中的深巷中。
王维珍睡在床上辗转反侧,总觉是睡不着,思绪始终飘忽不定,时而想着自己丈夫的安全问题,时而想着即将临产的事,想着想着突然觉得腹中的胎儿不停地蠕动,似乎要钻出她的肚皮,使她感到了浑身的胀痛,感到了一阵头晕欲吐的难受,她不由呻吟起来。
万勖之听到她的呻吟,赶快从床上坐起来,关心备至地问:“维珍!你怎么啦?”
王维珍难受似地说:“我肚子疼,想吐口水。”
万勖之听后立即拿了一个小盆,来到王维珍的床前,放在她的枕边,示意她吐口水。
她把头伸向小盆,张开嘴,“哇”的一声,把一大口水吐在小盆内,万勖之赶忙用手帕给她擦拭嘴边的口水。
这时候她又感到一阵钻心的肚痛,头上渗出了热汗,她有气无力地说:“勖之,我可能要生了。”
万勖之早已做好了接生的准备,鼓励她说:“你别怕,有我在,我给你接生,不会出事的,你放心地生吧!”
他说完,赶快来到王维珍的床前,拿出接生的所有用品,准备接生了。
突然,从院内的大柳树上传来了猫头鹰的鸣叫,那叫声很凄厉又很难听,使王维珍听了不禁打了个寒噤。
万勖之听到这种深夜传来的声音,也不禁心头一征:不祥之兆。
但他没有说出口来。
他怕惊吓了自己的爱人。
然而,王维珍都口无遮拦地说:“这是猫头鹰的怪叫,不是好兆头,快赶走它吧!”
万勖之立即找出一根棍子,准备推门而出,去到柳树边赶走猫头鹰。
忽然,又发生了一件怪事,万勖之停止了脚步,站在房门前犹豫起来。王维珍被突然的怪事惊得抖动了一下身子,立即叫喊起来。
万勖之起忙走到床前,安慰着受惊的王维珍。
原来发生了这样的事:一只从唿啸声中飞来的大鹏鸟盘旋在院内的大柳树顶上,发出怒吼声,拍打着巨大的翅膀,把柳树枝条掀动的发出震响,只听得一声凄哀的鸣叫,猫头鹰急忙逃走了。
那只大鹏鸟又怒啸着展开巨大的翅膀从院内飞走了。
它是在漆黑的深夜去追赶那只猫头鹰去了。可惜它的夜视能力弱,难能捕到猫头鹰,但它的威力却有效的震慑着惯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头鹰,令其仓惶而逃。
王维珍听得分明,她对万勖之说:“猫头鹰被大鹏鸟赶走了,这又是吉祥的预兆。”
万勖之喜形于色地说:“是的,你放心地生吧!看来,你腹中的小生命是不会有事的,他是鹏鸟投生啊!没有人敢阻拦他的出生。”
王维珍听了满脸是笑地说:“但愿你的话灵验,再苦再疼我也能咬紧牙关挺过去。”
她说完又呻吟起来。
万勖之又开始为她忙碌起来。
他们二人就这样互相安慰着,帮扶着,坚持着,直到天快亮了,还没有生出急于要面世的小生命。
天快亮了,黑暗的影子逐渐从天空退走了,眼看光明的曙色就会慢慢出现在天边了。这时候,有一只欢乐的喜鹊飞到窗外的一棵梧桐树上,对着王维珍的窗户,发出一阵喜庆的叫声,然后,又飞走了。
王维珍高兴起来,对守候在身边的万勖之说:“你听,喜鹊报喜了,我快生了,好兆头,大喜呀!”
万勖之也高兴地说:“看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们的孩子今天就要出生了,真高兴啊!”
他刚说完话,忽然听得又有一只鸟飞来落在窗外那棵梧桐树上,发出极其悦耳的鸣声。
万勖之听对王维珍说:“你听,多好听的声音啊!”
王维珍欢乐地说:“是画眉的声音,真好听呀!我心里真舒服啊!”
万勖之激动地说:“我从来还没有专心听这么动听的鸟声了,今天可是开心了。人家都说,在鸟的世界里,画眉的歌声最动听。在全国画眉中,唯有湖北的画眉唱得最好听,今天听了,才算真正领教了,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维珍被窗外画眉的歌声打动得似乎忘记了自身的痛苦,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感到自己的身子轻爽得似乎要飘动起来。
她愉快地说:“勖之,我好像要飘起来,身子一点也不疼子。”
万勖之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了什么光彩的东西一闪似的,顿时觉得心境开朗起来了,早先为妻子和胎儿担忧的愁绪忽然间消失了。
他坐在王维珍的身边,两眼透出无限爱恋的光,静静地看着她的脸,没有了原先的痛苦挣扎的愁绪,出现了宁静而喜悦的光彩,使他感到十分惬意。
窗外的画眉依然不停地歌唱,时而声音低缓得像小溪的流水,给人以恬淡的美感,仿佛游移在美丽的田园,倾听溪流舒缓流动的乐音。
时而又唱得清脆欢快,那动听的声音似乎是无数大小玉珠在铜盘中有节奏有激情地欢跳,使人听了不由想手舞足蹈,腾空而飞,跃向神往的仙景。
时而那歌声又充满了甜美的欢笑,声音柔美得像一股清爽的风拂面而来,吹散了所有的惆怅,让人有一种想笑的冲动,仿佛画眉的每一声歌唱都是无忧无虑的浅笑飘进了人的耳膜和头脑,鼓起人的想要笑起来的欲望和念头,从而尽情的大笑一场,忘却所有的苦闷,成为充满笑意的天真无邪的性情中的人。
画眉的美妙的声音冲散了即将天亮的团团雾云,飘荡在产妇的房间,吹进产妇的心间,清除了产妇多年来的积郁,也扫除了阻碍一个小生命出世的障碍,得以痛快地面世,得以顽强地生存于世。
随着窗外慢慢发亮的曙光的不断扩散与增强,画眉的歌唱也更加欢快更加动听更加感情充沛得让人入迷入幻,此时的王维珍早已飘飘欲仙似地进入了欢乐的梦幻世界而忘记人世的一切。
而万勖之也同样被画眉的歌声带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妙乐园,沉醉在他走来的一个小生命的仙然美景中。
他看到似睡似醒的自己的爱人在笑声中突然扭动着身躯,伸开了两支腿,猛然坐立似地一使劲,发出一声振奋般的大喊,万勖之赶忙扶住她,以一个医生特有的催生的手法帮她一推一按又一拉,只所得“哇”的一声喊,一个赤裸的活泼的白嫩的小男孩,痛快而又迅速地爬出了产妇那使劲蠕动的肚腹。
那鲜活而又调皮的小孩是带着哭声降临在世间的,他用哭声表达着他的情意,证明了他生命的存在与顽强。
小孩不停地哭着,但他的哭声并不吵人,也不烦人,更不扰人。
他的哭声不像一般刚出生的孩子的哭声那样刺耳,那样难听。
他的哭声像一种美妙的乐音,让人耐听,让人动情。
仔细一听,那哭声不仅节奏明快,而且轻重缓急很有张力,让人有一种乐意听下去欲望,产生出欣赏的美感与共鸣。
听似哭声,却似歌声。
美妙的歌声,源自新生的幼童。
万勖之夫妇感到奇怪,感到不可思议。
他们对望着,同时发出了一个声音:这孩子有副好嗓子,声音真美。
他们对笑着,指着窗外的画眉:听,画眉的声音也好像是这孩子的哭声,真好听!
画眉的歌声并没有停下来。
画眉的歌声一直谐和着幼儿的哭声。
鸟的歌声和孩子的歌声很自然的交融在一起。
鸟的情感和人的情感很和谐的溶和在一起。
鸟用美妙的歌唱来迎接一个同样有歌唱天赋的小生命。
新生的幼儿用生命的歌唱报答鸟儿的关注与垂情。
刚刚出生的幼儿是不会用语言表达情意和心意的,只有用歌声来传递生命的寓意。
有谁又能否认不会说话的小生命的歌声没有什么情感和思想的含义呢?
作为大人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含义,彼此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交流来沟通,相互理解彼此的深意以达到共识。
而不会说话的幼儿用自己特殊的声音又能表达什么呢?
这和鸟儿以声音表达心意和情感又有什么不同呢?
同类的鸟儿也许会理解彼此声音的内涵,明白对方在表达什么意思,而会说话的人却难以理解鸟儿在说什么,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画眉也有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或许不甚了解它们的语言的意思。
作为刚诞生的幼儿以一个生命体也许能听懂或者理会画眉的语言表达了什么?
因为画眉和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
他们都会发出传递心意的声音。
作为自然界的生命,他们彼此有无情感的沟通和意念相系的本能,这是无法说清的奥秘。
作为人的幼小生命和作为画眉鸟的生命有无先天赋予的某种意念相通的玄机,这是需要研究的生命之谜。
为什么画眉和人的幼小生命唱和得如此和谐而又默契,也许是巧和,偶然的际遇,可谁又能说的清道的明呢?
哭声有情的小生命能说清吗?
但他不会说话,无力表达。
当他长大而懂事的时候,当他会说话的时候,他早已忘记了作为幼小生命时与画眉鸟的声音唱和与沟通的特殊情景。
这也许是作为自然界幼小生命与画眉鸟儿的遗憾与悲哀。
万勖之面对眼前的情景,很有感触地自问自答地联想了以上这些难能解释的事情的奥秘。
他也联想到他的刚刚出生的儿子跟窗外的动情的画眉究竟有什么联系?
他不由推开门走出去看看歌唱的画眉有什么特异之处。
他借助曙光的亮色看到蹲在窗前梧桐树上的画眉全身是黄褐色带有斑点的美丽羽毛,两只机灵的眼睛乌黑透亮得让人爱恋不舍。
那有着淡黄长喙的嘴巴非常灵巧的一张一合地唱出动听悦耳的歌声,使人留连忘返。
它并不躲避地依然歌唱不休。
眼睛一直注视着窗内小生命的举动。
那神态似乎很专注也很依恋。
那表情似乎有很多话要对小生命讲述。
万勖之看得动了情。
他打开窗户示意画眉飞进去与小生命对话,画眉却不动神色地依然唱歌不止。
万勖之弄不懂画眉的心意,他怕扰乱了画眉的思绪,只好回到屋子里,静听画眉与小生命的歌声对唱。
天已经大亮了。
小生命逐渐停止了歌唱般的哭声。
窗外的画眉也随之停住了歌声。
万勖之望着窗外的画眉从梧桐枝上飞起来,在窗前的空间盘旋了一圈,然后依依不舍地向西边的天空疾飞而去。
王维珍要万勖之给孩子起个名,万勖之思考了片刻看着窗外那棵梧桐树,连想着画眉的情景,便果断地说:“就叫他万桐书吧!”
王维珍意会似地说:“你是借用梧桐树,纪念那只画眉?”
万卤点占头说:“不错。正是这个意思。不过,不用树,而用树的谐音:书。”
王维珍费解地说:“用书?”
万勖之解释说:“对。一来树与书音同,用书可以想起树上的画眉,永久纪念。”
王维珍急切地问:“这二呢?”
万勖之煞有介事地说:“二来这梧桐树很珍贵,可以用它做成乐器的音箱,也可以做成装书的箱子和柜子,还可以做船用。总之,很有用。我想让孩子长大多念书,成为有学问的人,成为拥有万箱书籍的人,为成拥有万把乐器与上万音箱的人,一句话,成为有学识有音乐才干的人,所以起名万桐书。”
王维珍满意地说:“你起的好,我同意。到底是有文化的人,起一个名字,连带了这么多这么深的意思,真叫人佩服。”
万勖之思绪飞扬地说:“但愿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别辜负了我们的心愿,成为与他的姓名相符的人。”
王维珍果绝地说:“别担心。我想这孩子错了不,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好好的教育和培养,使他成才。”
万勖之听了很高兴,认为有这样明达事理的好妻子,定会培养出一个理想的好孩子。
起名万桐书的孩子就这样出生在1923年12月3日的凌晨。
出生地:风云多变的湖北省的汉口市。
万桐书出生的年代正是革命党人处于被抓捕被屠杀的时候,也正是孙中山先生进行二次革命和积极准备北代的时候。
共产党人林祥谦在汉口壮烈牺牲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加紧了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党人的血腥镇压与秘密逮捕,一时间汉口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汉口镇守使张厚生奉吴佩孚之命,派出大量的特务与密探在暗中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党人。
警察局也派出大量的便衣警察四处巡查,对革命党人的秘密组织进行破坏和打击,革命党人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鄂先生的旅馆被清查被封锁,鄂先生和他的秘密战友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撤离了大本营,转移到另外的秘密住所。
然而,警察局的密探们还是发现的鄂先生的踪迹,他们在黑夜悄悄包围鄂先生新的秘密联络住地,此时鄂先生正在拟写向上海总部转送的军事情报,没有发觉警察的行动,正处于危险之中。
忽然院中的看门狗听到了脚步声,看到了移动的黑色人影,发出了猛烈的急切的吠声,惊醒了躺在床上的尚未睡死的申神。
也惊动了正在伏案工作的鄂先生。
申神急忙掏出手枪冲向鄂先生的房间,进行掩护,准备狙击故人。
干练沉着的鄂先生并不慌乱,他迅速焚烧了情报电文,也掏出手枪,也熟练地掀开墙角的地板,示意申神从洞口潜入而逃。
当申神钻入洞口,鄂先生把一张床拉向洞口,然后很快钻入洞口,把地板拉紧盖严,火速从洞口跳下暗道,和申神一同离去了。
当十多名警察冲进房间,发现不见人影时,便四处寻找。
他们拉动那张盖在洞口的木床时,木床忽然猛烈地爆炸了。
火星又引燃了门和窗户的炸弹。顷刻间整个房间爆炸成一片火海。
所有进到房间的警察全被炸死了。
所以那洞口的秘密始终没有被发现。
死了的警察自然无法发现秘密洞口。
后来的警察又不敢轻易检查。也无法检查。因为房屋变成了烧焦的废墟,而中弹的警察们的尸体也被炸得四分五裂,成了焦棒,谁还有兴趣再仔细查看隐秘的洞口呢?
那活动的木床便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
鄂先生离去时把床腿上的定时针揿动在10分钟的时间开始引爆。
当警察们拉动木床时,恰好时针走动在10分钟的撞针上,于是炸弹被引爆了,警察们被炸死在火海中。
他们到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见鄂先生的智谋有多高。
鄂先生和申神很快从暗道中走出去,在后院的一片树林中所隐藏的出口处爬上地面,很敏捷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又转移到另外一个新的秘密住所。
万勖之的诊所也被警察查封了。
万勖之事先得到鄂先生的指示乔装改扮后逃走了。
鄂先生派申神保护万勖之安全地来了新的秘密住所,暂避风险。
过了大约有十多天的时间,万勖之认为追捕的风头过去了,便要回家去看看自己幼小的儿子是否健康,鄂先生念他思子心切,就同意了他的意见。
鄂先生做了一番周密的布置,并派申神暗中保护他在夜里回到了家中。
万勖之看到妻子和儿子很安全,没出什么意外,心里有些踏实了。
万勖子宽慰了自己的妻子,说自己不会出什么意外的事,要她放心。
他又抱起自己的孩子爱不释手的亲着,看着,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申神要他走,他不走,说不会出事的,他要在家住一夜,眼妻子亲热一番。
申神看到他们亲热的样子,也不便逼他走便同意了他的要求,而自己一个人走了。
万勖之跟王维珍说了许多知心的话,又跟自己的孩子亲热了很长时间,便有些累了,只好睡了。
这了一会儿,王维珍和孩子也睡着了。
这时候已经是夜色深沉,阒无人迹了。
一家人都已经沉沉入睡了。
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几声急促的狗叫声,把名叫万桐书的幼儿从梦中惊醒了。
那睁开眼的幼儿想听狗的叫声,却又听不到了。他并不死心,依然睁开眼继续谛听狗的再次叫声,但始终听不到一点轻微的声音了。
他的眼睛很有神,竟然在这里夜里能看到他的父亲和母亲闭眼沉睡的样子。
他也许受到父母睡意正浓的感染,于是又闭上两眼安祥的入睡了。
睡了不大一会儿,他突然又被一种不易察觉的声音惊醒了。
他睁大两眼望着发出声音的地方,但却看不到什么,只听到从远处传来的人的脚步声,那声音很急促但却很轻微。
他再次仔细而又好奇的听,觉得那是一种好多人疾走的声音,传向他家的声音。
他再次看看他的父母,发现他们睡意很浓,丝毫没有醒来的意思,觉得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警觉。
他仔细地听,终于听真了是很多人向他家走来的脚步声,他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深夜要到他家里来呢?
有什么不祥之兆似的猛撞击了一下他幼小的心灵,他突然意识到有什么意外会降临到他的家中。
他的潜意识告诉他,快告诉自己的父母会有不幸发生。
于是,他像被惊吓似地猛然大声啼哭起来,他的哭声把自己的父母亲惊醒了。
他们赶忙坐起来看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睁大泪眼警惕地望着窗外的夜空,他们也随着孩子的眼神望向窗外,突然也听到了从巷口外传来的急促的脚步声。
万勖之突然感觉情况不妙。
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些凌乱的脚步声是冲他的家门而来的。
王维珍也有同感。
万桐书的哭声突然停止了。
他似乎怕自己的哭声被人所听到似的。
他停止了哭声,但睁大了惊骇的眼睛。
望着他的父亲,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快逃吧!
万勖之从自己孩子的哭声与眼神中得到了启示:有人来抓他了。
王维珍也急促地催他:你快走吧!情况不好。快换上伪装,从后门走!
于是,万勖之急忙换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士的衣服,戴上道士的帽子,贴上胡须,拿上做法术的东西,吻别了爱妻和亲子,急忙从房门走出去,穿过后院,翻过后墙,很快消失在走向远处庙宇的山路上。
王维珍搂着孩子睡下了。
她把男人的被褥叠放在墙角,做出没有男人睡过的样子。
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王维珍从床上下来,一过喊着“谁呀!”一边快步走出去开院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