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族群问题”经常造成举世动荡不安,2006年3月4日,星云大师在西来大学主持的“远距教学”中,特别从佛教的观点分析族群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弭族群对立的方法。
大师表示,族群是从“家族”展衍开来成为“亲族”,从亲族发展到地区、文化、习惯、语言相同者群聚之“族群”。不同的族群之间,固然会因为思想、理念、习惯等不同,以及利益冲突等因素而互相对立、排斥;即使同一个族群,也有亲疏之别,乃至有宗亲、同乡等组织而互不团结。因此,唯有通过佛教信仰,人人有“同体共生”的“地球人”思想,才能相互尊重包容,彼此才能和平相处。
大师举例,西方极乐世界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可以说是种族大融和的典范;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能融和各种不同的种族,就是因为有包容性。由此亦可说明,世界上的族群之间,只要懂得尊重包容、同体共生,就能和谐无争,共创人间净土。
大师的“地球人”思想,不啻是化“浊世”为“净土”的一剂良药。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世界上一些多族群的国家,几乎都有种族歧视跟种族纷争的问题。例如美国与南非都有白人与黑人的对立;在台湾不仅有客家人、福佬人、原住民,尤其本省人与外省人更经常受到政客的挑拨而视如水火。种族纷争不但造成国家和地区动荡不安,甚至引发战争,请问大师,如何才能消弭族群的歧视,继而促进族群的融和呢?
星云大师: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战争?有时候国与国之间,为了经济发展,侵犯到对方的利益,或是彼此争夺土地,甚至宗教信仰不同,都会引起战争。
族群之间,由于民族性格、风俗习惯、文化不同,也容易引起战争。过去美国有所谓“南北战争”,就是白人与黑人的战争。美国向来有“移民天堂”之称,来自世界各种族的移民之多,堪称是个种族的大冶洪炉。由于美国移民人种很多,因此尽管美国是个重视人权的国家,讲究自由、民主,反对宗教歧视、种族歧视等;但事实上,美国的各个种族之地位,仍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所以现在美国很忌讳提到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摆明这些问题不可谈论,只要大家不去触碰这些敏感的问题,彼此相互尊重包容就好。只是种族之间如果不能平等对待,只要有某些族群受到歧视,彼此就很难相安无事。
谈到种族平等,过去印度社会阶级森严,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姓阶级;但是释迦牟尼佛提倡种族平等,所谓“四姓出家,同为释种;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只要你进到佛教里来,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同等尊严;就如江河溪流的水,流到大海里面,都是同一咸味。大海不拣细流,因为它有包容性,所以能成其大;在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当中,佛教的包容性比较大。举一个证明来说,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接引世界上所有不同的种族到西方极乐世界,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所以净土就是种族的大熔炉。
佛教鼓励信徒们,不只是家庭是我的、村庄是我的、社会国家是我的,甚至应该把整个地球、虚空,都看成是我的。就如一个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五官,虽然功用不同,因为是自己的,就会同样爱护它们;甚至自己的手上长了一个疮,溃烂流脓,也不会把手剁了,反而会好好地为它洗涤、敷药、包扎,因为这是我的手。
是“我”的,所以我会好好爱护它。然而世界不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和我们不同的人;也因为有很多不同的人,世界才因此更加多彩多姿。就如奥运场上,比赛的国家队伍,彼此服装不同、项目不同、姿态不同,才引人入胜。
人与人之间,尽管有着不一样的思想、兴趣、信仰,乃至有地域的不同、性别的差异、年龄的悬殊等种种差别因缘,但是彼此却息息相关。因为世间没有独立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所成;人要靠许多关系才能存在,所以要有因缘观,要把别人看成和自己是一体的,即使对方不好,也要能容许他、称赞他,甚至爱护他、感化他。
包容是促进人类和平的良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尊重包容,大家和平相处。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当然要互容互谅、互敬互爱,之所以结婚就是因为我爱你,你爱我。在社会上,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爱,自己先要爱别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能够爱人如己,包容异己的存在,大家才能和平共存。世间是众缘和合所成,所以一个人光爱自己是不够的,要爱别人才能合群、才能发展、才能存在。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量愈大,能包容的东西就愈多。例如,能爱一家人,就可以做家长;能爱一县的人,就能做县长;能爱一个国家,就能做国家的领袖。所以佛教说“心包太虚”“心如虚空”。虚空能包容所有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心也如虚空,能够包容宇宙万有,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包容全世界,人人做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唯有世界一家亲,人类才有幸福可言。
所以,族群之间如何才能消弭分歧,继而促进族群融和?我想“佛性平等”,大家应该互相尊重包容,同体共生,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读过大师写的《没有台湾人》这一篇文章。大师说现在是个“地球村”的时代,并自许自己是“地球人”。大师这种思想理念是从何启发而来?可否请您再做一些说明。
星云大师:几年前,我到巴西主持国际佛光会理事会议,承蒙一位圣保罗州联邦警察总监派了一队警察人员为我开道,并且24小时在我的住处巡逻、护卫,前后达10天之久。因为有这一段因缘,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活动结束后,他又特地陪同夫人到如来寺来拜访我,跟我谈论佛法。
一见面,他们神情感动地告诉我:“佛法这么好,为什么佛教这么迟才传到巴西来?”我一听此言,很自然就赞美说:“巴西人很淳朴、很善良,也很有佛性。”他听我如此一说,随即回答了一句很有所见的话。他说:“巴西没有本地人,凡是住在巴西的,都是所谓的‘巴西人’!”
乍听此言,我一下愣住了。他看我一脸讶异,马上补充说明:“全巴西有一亿六千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外国移民,所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巴西人。全世界的人,谁到巴西来,谁就是巴西人;正因为没有巴西本地人,所以大家都是巴西人。”听了他这一番充满哲理与智慧的高论后,我忽然有所感,想到自己年轻时离开大陆,在台湾住了将近一甲子的岁月,当我1989年再度回到久别的故乡时,乡人称我为“台湾来的和尚”,而我在台湾住了四五十年,台湾的本地人称我是“外省人”“大陆和尚”,甚至走遍世界各国,也没有人承认我是美国人或澳洲人。因此,后来我就自诩做个“地球人”,我认为只要地球没有舍弃我,我就做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
所谓“地球人”,我平时云游在世界各地弘法,看到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他们现在建立了欧洲共同市场,都说“我们是欧洲人”;美国加拿大的人,都说自己是美洲人;智利、巴西、秘鲁、巴拉圭,都说他们是南美洲人。如果再扩大一点,不就是地球人了吗?
现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的移民,在美国有所谓的“移民政策”,你刚来的时候先做居民,再过一段时间,等你习惯当地生活了,才让你成为公民。多年前我到美国,听到一些移民到美国的人,由于文化不同,常常口出不友善的语言。例如开口闭口就说“死美国”。既然是“死美国”,你为什么要来美国呢?你享受美国的高速公路、医疗等资源、福利,却又说不喜欢美国。后来我成立国际佛光会,会员们参加美国国庆节的游行,我都叫他们拿着旗子高喊:“我们是美国人。”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你来到美国,就应该把美国当自己的家。我在南京栖霞山寺出家,那里的山顶上有一尊石雕的佛像,高踞在峰顶上。有一位游客好奇,就问一位老法师:“那一尊佛叫什么佛啊?”老法师回答:“那是飞来佛。”客人再问:“既然飞来了,为什么不飞去呢?”老法师说:“既来之则安之!”
过去有一些年轻人想在佛光山出家,我就问他们:“佛光山是谁的?”多数人都指我,说:“佛光山是您的,是您开山建设的!”佛光山是我的,你常住在这里,能安心吗?所以最好的答案应该说“是我的”,我要在这里安单,这里就是我的家,如果觉得这个家是我的,我就会爱它。
世界上凡是与我们有关系的,我们都会对他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护。佛经中常说:“众生是我心里的众生,世界是我心中的世界”;甚至说“心包太虚”,虚空都在我的心中,还有什么不是我的呢?
台湾过去曾提倡“去中国化”。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半夜醒来想到要“去中国化”,我吓了一跳。如果“去中国化”,那我就没有祖先了!因为我的祖先都是中国人。“去中国化”以后,中国的语言就不能讲了,中国式的生活,衣食住行我就不能享有了。想到这里就觉得好可怕,“去中国化”以后,我怎么生活呢?台湾不应该“去中国化”,反而要国际化、世界化,四海之内皆兄弟,就能成其大了!所谓“一沙一石”里面都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我的心里何必只有一个台湾呢?我们要包容全世界,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国际人、世界人、地球人;唯有大家都是一家人,才会和平,才能幸福。
因此,我觉得世界上的人都不应该自我设限,不要画地为牢,大家应该想到我们都是“地球人”。因为随着交通、信息的发达,所谓“天涯若比邻”,这个世界即将成为“地球村”,居住在地球村的人,当然都是“地球人”了!所以希望今后人人都有“同体共生”的思想,人人都能发愿做个“地球人”。
大师,您曾经说过世间上的问题,都是人为所造成,唯有靠人自我觉醒才能彻底解决。针对族群问题,可否请大师提供一些意见,让人们有个自觉与反省的方向?
星云大师:讲到族群问题,族群的形成,先从家族开始;在一个家庭里,有父母、儿女、兄弟、姊妹、叔伯、妯娌等长辈、晚辈,男女、老少成员,这就是一个小族群。
从家族慢慢展衍开来就是亲族,在中国叫作宗族。同宗、同族的亲人就是一族;从一个亲族慢慢发展到一个地区,或是文化、习惯、语言都相同,也就自成一个种族。
不同的种族之间,往往因为思想、理念、习惯等不同,尤其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时常造成对立、仇视的情结。例如在台湾省,族群意识经常被一些政客操弄,挑起族群仇恨,造成本省人、外省人的裂痕,让台湾社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不同的种族固然容易引生纷争,即使同一个种族,也有亲疏之别。多年前,马来西亚的华人领袖时常找我去讲演。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有2200万人口,华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但是华人没有凝聚力,不够团结,华人喜欢组成宗亲会,诸如王氏宗亲会、张氏宗亲会、李氏宗亲会……乃至成立同乡会,广东同乡会、福建同乡会、潮州同乡会。宗亲会或同乡会多了,大家就分别你姓王、我姓张,你是广东人、我是福建人,因为彼此互组小团体,所以不容易团结。所幸华人之中以信仰佛教居多,后来许多华人的领袖就找我去讲演,希望以佛教的信仰来团结华人。
族群之间的问题,在我认为,一个族群本来就应该像一家人一样,只是在我一生的岁月里,我感觉越是亲近的人,越会排斥。我二十多岁时初到台湾,那时台湾人就认定我是外省人,不是本省人;我是一个出家人,很多佛教人士也不是很喜欢我,反而是不同的宗教人士,或是在家信徒对我比较友好。我是一个男众比丘,但是男众比丘也不喜欢我,反而女众比丘尼对我比较和善。越是靠近的人,有的时候排斥力越强,所以就算是父母、兄弟、姊妹一家人,如果大家没有包容心,不能相互和谐、友爱,这一个家庭也不会幸福。
因此,要想消弭种族之间的分歧,促进族群之间的融和,唯有大家效法常不轻菩萨的“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因此常不轻菩萨把一切众生都当成未来佛,尽管你骂他、打他,他都恭敬地表示:“我不敢轻视你们,因为你们将来都会成佛。”这就是对人的尊重,也是慈悲的表现。佛教讲“慈悲”,有时候我们也想要待人慈悲,但是慈悲心不容易生起。如何才能长养慈悲心?如果我们能有“立场互换”的同理心,凡事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就比较容易生起慈悲心。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则故事,很有意义。有一位家庭主妇,家人都上班去了,她把家里打扫过后,到外面丢垃圾。看到四个老人瑟缩在寒风中,看起来又冷又饿的样子,一时心生悲悯,就亲切地上前招呼:“四位老先生,请到我家里去喝杯茶,取取暖好吗?”四个老人看看这位家庭主妇,问道:“你们家里有没有男人啊?”太太说:“我先生、孩子都上班、上学去了,家里没有男人。”老人说:“你家里没有男人,我们不方便去。”
中午时分,先生、儿女都回家了,她把这件事告诉先生,先生一听,也生起慈悲心,就说:“太太,你再出去找找看,如果老人家还在,就把他们请进来吃顿饭吧。”太太到外面一看,还好,四位老人家还在,就对他们说:“我的先生、孩子都回来了。我先生邀请你们到我家里去。”四个老人当中的一个说:“我们四个人,一个叫财富,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平安,一个叫爱,我们四个人当中,只能一个人代表进去,现在你要我们哪一个人到你家里去呢?”太太说:“让我回去问一下我先生,再来请你们。”太太如此一说,先生直接就回答:“财富最好了,请财富进来吧!”太太随即表示不同的意见,说:“我们请平安进来好吗?”儿子在旁边加入意见,说:“成功啦!请成功进来好了!”小女儿也表示看法,她说:“爱最好了,还是请爱进来比较好!”最后先生就以小女儿的意见说:“把爱请进来吧。”
太太出去就对四个老人家说:“我先生说请爱做代表,现在就邀请爱到我家里来。”那个叫爱的老人站起来,跟着太太朝家里走,但是后面的三个老人同时也站起来跟着一起走。这位太太觉得奇怪,就问:“咦?你们不是说只能一个人进去吗?怎么现在你们三个人也都一起跟进来呢?”后面的三个老人就说:“我们三个人有一个习惯,只要爱走到那里,我们就会跟着到那里。”
人人都希望拥有财富、成功、平安,但是人间更重要的是要有爱。一个家庭里,夫妻、父母、儿女、亲戚、朋友都要相爱,有了爱心,则财富、平安、成功也会跟着一起来。爱的升华就是慈悲,慈悲就是佛法,有佛法就有办法。但是一般人的爱,都是有缘、有相的慈悲,尤其有亲疏、爱憎、人我的分别,故而有比较、计较,继而有人我纷争。因此,唯有以“国际宏观”来打破人我的界限,唯有人人发愿做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大家互相包容、尊重,彼此才能共荣、共有,人间才能充满欢喜与祥和。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因为种族不同而一分为二,例如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对抗英国的革命成功而独立。但是也有某些国家并非缘于种族问题而分裂,例如东、西德,韩国、朝鲜,以及大陆与台湾。现在东、西德已经统一了,海峡两岸的问题,有人主张和平统一,有人希望台湾独立,请问大师对这件事的看法如何?
星云大师:在台湾,有一对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彼此论及婚嫁,但是男方的母亲不同意,年轻人执意要结婚,妈妈于是生气地说:“如果你们结婚,从此就不要再踏进这个家,不要再回来了。”年轻人果真从此十年没回家。
十年过去了,年轻的夫妇已经为人父母,也想要孝顺长辈,就托人告诉母亲:“我们很想回去看妈妈,请妈妈不要拒绝我们回家。”但是母亲还是很坚持,不肯原谅他们,也不许他们进家门一步。有一位朋友就对这个妈妈说:“不要这样嘛!你看柏林围墙都倒了,东、西德人民都来往了,你何必再那么执着呢?”东、西德的统一,西德人民要为东德分摊贫穷的担子,付出不少金钱代价,这种心量是了不起的。人与人没有天生的仇恨,一切都是人为制造的。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联盟,如欧洲人参加欧盟。去年我到欧洲,在每一个国家之间来来去去,都不需要签证,甚至你把护照给海关看,他们也都不要看。后来还是我主动跟他们说:“请你盖个印章让我做纪念,表示我来过这个国家。”
不要说海峡两岸应该统一,就是联合国也希望全世界的国家都能联合一起,团结合作。所谓“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所以人类应该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则趣谈,五个手指头吵架,互争老大。大拇指说:“我顶好,我第一,我是老大。”食指不服气,说:“民以食为天,做菜尝咸、尝淡,都要我食指来试吃。再说,只要我食指一指,你就要到这边、到那边,全都听凭我的指挥,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中指也说:“五个手指头,我最长、最中间,当然是我最大,应该让我来领导大家。”无名指也不服气,说:“人们结婚,金戒指、钻石戒指都戴在我身上,只有我最珠光宝气,我才是最尊贵的。”
大家都在发表意见,互争第一,只有小拇指不开口,大家就说:“咦!小拇指你怎么不讲话呢?”小拇指说:“我最小,排行最后,我哪里能跟你们比呢?不过虽然我不能跟你们比大,但是见到长辈、圣贤、佛祖,合掌时是我最靠近他们。”
小拇指虽然很渺小,不过心存尊敬,就和圣人很靠近。因此谈到两岸的问题,我的理念是不希望搞分裂,也不主张独立。这个世间没有独立的东西,以佛教的真理来看,一切都是关系的存在,都是你靠我、我靠你,离开了关系,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存在,这个关系就是“因缘”。
例如,今天我们依靠西来大学的礼堂才能聚会;有了桌子,茶杯才能放在上面;靠着衣服,我们就不畏惧寒冷;甚至我们要依赖士农工商供给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才能生存。假如没有世间的众缘成就,我如何能存活呢?所以人类应该彼此如兄如弟,应该如同五个手指头一样,不要分裂,要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拳头才有力量。
既然世间一切都是依靠因缘而存在,有因缘就能和谐,有因缘就能合作;相反的,排斥别人就是拒绝因缘,就会减少自己的力量。有一个丈夫老是搞婚外情,太太难以容忍,闹着要离婚。后来先生发誓不会再犯,就将小拇指砍下以示决心。他原以为小拇指没有用,砍下来不要紧,有一次耳朵痒了,很自然就想用小拇指掏耳朵,但是忽然发现小拇指没有了,不能掏耳朵了。
世间即使是废物都能利用,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不要做离心分子。离开人群,离开团体,离开了力量核心,就不容易存在。我站在信仰佛教的立场,普愿天下的大家,不但是人类,一切众生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友爱。尤其政治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彼此应该要交流、互相来往。我很欢喜见到大陆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消息,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回去也可以作为建设国家的参考。我们台湾的政治领导人,也不要只做一个岛的领袖。尽管现在世界上的科技发达、文明进步,但这些都远不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容易获取和平。所谓“见面三分情”,中国人有很多问题、困难,都可以在饭桌上解决,何必说“你不准到我这里来,我不准到你那里去”;互相访问,互相了解,互相促进友谊关系,和谐就不为难了。
因此,对于两岸的未来,我一贯的主张是“和平统一”。但是“统一”并不是你统我、我统你,也不是“你大我小、我有你无”;统一的先决条件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尊重”之上,因为“平等”才能互相尊重包容,才能“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才能“平等共尊,和平共荣”;如果不能平等,就无法和平。
有人说台湾人是番薯,因为台湾地形像一个番薯;大陆人就叫芋仔,现在芋仔和番薯都联婚,已经融和成为一家亲了,何必要再制造分裂呢?长久以来,我爱台湾,也爱中国大陆,更爱世界;我没有大陆的意识,也没有台独的观念;我的心中只有佛教的“慈悲为怀,和平第一”。尤其中国五千年来战乱连年,人民不但需要佛法给予精神上的抚慰,更殷切盼望长治久安的世界和平早日实现,因此我确信未来海峡两岸能够和平统一,才是13亿人民的福祉。
世界上为何有那么多不同种族的人?他们的长相、肤色、高矮、胖瘦,甚至他们的智商、生长的环境都不一样,这是否也是造成有些族群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原因?请问大师,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先天的条件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星云大师: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资质鲁钝?有的人外形挺拔俊秀,有的人丑陋残障?影响每个人的命运、决定每个人长相、肤色、高矮、胖瘦,甚至智商高低的最大力量,就是“业力”。
所谓业,是我们行为的结果,包括口中所说、心里所想、身体所做的种种造作,通称身口意三业。有一句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业可分为善业、恶业,我们自己造了善业或者恶业,时机成熟了,一定要随着这些业力去受报,业力控制我们的命运,丝毫不爽。
业除了有善业、恶业之外,还有许多种类。影响个人的称为“别业”,影响众人的称为“共业”。譬如生长在台湾的人有共同出生于此地的共业;同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必有相同的共业,但是有的人住亚洲,有的人住美洲、欧洲、非洲,甚至肤色有黄、白、褐、黑等等,那是因为别业的不同而产生的种种差别。
生命都是群居体,一个民族的形成,是因为血缘、地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肤色、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下,“物以类聚”成为族群。相对的,不同的种族之间,由于先天、后天条件不同,光看外形就不能平等,所以要从本心、本性上看。如黑人说:“我们的皮肤是黑的,但我们的心是白的。”
我对世间一直保有一种观念,就是大家应该“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不管是什么种族的人,也不管白皮肤、黑皮肤或是黄色肤种的人,大家应该像兄弟姊妹,虽然彼此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在“同”里面我们应该准许有“不同”的存在;在不同当中,大家同样都是人类,都应该以讲仁爱,求取和谐为共同的目标。
总之,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乃至每个人有智愚、高矮、胖瘦等不同,在很多的不同里面,唯有从人格、佛性上看,大家有着“同体共生”的认知,才能平等;能够从人格的尊严上一视同仁,才能化解种族歧视,减少族群纷争,世界才有和平的一天。
世界上有很多弱小民族、边疆民族,他们不仅希望获得平等的对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苦难应该如何协助解决呢?请大师开示。
星云大师: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地理、气候,尤其语言、文化的发展,自然而然会形成许多不同的种族。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五十多个。除了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以外,有许多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弱小民族。
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等弱势族群,世界上的强权不但不应该欺负他们,甚至如佛教讲:“有病的众生更需要爱护。”我们对于有病的人,应该对他们多一点关怀;同样的,对于边疆地区的一些弱小、贫穷民族,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照顾。
一个国家,能够爱护弱小,才是伟大。例如,大陆明订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规定对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所需要的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财力予以安排。乃至少数民族公民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者控告,有关国家机关必须及时依法处理。另外,美国的政策则是保障工作机会,把很多工程都留给少数民族来做。其实不仅对弱势族群应该发挥人类之爱,我认为国际之间尤其应该发挥“大事小、强护弱、有助无、富济贫”的慈悲精神,彼此互助、关怀。例如过去美国对台湾济助面粉、黄豆等;现在台湾也成立“农耕队”,到中东等地区协助他们发展农业,这都是很好的国际交流。
国际之间,能够发挥人道关怀,用慈悲才能摄受人心。在佛陀涅槃后的一二百年之间,印度有一个阿育王,他用武力征服了很多弱小国家、民族。后来阿育王去巡视那些被征服的地区,虽然街道两旁站满欢迎的人群,可是阿育王从人们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怨恨的眼神。阿育王忽然有所感,他认为“我虽然征服了他们的土地,但是没有征服他们的心!”
后来阿育王信仰佛教,他用佛教的慈悲、仁爱去帮助弱小民族。多年后,阿育王再度前往巡视,举国人民心悦诚服,纷纷扶老携幼来欢迎他。这时阿育王领悟到:“用武力征服他国,不是真正的胜利;唯有用法,用慈悲来待人,才能收服人心,所以法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佛经里面也说:“以诤止诤,诤不能止。”就如同用油去泼火,火会更旺;如果用爱,就如同以水熄火,比较有用。佛教所谓“冤亲平等”,耶稣教也说“爱你的仇敌”,如果我们只以一般世间法来想,并不容易做到,也不容易懂得;唯有把我们的心慢慢和佛与圣人的理念相应,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为了惩罚阿富汗而发动战争。我从新闻报道里看到,当布什总统要去访问阿富汗时,阿富汗全国人民都反对。其实美国当世界的警察,也花了许多钱,假如能将这些花费在战争中的钱,拨一点去各地办教育,救济苦难,我想更容易赢得他们的尊重。我比较主张大国侍奉小国,好比富有的人要帮助贫穷的人。我们在一个大国家、大都市里的人,对于边疆地区的人民,乃至一些文化不发达的地方,要多给予一份爱心。例如帮助他们建学校、图书馆等,给予他们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充实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力量,让他们能够自力救济、自力更生,帮助他们成长,这才是究竟解决之道。而这一切都要从“有心”开始,只要有心,就会有办法。
各国都有原住民,例如美国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土著、新西兰的毛利人、台湾的高山族等。每一种原住民都有他们特有的文化。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保持特有文化,而又能跟随时代的进步发展呢?
星云大师: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现在各国都有原住民,而每一种原住民都有他们特有的文化。我们对于少数原住民文化,要尊重它、保护它,但不能侵略它。
过去我云游在世界各地弘法,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演,该校一位约翰·麦克雷教授在叙谈时说道:“你来美国弘法可以,但是不能开口闭口都是中华文化,好像是故意为征服美国文化而来的。”当时我听了心中就有一个觉悟:我应该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奉献、供养,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养诸佛菩萨一样。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即使大如美国,也害怕被人征服。
文化不容被侵略,但是文化是可以交流的。现在各国都在吸收他国文化,所谓“有容乃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想雍容华贵,就要有“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拣细流”的胸襟,包容愈多种文化,国家就愈是伟大。多年来我游走世界,一直在倡导“本土化”,就是尊重当地文化,也就是要让佛教依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环境、风俗民情之不同,发展出各自的特色。我所推动的“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给”,所以我在五大洲建寺,就是希望通过佛教,给当地人带来更充实的精神生活。例如,建设西来寺的时候,就是觉得美国科技发达,宗教也多,假如能够再增加一种佛教给人民选择,不是更美好?所以我的本土化是奉献的、是友好的、是增加的,不是排斥的,不是否决的。
世界上好多地方都有原住民,都有少数民族。因为他们是少数,我们更应该优待他们。我自己从小就欢喜不同的民族,尤其喜欢看到少数民族。我曾收集许多录像带、DVD,都是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过去因为少有机会到中国大陆看云南、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我曾经特别远到缅甸少数民族的地区去看他们,那里有十六个民族,我觉得他们都好美丽。台湾的少数民族就是原住民,过去称为高山族。近年来国际佛光会一直积极对原住民提供资助。例如捐赠书籍,甚至为他们兴建图书馆,提供他们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希望帮助他们有能力在社会上与人公平竞争,同时能够在保有自己文化特色,进而发扬光大,让世界的文化更加多元,并且多彩多姿。总之,文化没有国界,文化是民心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用武力强迫加诸就可以要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文化。因此,人类可以和人类相互为敌,但不能跟文化敌对。
既然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当然也要任其自然发展,不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去侵略别人的文化。能够尊重各地的文化特色,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世界上有些民族生性懒散,有的民族则充满优越感,总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种。例如德国的日耳曼民族、英国的英吉利绅士、美国人、弗朗西斯主义的法国人、日本的大和民族、中国的大中华等。请问大师,您觉得这些真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吗?为什么呢?
星云大师:多年前我到非洲弘法,当地的佛教人士招待我到野生动物园参观。动物园中有一种牙签树,他们告诉我:“不要以为狮子、老虎很凶猛,可以吃掉斑马、绵羊、长颈鹿等动物,只要它们被牙签树刺到,皮肤就会发炎、溃烂。”说明即使再凶猛的狮子、老虎,也有天敌,也会死亡。
世界上,强权、优秀都不是绝对的。中国有句话说:“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会打拳的反而被人打死,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不会打拳的人,别人也不会来找打。会游泳的人因为要下水,就有可能会被淹死;不会游泳的人他不下水,反而平安。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聪明反被聪明误,优秀养成了傲慢,也不是福气。
其实,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好,哪一个国家不好?哪一个民族优秀,哪一个民族不优秀?所谓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标准。过去大英帝国到处争战,在世界各国建立许多殖民地,因此有“日不落帝国”之称。但是现在英国跟美国比起来,差了一大截。不过,美国也不能因此自以为很富有、很强大,因为这个世间是无常的。例如一些过去最贫穷的沙漠地区的国家,后来在沙漠下面发现石油,一夕之间成为大富国。我们怎么能看轻他们呢?
世界上贫富贵贱都随着时间在变化,因为众生的业力,也就是大家的思想、语言、心理、行为种种的不一样,就感召不同的结果。过去中华民族、大和民族、印度雅利安民族,都曾经有过辉煌的时代。尤其中华民族过去一直以“五千年文化”而自豪,也曾自认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但现在已逐渐落伍,未来要注重教育,培养杰出人才,才能提升种族形象。
总之,世间所有的法界众生,都由于业力的关系而有种种的分别、种种的不同。希望今后的人类,大家能多接受教育,知书达理,都能有“普世平等”的思想,都有“人我一如”的想法,如此世界才容易达致和谐统一。
谈到民族的优越感,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因为自觉民族不够优秀,因此通过移民、异国通婚、优生保健等政策,希望进行种族的改良。请问大师,种族可以改良吗?乃至种族之间真的有办法和谐相处吗?
星云大师:种族当然可以改良,就像现在的农业,很多水果经过接枝、基因改良等方法,不但种类愈来愈多,而且果实大、果肉多、水分足、甜度高,可以说是农业改良的一大成就。
一般人也都听说过,异国联姻所生的儿女比较聪明。除了异国通婚、优生保健等方法以外,美国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是族群人种的大冶炼炉;因为美国欢迎他国移民,把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到美国,因此国势强盛。只是现在有些国家因为领土太小,不容许移民,如文莱就是一例。
在佛教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个移民的世界,族群最多,阿弥陀佛把世界上各种种族的人都接引到他的净土,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是一个种族融和的典范,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移民,必须有条件的人才能得生其国。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民都是来自外国的移民,或是多元种族融和后所产生的后代,也就是一般所称的“混血儿”。例如巴西就是一个混血的民族。早期巴西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和葡萄牙人混血,之后加入黑人血统,接着意大利人、德国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和日本人相继来此和当地人通婚。巴西不但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几乎没有人种歧视的国家。另外,目前澳洲中部的阿不雷训地方,据说有很多人的姓氏都是华姓,他们都是中国人与当地土著通婚的后代。
现代社会开放,国际往来频繁,尤其各国的留学生很多,造就了不少异国鸳鸯。但是也有很多父母并不同意异国通婚。其实如果能放大眼光,以宽宏的胸量接纳,异国通婚也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认真说起来,世界上的种族问题并不是政治、经济,甚至也不是宗教所能解决的。现代科技发达,虽然能够改变基因,但也不究竟。最好的方法就是人类互相尊重包容,容许不同的存在。我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但是在几十年来的出家岁月中,我看到天主教的神父、修女,看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我对他们都很友好,也很尊重。在台湾有一位来自美国的丁松筠神父,他跟我说:“假如你生在美国,你可能就是美国一个很好的神父。”我说:“假如你生在中国,你可能就是一个中国的和尚。”由于我们出生的地点不同,让我们的信仰不同,其实我们的心都是一样的。
在黑人的教科书里,第一课就说:“黑是最美丽的颜色。”即使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从小都应该训练喜爱不同的东西。例如,二十年前,中国大陆穿的衣服都是同一个颜色,显得很单调;现在他们的衣服颜色很多,感觉就很活泼,很好看。我们对于跟自己不同的人,如果不喜欢他、讨厌他,就表示自己渺小。高山之所以崇高,因为上面长着各种树木花草,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栖息在里面;海洋里,也因为有各种鱼虾悠游其中,所以才造就海洋世界的美丽。
常有人问:世界能否和平?自古至今,任何时代都有灾难,尽管今日的世界笼罩着各种苦难,但是人只要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只要内心祥和,世界自能和平。
至于种族之间是否真有办法和谐相处?我想,教育的普及、政府的政策、资讯的发达、男女的通婚、留学生的交换、文化的交流、技术的援助等,都是减少种族间摩擦的有效方法。另外,“尊重与包容”“同体与共生”,更是促进种族和谐的不二法门。
中国幅员辽阔,大小民族共有五十多个,其中最大的有汉、满、蒙、回、藏,因此过去曾倡导“五族共和”,然而五族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请问大师,现在中国政府对这些边疆的少数民族,是否曾经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与照顾呢?
星云大师: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畬、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另外台湾的原住居民也有十多个,像阿美人、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等等。由于汉族以外的民族,人口显然比汉族少很多,因此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为了照顾这些少数民族,大陆除了成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单位专职负责以外,宪法更是明文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各民族要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而台湾也有“原住民委员会”给予少数民族照顾。有关大陆对少数民族的保障条例,包括: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二)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四)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五)各级国家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在制定涉及少数民族的重要政策、决定以及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重要问题时,应当听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意见。
(六)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七)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资金。
(八)少数民族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九)少数民族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十)少数民族公民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我一向对边疆少数民族颇具好感,甚至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和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都做得很好,少数民族也都获得应有的尊重、礼遇和优待。少数民族不可轻,因为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有它的文化、语言、习惯,如同人间的百花齐放。我们要看到他们的美丽,不可予以轻视。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经常处于战乱之中,其中大部分以民族之间的内战居多。从历史的殷鉴可知,一个国家如果内部不和,容易招致外侮,甚而引发国际战争,这实非人类之幸。因此请问大师,今后各国之间如何让种族相互融和,继而共创世界和平呢?
星云大师:刚才讲到,光是中国,大大小小民族就有五十六个之多,再加上其他各国的各种民族,世界上的民族之多,可想而知。
促进种族和谐,这是巩固国本的大事。每一个人生下来以后,属于哪一个种族,并不是个人意愿所能决定的;但是如何打破种族、地域的藩篱、观念,共同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却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种族之间所以会产生分歧,有的是地理环境使然,有的是语言风俗习惯差异,有的是人种肤色的不同,致使大家排除异己。就算是在同文同种的种族里,也会有阶级贵贱之分;不同种族里更是划分了种种的不同,于是产生种种不能相聚融和的情结。
要消除种族隔阂,首先应该发扬慈悲的精神。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涅槃经》云:“慈息贪欲,悲止嗔恚。”佛教提倡的慈悲,不但要以同体的慈悲来解救众生,更要用无缘的慈悲为广大众生救苦救难;不仅要消极地不做恶事,更要积极地行善;不只要一时口号的慈悲,还要永久务实的慈悲;不唯以图利求偿而行慈悲,更要无相无偿而行慈悲。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慈悲心,则见他人痛苦时,即能以悲心拔除其苦厄;当见别人不欢喜时,即能以慈心施与安乐。如果人人都能以慈悲心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
因此,只要地球上的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都能本着慈悲心,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大家都能做个慈悲的地球人,都能走出国界,自然没有种族的歧视。
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初是为了打破社会阶级不平等而出家,他主张“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佛陀这种宽广的胸襟,应该可以给今日制造种族问题的人一些教育,可否请大师把佛教的这种平等思想做一些说明与介绍?
星云大师:过去很多人以为,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是消极厌世,其实这是大大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当初之所以出家修道,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救济被压迫的人民。
在佛陀住世的当时印度社会里,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种姓的严格划分。第一阶级的婆罗门,就是古印度的宗教徒,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以及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利用一卷《摩奴法典》,把印度社会分成四个阶级,自己列在第一,他们的权威、横暴,其他阶级的种族都要无条件地信奉和接受。
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也就是一些王公贵族,他们和婆罗门同样受到尊敬。第三阶级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工商阶级,他们受婆罗门和刹帝利权势所压迫,连受普通教育的资格都没有。第四阶级是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被公认是为了被役使、被奴隶而生到这个世间上来的。在这种种姓制度下,形成严重的种族歧视,彼此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权利,而且贵贱悬殊。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他自己虽是刹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刹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他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向不平等的种族歧视展开革命。
佛陀革命的对象,一是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二是没有究竟真理的神权宗教,三是生死循环不已的自私小我。佛陀的革命,完全是由于慈悲心肠的激发,他的革命是用慈悲覆护一切,感化一切,不用暴力,行的是不流血的革命,这才是真正的革命。
佛陀的革命是由上而下的。他本贵为王子之尊,过着优裕的生活,照理说他用不着革命,但是他看到很多遭受压迫的民众,为了公理与正义,他不能不摆脱王子的虚荣,用“一切众生平等”的真理来为那些被压迫的可怜人们打抱不平。
一般的革命者,都是向外革命而没有向内革命,说明白一点,就是向别人革命而没有向自己革命。唯有佛教的教主佛陀,他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自私的小我,都有生死之源的烦恼无明,为了求得真正自由自在的解脱,不得不向五欲、荣华富贵革命,舍离一切的爱染,过平实的生活,这才是究竟的革命。
释迦牟尼佛当初舍弃太子之尊出家修道,最主要的就是不满意当时社会这种阶级的悬殊,所以当他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就正等正觉时,所发出的第一句宣言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意思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因为众生佛性平等,所以佛教不但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更主张人与众生之间的平等。所谓“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所以在佛教里只有先知、后知,先觉、后觉的区别,只是学有前后的学长和学弟之分罢了;而在学习的能力上、人格地位的尊严上,大家都是一样平等。
佛教强调慈悲、包容,因此没有种族仇恨、残杀和宗教战争。佛教基本上是倡导和平的,佛法教导人要怨亲平等,不仅要“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甚至要爱我们的敌人;佛教的僧团里,“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佛陀慈悲平等的主义,不但为当时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了光明,更是今日破除种族歧视之平等制度的落实。
在今日人间佛教的理想世界里,大家同为地球人,彼此应该不分种族,共同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所以,未来在佛光普照下,人间净土的第一个特色,就是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阶级斗争,真正彻底实现“众生平等”的真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