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茅以升-编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89年11月中旬,惊悉茅以升同志逝世的噩耗后,作为茅老家乡的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派出代表去北京参加茅老的追悼会。我们出于对茅老景仰、缅怀之情,学习和纪念这位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使茅老的业绩史实传之后世,为“四化”服务,提出编辑、出版《桥梁专家茅以升》一书的方案。全国政协主要领导赞同并委托我们进行征稿、编辑,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终审。经上下协同,多方努力,成书出版。

    为存史记人,激励今人,传之后世,本书所据多为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融纪念于记实之中,见精神于业绩之内,涵感情于细节之微。所录回忆与怀念的47篇文章,大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业为纬,按“名人谈往”、“雪泥鸿爪”、“中华桥父”、“天下桃李”、“科技巨匠”、“舐犊情深”、“情系故土”等七个专题编排。选用的21帧照片,力图对茅老一生各主要阶段做形象的映示。我们还选编了反映茅老在桥梁工程、教育、科普、外事、文学、图算等各领域成就的有关文章、诗词、演说、手迹,各种形式兼顾,以助读者得窥茅老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之一斑;并编纂了茅老的年表和著作目录,以期为今后学习和研究茅以升提供一些系统、翔实的资料。

    在本书的征稿、编辑和审定过程中,李先念、彭真、聂荣臻、赵朴初等

    12位领导同志特地为本书亲笔题词,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全国政协和江苏省政协的有关领导给予了关心和指导;得到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厚德的热情帮助;茅老的在京子女茅于美、茅于燕、茅玉麟和在茅老身边工作30年以上的许宏儒、郑淑涓两位秘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张凤、丁牧良、李植中、霍义平、李杰、黄一鸾、陈青等同志为此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编辑过程中,镇江市领导同志均十分重视,市委书记俞兴德、市长钱永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秉谦等参加了编辑会议,俞兴德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钱永波同志将会上颇有见解的发言批转市政府组成人员学习,并表示市府将尽力支持出好这本书;在本书的出版经费上,沪宁公路宁镇段工程指挥部和交通银行镇江支行给予了有力支持,特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茅老一生时近百年,业绩浩繁且涉猎面广,故有关茅老资料的征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书的出版面世仅是一个开端。为在1991年1月9日前成书,以纪念茅老诞辰95周年,本书的征稿、编辑受时间制约,加之我们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镇江市委员会

    1990年11月

    镇江市参加审稿者:

    张信澄(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协党组副书记)

    姚敦本(市政协副主席、市农工民主党主委)

    陆汝纯(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委)

    邬伯翔(市政协副主席、市九三学社主委)

    刘承(市政协副主席、市民革主委)

    陈冬姣(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

    伏镇钧(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民盟主委)

    陆九皋(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市博物馆研究员)

    杨积庆(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镇江师专教授)

    郭维庚(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王锦鹏(市政协副秘书长、市致公党副主委)

    谢苏(市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