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著部分
1.双铰拱桥梁的次应力(英文)(硕士论文)1917年作于美国康奈尔大学
2.桥梁框架的次应力(博士论文)1919年作于美国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
3.钱塘江桥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出版社1950年版
4.武汉长江大桥 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年版
5.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 外文出版社出版(日文版1976年,英文版1978年,德文版、西班牙文版、法文版1980年)
6.钱塘江建桥回忆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5月版
7.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第一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8月版
8.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第二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1月版
9.茅以升文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2月版
10.茅以升选集 北京出版社1986年9月版
11.中国古桥技术史 北京出版社1986年5月版
二、论著部分
1.中国圆周率略史 1917年4月《科学》第3卷第4期
2.天文学家白莱希传 1918年《科学》
3.工程教育之研究 1926年12月《工程》第2卷4号
4.钱塘江桥设计及筹备记略 1934年3、4月《工程》第9卷第3、4期
5.武汉建桥计划书(1936年)1982年收入《钱塘江建桥回忆》,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6.重庆两江大桥 1936年2月28日《西南实业通讯》第13卷第12期
7.钱塘江桥一年来施工之经过 1936年11月《工程》第11卷6号
8.序中译本《科学的故事》1937年7月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出版社出版
9.The Chien tang River Bridge(钱塘江大桥)1937年10月22日,11月5日《ENGINEERING》(《工程》)
10.土壤力学 1941年6月1日《工程》第14卷1号
11.《夜珠词》序 1944年
12.钱塘江桥工程记 1946年5月17日
13.三十年来中国之桥梁工程 1946年8月《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
14.上海市越江工程之研究 1946年
15.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 1947年《科学》杂志
16.Outlook of Eegineening Research(工程研究展望)1948年4月《SCIENCE & TECHNOLOGY》(《科学技术》)
17.Earth Prssure on Retaining Walls(关于挡土墙的地面压力)1948年10月《Procedings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Soil Engineering》(《中国土壤工程学会会刊》)
18.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948年12月《现代铁路》第4卷第6期
19.对今后科工的几点意见 1949年6月1日《上海科协会刊》
20.工程师的解放 1949年6月7日上海《大公报》
21.教育的解放 1949年6月20日
22.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949年7月1日《上海新闻报》
23.论科学会议 1949年7月7日上海《大公报》
24.新时代的科学教育 1949年8月《科学》第8期
25.谈铁路建设计划 1949年10月18日上海《大公报》
26.谈人民铁路建设问题 1949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27.科学属于人民 1949年12月1日《科学通讯》第6期
28.科技工作者的共同纲领 1949年12月《工程界》
29.在上海市二届代表会议上代表科技界的发言 1949年12月27日上海《大公报》
30.习而学的工程教育 1950年4月29日《光明日报》
31.工程师的共同纲领 1950年4月《天津日报》
32.工程教育的方针与方法 1950年6月4日《光明日报》
33.大学与中学的联系问题 1950年8月7日《光明日报》
34.教师学习问题 195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
35.科技与实际结合问题 1950年8月22日《光明日报》
36.全国自然科学大会代表志(三)1950年8月24日《文汇报》
37.科技要解决人民生活 1950年8月25日上海《大公报》
38.实事求是的工程师 1950年10月《天津工程》第5期
39.兼顾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实行先习后学的教育 1951年1月15日《光明日报》
40.教育如何为工农开门 1951年
41.实行先习而后学的教育制度 1951年3月23日《光明日报》
42.建国大师 1951年7月1日《光明日报》
43.记苏联科学院的招待会 1951年7月5日《光明日报》、1951年7月8日上海《大公报》
44.苏联科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1951年8月《自然科学》第1卷第3期
45.捷克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1951年8月9日《文汇报》
46.工程教育中的学习问题 1951年9月《自然科学》第1卷第4期
47.基础与“桥梁”1951年11月7日《光明日报》
48.莫斯科的一天 1951年11月7日《光明日报》
49.纪念近代科学家、先驱者和伟大艺术家——达·芬奇 1952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50.桥梁是怎样造成的 1953年
51.中国人民来修建东方第一大桥了 1954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52.科学研究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 1954年3月16日《光明日报》
53.把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 1954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54.科学教育电影与科学普及工作 1954年4月18日《光明日报》
55.工人阶级已给技术革新开辟了道路 1954年6月19日《光明日报》
56.北京发出的声音响彻全世界 1954年6月25日《北京日报》
57.欢欣与感激 1954年6月25日
58.挡土墙土压力的两个经典理论中的基本问题 1954年9月《土木工程学报》第1卷第3期
59.我看到了祖国铁道事业的明日 1955年1月29日《人民铁道》
60.一个中国,一部历史 1955年2月4日《光明日报》
61.莫斯科—北京,一条道路一条心 1955年2月23日《光明日报》
62.使苏联的科学技术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财富 1955年3月29日《光明日报》
63.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而努力1955年4月25日在吉林省科普分会筹委会上讲话摘要
64.我们年老科学家的愿望 1955年4月25日在吉林科普筹委会上讲话摘要 1956年1月22日《人民日报》
65.反对唯心观点,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 1955年《学习》第5期
66.检阅了我们科学大军的后备力量 1955年8月18日《光明日报》
67.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和施工的先进性 1955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68.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10月5日《科学小报》
69.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联系实际 1955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70.《挡土墙土压力的两个经典理论中的基本问题》讨论的答复1955年12月《土木工程学报》第1卷第3期
71.业余教育中的教学计划有关问题 1955年
72.中日友谊之火 1956年1月22日《光明日报》
73.老科学家们盼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56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74.扬子江大铁桥之建设 1956年《日本·科学朝日》第2期
75.我国铁道科学研究的远景 1956年8月《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会刊》、《北京铁道学院科学讨论会会刊》
76.扩大科学队伍,占领科学阵地,向科学大进军 1956年11月2日《工人日报》
77.业余教育要能利用业余的优越性 1957年2月12日
78.对业余教育问题的几点补充说明 1957年3月
79.中国铁路的科学研究工作 1957年创刊号《铁道运输》
80.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 1957年5月6日
81.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957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等
82.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体制问题 1957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发言稿
83.武汉长江大桥的管柱结构基础——介绍震动下沉管柱并在岩石上钻孔锚固的新方法 1957年《公路》第9期
84.欢呼苏联科学的伟大成就 1957年10月9日《北京日报》
85.震惊中外的奇迹 1957年10月15日《文汇报》
86.中国人民建成了亚洲第一大桥 1957年10月15日《人民铁道》
87.中国人民建成了东方第一大桥 1957年10月15日《光明日报》
88.桥梁史上的奇迹 195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89.庆祝东方第一大桥建成通车 1957年10月16日《湖北日报》
90.中苏友谊的光辉结晶 1957年10月22日《政协会刊》
91.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中苏友谊的结晶 1957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1957年11月10日《文汇报》
92.进一步开展职工科普工作,迎接新的生产高潮 1957年12月10日
93.Building the Yang Jze River bridge(建设长江大桥)1958年3、4、5月《CIVIL ENGINEERING & PUBLIC WORKS REVIEW》(英)(《土木工程和公共建筑评论》)
94.向业余教育的一面红旗致敬 1958年11月14日《工人日报》
95.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at Hankow, China 1958年12月《Civil Enginering》(美)(《土木工程》)
96.《中国石桥》序 1958年
97.跃进中的铁道科学研究工作 1959年1月1日《人民日报》
98.我国早期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959年4月25日《光明日报》
99.半工半读,孰先孰后 1959年6月22日
100.First bridge over the Yangtze(长江第一桥)1959年《世界科协》6号
101.拥护公制计算单位的中文名称单位 1959年7月8日《光明日报》
102.Tchan Tienyeou(詹天佑)1959年法文版《人民中国》第8期
103.Il Ponte di Hankow Sul Flume Yangtze(武汉长江大桥)1959年意大利期刊
104.桥梁远景图 1959年9月《科学家谈21世纪》
105.《中国桥梁史料》序 1959年9月9日
106.我国铁道科学技术的成就 1959年9月《土木工程学报》
107.东风西渐 1959年9月29日《文汇报》
108.十年来的土木工程 1959年《工程建设》第9期
109.建国十年来的土木工程 1959年9月《土木工程学报》
110.十年来的土工与土力学 1959年《工程建设》第10期
111.解放以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科学技术 1959年《科学画报》第20期
112.新中国的新铁路 1959年10月18日
113.桥梁和桥梁技术 195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114.社会主义制度和桥梁技术 195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115.铁路建设大跃进中的两个产儿 1959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
116.明天的铁路 1960年《中学生》第1期
117.胜利的十年 1960年3月1日《铁道科学研究院院刊》
118.业余教育中的技术革新 196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119.自力更生,独立创造 1960年5月5日《科学报》
120.中国铁路十年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1960年(苏)《通报》
121.欢呼苏联的科学技术新成就 1960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122.试论力学中的唯心观点——学习《矛盾论》的一些体会 1960年9月5日《人民日报》
123.为祖国争光的詹天佑 1961年《集邮》第2期
124.试论专业科学与专门科学(上)、(下)1961年3月6、7日《光明日报》
125.庆贺苏联“东方号”胜利 1961年4月22日《中国新闻》
126.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1961年4月23日《工人日报》
127.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1961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128.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961年4月28日《北京日报》
129.为祖国争光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 1961年5月2日《中国新闻》
130.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961年《科学大众》第5期
13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961年《人民画报》第5期
132.先掌握技术后学基础理论是错误的吗 1961年6月14日
133.一点感想、一点建议、一点希望 1961年中国科学院院务扩大会议发言
134.纪念詹天佑诞生一百周年 1961年9月18日《科学报》、1961年《人民铁道》第9期
135.The Stone Arch Symbol of Chinese Bridges(中国石拱桥)1961年11月《CHINA RECONS LRUCTS》(《中国建设》)
136.科学与技术 1961年12月18日太原讲稿(单行本)
137.五十年后的桥梁 1962年1月16日《北京晚报》
138.中国石拱桥 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
139.关于土洋结合问题 1962年4月13日《全国人大发言》
140.洛阳桥与江东桥 1962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141.天堑变通途——谈桥梁跨度 1962年7月27日《武汉晚报》
142.桥 1962年7月31日《北京晚报》
143.人间彩虹 1962年10月7日《北京晚报》
144.桥名谈往 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报》
145.名桥谈往 1962年9月29日《文汇报》
146.武汉长江大桥的五年 1962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147.La Construction des Ponts en Chine Nouvelle(新中国的桥梁建筑)1962年法文版《人民中国》第11期
148.启宏图,天堑变通途 1962年12月《人民文学》
149.科学与技术 1962年12月在太原的报告
150.二十四桥 1963年2月6日《文汇报》
151.圆周率 1963年2月5日《北京晚报》
152.古桥与今桥 1963年3月日本《人民中国》
153.桥话(一)1963年2月6日《人民日报》
154.桥话(二)196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155.桥话(三)1963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156.桥话(四)1963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157.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电影的积极作用 1963年3月17日《文汇报》
158.天津的开合桥 1963年3月31日
159.联合桥 1963年4月5日《人民铁道》
160.力学中的基本概念问题 1963年5月唐山铁道学院讲稿
161.形象化的科学讲座 1963年6月8日《工人日报》
162.建议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制度 1963年7月人大常委会印发
163.祝国产科教影片展览开幕 1963年6月8日《北京晚报》
164.明天的火车与铁路,明天的桥 1963年《奔向明天的科学》
165.五桥颂 1963年《文物》第9期
166.祖国的自力更生 1963年12月20日《中国新闻》
167.为什么看不见柱子 1963年
168.时序逢新人添喜 1964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69.科学工作的群众化、革命化 1964年4月20日
170.关于“永动机”问题答读者问 1964年4月30日《工人日报》
171.对文字改革的几点认识 1964年5月13日《光明日报》
172.汉字改革座谈纪要 1964年5月27日
173.培养儿童热爱科学 1964年6月1日《文汇报》
174.半工半读中的专业学习问题 1964年12月25日
175.石拱桥 1964年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176.伟大的转折 1964年
177.打球与造桥 1965年6月11日《体育报》
178.科学技术中的代号 1965年9月1日《光明日报》
179.学习继承可以违反“认识论”吗 1965年9月20日
180.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体会 1965年11月12日《新建设》
181.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体系 1966年3月16日
182.茅以升谈永动机等问题 1966年4月30日《工人日报》
183.介绍五座古桥 1972年《文物》第1期
184.赵州桥与李春 1973年9月
185.从赵州桥到南京长江大桥 1973年10月20日《中国新闻》
186.对于桥梁振动问题的管见 1975年6月1日
187.《中国史话》前言 1977年11月
188.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应是能而非力 1977年7月5日
189.多快好省出人才 1977年10月1日
190.爱天与畏天 1978年《天文爱好者》第1期
191.漫话圆周率 1978年《少年科学》第1期
192.科研与科普的十个关系 1978年《少年报》第3期
19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 1978年3月
194.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1978年4月27日《湖南科技报》
195.环境保护现代化 1978年《环境保护》第5期
196.谈谈科研与科普关系 1978年10月12日
197.对高等学校专业调查和调整工作的建议 1978年12月21日
198.对教育部的拟复 1978年
199.先进的舰船技术 1979年《舰船知识》第1期
200.环境科学的普及化 1979年《环境保护知识》第1期
201.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979年1月7日《人民铁道报》
202.从小得到的启发 1979年《儿童时代》第2期
203.桥梁远景图 1979年《科学家谈21世纪》第2版
204.两脚跨过钱塘江 1979年《西湖》第2期
205.没有不能造的桥 1979年5月《知识就是力量》
206.扩展科普,繁荣创作 1980年2月7日《科学之春》创刊号
207.向铁路现代化进军 1980年《铁道知识》试刊号
208.科学理论大众化 1980年10月
209.《桥梁建筑》序 1980年科普出版社
210.《科普创作概论》序 科普出版社
211.征程六十年 1981年《中国科技史料》第1期
212.掌握决策科学,推动四化建设 1981年《科学与生活》第4期
213.中国桥梁 1981年
214.党是建国的总工程师 1981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215.在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981年11月23日
216.学习研究“十六字诀”1981年12月2日《浙江日报》
217.工程师和科学家 1982年8月《工程师之友》第1期
218.图算如下棋,可以启发智慧 1982年《科学世界》第4期
219.科普工作正规化,科普与自学相结合 1982年5月7日《北京科协动态》
220.提倡一下科学道德 1982年6月4日《文汇报》
221.《科学画报》创刊五十周年纪念 1983年7月
222.百家言与五色土 1983年2月17日《北京晚报》
223.中国是世界技术的摇篮 1983年10月16日香港《大公报》
224.《梁希文集》序 1983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25.《科学画报》的创造性 1983年《科学画报》第10期
226.《绍兴石桥》序 1984年
227.记柳翼谋师 1986年《柳翼谋先生纪念文集》
228.《中国石拱桥》序 1988年
229.工程师的工作要能文能武
230.我与专利权
231.本世纪初叶美国的管理科学化运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