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委书记工作指南-身心健康精力旺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马克思

    毛泽东很重视身体锻炼,他曾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教育家蔡元培也有同样的见解:“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因此,党委书记只有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旺盛,才能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多、为民贡献大,才是一位合格的好书记。

    第一节身体健康

    从表面上看来,党委书记的工作不像体力劳动那么出大力,但实际上任务是十分繁重的,精力消耗很大。作为领导者的党委书记,工作有以下特点:

    1.工作的无休止性。往往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下班后仍需处理一些临时发生的事情;回家的路上甚至吃过晚饭,躺在床上仍要思考明天如何开展工作以及某些问题如何妥善解决。

    2.工作复杂性。一个单位如同一个“微型社会”,专职党委书记虽然不是行政领导人,但是,一些重大或十分难办的事情,书记必须动脑与行政领导人一起研究,拿出主意来。往往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技术、人事、教育等多种因素,这就要精心协调多方面关系,尽量满足多方面的正当要求,以取得大家的支持。

    3.工作强度大。一个领导者往往在同一时间内要做好几件事,甲通知去开会(有时不只是一个会),乙等着谈话,丙急于要领导批条子,此时电话铃响了又要赶快接电话。不仅如此,他们脑子里可能还在思考某一问题的处理方案。

    4.工作的风险性。领导者事前做的决策、订的计划、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带有预测性。预测总不是现实,特别是重大的决策,必然有风险性。领导者在决策时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5.工作的政策性。领导工作大多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财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领导者处理问题要慎之又慎,必须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好组织成员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本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本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6.工作的创造性。领导者要处理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形势多变、信息不足,往往没有现成的公式和固定的模式可以沿用。领导者面对一个新问题的解决,必须把自己全部的知识、经验、智慧、才能及储存、占有的全部信息资料统统调动起来,而且要广泛听取意见。因此说,领导者的工作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想出解决的方案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指挥、沟通协调工作。有时候时间紧、任务急,又受到多方面的阻力、干扰,如果没有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就可能把身体搞垮。

    7.工作成果表现间接性。领导者的主意、决策、计划、方案,还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由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的劳动,才能变为现实的产品。因此,领导者的工作绩效难以立即直接表现出来。

    党委书记重视并保持身体健康,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义务。

    一、身体健康标准

    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这三个方面。WHO经调查研究,对健康标准提出以下十项。

    1.有充沛的精力,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臀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睛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洞、无痛,齿根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没有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有的专家提出,肌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

    1.食得快。这表明不挑食、不偏食、胃口好、内脏功能齐全;

    2.便得快。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3.睡得快。包括睡得深,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4.说得快。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正确,合乎逻辑,能根据话题灵敏应变,说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

    5.走得快。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反应迅速,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人若患有内脏疾病,则表现下肢沉重、心情焦虑、心情欠佳、四肢无力、步履沉重,行动不协调等。

    二、良好习惯

    “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外国有的学者对1500名各行各业成绩超群的人的调查表明,他们都有优良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

    据一项研究报告,医学家对7000名45岁以上成年人的日常行为与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观察后,发现有七种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行为是:(1)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2)有规律地按时进餐,不吃零食;(3)每天坚持吃早餐;(4)控制体重,不发胖;(5)每星期至少锻炼3~4次;(6)不吸烟;(7)不饮酒或只饮少量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严重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害于别人。据化验,一滴纯尼古丁可毒死体重300公斤的大马3匹。据调查分析,有24种疾病的死亡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得多,如肺癌高10.8倍。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30%~80%。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死亡率增长越高。

    切莫酗酒,一次大量饮酒,可能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长期饮酒者,也可能慢性中毒。过量饮酒对身体的神经、消化、呼吸系统均有害。据调查,常饮酒者,结核病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9倍。

    三、营养平衡

    合理的膳食结构,应遵循“平衡、多样”的原则。平衡,是指应适当调配各类食物;多样,是指日常食用食物品种尽可能多样化,不偏重某一方面几种食物。我国古代医学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只有多样化,才能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古人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进补的着眼点,应放在日常普通的食物上。

    有些人认为价钱昂贵的食品,营养价值就高,如燕窝、鱼翅等。经专家的化学分析后,这些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高。

    四、保证睡好

    如果睡眠不足,生理活动就会普遍降低,肌肉张力下降,嗅、味觉及触、听、痛觉也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头疼、头晕、烦躁不安及工作能力下降的症状。

    有人总结以下十条经验:(1)准时入睡;(2)积极治疗影响睡眠的各种慢性病;(3)睡前不做剧烈活动,可散散步;(4)室内温度适宜;(5)睡前不要喝茶、咖啡、可可;(6)室内安静;(7)睡前精神不能紧张或过度兴奋;(8)睡前用温热水泡泡脚;(9)被褥、内衣清洁、干燥,避免污垢、潮湿而带来不适;(10)枕头高度适宜。

    五、用进废退

    常用的器官和系统,就发达起来;不用的则会逐渐退化。“生命在于运动”,清朝教育家颜元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实验证明:养在笼里的家兔,其心脏比野兔小50%,家兔平均寿命为4—6年;而野兔长达15年;家兔可算是养尊处优,野兔却天天与不良的环境与天敌做殊死斗争。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隋唐时的医学家、药学家孙思邈写道:“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体力。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崇尚劳动,他们一再指出,“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美”,“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六、科学锻炼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通过运动,可增强肌肉的张力,使肌肉、骨髓、心肌更强,可增加心脏输血量。肌肉、内脏的发展,可以增强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可以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对疲劳的耐受力和工作效率,可以保持人的正常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锻炼身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因人而异。锻炼的项目、时间、进度,要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2.运动量适宜。不要过量,以免内伤脏腑外损肢节;

    3.注意增加心肺功能,保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健康。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4.持之以恒。人体的结构、机能复杂,必须经常、反复锻炼,才能提高体质。锻炼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时间逐渐增加;

    5.锻炼时注意精神愉快,保持轻松,使大脑疲劳尽快恢复。

    散步既方便又有效,尤其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更为有利。没有步行,就没有人类。据日本研究,人体脚力的减弱从25岁就开始了。美国人比日本人平均寿命少,重要原因之一,是步行比日本人少。

    七、合理用脑

    1.思考问题时力戒无休止地长时间过度紧张。

    2.对一时实在考虑不出答案的问题,要平静心绪,整理思路。

    3.思考问题时,不要毫无自制地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4.将较棘手的问题安排在脑子最好用的时间考虑。

    5.当思路被其他人或事打断时,不勉强做徒劳的追思,而应松弛一下,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恢复了原来的思路。

    6.对在短时间内不能考虑出答案或结论的重大问题,应采取“分节法”和跳跃式思考,可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

    7.应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气质,不要在自己有压力时,烦躁而轻率地处理问题。

    8.要养成对问题逻辑分析、综合推理的习惯。

    9.晚上用脑要适可而止。

    10.力戒嫉妒、愁闷、忧郁、悲观等心理。

    第二节心理健康

    一位著名专家说:“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面临的其它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一、心理健康标准

    国外学术界有多种提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有的专家提出从以下四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1)能正确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也能正确对待别人;(2)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3)能正确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好;(4)对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避免、不幻想。

    二、良好的认识品质

    认识是指了解某一客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包括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直觉能力等。

    三、热情、真挚的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第一,要有高尚的情操。我们要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情感。要有健康的美感。情操高尚,在风度、举止行动上就会表现出健康、高雅的格调,会给别人以良好的影响、感染作用;第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能把自己的情感、精力都倾注于所从事的事业上去,多出成绩、多做贡献,应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第三,诚实守信。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安全感和尊严感。诚实总是赢得人们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可信”联起来,其中,“诚实”是前提,“可信”是结果。历史上许多人因诚实待人,人们信任他、拥戴他、支持他,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

    第四,稳定的情绪。人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我们要有开拓进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心境,这可以促进自己热情主动、创造性的工作,也会直接影响整个组织成员的情绪。我们应培养积极的激情,在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控制和调节下,能调动全身心的潜力,成为激发自己的行为的巨大动力,激励自己去克服艰险,攻克难关。应激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正面的应激状态,能调动各种潜力应付紧张的甚至危机的局面,可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四、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指个性中较稳定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性格特征,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如活泼与沉静,豪放与拘谨,谦虚与骄傲,忠诚与虚伪,刚强与懦弱等。美好的性格能够给生活添彩,为事业增辉。性格某方面的不足,可能给事业带来影响和损失。《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写:西蜀的张飞和关羽两名虎将,战功赫赫,但张飞由于性格暴躁,发怒鞭打两个部属,被报复身亡;关羽则是性格孤傲,在东吴使臣求亲时,以“虎女岂肯嫁犬子”羞辱对方,以致影响了蜀吴的关系,导致后来败走麦城;而身为魏国平西大都督的司马懿由于性格多疑,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错失良机,懊悔不已;吴国大都督周瑜由于性格好妒忌、气量小,在几次计谋均被诸葛亮预先识破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身亡。

    上述例子说明塑造良好的性格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对待工作要满腔热情;在日常交往中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完成任务要有自信心、周密细致;克服困难要坚毅、顽强。

    第三节身心协调

    肢体伤害与精神劳损,两者都是身心失调的表现。因此,我们既要善于保护形体,又要善于蓄养精神,不可超越限度。健全的身体对精神起决定作用;但健全的精神又积极反作用于身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起决定作用。

    一、乐观向上

    心胸开阔,充满信心和希望,是成功者共同的良好心理素质,特别是当人们在逆境中,提供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邓榕在《我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写道:“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

    乐观的人常会看生活、工作光明的一面。他们对前途存有希望、信心,时常怀着轻松的心情,努力奋斗、前进,一路上摘着成功的果实,随时又添加他们的喜悦与勇气。他们并非完全没有遇到困难或挫折,但总觉得黑暗之后,太阳会再升起来的。因之他们能耐心地应付着困难,追求更大的成功。悲观的人却正相反,他只看到生活中黑暗的一面、工作困难的一面,他们对前途不存希望和信心,经常是怀着沉郁的心情,像是背负着千斤重担似的,伛偻前行。偶然遇到阻碍、挫折,更会增加忧伤和恐惧。党委书记应是前一种乐观向上的人,而绝对不是后一种悲观的人。

    我们党的先烈都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烈士夏明翰慷慨就义前,索笔留遗言,一曲就义歌,自此天下传: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935年,烈士刘伯坚在战斗中左腿中弹,不幸落入敌手。敌军故意问他:“你们共产党有办法,为什么弄得现在一败涂地?”刘伯坚铿锵的回答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古人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革命火种不熄,燎原之火必将漫天燃起!”

    广东军阀为了炫耀所谓的胜利,故意押着负伤带镣的刘伯坚,在大庾县最繁华的青菜街走过示众。刘伯坚气宇轩昂,使路旁的人们敬佩不已,回到牢中,他写下著名的《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革命先烈这种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壮举,我们应永志为怀,时时刻刻对自己激励、鞭策,千万不能忘本。

    二、心境宽畅

    达观开朗的情绪,能为神经系统增添新的力量,增强人体抵抗疾病和疲劳的能力。人们发现,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得既快又好。一个人大发雷霆之时,体内会产生有害物质。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把生气人的血液注射给小鼠,会使活蹦乱跳的小鼠死亡。有人专门对10万例病人的病因或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发现有63%的病人与精神因素有关,其中因遭到别人“伤害”诱发疾病的占78%。

    医学研究证明,患肠胃系统疾病的人,88%是由于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有人断言,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

    有人总结了生闷气对健康有如下十大害处:

    一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胸闷、肺腔膨胀、气逆咳嗽和哮喘等疾病;

    二害肝脏,容易肝郁不舒,肝气不顺、肝胆不和;

    三害消化系统,气满填胸、不饥不渴、气滞于胃、停止蠕动;

    四害心脏,久滞之气不能排出体外,侵入心脏,引起心跳加快;

    五害神经系统,气扰神经可引起失眠;

    六害肾脏,逆气冲击肾脏,会出现肾衰、腰膝无力;

    七害泌尿系统,可引起尿急、尿频;

    八害内分泌系统,可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九害皮肤,可引起气串、肿胀和神经性皮炎;

    十害健康长寿。

    切莫生气,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得好:“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古希腊有一则神话故事,名曰:“莫踩仇恨袋”,恕笔者冒昧改写为“莫踩生气袋”。

    一天,大英雄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他恼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给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生气袋,你不理睬、不触动它,它便小如当初;否则,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对侵害、欺压我们的敌人,不能没有仇恨,这是一般常识。但一些小事也没完没了地生起气来,那不仅不值得,甚至可说是一种愚蠢。老是生气,便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从而失去了心理平衡。宽容地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同志、同事或平民百姓,才不失为人生大智慧,以德化怨,春风化雨,是成熟人性臻至完善的象征,宽容的人生收获的必是满城桃李。

    三、容忍屈己

    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讲:“大量容忍,小心处事;正身率物,屈己为群。”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发生一点矛盾和不愉快是不可能的,但应当始终以克制、忍耐和友谊为重,不要跟人家争吵。有人研究,愤怒情绪按其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九个梯级:不满、气恼、愠(yun,怨恨)、怒、忿懑、激愤、大怒、暴怒、狂怒。一、二级处于生气状态;三、四级脾气有点来了,还可控制;五、六级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而且产生了“攻击”的意思;七、八、九级往往失去了自制力,言行就不计后果了。因此,尽力克制自己,宽容待人,要做到“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和“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四、笑颜常开

    心胸开阔,充满信心、希望,是高品位人士共同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就增加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能治病”。据专家研究,笑有十大好处:

    1.笑,牵动着面部约13块“笑肌”,能使长期被“荒芜”的大脑右半球受到刺激,得以开发利用,笑能使脑肌伸展,增强脑机能;

    2.笑,是心肺舒通的“健美操”,可增加肺呼吸功能,可以清洁呼吸道;

    3.笑,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与心脏搏动;

    4.如果笑得有力,比如前合后仰地笑,则能使脸、臂与腿的肌肉得到松弛;

    5.笑,可消除神经紧张现象,可驱散厌烦、内疚、抑郁、愁闷等心理状态;

    6.笑,可乐观地对待现实,减轻某种不正常的束缚感;

    7.笑,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长寿的老人都开朗爱笑,无消极情绪;

    8.笑,可抒发健康的感情;

    9.笑,有助于克服羞怯的情绪;

    10.笑,可刺激大脑产生一种叫做苯邻二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一种天然的麻醉剂,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减轻内脏、肌肤和关节的疼痛与不适、减轻和解除头痛与背痛。

    五、心态“八戒”

    一戒疑。有这种心病的人,总以为有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在做小动作。这种人经常失眠;

    二戒妒。妒忌别人的成就,不考虑怎样急起直追,却希望别人出问题;

    三戒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及别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欢和别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气越来越古怪;

    四戒傲。自卑走到另一极端便会转为自高自大,逐渐傲慢起来。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

    五戒躁。既自卑又自大,连同而来的暴躁情绪,容易发脾气;

    六戒愁。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凡事总是朝坏处想,本来不该他操心的事,他偏要操心;不应急的事,他也要着急;

    七戒惧。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八戒悲。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在眼前。

    六、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征,一是自觉性,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理性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诱惑。二是果断性,表现在:在决定或处理问题时,善于选择时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应付紧急情况的决定;当情况发生了变化,或发现自己的决策有错误时,能够立即停止行动,改变已作出的决定。三是顽强性,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阻力总是客观存在的,顽强的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持久的毅力,能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表现不屈不挠。四是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的道理,有关章节已阐述不少,这里记录下一位党委书记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在任现职的20年前,在一个服装厂的车间里当班长,全班有30多个工人,当时我24岁。一天下班前,有一位跟我岁数差不多的工人,没有完成本工序的活,我一边帮她干,一边说了她几句。她见我说她,一下子火了,活也不干了。见她火了,我也跟着火了,我俩紧一句慢一句叮叮当当吵了起来。吵着吵着,她满脸涨得发紫,突然说了一句;“我用剪子刺死你。”我说:“刺死我,我能当烈士。”

    她一听,边说:“我让你当烈士!”边像一头狂怒的狮子,举着剪子向我冲来。我本能地一躲,躲过了她的剪子。正当她要向我刺第二剪刀的时候,她被车间主任拖走了,事情总算没闹大。

    事后,我很后悔,也进行了反省。一件很小的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能发展到如此的态势?是因为双方都年轻火气大。如果我当时自制力强些,有忍耐心,不火上加油地说:“刺死我,我能当烈士”,她绝不会举起刺向我的剪子。这件事给我敲响了一个警钟,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地忆起。

    能忍耐,就是自制力强。心的上头悬着一把刀,是“忍”字,说明忍之难;不忍一时万日忧,说明不忍的危害;忍一忍,鹏程万里,说明忍的重要作用。自知脾气暴躁的林则徐,深知忍心之益处,为了避免自己由于不忍而乱大谋,亲笔书写“忍”字和“制怒”条幅分别悬于厅堂。每天不时端视悟之,以警示自己。“忍辱”才能“负重”;“自制”才能自强。

    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强的意志是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的。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党委书记,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地磨砺、锻炼。

    第四节贪婪伤生

    古人有“多欲伤生”的训诫,“贪婪”比“多欲”更严重,其危害更大。“贪婪”是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已欲。与正常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所得愈多,胃口就愈大。

    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所谓“欲壑难填”,这种人无论是对待金钱、权力、女色、美食、财产,还是对待其他任何名利,都永远贪得无厌的。

    吴邦国在上海任市委书记时,对干部就提出了“五不”的要求:“不贪财、不受贿、不参赌、不贪杯、不好色。”这“五不”说的明确,提的响亮,击中了腐败的要害。

    一、不腐败

    腐败要早亡,为什么?

    巴西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通过10年研究发现:腐败能导致过早死亡。他把583名被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同等数量的廉洁官员对比观察,发现前者在任职期内更易死亡或易患重病,前者有60%的人生病或死亡。在生病的腐败官员中,有53%患了癌症;在死亡的腐败官员中,有60%因癌症而死亡(见1996年2月26日《新华日报》)。

    这类腐败分子也易犯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难治之症。马丁斯举了不少例子,其中之一是:有16个因腐败行为而早死的人,平均年龄只有41岁。这个发现,很有点人们常说的“恶有恶报”的味道。这位医生指出:腐败者早死的原因是心理问题。他说:“当违反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时,在精神和身体上就会受到自体攻击,最终导致生病甚至死亡。

    这位“洋医“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心,也令人深思。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些腐败分子做了亏心事,内心空虚、忧惧、惶惑、惊恐。看到一些人东窗事发,被逮捕法办,便整日提心吊胆、丧魂落魄。见到“大盖帽”,便不由地心跳;听到警笛响,心神就不安宁,这样长此以往,轻则神经衰弱,睡眠不安,慢慢伤及心、肝、肺,重则便会诱发癌症。同时,腐败行为直接有害身体健康;一年到头,大吃大喝,极易导致胃炎、乙肝、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症;生活放荡,眠花宿柳,更免不了会出现泌尿系统疾病,甚至会染上性病、艾滋病。

    为了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还是老老实实做人,清正廉洁为好。

    二、不纵欲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推延大脑的衰老。过分纵欲,恣意妄为,会伤肾精,未老先衰,头脑昏昏,智力衰退,精神萎靡,百病袭来,甚至短命夭折。

    三、不贪婪

    “廉者足而不忧;贪者忧而不足”;“贪利者害已,纵欲者戕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渐,在此,是浸的意思),等等。这些古训都具有现实意义。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衣、食、住、行、医等正当的需求,但不能离开现实的物质条件过分地追求享乐,更不能把个人的享乐建立在剥削、剥夺别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海难填之辈就是坐在金椅上、躺在银床上,他一天到晚也是感到不舒服的。女作家孙淡宁一篇题为《钱可以买到什么》的短文,向贪财者提出了如下的忠告: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的“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

    钱可以买到“雅床”,但买不到“睡眠”;

    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

    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

    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

    钱可以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

    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

    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钱可以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

    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我们党一向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再要求领导者与群众同甘共苦,对广大干部三令五申要廉洁自律。节俭是一种美德,奢侈是一种陋俗。还是古人说得好:“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