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国人的圣经-编写说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项目从2011年3月启动,两辑24本书,历时一年,在阳光明媚的四月即将付梓!欣喜之余,颇能领悟古人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感慨和“最是一年春好处”的心情。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们在这春天里,放飞梦想,启航远行。

    编撰“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动议是由胡晓松校长在2010年提出,那时正值学校50周年校庆之后、被确定为国内首批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之际。

    丛书是以全新的“北京开放大学”名义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出版的初衷有两点:

    其一是为打造北京开放大学的文化品牌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众所周知,开放大学是21世纪中国大学革新的先行者,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与应用、为适应全民终身学习而诞生的现代化新型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这六个字虽然非常简洁,却给中国的远程教育界、继续教育界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不小的震动。现代开放大学以开放、灵活、全纳、终身为基本理念,探索新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的教育模式,引领开放教育从被边缘化状态走向主流教育。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创建的北京开放大学是国家和北京市的试点项目。北京高校林立,已有78所普通高校,北京开放大学的建立不是争做第79所,而是做“78+1”的独特1所,力图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及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建设机制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北京开放大学的开放主要有八个方面,即学生入学的开放、教学人员的开放、课程选择的开放、学习媒体的开放、学习方法的开放、学习环境的开放、教学模式的开放和教育理念的开放;真正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大众终身学习局面。“丛书”正是学校基于终身学习、开放教育和“有教无类”的理念,致力于内涵建设,以打造北京开放大学文化品牌为目标,以期成为促进北京开放大学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宣传北京开放大学的文化名片。

    其二是期待在打破知识壁垒、传播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丛书以“立足大众、传播文化、美美与共”为宗旨,旨在面向广大的大众读者传承和共享优秀文化成果。丛书是启迪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情操、价值引导的普惠性文化服务项目。面对目前高等教育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现状,作为北京市从最大向质优转型的高等学校,北京开放大学承载着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的光荣使命与历史重任。完成丛书是学校弘扬优秀文化的自觉选择,是践行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文化资源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读本阅读活动的直接需要,是坚持“人文北京”、“人文校园”的重要举措。

    中国文化经典,浩如烟海,类型多样。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读本,是指古今具有典范性、影响性的作品,也包括围绕经典文化梳理出来的文史读本。丛书力求读解经典文本,赏析名家名篇,兼通文史知识,使菁华毕出,以期读者融会通达,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丛书的撰写方案几易其稿,其间经过多次研讨和因各种无法预知原因的撰写者更换,一年以来组稿与撰稿、催稿与统稿,个中滋味甘苦自知,今天读者见到的已是第七版本实施方案的呈现。

    这套丛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两端:既是经典文本与读者体验的纽带,又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的联结。诸位作者下了苦功,费了心力,或述而不作,古今贯通;或敏以求之,导读疏通,使得经典和名著不再陌生,深入浅出,较好地便利了读者对经典名著和相关知识要义的领会与欣赏。两辑丛书,数量不多,却涵盖丰富,希望读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弯清泉。

    全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众多教授学者和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光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怡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赵小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何炼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岳庆平教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刘墨研究员等应邀担任丛书编委会委员。

    丛书具体分工与作者如下:

    第一辑

    1.《论语》导读:雷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齐怀峰(博士)马玉娟(硕士)

    2.《大学中庸》导读:雷原 郭思敏(硕士) 张媛(硕士)

    3.《易经》入门:徐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4.《老子》入门:程钢(清华大学副教授)

    5.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王宁宁(北京开放大学教授)

    6.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赵志峰(人民教育出版社博士后)

    7.台港名家名作选读:赵小琪(武汉大学教授)王宁宁 徐旭(博士) 张晶(博士)等

    8.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荒林(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鄢冬(博士)等

    9.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俞超(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10.古诗观止:毋永利(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

    11.唐诗选读:简恩定(台湾空中大学教授)

    12.《黄帝内经》述要:杨秦兆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

    第二辑

    1.《论语》——中国人的圣经:雷原

    2.自然的智慧——《老子》:雷原

    3.《古文观止》精选导读:雷原 齐怀峰 马玉娟

    4.《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吕正明(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学院研究员,历史学硕士)

    5.《乡村建设理论》述要:高强(北京开放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

    6.《三民主义》导读:刘仁坤(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7.《资治通鉴》简编:凌文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

    8.中国经济思想史撷要:聂志红(北京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9.中国通史简编:高强

    10.西洋文化简史:高强

    11.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郭冠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12.知识哲学疏论:张灵(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审,文学博士)

    汤一介教授为丛书的特邀顾问,撰写了序言。

    雷原教授为丛书第二辑策划与主编,领衔撰写5本书,组稿完成6本书。

    王宁宁教授为丛书第一辑策划与主编,撰写1本书,组稿完成12本书;负责24本书的梳理、统稿、沟通、设计与出版等事务工作。

    高强博士编著3本书,负责与出版社的协调工作。

    赵志峰博士在5本书稿的审校方面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

    王新洁硕士协助联络作者事务,负责协议整理和归档工作。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肖启明社长、刘海涛副总编辑、陈曦责任编辑、聂强美编等同志的大力帮助。

    作为执行主编,我要向全体丛书作者深表感谢!正是有了如上专家、作者、编辑的鼎力支持、倾心付出与辛勤劳动,丛书才得以如期完成,大家才有了如此沉甸甸的春天的收获。

    由于时间所限,撰写视野与风格不同,丛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王宁宁

    2012年4月于北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