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懂得迂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前进、后退、迂回,最后总能到达要去的地方。”这是诺贝文学奖获奖诗人帕斯的名作《太阳石》结尾的诗句。

    俗话说:“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在任何既定的处境下,只要你愿意,总有些地方是你可以选择、可以发挥作用的。前进、后退、迂回,均为你到达目的地的方法。

    1.迂回前进也是一种积极的做人心态

    积极进取的心态显然是我们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心态,但在有些时候,往后退一步,迂回前进,也能让你更加积极。

    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强于别人,都能永进不退。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

    (1)做生意,原本想肯定能赚100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万到手。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赔钱。当然了,你得好好总结一下,那90万是怎么未到手的?

    (2)公司里人事调整,你原想这次你肯定升职,可宣布各部门人选的时候,你侧着耳朵听也没听到老板念你的名字。这样的时候,你先别生气,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被炒鱿鱼。然后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被提拔,如果的确不是你的错,那就是老板没长一双慧眼,没发现你这颗珍珠,那损失的是老板而不是你。让他遗憾去吧!

    (3)单位里职称评定,你差一点就评上了。可惜的确可惜,但再可惜也没用了。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这次差一点,下次就一点不差了。那么,回去再努力一年。这一年,你有可能做出了惊天动地的成绩。

    (4)被公司老板给炒了。这肯定不如你炒他心里那么痛快,老板炒你肯定有他的理由,但你别去问,一问显得你没劲。你后退一步:毕竟只是被老板炒了,而不是被坏人杀了,只要大脑在,双手在,天下的老板多的是,老天爷还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呢。实在不行了,自己做老板。

    (5)做股票,这只股票本来可以赚5万元,由于贪心,只赚了5000元。你别光骂自己蠢,后退一步:毕竟还赚了5000元,而不是赔了5000元。下次不要再太贪心就是了。要是这次赔了5000元,也后退一步:毕竟只赔了5000元,而不是全赔了进去,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再赚回他5万元就得。

    (6)生病。已经生病了,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但心情不好对你身体的恢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而尽量使自己不要沉迷在生病不好中不能自拔,后退一步:毕竟只是生病,那就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阵,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会有,因为世界毕竟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造物主尽量要公平一些,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摊到你的头上,也要适当考验考验你,看看你在不顺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如果你反应过激,他还会继续考验你,直到你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对待一时的不顺或者挫折。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人生没有绕不过去的坎,当你不能笔直前进时,不如后退一步,以迂代直。

    2.迂回前行不等于趴着不动

    该弯腰时且弯腰,并不是无原则或者是没骨气,而是识时务的明智之举。迂回前进是一门斗争艺术,可以在对手未曾警觉之前悄然抵达目标。

    美国著名的玉蜀黍大王史坦雷先生在16岁的时候,是一家五金公司的收银员。他每天都卖力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步步高升。他做起事来,永远都抱着学习的态度,处处留意,一心想把工作做得最好。他希望以此能获得经理的信任,提升他为推销员,可他万万没想到经理并不欣赏他,也没满足他的要求,而对于史坦雷来说,凭自己的现有条件,到外面去找工作也很困难。因此,他只有忍气吞声继续沉默下去以期学到更多的本事,挣到干事业的资本,希望有朝一日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这样苦干了两年,终于有了信心,也觉得自己可以单独做事了,就在这时,他又被唤进经理室遭到了一顿斥责,经理说:“老实说,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生意,我这里用不着你了。”

    这一番话,对于刚进公司的史坦雷来说,无异于平地响雷,可史坦雷却平静地对经理说:“你说我无用,这是你的自由,但这并不减损我丝毫的能力,无法磨灭我的意志,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公司,规模比你的大10陪。”

    史坦雷在挫折中弯腰前行,并借着这一次挫折的激励,努力上进,几年后,果然创造了惊人的成就。

    学着用低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吧,它能很快调整你的心态,激发你战胜挫折的精神和勇气。

    1959年10月15日夜,密特朗在巴黎天文台公园遭到一伙人开枪袭击,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天文台公园事件。新闻界和几乎所有的左翼组织都行动起来,慰问密特朗,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但事隔不久,10月22日,凶手佩斯盖突然露面,作口供申明这是一次应密特朗本人要求而策划的行动。转眼间,密特朗从一个无辜的被害者变成了骗人的肇事者。一时间乌云压顶,谩骂声、讥笑声、责问声像狂风暴雨般向密特朗袭来。在任总理米歇尔·德勃雷为此建议取消密特朗的参议员资格。而当时密特朗却既不申辩,也不反击,他认为,对于这种经过周密策划的栽赃陷害,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理睬,暂时采取低调处理办法。

    密特朗强压着自己的巨大愤怒,决定暂时隐退,迂回前进。平日,埋头读书,专心写作。清晨,他去朗德树林散步,呼吸那清爽而新鲜的空气,欣赏一番茂密翠绿的田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他忘掉了萦绕在心头的忧愁和烦恼,并且他还到中国、美国和伊朗等国家作过旅行。在中国,参观游览了不少城市,记下了许多见闻。回国后,他于1961年发表了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专著《中国面临挑战》。该书的出版,赢得了不少读者的欣赏,密特朗的名字又重新在法国社会上传扬。在1962年11月2日的立法选举中,他东山再起,终于击败戴高乐派在涅夫勒省的保卫新共和联盟的竞选人让·塔耶尔,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政敌为了陷害密特朗,设置圈套,有意栽赃,使其有口难辩,密特朗迂回前进,转移人们对此事的注意力,让它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伺机复出。密特朗正是采取这一计谋击败了对手。

    应该说密特朗正是因为谙熟韬光养晦之功、曲中求直之道、低中就高之术才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3.人生有些路段须弯腰而行

    在漫漫人生旅途上,什么样的路段都可能会遇到,有些路段十分险峻,不会弯腰爬行是无法通过的。所以,人不能总是挺直腰板走路,该弯腰时则弯腰,才是巧于做人的根本。山势陡峭处,不妨弯腰一段。

    当今社会,生存竞争愈加激烈,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得过去就是赢家,挤不过去,轻则落伍,重则落水。但不挤更不行,即便一身臭汗,披头散发,也要搏上一搏。千万不要站在岸上,自视清高,丧失了大好良机。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人,眼眶子太高,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觉得太丢面子,有失身份,宁可委屈受穷,也不肯放下架子。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管他脸不脸,混个肚子圆。”这话虽然有点儿俗,却也比较实在。弯腰爬行也是一种前进。

    弯腰爬行看起来是无奈,但丝毫不影响我们达到既定的目标。山本次郎,1881年出生于日本冲绳县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山本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在24岁时,他的父亲突然去世。眼看着家里大厦将倾,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他拼命干活希望能够养家糊口。然而,到了他28岁的时候,家境已经破落到“食无米下锅,穿无衣蔽体”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下,山本次郎怀揣着一块价值两日元的银币离开家乡,来到了东京,渴望找到一个既能养家糊口又能光宗耀祖的工作。

    他在东京的一个小客栈里住了下来。第一个晚上,这块银币就成了他交的房费。第二天早晨,山本次郎感到没有着落,思绪万端。他离开小客栈,四处找活干。终于找到一份搬运工的工作,每天可以赚到一日元的报酬。经过两个多月的辛苦劳动,山本次郎积攒下了30日元。他用这30日元做资本,生平第一次做起了生意,卖甜酒。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山本次郎以前没有做过生意,他每天挑着担子东奔西走,也不懂得吆喝叫卖,结果累死累活不说,还卖不出去多少。这样卖了一个星期,山本次郎就坚持不下去了。

    生意失败后,山本次郎还做过许多苦力。在运输公司当搬运工,在菜店里帮人卖过菜,还拉过人力车。后来,山本次郎来到一家米店做伙计。他身强体壮,身手灵活,店老板建议他去当一名相扑运动员。在日本,相扑运动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高薪收入。相扑运动员不仅能够赚钱,还能光宗耀祖,这正符合山本次郎的初衷。于是,他真的成了一名相扑运动员。在两年的时间里,山本次郎击败了许多对手,一时也算小有名气。他还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红粉知己。

    就在山本次郎事业和情场都颇为得意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受伤使他成了残疾。这对一名运动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倒下,他拿着一笔伤残抚恤金,打算重新寻找生活的起点。在妻子的帮助下,山本次郎开了一家小酒店。他的经营宗旨是:进门的都是客,来来往往的都是朋友,不管花费多少,都会受到同样的热情款待。酒店还以物美价廉而闻名。很快,这家小酒店就红火起来,为山本次郎赚下了3万日元的丰厚收入。有了资金,他们打算把生意做大。山本次郎早就盯准了日本新兴的钢铁工业,于是他开了一家钢铁厂,小酒店则由妻子经营。夫妻两人勤劳节俭,财源滚滚而来,实力日益壮大。山本次郎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次高峰。

    后来,东京发生了大地震,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给了东京各行业以毁灭性的打击。山本次郎夫妇千辛万苦攒下的家业顷刻间化为乌有,就连一向刚毅的妻子也劝他回家种田。山本次郎在此时想起了那一块银元,刚刚来东京时的遭遇历历在目。

    不愧是一名强者,此时他就像《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一样,简直是在一步步爬着前进了。在大火烧毁的制铁厂废墟上,山本次郎认真地修理着损伤的设备,又拿出仅剩的一些钱招聘一流的技术工人。他还利用昔日建立的良好信用,借来了急需的原材料,又使出成本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全力开拓钢铁制品市场。在超乎常人的辛苦努力下,山本次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赚取了1000万日元的利润。从此,山本次郎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连年扶摇直上。在他59岁的那年终于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创建的“山本重工”跻身全日本工业的前十名。望着取得的成绩,山本次郎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弯腰爬行尽管不舒服,也不堂而皇之,但它丝毫不影响我向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4.绕道而行或许道路更平坦

    世上只有死路,而没有绝路。当我们走到路的尽头,“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绕道而行则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不懂迂回,迎向你的只可能是万丈深渊。

    毋庸置疑,大家都喜欢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乐意去走弯路,在大多数人眼中弯路曲折艰险而又浪费时间。然而,人生的旅程中是弯路居多,水弯弯,路弯弯,人生之路亦弯弯,所以喜欢走直路的人也要学会绕道而行。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走到路的尽头,发现无路可走的情况时,回过头来,绕道而行便可以找到一条新的路。所以世上只有死路,没有绝路,而我们之所以会感到面对“绝路”,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或者说我们的思路狭隘,缺乏“绕道”的意识。

    的确,疾风知劲草,人须有傲骨,面对险恶的局势,人应当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人生的前进道路上,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自应提倡,也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是,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点的时间里、环境下,采取迂回前进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而并非是消极退让。

    战争的目的是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是斗狠。所以必要的时候,向对手弯腰妥协并不是一件难堪的事。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时候面对强大的对手,需要暂时妥协,但妥协绝不是放弃战斗,而是检讨自身失败的原因并学习对手成功的经验。败在高手之下是一种荣耀,但一生不能成为高手则是一种耻辱。所以真正的勇士以失败为耻,以学习高手并战胜高手为荣。

    其实人生本就是一场战斗,所以必须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浮躁是兵家大忌。要在坚定的信仰之下具备独立的精神和思考能力,面对任何复杂的情况都要冷静处之,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即是。能在危机面前继续保持内心的宁静状态,做到真正脸不红、心不跳,以便应付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

    在我们做某件事时,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要继续下去很可能惨遭挫败,甚至丢了性命。那就必须考虑如何灵活地全身而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时,必须当机立断,绝不可拖泥带水,这最能反映出你的功力深浅。

    懂策略的人能仔细分清形势是否很不利,果断地做出是否撤离的决定。

    因为,撤离毕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手段,是为保存实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假如形势并非很危险,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那就绝不要轻言撤退。所以,作出这种决定需要慎之又慎。

    武则天年方十四时便已艳名远扬,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不久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作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槁枯,行将就木了。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择靠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武则天并非就此“撤离”,而是分析形势,又攀高枝,是种迂回的策略。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再来分析武则天当初的行为,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当时及时正确的迂回策略为她进一步掌控李唐江山做好了铺垫。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有迂回前进的概念,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世上没有绝对的直路,也没有绝对的弯路。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怎么把弯路走成直路。有了绕道而行的技巧和本领,弯路也就成了直路了。

    也许你曾经奋斗过,也许你曾经追求过,但你认定的路上红灯却频频亮起。你焦急,你无奈,你恨天,你怨地,均不如绕道而行。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红灯而退却,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绕道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只要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开拓者。

    5.迂回前进,深藏不露

    弯腰的另一个含义就是隐藏自己。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有了真本事不要到处张扬,要力求把绝技藏在怀里,不让别人识破真机,从而达到既能保全自己又能防范别人的目的。

    将韬晦之术应用到最高统治阶层的是韩非子。他主张君主为了保身,绝不可让臣子们看到真心,主张通过法制加强中央集权。他从权臣们的发动政变到君主的防身之策,都深有研究。《韩非子》中有许多关于君主统御术的记载,其中特别强调“君主不应把自己的真心爱憎公开化”。

    《韩非子·二柄》中说:“君主如果把自己的所憎所好都溢于言表的话,臣子们就会肆意在你面前显示或隐瞒什么。如果知道了君主的欲望,臣子们就会找到投机的机会。”“君主如果喜怒不溢于言表,臣子们就会显出本色。这样,君主就不会被欺骗。”

    《韩非于·外储说》中说:“一定要慎于言,否则就会被人看穿;一定要敏于事,不然就会盲从。如果你显示你有知识,别人就会隐藏起他的无知;要是让人知道了你无知,就会受骗。所以只有无为,方可察知对方。”

    本事这东西就像一笔财富,谁拥有这笔财富,谁就会受人倾慕,被人追逐,甚至遭人算计。所以聪明的富人大都不会轻易“露富”。同样,聪明的有本事的人也不可轻易露出自己的真本事。

    在许多时候,动物是人类的老师。比如说,人类通过观察动物捕猎的动作,体会到进攻时要注意隐蔽,或装出病态,显示出无能力进攻的样子,来蒙蔽对方。尔后在对方毫无警觉和防范之时,突然出击,置敌于死地。这不止在动物界,就是在人类社会也是最厉害的一招狠棋。

    当遇到非常糟糕的情况或者对自己可能造成伤害的情况时,万万不能凭一时冲动办事,而应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隐蔽起来。切勿逞匹夫之勇,而毁坏自己的前程。

    东汉光武帝刘秀发家时只是汉朝宗室后裔。虽说祖上是南阳豪族,但到他这一代已破落了。王莽当皇帝时,刘秀还是个少年。20岁前后,刘秀走上社会,先是到太学学习,结交了一批朋友。直到身边的盘缠用尽,刘秀才回到家乡。无奈他大哥手下的人是群土匪强盗,专干打家劫舍的活动,牵连到他,使他莫名其妙地在牢里吃了一桩冤枉官司。

    刘秀出狱不久,他的老乡李通、李轶兄弟找到他,给他看一条神秘的谶语:“刘氏当兴,李氏为辅”。谶语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神秘性、权威性,刘秀早就看出这个社会已经又面临着一场震荡的考验,这就是重建汉室的好机会。于是,在和李氏兄弟商议之后,征得他大哥的支持,便纠集了一批人分别在新野、宛县、春陵举兵。然后,他们找到了新市、平林农民起义军的将领王凤、陈牧等人,两支队伍实现了联合。

    接着,刘秀成功地指挥了一场极其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大战。按理说,这场战役扭转了反莽势力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把王莽官军的主力消灭殆尽,刘氏兄弟理应受到重用。可是,刘玄和几位农民领袖竟把刘秀的大哥给杀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刘秀表现得极其冷静。他知道,这时他的命运还操纵在人家手里,还不是报仇的时候。所以当他回到宛城后,在刘玄面前连称自己有罪,说是自己没有劝导哥哥,以致犯下死罪。新市、平林那班将领本来估计刘秀会来报仇,想趁机把他也杀了,没想到他前来弯腰请罪,便不再说什么。别人来劝慰刘秀时,他也口口声声只说自己有罪,丝毫不提起他在昆阳大战中立下的战功。

    刘秀简单地料理了大哥的丧事,言谈、举止和平时一样。白天对人谈笑风生,夜里却暗中饮泣,把大半个枕头都哭湿了。他手下的冯异有一次看到了这个秘密,劝他节哀,他仍说:“不许胡言。”但冯异对他确是一片真心,对他分析说,刘玄政权已完全失去人心,如果能另拉一支队伍,大业必成。

    机会终于来了。刘玄想派一个有能力的大将去河北扩充势力,宗亲刘赐建议让刘秀去。本来刘玄等人对此并不放心,但经刘赐的鼎力说服,刘秀被派往河北。

    果不其然,刘秀一到河北一带,就如鱼得水。他每到一地,都以汉朝重建者的身份广揽人心,同时广泛搜罗大小官吏,任用贤士,释放囚犯,因而大得人心,从而展开了中兴汉室的宏图大业。

    如果当初刘秀不顾力量大小鲁莽复仇,则仇未报而身已先死。然而他正是凭着韬光养晦术,坚忍等待最佳时机,最终不但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

    迂回前进更有利于捕获猎物。欲擒故纵,出其不意,悄悄接近目标,就更容易实现你的目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对手来不及准备,无从防范。你却是有备而来,最有机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6.逆向思维也是一种迂回策略

    逆向思维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按常规,不循规蹈矩,显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马上迂回到新的方向,巧妙组合,从而找出新的突破点。

    北宋政治学家司马光小时候机智过人。有一天他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水缸,小朋友们一时都慌乱了起来:有的大喊:“来人啊,救命啊!”有的拼命地想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司马光急中生智,拿起一块石头,将水缸砸破,水流走了,那位小朋友也得救了。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掉下水缸后,大多数孩子是按常规思维救人的,即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用的是另一种非常规思维,即使水离开了人。至于事情的结果,即砸破水缸是否遭来大人的打骂,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

    实际上,我们与其说是“非常规思维”不如说是“逆向思维”更贴切些。也正是凭着“逆向思维”,司马光才得以化险境为安全,其事迹也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精品。

    逆向思维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按常规,不循规蹈矩,显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当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马上迂回到新的方向,巧妙组合,从而找出新的突破。而那个“新的方向”往往正是常规思维的“死角”。因为常规思维往往表现出一种定势,墨守成规,按常规处理,往往只有一个思维角度,一个常规方向。

    这显然是两种旗帜鲜明的对立,然而,逆向思维往往只有当它被诉诸语言文字时,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通常是,离开语言文字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时,便又很快把它给忘了。现实生活就像一台庞大的消化机器,逆向思维一放进去,就容易被消融得一干二净。对于逆向思维,常规思维似乎有着极强的同化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完成。

    常规思维有着那么强大的力量,作为一种“定势”、一种“常规”,其本身就证实了它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它绝非只是个体的问题,而往往与整个民族,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那些常规定势,往往正是世代传统的沉淀,而这,也正是其具有强大力量的根源,正因为这强大的社会历史后盾,使得它的地位坚固得难以轻易动摇。

    而我们仔细探寻那些世代相传的纽带时,便发觉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传送工具。所以,我们这些经过教育与社会磨练的大人才会不时惊奇于孩子的睿智,由此便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天才。而事实上,又有多少孩子成人后能继续以其神奇的智慧而著称于世?

    可笑的是,司马光这一被公认为思维奇特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保守派,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其反差之大,着实让人惊奇。而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小时虽令人称奇地将那头大笨象的体重给称了出来,然而长大后却也无所传奇作为。

    所谓的超常、逆向思维,在孩子步向成熟时,反而神不知鬼不觉地萎缩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不要为我们的社会辩护,我们并没有对社会谴责什么。作为一个社会,它无法不拥有一系列的秩序规范,而这,便是“常规”的社会基础,便是所谓的“框框”。而我们的“逆向思维”就是要在这严密的框框中寻找立足之地。无疑,这是一件难度极大的工作,若不是刻意追求,我们难脱“常规”之手的掌心。

    所以,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往往就会在社会中有所成就、有所名声。但这种人在社会中却又寥寥无几,因而其轶事便易于为人们所传说。

    伦琴发现伦琴射线后,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须用射线治疗。他要求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怎样使用伦琴射线的说明书给他。

    我们注意到:伦琴射线是无法寄的,这不仅是无知,而且带戏谑成分,求人帮忙,却不庄重,居然开玩笑。换作常人,实在应该好好教训他一顿,阐述一下道理、原理。但伦琴却回信道:“请你把你的胸腔寄来吧。”以谬还谬,显然比怒斥一通效果好得多。他不为不敬重的来信而感情用事,这是一种受辱不惊的超常感情,而正是这种感情,才使他作出了不同一般的应对办法。

    一反常规的反击往往让对方感到惊奇而无言以对,再来看一个著名的例子:苏格兰诗人彭斯,一次凑巧见到一个富翁被一位穷人从水中奋力救起。而那个富翁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留下一枚铜钱后便扬长而去。围观的人都非常气愤,要求将那可恶的富翁重新扔到河里去。而彭斯却上前说:“放了他吧,他自己也了解他的生命的价值。”围观的人们听了都为之哄堂大笑。

    彭斯于不动声色中,极大地讽刺了那位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尽管这其中似乎有阿Q式的自我胜利法,却仍然无法掩盖住那睿智之光。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要是你面前一边是金子,一边是正义,你选择哪一样?”阿凡提居然出乎意外地回答:“我愿意选择金钱。”国王大为惊奇:“金钱有什么用?正义可是不大容易得到的呀!”阿凡提接着说:“谁缺什么就想得什么,我缺的是钱,所以我要钱;你缺的是正义,所以你要正义。”

    那种出其不意的思维,让本想愚弄阿凡提的国王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其地位已经逐渐地由“主”向“客”靠拢,及至阿凡提故作姿态地作出解释时,我们就不禁“可怜”起那位被反主为客的君王了。

    逆向思维就像天空绚烂的彩虹,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扯起的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向往。

    所以,逆向思维在为人处世当中有着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启发自己的逆向思维,无疑使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富,为人处世也更加灵活。

    7.以屈求伸,知耻而后勇

    “弯腰”是一种智慧,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人生亦是如此,当形势不利于自己时,以屈求伸是最明智的选择。

    卧薪尝胆的故事,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刻苦发愤,忍耻吞辱,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每个人的情形时刻都有改变的可能,或由辉煌转向暗淡,或由高山峰巅跌入万丈深渊,如何在这强烈的反差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累力量,企图东山再起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在会稽山上,越王要求跟吴国讲和,吴国的条件是要勾践夫妇到吴国给夫差当仆役,勾践万般无奈只好答应。

    勾践将国事委托给大夫文种,让大夫范蠡随他夫妇前往吴国。到了吴国,他们住在山洞石层中,夫差两次外出,勾践就亲自为他牵马。有人指骂他,他也不在乎,低头顺眼,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面孔,很讨夫差欢心。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说:“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症’,所以病会好,大王不必担心。”

    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国去。

    勾践归国后,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一心伺机报仇。他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近美色,不看歌舞,苦心劳力,唇干肺伤,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育百姓,经过三年百姓都归顺了他。

    为了更好地笼络群臣,每当有甘美的食物,如果不够分,自己不敢独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与人民共饮,勾践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吃喝不求山珍海味,衣服不穿绫罗绸缎。为了坚持锻炼斗志,不过舒服生活,连褥子都不用,床上铺着柴草,还备一个苦胆,随时尝一尝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苦。他还经常外出巡视,随从车辆装着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并送给他们食物吃。

    然后,他召集诸大夫,向他们宣告说:“我准备和吴国开战,拼以死活,希望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跟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些办不到,从国内考虑,估计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结盟诸侯也不能毁灭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臣,自带佩剑,手举刺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当仆役,拿着箕帚侍奉吴王,以便找机会跟吴王决战。我虽然知道这样做危险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的决心已定,一定要想法实现!”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夫差,杀死吴国宰相。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但是因为勾践最后洗雪了耻辱以报国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我们克服暂时困难、知耻后进的楷模。这就是做人要有“心机”,该弯腰做“孙子”时就做“孙子”,目的是为日后成功地挺直腰板做人。

    由于勾践被夫差打得大败,他不得不屈服求和向吴国俯首称臣,如果此时勾践只凭意气与夫差拼个鱼死网破,恐怕越国将会在历史上消失。于是,他一方面在吴国君臣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卑躬屈膝,摆出一付“奴才相”,不管吴国的臣子如何羞辱他,如何考验他,也不管自己的亲人、属下如何不理解他,耻笑他,他都一概忍受下来。但另一方面,勾践的复国之心未死,东山再起的志向未灭,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掉了吴国。因此,勾践的忍可以是几年、十几年,但这完全是策略性的,是一种瞒天过海的韬晦之计,是一种以屈求伸的雄才大略。

    此外,勾践卧薪尝胆、以屈求伸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要“知耻而后勇”。一般说来,一个人甚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知耻、忍耻到雪耻,这个过程必然有一段历史距离。大多数受辱者,皆因当时的力量或者环境处于劣势,在与人或者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或由于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或由于天时地利,不如对方,致使自己被对方打败(或受凌辱)而遭受屈辱,但又不能立即雪耻,只能将耻辱强忍吞下,铭刻于心头,经过养精蓄锐,日渐强大,时机成熟,再雪旧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便是这个道理。

    8.弯下腰来潜心修炼自己

    老子曾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是毫无益处可言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上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达到“似无实有”的境界。

    弯腰做人是一个休整自己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是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过程。只有“缓称王”,才能有更多时间打造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才能励精图治,才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寂寞中陶铸自己的雄才大略。

    曾国藩真无愧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面“人镜”,他可以识人、识事,尤其可以恰到好处地修行自己,坦然应对不利的局面,化不利为有利。

    曾国藩是在他的母亲病逝、在家守丧期间响应咸丰帝的号召,办团练组建湘军的。不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这在儒家看来是不孝的。但由于时势紧迫,他听从了好友郭嵩焘的劝说,“移孝作忠”,为清王朝出山了。

    但是,他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随即上疏试探咸丰帝说,“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咸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此一试探性的口吻,又见江西军务已有好转,曾国藩此时只是一只乞狗,效命可以,授予实权万万不可。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肃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顺水推舟,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同时,曾国藩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可以接受,如吴敏树致书曾国藩谈到“曾公本以母丧在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曾公之事,暴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今贼未平,军不少息,而迭遭家故,犹望终制,盖其心诚有不能安者。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吴敢把这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歧、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欧阳兆熊借用中国的黄老来暗暗规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未免有失偏颇。

    自从曾国藩率湘军东征以来,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确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法而引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以前,曾国藩对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为此,所到之处,常与人发生矛盾,从而受到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国藩从官有年,饱历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渐疏和同之气,盖已稔知之。而惯尝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经过多年的实践,曾国藩深深地意识到,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惟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此一改变,说明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日趋成熟与世故了。

    然而,认识的转变过程,如同经历炼狱再生一样,需要经历痛苦的自省,每当曾国藩自悟昨日的是与非时,常常为追忆昔日“愧悔”的情绪氛围所笼罩。因此,在家守制的日子里曾国藩脾气很坏,常常因为小事迁怒诸弟,一年之中和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有过口角。在三河镇战役中,曾国华遭遇不幸,这使曾国藩陷入深深的自责。在其后的家信中,屡次检讨自己在家其间的所作所为。在1858年12月16日的家信中写到,“去年在家,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宏,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言!……去年我兄弟意见不和,今遭温弟之大变。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明征。”1859年1月6日,又提到,“吾去年在家,以小事急竟,所言皆锱铢细故。泊今思之,不值一笑。负我温弟,既愧对我祖我父,悔恨何极!当竭力作文数首,以赎余愆,求沅弟写石刻碑,亦足少抒我心中抑郁悔恨之怀。”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事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起来。

    曾国藩本不懂军事,在屡次升迁后,作为汉人也使众多的满族官吏心怀嫉妒,曾国藩能急流勇退,不断地利用韬光养晦之术,既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又能使人心悦诚服,难怪使毛泽东也钦佩不已。

    9.弯腰做人,并不是要你苟且偷生

    弯腰做人不是让你苟且偷生,而是一种迂回前进的策略。恰到好处的“弯腰”不仅能使你夹缝中求生,更能于绝境中翻身。

    庄子曾经提出“意怠”哲学观点,托言于一种很会“隐忍处世”的鸟,这种鸟善于跟从,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别的鸟傍晚归巢,它也跟着队伍,前进时不争先,后退时不落伍,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同类的威胁与打击。从表面看来,“意怠”的生存方法太保守,但用在做人方面,很多时候却大有益处。

    在中国古代,太子有能力是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太子能力过强,处处表现自己,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意思,所以有些太子也常遭父皇的猜忌而被废黜。唐代的顺宗在做太子时,豪言壮语颇多,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于是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的敏感问题,如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太子听得如雷贯耳,立即闭嘴黜音。德宗晚年荒淫而又专制,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方有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即使是对有大志向的人来说,弯腰做人也并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迂回前进的谋略。

    老子曾经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主,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因为安于卑下,不争地位,善利万物,所以谁都喜欢它。老子反对锋芒毕露,争强好胜,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这种与世无争的谋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成为广泛流传的哲理名言。

    看看历史上那些既得善始又得善终的英雄俊杰,无不是在行为姿态上规避风险的大师。懂得韬光养晦,适时进退方能有所作为和成就。

    相对唐顺宗来说,清朝的年羹尧就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曾经是显赫无比的大将军,由于恃宠自骄,不知“弯腰”做人,最后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令人甚为叹息。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倍加赏识重用,几乎到了炽热癫狂的程度。首先命其接替允樾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年羹尧一直在西北前线为朝廷效力,因平定西藏时运粮及守隘之功,封三等公爵,世袭罔替,加太保衔;因平郭罗克有功,晋二等公;因平青海有功,进一等公,给一子爵令其子袭,外加太傅衔。雍正二年八月,年羹尧入觐时,御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恩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年羹尧的亲属备受恩宠,不少家仆也得以“升天”,通过保荐,官做到道员、副将。

    年羹尧对此不但不知感恩收敛,却更加得意忘形,更加骄横,他霸占了蒙古贝勒七信之女,斩杀提督、参将多人,甚至蒙古王公见年羹尧得先跪下,由此他遭到了群臣的愤怒和非议,弹劾他的奏章雪片纷飞。

    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合词奏言年羹尧的罪恶“罄竹难书”,于是六部议尽革年羹尧的官职。雍正三年十月,命逮年羹尧来京审讯。十二月,案成。此距发端仅有九个多月。议政王大臣等定年羹尧罪:计有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十五、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共九十二款。

    雍正帝早就了解年羹尧的所作所为,甚至在一些批示中令人怀疑他惟恐年羹尧不贪污、不腐化。但转眼之间,这些行为全成了年羹尧的罪名。

    雍正三年十二月,雍正皇帝差步兵统领阿尔图,来到关押年羹尧的囚室传旨,年羹尧接旨后即自杀。此案涉及年家亲属及友人,兄年希尧罢官,其子年富立斩,诸子年十五以上者遣戍边关,子孙未满十五者待至时照例发遣,族中文武官员俱革职。

    曾经显赫一时的年羹尧,最终落得了自裁的结局,曾经无比风光的过去立马成了过眼烟云,年氏家族也因此惨遭牵连。年羹尧的悲惨结局也只能怪他在封建时代不知进退、不懂弯腰的做人处世哲学。前人已矣,今人应该以前人为鉴啊!10待人要注意因人而异

    世上之人千差万别,要与他们每个人都融洽相处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能掌握与不同人相处的不同方式,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对友,对上对下,总要以诚实相处。也就是古代的哲士所说的“诚可格天,诚可感人”,以及“给人以诚实,虽疏远也亲密;给人以虚伪,虽亲密也疏远。”

    人的品格总是参差不齐的,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宜,灵活变化。

    遇到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熏陶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把廉耻送给他;遇到倾邪私曲的人,以仁义气节激励他。

    刚毅的人附以柔和,柔和的人振兴他的刚强,刚强的人抑使他懦弱,懦弱的人激励他坚强。怨恨的人解散他,暴怒的人平静他,恐惧的人安定他,畏惧的人怀柔他,亲近的人正视他,疏远的人亲近他,危险的人解救他,困难的人扶植他,钻营奔竞的人遣散他,恬淡无为的人督促他,有道德的人确立他,有欲望的人驱逐他,在贫贱中的人提拔他,在患难中的人周济他,这样没有人不服从的。

    “以德报怨”是人们的口头禅。人如果以怨报怨,就会冤冤相报,永无了期。陶觉说:“凡是待人接物,必须是自己做主,千万不可因人起见。如果他人薄待我,我也薄待他;他人怠慢我,我也怠慢他;甚至他人毁谤我,我也毁滂他,这就是与他一般见识了。最好是他薄我就厚,他傲慢我就恭敬,他毁谤我就称誉。这样才能扭转的人,而不被人扭转。”

    《宋史》中记载,王旦经常荐举寇准,而寇准数次说王旦的错处,真宗告诉了他,王旦反而称赞寇准是忠臣。几次以后,寇准也自叹不如了。这就是以德报怨的实例。

    圣人对待人,经常能在有罪中求出无罪,在有过中寻出无过,在不可宽恕中寻出宽恕,在不可原谅中寻出原谅。恪尽他的忠诚,容纳他的婉曲,小错予以包涵,并使他深受感化而无怨恨,使他改过而从善,这就是敦厚之心,盛德之事。

    所以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要使他能做到。称赞人的善,应当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的心;攻击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心,不应当拘泥于他的劣迹。”这都是留有余地的方法。

    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认为“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更难,对待有功劳的小人就相当难了”,这就只好以宽大浑厚来处置了。对待君子要这样,对待小人更加如此。无论对待任何人,总要为他留有余地,使他存有顾惜。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也会早晨做小人,晚上转念成为君子了。

    当然这种因人而异的待人方式不是一会儿就能运用自如的,它需要你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感悟,总结经验,最终你将会大受欢迎的!

    11.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抉择

    作为人生的任何一个关键时刻,都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出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同样重要的是别忘了及时审视你选择的角度,适时地做出调整,及时放弃任何无谓的固执,冷静地抉择。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无谓的构想上。”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在某一件事情上,但过后你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也许你走的这条路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抽身退出,去开辟新的路,寻找新的成功机会。

    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在美国的一个石油公司做巡视员,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去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一种连小孩子都能胜任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当石油罐从输送带上移动到旋转台上的时候,焊接剂就会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就算焊接完毕。

    他每天要用眼睛不停地盯着这枯燥乏味的作业过程。没干几天,他就厌烦了,所以就起了改行的念头,想换个工作干干。但他既没有学历,手中又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再找到比这个还简单的工作。洛克菲勒这时冷静地反思自己,对工作状态做了及时的调整。他开始对原来的巡视工作有了兴趣,并且工作更加细心。他发现石油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后,就算结束焊接工作。他在想,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还可以改善呢?他认为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不是可以节省成本吗?就这样,在他苦心钻研、不断努力下,最终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可这种焊接机焊接出来的石油罐,会漏油,并不实用。面对失败,洛克菲勒并没有气馁,仍旧继续研制,最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焊接出来的石油罐非常成功,公司对他的发明十分重视,并用这种机器更换了原有的焊接方式。尽管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惊人利润!

    当你真正清楚自己没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对自己以前的否定。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你还要努力去发现自己能有什么,而这第二步,实际是给清醒的你找到一个新的人生轨迹的起点,这是至关重要的。当你苦苦思索却仍然没有答案的时候,要学会用逆向思维,也就是说,要脱离原有的想像,思路打破常规,弯着想,逆着想。

    信念不灭,精神不死,那是你的执著。假如你不小心撞了南墙,并且还撞得眼冒金星,可你仍不思改,是不到黄河不死心,那么你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头既然撞到墙就要回头。什么是回头?不是叫你原路返回,而是回过头去找新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有彼路同,何必硬要撞得头破血流不可?回头还可以去借梯子,借到梯子就能爬过去,走通这条路。无论是回头拐弯去找新路,还是回头去找梯子,都是为了走通往前去的那条路。生活中有不少所谓的“聪明人”总是在成功路上徘徊,就是因为没有走出直线的误区。

    迂回前进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变”字。面对机会,要灵活把握,并非如世俗所说那样,“不撞南墙不回头”,当前进不了时,或走入死胡同时,该回头时就回头,别错过了机会到时又后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