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究煎药工具古人认为“银器为上,瓷者次之”,不主张用铝、铁、铜锅煎煮,因有些药物用铝锅、铁锅煎煮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毒副作用。现代科学也证明,中药汤剂与铁接触时,汤剂中的鞣质可与铁生成鞣酸铁,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溶络合物,有机酸可与铁、铝作用生成盐,均可使汤剂疗效降低。目前通用的煎药工具有加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不锈钢锅。
(2)讲究二:煎药用水及用量古人用长流水、泉水、米泔水、雨水煎药,现代人则使用自来水、井水或纯净水。水是中药汤剂的主要溶媒,所以加水量的多与少也会影响中药的质量。水少了,药物有效成分煮不出来,水多了又服用不便。加水量应根据药量、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而定。一般头煎加人的水以高出药物3厘米为宜,第二煎加水至淹没药面为好。
(3)讲究三:煎药方法用火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用文火(慢火),如《本草纲目》说:“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一般滋补类和质地坚硬厚实的药物(如党参、黄芪、龟板、鳖甲等),煮沸后用文火再煎半小时左右。个别的需焖煮数小时以上。而解表类和质地轻扬、气味辛香的药物(如麻黄、桂枝、薄荷等),一般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即可。
小提示
通常在煎药前应先充分浸泡药材,浸泡最好用凉水或温水(30~40℃),浸泡时间因药物性质而不同,一般为30~60分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