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第11课 投入工作就能实现目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花点时间设定目标

    有目标未必能够成功,但没有目标的人一定不能成功。博恩·崔西说:“成功就是目标的达成,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现实中那些顶尖的成功人士不是成功了才设定目标,是设定了目标才成功。

    【职场秀】

    美国哈佛大学对一批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如下: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

    那3%的人,25年间始终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60%的人,他们过着安稳的生活,也有着稳定的工作,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生活没有目标,并且还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社会不给他们机会。

    没有目标会让我们的人生失去方向,也会让我们在工作中迷失。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花费点时间做必要地规划。

    【主动力法则】

    主动为自己设置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目标必须实在,而且不要太遥不可及,应该是在达得到的范围内。千万不要错认自己应该、或是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的事。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效主动的职场人士,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立足现实,为自己制定一个可行的中程目标。

    2.发现你内心真正的需要。你在工作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意义深刻,它对成功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

    要得到工作中想要的一切,当然要靠努力和行动。但是,在开始行动之前,—定要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要打发时间并不难,随便找点什么活就可以应付,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的意义不是你设计的本意,那你的计划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你能否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并且使自己满足、有所成就,完全看你能否决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然后能不能尽量满足这些需要。

    3.制定目标要尽可能地伸展自己。定位决定事业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对自己工作将来有什么样的预期,他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

    唯有高效复命才能保证结果

    企业员工缺少复命精神,造成布置的任务有去无回、老总天天追结果的尴尬局面。“联邦快递,使命必达”,送包裹且必须准时送到,这就是重在复命精神。

    【职场秀】

    几乎每一位企业的管理者,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境,也曾为此而头痛和欢欣过。

    情境一:

    总经理吩咐助理:“明天上午例会要重申公司考勤纪律,你准备一份资料,统计一下最近三个月员工出勤情况,明天开会之前交给我。”

    第二天上午,各部门经理都来到了会议室,总经理对助理说:“你准备的资料呢?”

    助理迟疑一会,说:“昨天人事部都出去招聘了,找不到人,资料没准备出来。”

    总经理很生气:“那你为什么不跟我说?例会怎么开?”

    情境二:

    一天,经理对销售部主管说:“这一周你安排几个员工去做一次市场调查,调查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反馈情况,并写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下周一之前交给我。”

    两个星期之后,经理突然记起这件事,问销售部主管:“我安排的市场调查做了没有?调查报告怎么还没有交上来?”

    销售部主管摸了摸挠不挠后脑勺,忙解释说:“市场调查做了,调查报告也写了,一忙就忘记把它给您了,我马上去取。”

    情境三:

    公司为了开拓外地市场,选派了小林和小张分别先去两个省份考察。一个星期后,两人同时回来复命。小林一脸的沮丧,带回来一大堆的抱怨和借口,不负责任地口述了自己所遇到的难题,并武断地下了不存在商机的结论。相比之下,小张克服了许多困难,向公司递交了一份翔实的可行性报告,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以上情境,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员工复命的几种表现:上级下达命令,执行人员完成任务后并没有立即复命,让上级无法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并做出决策;另一种情况是,员工在接到任务时,并没有去执行,复命时根本无法交差,让公司陷入被动;还有,有的员工完不成任务也去复命,带着问题向上级汇报,这是不可取的,优秀的员工在接到任务后应该努力去克服困难,带着成果来复命……在企业中,逃避复命的员工和高效复命的员工始终是对垒的两极。当优秀的员工作为主体,成为企业的积极的力量时,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呈现蒸蒸日上的气象;而一旦任由那些逃避复命、不负责任、害怕困难、习惯拖延、执行不力的员工成为主要力量时,我们的企业已滑向了成功的反面。

    【主动力法则】

    在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里,复命是员工由行动通往成功的最佳模式。优秀的员工,根据任务的特质,按照限定的时间进行高效的复命。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主动而高效的复命呢?

    1.要有时间观念。在优秀的企业中,上级向下属指派工作,都对执行者提出复命的时间期限;员工接到任务后,在限定的时间一定要汇报工作结果或承办情况;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也是如此。

    2.甩掉应付的心理。应付了事,忽视复命,是员工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同时是对自己使命的一种漠视。它实际上是工作中的失职,是隐藏在我们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时机一到,就会轰然爆发,贻害无穷。

    及时修正、调整你的计划

    公元1世纪欧洲有句著名的格言:“不容许修改的计划是坏计划。”我们也有一句俗语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句话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

    【职场秀】

    近代史上,有一群人特别成功,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被囚禁于纳粹集中营而幸存的人。赫姆瑞可博士在一本著作中,拿这群人和战前即迁居美国的同龄犹太人作比较,结果发现,平均而言,这批幸存者的教育程度较低,但日后的事业成就较大,收入较高,热心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赫姆瑞可探究原因,发现这些历经苦难折磨,却颇有成就的人,具有若干共同特质,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随时准备主动展开新任务,且能针对环境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与调适。

    外部世界纷扰多变,我们要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目的,忙于要事。

    富兰克林认为,不变的计划比没有计划更糟糕。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制定目标的过程固然重要,但必须明白的是,你的工作目标永远都不能完全提前计划出来;其次,我们必须具备调适能力,你要能够随时修正、改进自己的计划。

    【主动力法则】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那么,调整目标要遵循哪些步骤呢?

    第一步:修正计划,而不是修正目标。如果更改目标已成为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很可能会让你一事无成。大目标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更改,尤其是“终端目标”。可以修正的是达到目标的计划,包括达到“终端目标”之前各个“路标”——过程目标。记住英国人的一句谚语:目标刻在水泥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第二步:修正时限。如果修正计划还无法达到目标,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标达成的时间。一天不行,用两天;一年不行,花两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终将成功。

    第三步:修正目标的量。如果修正目标的时限还不行,只好对目标的量进行改变。做这一决定时,请“三思而行”,并千万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压缩梦想以适应残酷的现实。应有的思维模式应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寻新的方法以改变现实,达到目标。

    第四步:万不得已时,只好放弃该目标。放弃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宣告失败。此时你一定能准确地品尝出“成功很难,不成功更难”这句话的滋味。但是,如果你身上流淌着的是成功者的血液,那么你绝不会悲观,绝不会气馁,也绝不会自责。因为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仍可以“屡败屡战”。对于成功者而言,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失败,只有暂时还没有成功。只要你不服输,失败就绝不会是定局。这种修改、调整目标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

    跳出工作范围思考

    “跳出工作范围思考”要求主动员工不应甘愿被局限在自己的职责里,而应该对整个公司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能更好地发扬公司的精神,配合公司的目标,为公司,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职场秀】

    有一位非常敬业的警察,有一次,他的朋友邀他一起去森林中打猎。这位警察和朋友隐蔽起来,手握着猎枪,全神贯注地盯着。突然,一只鹿跑过来,这位警察立即跳出灌木丛,朝天鸣枪,大喊道:“站住,我是警察!”

    从这个滑稽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惯性思维对人们的影响有多大。

    对一个企业来说,敬业的员工固然是好员工。但若员工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职责里,一方面会令自己的目光变得狭隘——仅仅局限在工作之内,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惯性思维,遇事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就像故事中的那位警察一样。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常常不自觉地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思考模式,当面临问题的时候,人们常用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这就是思维定式。

    客观地讲,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这是其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思维定式使旧思路畅通,遇事易滑入固有思路的轨道,阻碍了新思路的形成和发展,让人的创新力大打折扣。

    作为一名员工,你有没有跳出工作范围思考的习惯直接影响到你的创新能力,进而决定你能不能通过创新给老板效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在公司的地位和你受尊敬的程度。当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创新时,就会为公司、为自己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

    【主动力法则】

    为了保持公司的创新力,每个公司都会建议员工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工作,鼓励他们要时常跳出工作范围思考问题。作为主动的员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改变惯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要保持思维创新。

    2.改变无疑是一种拓展新思路的好办法,“工作唯有改变,才能创新人生”。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力求一种合适于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这也是跳出固有工作范围思考的一种创新。

    3.需要我们能放开眼量,跳出工作模式之外,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从而开发新思路,锻炼多项思维。唯有这样,才能抓住创新思维,成为职场上的赢家。

    最佳的任务完成时间是昨天

    主动的员工都会牢记工作期限,并且非常清楚最理想的完成任务日期是昨天。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公司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员工都必须树立“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职场秀】

    有一次,李·雷蒙德和助手到公司各部门巡视工作。到达休斯敦一个区加油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李·雷蒙德却看见油价告示牌上公布的还是昨天的数字,并没有按照总部指令将油价下调5美分/加仑,他十分恼火。

    李·雷蒙德立即让助手找来了加油站的主管约翰逊。

    远远地望见这位主管,他就指着报价牌大声说道:“先生,你大概还熟睡在昨天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美分,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休斯敦的很多场合,贬损我们的管理水平,并使我们的公司被传为笑柄。”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约翰逊连忙说道:“是的,我立刻去办。”

    看见告示牌上的油价得到更正以后,李·雷蒙德面带微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你腰间的皮带断了,而你却不立刻去更换它或者修理它,那么,当众出丑的只有你自己。这是与我们竞争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的沃尔玛的信条,你应该要记住。”

    然后,李·雷蒙德和助手一起离开了加油站。从此之后,那位主管约翰逊做事再也不会拖拖拉拉了。

    商场就是战场,工作就如同战斗。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能的战斗团队。任何一位经营者都知道,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给予太高期望的。

    成功存在于“把工作主动完成在昨天”的速率之中,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事务的人能够生存。”

    【主动力法则】

    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你的计划而后延。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且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

    主动的员工怎样在工作中实现这中理念呢?

    1.对老板交代的工作,你要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争取早点让工作瓜熟蒂落,让老板放心。

    2.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地设定延后的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后延,而是应该制定出比老板提出的还要苛刻的期限来督促自己完成工作。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一定是成功者。

    投入越大,收获越大

    很多员工错误地认为,自己只是老板赚钱的工具,自己付出越多被老板剥削得就越多,反正加薪晋升也是希望渺茫,于是拈轻怕重、糊弄了事,能少做就少做。许多员工,对于工作注重的是“薪水是多少”、“工作时间长不长”、“公司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以及“什么时候调薪”。绝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工作背后的成长和收获。

    【职场秀】

    小王是一家公司宣传部的助理,刚进公司一个多月,大概了解了公司宣传方面的工作。

    一天,经理让她去做一个市场调查,看看公司新上市的化妆品卖得怎么样,消费者是如何评价的。小王先来到本市最大的一家商场,在化妆品专柜,她看到自己公司的新产品几乎无人问津。看到这些,小王心里很不舒服。她看见有位顾客似乎自己拿不定主意,在每个柜台前都看一会儿,在自己公司的专柜前,小王主动询问这位顾客需要什么功效的化妆品,了解到顾客需要的功效,正是这批化妆品的功效,小王凭着一个多月来对这种产品的了解,向顾客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功效,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平时寡言的自己会有这么多的话说。她的“激情演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大家都对这个新上市的化妆品充满兴趣。最终,这天的销售额是该产品上市以来最高的。

    总经理听商场经理讲了这件事,决定对小王进行奖励。当他问小王为什么会走过去,主动向顾客推销新产品时,小王说:“看到咱们的产品几乎没有人过去问,我很着急,我是公司的员工,就是公司的主人,对公司的事情义不容辞。”

    不久之后,小王就晋升为另一个区域的宣传经理了。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主动的员工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他们会真正去关心企业的成长,去考虑企业的明天,会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收获更多的薪水和经验,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动力法则】

    主动的员工怎样才能有投入的激情和力量呢?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通过“岗位股份制公司”理念来引导我们自己。岗位股份制公司: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岗位股份制公司,是股东之一。工资是劳动的报酬,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是股东的分红。老板和员工分别向股份制公司投入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但是投入的额度不一样,一般是老板占大股,员工占小股。因此,在这个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板还是董事长,员工则是总经理。当我们有这种心态的时候,就可能更积极地投入。

    2.摒弃打工者心理。紧盯工资报酬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必然产生“我为别人做事,别人给我工资”的心理。“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就成为自然的“打工者逻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就成为打工者的工作表现。

    3.积极“对自己负责”。把岗位当成自己的公司,“见工作就干,不管分内还是分外”,“有困难就上,不管报酬高还是报酬低”。结果,正如上文提到的,多干一份工作,就多积累一些经验,就等于多分红一次;克服一个困难,就等于争取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又争取到一次分红的机会。最终,知识、经验、技能得到大大提升,报酬的提升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主动力自测]

    1.在工作开始之前,你习惯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吗?

    2.你出现过因复命不及时而耽搁工作的事情吗?

    3.当现实逐渐偏离计划时,你是会及时调整计划,还是“一条道走到黑”?

    4.思考一下,“换个方向看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5.如果今天的工作没有完成,你会感到极不踏实吗?

    6.薪水和工作经验,你更关注哪一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