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修补残缺的心灵地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有难以诉说的烦恼,或学习,或生活,或事业,或感情,其实,你的痛苦没有人给予,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心态在作祟。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会截然不同。阳光心态者:戒贪欲,知足常乐;弃消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处理问题;遇磨难,挣开惯性思维的“枷锁”,从于己有利的一面去思考;对得失,超越内心深处的羁绊,坦然淡定、淡泊名利……如此造就成功人生。

    心态决定幸福感

    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常常可以听见一些人牢骚满腹。他们往往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一个,简直比窦娥还委屈。他们抱怨工作职位低,赚钱少,老板苛刻;抱怨生活上老婆丑、不温柔……总之,生活中一切不合他意的地方都要发一通牢骚,以泄私愤。

    人总会有灰心气馁、不满意的时候,此时发点牢骚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整天牢骚满腹,不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只要不合我意就怨天尤人,就未免有点不正常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他心里最想说什么,他回答说:“食劣。”第三年年底,他没等住持问便说:“告辞。”

    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新和尚对待世事都持一种消极的心态,所以才不能安于现状,一味抱怨。而他的抱怨,也让他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机会。

    牢骚也好,抱怨也罢,都是因为抱有的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换个角度,相信人的心情会一下子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决定于此人的心态,而不是事物本身,正所谓“以我观外物,外物皆着我色”。牢骚满腹者,不妨转换一下心情,让乐观主宰自己,心情肯定会一下子好起来。下面这个故事讲的正是这样的道理:

    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预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买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因为心态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以,凡事都应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往好处想,不要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样就会少些烦恼、苦痛、牢骚,多些欢乐、平安。

    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不能只知发牢骚,否则,如果在牢骚中错过了人生正点的班车,那又将会在抱怨中错过下一次坐正点班车的机会。

    心外世界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一个胸怀开阔的人,即便身居囹圄,亦可转境,将小小囚房视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心思狭隘、欲念横流的人,即便拥有整座大厦,亦不会感到称心如意。

    一个囚犯的“丑事”大白于天下,定罪以后遂被关押在某地区监狱。他的牢房狭小、阴暗,住在里面很是受拘束。囚犯内心充满了愤慨与不平,他认为这间小囚牢简直就是人间炼狱。在这种环境中,囚犯所想的并不是如何认真改造,争取早日重新做人,而是每天都要怨天尤人,不停地叹息。

    一天,牢房中飞进一只苍蝇,它“嗡嗡”地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囚犯原本就很糟糕的心情,被苍蝇搅得更加烦躁,他心想:我已经够烦了,你还来招惹我,真是气死人了,我一定要捉到你!他小心翼翼地捕捉,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被捉到时,它就会轻盈地飞走。苍蝇飞到东边,他就向东边一扑;苍蝇飞到西边,他又往西边一扑。捉了很久,依然无法捉到。最后,囚犯感慨地说道:“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

    感慨之余,囚犯突然领悟到,人生在世无论称意与否,若能做到心静,则万事皆可释怀,若能做到心静,自己也绝不至于身陷囹圄。其实他早该明白——“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天地宽”。

    心中平静,内心自然凉快。我们在遭遇问题、困难、挫折时,若能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则世界就会变得无限宽广。

    曾闻人言:心灵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一个人,倘若脱离外界的刺激依然能够活得快乐自得,那么,他就能够守住内心的安宁与安详。然而,我们多是普通人,每日穿梭于嘈杂人流之中、置身于喧嚣的环境之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任心清净呢?于是,很多人需要寄托于外界的刺激来感受自己的存在;于是便见得一些人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于是又见得一些人自诩为“隐者”,远避人群以求得安宁。殊不知,故意离开人群便是执著于自我,刻意去追求宁静实际是骚动的根源,如此又怎能达到将自我与他人一同看待、将宁静与喧嚣一起忘却的境界呢?

    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环境在于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其实,这样的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俗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团繁杂。何况既然使自己和人群隔离,同样表示你内心还存有自己、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动静如一的主观思想,从而也就不能真正达到身心俱安宁的境界。

    真正的心静之人,对于外界的嘈杂、喧嚣具有极强的免疫功能,他们耳朵根子听东西就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他们内心的境界就像月光照映在水中,空空如也不着痕迹。如此一来,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便都宣告消失了,这才是真正的物我两相忘。

    淡淡的感悟:

    佛家所谓的“六根清净”,不单是指耳不听恶声,也包括心不想恶事,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印象才行。而物我两忘是使物我相对关系不复存在,这时绝对境界就自然可以出现。可见想要提高人生境界就必须除去感官的诱惑,要做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

    生命它需要勇气

    有一个美国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莫妮卡,她的故事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这个故事是从她7年级时一篇医生的报告开始。她家人的忧虑变成了事实,诊断的结果是白血球过多症。接下来的几个月,她都必须经常到医院接受定期检查。她打过无数支针,测试过千百次。然后就是化学疗法,它是个可能救命的机会,可是她的头发因此全掉了。对一个7年级的女孩而言,掉头发是一场噩梦,头发不会再长。她的家人开始担心了。

    升上8年级前的暑假时她戴上假发。感觉不太舒服,会痒,可是她还是戴着。以前,她相当受欢迎,很多同学都喜欢她。过去她是拉拉队队长,总有一大堆孩子围绕在她身旁,但事情似乎改变了。她看来很奇怪,你知道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就和我们某些人一样,有时我们会在背后嘲笑别人,且做出粗暴伤人的事,纵然我们知道那对别人来说是很大的伤害。在她升8年级的前一两个礼拜,她的假发被人从后头拉走6次左右。她停下步子,弯腰,因为害怕和困窘而颤抖,戴好她的假发,甩掉眼泪并且走回班上,她埋怨为什么没有人会为她挺身而出。

    这样的事持续了两个可怕得像地狱一样的星期。她告诉父母她再也无法承受了。他们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待在家里。”你想,如果你的女儿会死在8年级,你不会介意她有没有升上9年级,你只能给她快乐,让她有平静的时光。莫妮卡说没有头发不算什么,她可以应付,但是你可知道没有朋友的感觉?你走在校园里,而他们因为你来了,远远地把你隔开,像红海一样。你可知道没有人愿意在数学课坐在你旁边,在你贮物柜左右的孩子把自己的柜子移开的感觉?他们宁愿把书跟别人放在一起,只因为他们怕站在一个戴假发、得怪病的女孩旁边。失去头发不算什么,但失去朋友才是折磨。

    她打算离开学校回家休养,但这个周末有件事发生了。她听到两个男孩的故事,一个是6年级,一个是7年级,他们的故事给她勇气继续前进。7年级的这个男孩来自阿肯萨斯,尽管新约圣经在此不受欢迎,他还是把它放在衬衫口袋里带到学校。后来,有3个男孩逮到他,翻出他的圣经说:“你这胆小鬼,宗教和祈祷都是为胆小鬼设的,别再把圣经带到学校来。”他却虔诚地把圣经递给3个男孩中最大的那一个,而且说:“看你有没有胆子,把它带到学校,绕着校园走一圈!”他们无话可说,他因而交了3个朋友。

    鼓舞莫妮卡的另一个故事是个从俄亥俄来的6年级学生,名叫吉米·麦斯特丁诺。他相当仰慕加州,因为加州有一句州座右铭,叫:“知道了!”而俄亥俄没有,而他为俄亥俄带来了一句有创意的话。他一个人去取得足够的签名。他把请愿书签满了,然后带它到州立法局去。今天,因为这个勇敢的6年级学生,俄亥俄官方的州座右铭是:“有上帝,凡事可能。”

    莫妮卡受到这个故事的鼓舞,下一个星期一,她又戴上假发上学。她尽量把自己弄得很漂亮,告诉她的父母:“我今天要回学校上学。我必须做一些事,发现一些新事物。”他们很担心,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什么,他们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但还是送她到学校去了。最后这几个礼拜的每一天,莫妮卡在下车前一定拥抱亲吻她的父母。虽然她还是不受欢迎,但纵使有很多孩子嘲笑、作弄她,她从不被嘲笑所阻挡。

    这天不同寻常,她拥抱且亲吻父母,但当她离开车子前,她静静地转身,且说:“爸妈,你猜今天我要做什么?”她的眼睛充满了泪水,但那是欢愉与坚强的眼泪。是的,还有对未知的恐惧,但她已经有了一种动力。他们问:“宝贝,怎么了?”她回答:“今天我要去发现谁是我最好的朋友,谁是我真正的朋友。”她摘掉了假发,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她说:“他们必须接受我原来的样子,爸,否则他们就是不接受我。我没有太多时间了。我今天必须把真正的朋友找出来。”她开始走,走了两步,又转头说:“为我祈祷吧!”他们说:“会的,宝贝。”当她向600个孩子走去时,她听见他的父亲说:“那才是我的好孩子!”

    那天,奇迹发生了。她经过运动场,走进学校,没有人大声讥嘲,没有人敢作弄这个充满勇气的小女孩。

    在这世上的数千个莫妮卡——做你自己,运用上帝给你的天赋,即使在困惑、痛苦、恐惧和迫害中,坚持你认为对的东西是生活惟一真实的道路。

    莫妮卡从高中毕业后,没有人想到她会结婚,可是过了几年,她却结了婚而且骄傲地成为了一个小女孩的母亲。每次当我们必须面对一些似乎无可逾越的障碍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想莫妮卡?因为我们的生命需要勇气。

    淡淡的感悟:

    生命的过程很需要各种各样的勇气来创造你自己美好的每一天!在你人生中的这么一个时刻,你的勇气、你的决心、你的毅力,将会得到最大的考验!

    人生不光为自己而活

    花是世界的春色,花是人间的温馨。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寒士赞赏腊梅。躺在病房中,友人送来一束鲜花,你会顿感春意融融;晚会上登台唱支歌,儿童献上一束鲜花,你会倍加欢欣鼓舞。人在旅途,孑然落寞,路旁一朵花儿向你颔首,会驱走你心灵的孤独;老人独坐黄昏,窗台上一盆雏菊倏然怒放,会给你带来生命的惊喜。

    有这么一则生活小故事:

    有一个青年,高考落榜后去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车胎漏气的自行车,青年人认认真真地将车胎补好后,手头再没活干了。他本可以悠闲地坐下来抽一支烟或和同事聊聊天,但他却为这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加了油,又将车圈、车架的锈斑全部擦得锃亮亮的,简直整旧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自行车领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这么简单。

    五色迷目、娇态可掬,只是花的形象,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才是花的精神。读毛姆的小说,看过这样一段情节:

    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从此,“为他人开一朵花”,这句话成了英国一代青年做人处世的格言。

    一位中学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一个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大学著名的生物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地做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了这位教授的美德。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淡淡的感悟: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抛开一切,用心生活

    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小王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小袁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小王得的是鼻癌,小袁长的是鼻息肉。

    小王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小袁住了下来。小王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

    小王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宿愿。

    有一天,小袁在报上看到小王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小王的病。小王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小袁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他一直在过着平淡无为的生活。

    上面的故事中,小王和小袁,因为生命的长短,对以后的生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使他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类似的故事,每天都收获着不同的结果: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

    淡淡的感悟: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还会活得更久。

    心灵是世界的镜子

    小蕊曾是一个天使一样漂亮又快乐的女孩子,她喜欢音乐,喜欢舞蹈,喜欢画画,喜欢摄影。喜欢到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地方玩耍和旅游。但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女孩子,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

    17岁那年,小蕊被医生诊断为肾坏死。听到医生的诊断,她惊呆了,先是长久的默默无语,然后是两行总也揩不干的冰凉泪水。

    快乐和笑容一下子从小蕊的心灵和脸上走失了。她整天躲在房间里,不再仰望那蓝色天鹅绒一样蓝得精美又蓝得柔和的天空。不再到公园里坐在绿色的草坪中,让那一丝丝的绿色渐渐漫到她的心间和思绪中去;不再喜欢盛开的花朵,也不再喜欢那些缤纷的水彩。

    一天,妈妈带小蕊去海边看海。她勉强地去了,扶栏站在大海边的时候。她幽幽地说:“这么大,又这么深的深渊,瞧那海水黑得多么狰狞。”妈妈流着泪水带着她很快就黯然逃开了。

    后来,妈妈又带她去听一场音乐大师的钢琴演奏会,那是她一直十分崇拜的一位音乐大师,她经常如痴如醉地倾听他黑白键琴上流淌的乐章,她曾经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如果有可能的话,有一天,她想亲自抚摸一下大师那美妙而传奇的指尖。但现在,妈妈带着她坐在人头攒攒的演奏厅里,当舒缓音乐在大厅里渐渐开始缭绕时,她双手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浑身剧烈地抽搐了起来,妈妈马上扶着她伤心地离开了。

    后来,经过换肾手术,小蕊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了,又站在微风轻拂的海边时,她被海的湛蓝和辽阔深深沉醉了,又一次参加那位音乐大师的钢琴演奏会时,她的脚步禁不住随着那优美的旋律悄悄舞蹈起来。

    淡淡的感悟:

    其实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世界的一面镜子,你心灵的镜子明亮,世界在你心中就是明媚的;你心灵的镜子灰暗,世界在你心中就是黯淡无光的。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他就拥有怎样的世界;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他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大爱无言

    这是发生在一个旅游景点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两位老人悄悄离开旅游团,相携着到山崖上看夕阳。突然,她感到身边有一个东西往下坠落。她下意识地伸手一拉,拽住的正是她失足的丈夫。她拽住他的衣领,拼命地往上拉,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他悬在山崖上不敢随意动弹,否则两人都会摔落谷底,粉身碎骨。她拽着他实在有些支撑不住。她的手麻木了,胳膊根本扛不住他沉重的肉身,她只能用牙齿死住他的衣领,坚持互最后一刻。“放下吧,亲爱的。”他说。

    她紧紧咬住牙无法开口,只能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吱声。

    1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

    冥冥中,他感到有热热的粘粘的液体滴落在他的脸上。他敏感地意识到血是从她的嘴巴里流出来的,还事带着一咱成成腥腥的味道。他又一次央求她道:“求你了,亲爱的,放下无吧,有你这片心意就足够了,面对死亡,我不会埋怨你的,我死而无憾……”

    她仍死死咬住他的衣领,无法开口说话,她只能用眼神再次阻止他不要挣扎。

    他感到有大颗颗热热的液体叭嗒叭嗒滴落在他脸上,他知道她出血了,他肝肠寸断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她用一颗坚强的心和死神抗争。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旅游团的人们举着火炬找到了山崖边,终于救下了他俩。她在医院里住了好长时间。

    那件事发生后,她的整个牙齿都脱落了,并从此再没有站起来。

    他每天用轮椅推着她,走在街上,看夕阳。

    他说:“当初你干嘛拼命救下我这个糟老头呢?”老人这样说着脸上却露着甜甜的笑。

    她喃喃道:“亲爱的,我知道我当时一松口,失去的不仅是你,也是我后半生的幸福……”

    其实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就是爱着或者被爱,用心爱着对方,不记得失,不管是收获还是付出都是幸福的!

    有人说过,真正的爱如河流,愈深愈无声,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爱的信息。它使我们感悟到:有爱的世界真好。

    世界因为爱而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或奉献着这份人间的真爱。于是,生活也因此而加倍温暖而让人感动。正如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德兰修女,她的爱,更是撒满了人生走过的每一段路。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绽放而赞叹的心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爱是春日的和风,吹开我们心中紧闭的窗扉;是灵魂的乐章,唤醒我们无私奉献的人性之本。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用生命之花去芬芳他人,哪怕是一次无偿的献血、只是一次受伤后的救助、只是一次碰撞后的忍让、只是一次在希望工程中的箱子中透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我们的世界定会更加的芬芳无比!

    淡淡的感悟:

    爱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爱的多少。爱得越深,生命越精彩。对生活的爱,对他人的爱,都是生命的主旋律。

    最了解的是你自己

    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姑娘,缠绵了好长一段时日后,姑娘却要离他而去。

    “其实,我的那位姑娘也很有些不可爱的地方,她很无情地伤害过我很多次,但是,我依然爱她,我自己都无法解释这原因,我有这种情感时,总有股莫名的感动。”男孩对他的挚友说。

    挚友告诉男孩:“你是被自己感动了!”

    自己被自己感动,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它的美丽只有自己才品位得到,它是由极痛苦转化而来的精神果实。

    生活有很多使我们失意的事情,比方说,自己对友人满腔热情真诚相待,却会无端被这友人或明或暗地捅了几刀;使出浑身解数全心全意地干工作,却还要受领导的歧视和同事的白眼;自问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是充满爱心的,而对方却常常会为蝇头小利对自己耿耿于怀。

    生活中还有一些使我们失望的地方,比如说,本来一个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让自己感动,不料过了些时日,那英雄某些不光彩的事暴了光;比如说,一场精彩的演讲使自己激动不已,却发现演讲者的浅薄;再比如,一部电视剧使自己感动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但编剧毫不留情地直接宣布那是“纯属虚构”。

    失意的很多很多,失望的很多很多,它会使备受创伤的心灵深深的孤独起来。弱者常会把失意转化成仇恨,把失望变成绝望,但生活的强者却把失意和失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感动自己了,那就要靠自己感动自己,虽然这仍是一个孤独者的精神境界,但是却不失为一个真善美的境界,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感动自己,其实是完成了一个精神升华。

    而且,你跟着还会发现感动你的原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开来,你不仅自己感动自己,而且开始感动他人和为他人所感动,完成了这个轮回,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世界原来是很美丽很美丽。

    读过罗兰的一篇散文《寂寞的感觉》:当心事重重,渴望找一个人谈一谈的时候,那个人来是来了,但你们却并没谈什么。当然,谈是谈了,可是他谈他的,你——开始你也试着谈谈你的,可是后来,你放弃了……你敷衍着、笑着,假装做着很投机的样子。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让你静下来,赞下采啃啮那属于你的寂寞。

    罗兰在文中说:“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相信她没有说错,人活一世,谁无七情六欲既然有欢乐与热闹,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悲伤与寂寞。在世上,身边总有事事都话语相投的朋友的人占着极少数,若不,古人也不会发出“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感叹。这样,悲伤与寂寞大多只能自己慢慢咀嚼,尤其是骤然降临的铭心痛苦和痴痴投身事业却久永出成果的落寞心情,旁人是难以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这就要自己看得深远,思考得辽阔,任思想纵横寻求精神支柱:这么大的痛苦都能挺住,这么幽深的寂寞都耐得住,又怎不能驾驭好自己的生活呢?

    淡淡的感悟: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感动自己,其实是一种反省,一次对思想、追求的洗涤,它需要的是思前瞻后守住自己。只有感动了自己,卸下思想包袱、感情负担,才会轻装上阵,继续开拓,这也是这种精神与自我解嘲后无动于衷的“阿Q精神”的质的区别。

    带给他人温暖的祝福

    我们不要吝啬祝福,哪怕只是对一个陌生人,或许你我无意间送出的祝福将会带给他一生的温暖和幸福。

    那年,我在美国的街头流浪。圣诞节那天,我在快餐店对面的树下站了一个下午,抽掉了整整两包香烟。街上人不多,快餐店里也没有往常热闹。我抽完了最后一支烟,看着满地的烟蒂叹了口气。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微微睁开了眼睛,暗淡的灯光让我心烦,就像自己黯淡的前程,令人忧伤。我的手插在裤子的口袋里,口袋里的东西令我亢奋。我用嘴角挤出一丝微笑,用左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快要收工的快餐店。

    就在我向街对面的快餐店跨出第一步的时候,从旁边的街区里走出一个小女孩儿,卷卷的头发,红红的脸颊,天真快乐的笑容在脸上荡漾。她手里抱着一个芭比娃娃,蹦蹦跳跳朝我走来。我有些意外,收住了脚步。小女孩儿仰起头朝我深深一笑,甜甜地说:“叔叔,圣诞节快乐!”我猛地一愣,这些年来大家都把我给忘记了,从没有人记得送给我一个圣诞节的祝福。“你好,圣诞节快乐!”我笑着说。“你能给我的孩子一份礼物吗?”小女孩儿指了指手中的娃娃。“好的,可是……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我感到难为情,我的身上除了裤子口袋里那样不能给别人的东西以外,真的一无所有。“你可以给她一个吻啊”我吻了她的娃娃,也在小女孩儿的脸上留下深深的一吻。小女孩儿显得很快乐,对我说:“谢谢你,叔叔,明天会更好,明天再见!”我看着美丽的小女孩儿唱着歌远去,对着她的背影说:“是的,明天一定会好起来,明天一定会更好!”我离开了那个地方。

    五年后的今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妻子温柔善良,孩子活泼健康。我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教英语,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尊重我,因为我能干而且自信。

    又到了圣诞节。圣诞树上挂满了“星星”,孩子在搭积木,妻子端来了火鸡。用餐前,我闭上了眼睛,默默祈祷。祈祷完了,妻子问我,你在向上帝感谢什么呢?我静静地对她说,其实五年前我就不再相信上帝,因为他不能给我带来什么。每年圣诞节我也不是感谢他,我在感谢一个改变我一生的小女孩儿。我对妻子说:“你知道我是进过监狱的。”“可那是过去。”妻子看着我,眼神里满是爱意。“是的,那是过去。但是当我从监狱里出来以后,我的生活就全完了。我找不到工作,谁都不愿意和一个犯过罪的人共事。”我充满忧伤地回忆着,“连我以前的朋友也不再信任我,他们躲着我,没有人给我任何安慰和帮助。我开始对生活绝望,我发疯地想要报复这冷漠的社会。那天是圣诞节,我准备好了一把枪藏在裤子口袋里。我在一家快餐店对面寻找下手的时机,我想冲进去抢走店里所有的钱。”妻子睁大了眼睛,“杰,你疯了。”“我是疯了,我想了一个下午,最多不过是再被抓进去关在监狱里,在那里,我和其他人一样,大家都很平等。”“后来怎么样?”妻子紧张地问。接下来,我对妻子讲了那个故事,“小女孩儿的祝福让我感到温暖。我走出监狱以来,从没有人给过我像她那样温暖的祝福。”我激动了,“亲爱的,你知道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吗?”妻子盯着我的眼睛。“小女孩儿对我说‘明天会更好’,感谢她告诉我生活还在继续,明天还会更好。以后在困难和无助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我不再自卑,我充满自信。后来,我认识了你的父亲,他建议我回到中国来。接下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就是那个小女孩儿的一个祝福改变了我的一生。”妻子深情地看着我,把手放在胸前,动情地说:“让我们感谢她,祝福她幸福吧。”我再一次把手按在了胸前。

    淡淡的感悟:

    一个祝福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和很多人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要吝啬祝福,哪怕只是对一个陌生人,或许你我无意间送出的祝福将会带给他一生的温暖和幸福。

    梦想的信念

    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而失败。

    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民歌手,他演唱的民歌幽默风趣而又充满生活的质感。他叫石占明,山西省左权县红都村一名普通的羊倌。至今,他都保留了一个独特的习惯:上台演唱时,一定要甩甩自己的羊鞭儿。他说羊鞭能使他自信。

    石占明很小的时候已经表现出自己的歌唱天赋,回乡几年后,县里的歌舞团看上了他,让他担任歌唱员,但石占明一不会说普通话,二没有落落大方的台姿,歌舞团只好把他退回农村。石占明没有气馁,他在牧羊时唱着他的歌,高兴时让羊儿分享他的快乐,忧伤时让羊儿聆听他的心事,久而久之,他在周围的村子有了名气。与一般人演唱民歌不同的是,石占明在歌里加进了牧羊人吆喝羊儿的曲调、音韵,而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打动了见多识广的城里人的心。

    石占明不是一个能进行高深的理论概括的人,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使他不太有兴趣对生命、对事业进行深层的思辩,但他以一个民间艺人的直觉,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人要想干成一件事,一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二是要在工作中加入自己的特色,让工作中到处有“我”。

    纽约汤基棒球队的领队凯西·史顿格是有名的积极思想者之一。有一年,扬基棒球队要和密尔沃基勇士队争取世界棒球联赛的冠军,积极思想为他们带来惊人的结果。扬基队在那年的全美联赛中一路顺利,很早便取得世界联赛的决赛权。由于没有强劲的对手,赢得太轻松,反而对他们产生了不利影响。到赛季终了时,他们打得一点也不精彩。世界联赛开始时,扬基队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很大意。结果,在前四场,他们竟然连败三场。对史顿格领导的扬基队而言,似乎意味着结局是一场耻辱的失败。如果要夺魁,他们必须在以后的三场比赛连获胜利才有希望。

    而史顿格居然做到了!他激励他的球员们。打出了超水准的实力。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然而凯西究竟用了什么神力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呢?后来《体育报导》上有一篇介绍史顿格的文章,其中有两句话描述得恰到好处。它说:“失败无法吓倒史顿格,他与希望交情很深。”另一句话是:“即使在失败降临的时刻,他仍然在寻求胜利!”

    道理就是如此,史顿格从来不相信挫折,他只相信胜利。他“知道”在世界联赛中他一定会取得胜利。所以,他以魔力将这种信念传达到扬基队每一位球员的身上。也因为有这种信念当后盾,他们才能所向无敌。

    因此,你可以根据这三项原则重新看看你的失败。试,真正去试;想,真正去想;信,真正去信。将这些原则真正运用在你的挫折上,一切失败均能克服。当你能够借着这些积极的、有创意的想法去努力时,你便可以完全发展自己,再也不会被失败打倒了。

    1953年,世界著名游泳选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计划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两年前,她曾成功地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非同凡响的纪录。

    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她嘴唇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颤抖。她已经在水里泡了16个小时,前面雾气霭霭,看不见海滩,而且也难辨认伴随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自己已精疲力尽了,更使她灰心的是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目标。她感到再也难以支持了,于是向小艇上的人请求:“把我拖上来吧,我不行了。”

    艇上的人劝她再坚持一下:“只有一英里了,目标就在眼前,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把我拉上来吧。”她再三请求。于是冷得发抖、浑身湿淋淋的查德威克被同伴拉上了小艇。

    后来查德威克很后悔,她告诉记者:如果看到了海岸,就一定会坚持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夺取最后的胜利。

    但这件事过了不久,查德威克认识到,其实,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而是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灵,先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俘虏了。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还是冰冷刺骨,同样还是望不见海岸。但这次她坚持了下来,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就在她的心中。最后她成功了!

    查德威克在两次自我能力的挑战中,信心使得她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害怕和失望,最终她征服了海峡也征服了自己。

    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千万不要让形形色色的雾迷住了你的眼睛,不要让雾俘虏了你。你面临的雾也许不是弥漫在加利福尼亚上空的,它们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能会出现。驱散迷雾,坚持自己的信念,成功就在前方。

    淡淡的感悟:

    所有的成功者都走过这样一条共同的道路:让工作中有“我”,并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我”的份量。

    让心灵独自站立

    那是一个寒风嗖嗖的冬天,在路旁水泥台阶上,一个头发蓬乱、衣服油腻垢污的流浪汉,正在一边就着不知哪儿弄来的一小瓶散装白酒,一边吃着盒饭。他已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在以前曾听到过一位仁兄的高论,即人生是由一段段痛苦、幸福组成的,有的人活得比别人幸福,只是他感觉幸福的单位时间多一些长一些罢了。根据这个“理论”,这位流浪汉正沉浸在一种快乐和幸福中。

    但此刻的凯特却很难受,不知是哪根神经触动了,她很冲动地从兜里掏出了10元钱递给流浪汉。然而,流浪汉很吃惊地看着凯特,仿佛从梦里醒来一般。他停止了咀嚼,小瓶酒也放下了,但没有道谢,只是怔怔地盯住那10元钱。这10元钱无疑成了对他暂时忘怀的处境的一种提醒。接着,凯特就听到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或许,凯特虔诚的好意,却成了有意的人为破坏。也许,我们在善良的同时,还要学会给别人保留一点心灵的空间,让心灵站立。

    那么一位街头流浪汉,他喝着白酒,品尝盒饭,无论从人生的哪一个角度来讲:他是幸福的,他的心灵是高贵的。却因为凯特的无端同情,伤害了他应有平凡人的自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和自尊,在别人的精神领地里,仅凭善良是不够的。这就同为什么当我们帮助处于逆境中的人时,他们为什么常常要反问一句:“你是不是在怜悯我?”

    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它令人敬佩。然而,每一棵松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那些生活在平地里的树所具备的。当一个人拥有了在世界上立足的一切,需要显露才华的时候,他是才华是最出众的;需要显示品质的时候,他的品质是最优异的,他要做到让心灵站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淡淡的感悟:

    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与其任生命在牵绊和纠缠中飘零,不如在岑寂,把梦的希冀,注入生命的河流,让心灵站立,和着绵绵不尽的梦,在天地间自由地飘游。让心灵站立,以一片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达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理智的学会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不过,要做到理性地选择,智慧地放弃,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一分感情或者某种东西不再属于你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这样做虽然很痛苦,但长痛不如短痛。比如一段感情已不再属于你时,千万不要强求,强求得到的东西既不牢固,而且还会给彼此带来新的伤害,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果断地放弃。

    我们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盲目地执著于某一件事。

    小刚和小雯从小青梅竹马。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时,他俩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不在同一所大学,但空间的距离并没有拉开两颗年轻人的心,他们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不断地把自己的爱和思念传递给对方。

    然而不幸的是,大三时,小刚的父亲突然病逝,小刚的母亲早已下岗在家,为了给小刚的父亲治病,他家已负债累累。这时的小刚因经济拮据,产生了休学打工的念头。小雯知道后,竭力阻拦他,并表示愿意帮助他读完大学。小刚在小雯的真诚劝阻下,才打消了休学的念头。于是,小雯便开始以各种名义向家里要钱来支援小刚,但小雯的家里经济条件也有限。因此小雯利用双休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洗碗,又另外找了一份家教,但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让小刚安心读书,不为钱发愁,小雯甚至偷偷地去卖了两次血,才凑足小刚上大四的学费。

    大学毕业时,小刚凭着优异的成绩进了省城一家外企,而小雯则进了一家食品公司当会计。工作不到一年,小刚便凭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被公司提拔为部门经理。小雯知道后非常高兴。

    为了全力支持小刚的工作,小雯住进了小刚租住的一套一居室,并辞掉了工作,像个贤妻一样全身心地支持小刚的事业,为小刚打点着里里外外的一切。这时小雯的想法很单纯,她觉得自己迟早要和小刚结婚,现在早点帮助他,小刚就能在事业上更快地取得成功。对于小雯的付出,小刚一再表示感谢,并郑重承诺,等自己升为分公司经理时,就一定和小雯结婚,对此小雯深信不疑。

    但是,小雯却没有发现小刚的变化,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即使回来,也沉默寡言,甚至有时莫名奇妙地冲小雯发脾气。小雯认为是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也没往心里多想,她仍一如既往地爱着小刚,相信小刚。直到有一天,小刚对小雯说:“我们分手吧!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彼此已经不再适合对方。”

    这时的小雯如梦方醒,她苦苦哀求,甚至找来朋友们当说客,但终于没有挽回小刚。小雯不甘心,她对小刚哭、吵、骂,但一切无济于事。最后,小雯精神崩溃了。

    小雯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虽然与小刚的无情有很大关系,但小雯也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可惜她并没有悟到这一点,而是一味地怨恨小刚,同时也把自己关进了精神的牢笼。

    当感情出现了裂痕,亮起了红灯之时,许多恋人便选择了分手,虽然分手给双方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分手总比婚后不幸福要强得多,可有些人却没想到这一点,他们往往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此时,这些人如果能自我反省,就会意识到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很美好的感情值得我们留恋,如果缘分已尽,还不如潇洒地放弃,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利。

    梁凤仪是一名著作丰厚的女作家,还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就像她经营企业有过大起大落一样,在她的感情世界里,也曾经历过波折。但在经过一番痛苦地挣扎后,梁凤仪却能潇洒地走出情感的低谷,用微笑去迎接新的生活,或许这也是梁凤仪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梁凤仪与前夫何文汇结识于一次戏剧沙龙,并且一见钟情,两人于1972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又一起到英国继续进修学习。

    1975年,梁凤仪回港加盟佳艺电视台任编剧。然而,由于娱乐圈的环境与其性格不合,加上当时香港工商业发展十分繁荣,梁凤仪便辞去了工作,开始自主创业。从最初开创碧利菲佣公司到后来加盟新鸿基证券集团,梁凤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在梁风仪在商海纵横驰骋的时候,她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其主要原因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的丈夫与她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梁凤仪是一个家庭观念极重的人,她非常爱她的丈夫。为了家庭,她毅然选择了辞去新鸿基的职务,并迅速办理好了移民手续,回到了丈夫身边,以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

    但是,梁凤仪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1985年,梁凤仪与丈夫离婚。面对这样的结局,梁凤仪极为痛苦,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值得别人爱的女人。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痛苦之余,梁凤仪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虽然留恋那段婚姻,但她清楚地认识到,既然婚姻已失败,再怎么痛苦、叹息都无济于事,还不如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因为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不久,梁风仪就走出了情感的低谷。她加入了香港联合交易所并负责创立国际事务部门,这标志着梁风仪的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梁风仪为了挽救婚姻,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但婚姻还是解体了。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不甘心,甚至是悲痛得失去理性,但是梁凤仪却通过反省,认识到了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也是她能很快走出低谷、重攀事业高峰的关键。

    淡淡的感悟:

    放弃是明智者的选择,选择是明智者对放弃的诠释,放弃是选择的跨越,学会了选择和放弃才会拥有一份成熟。

    不以喜怒哀乐因小失大

    一件小事,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水准。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就会因小失大,失去成功的机会。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大才干,不要纠缠于他的小过失。

    对于成大事者而言,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眼光放在远处,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力戒因小失大。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与生俱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一个人在这世上,难免会遇到令人高兴或气愤的事。兴奋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奋发,并使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而令人气愤的事往往就会使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很可能使人丧失理智,做出不可收拾的不良举动。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气上心头时,意气用事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不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总是超出人所能想象的。在这个时候,即使平常说话非常谨慎的人,也会因丧失考虑而祸从口出。

    然而,尽管生气是人之常情,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若能高高兴兴地过一生,那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所以,我们应尽量以愉快的心情,来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一旦发怒,最好能尽量忍在心里,不要爆发,用理智来抑制激情。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一件小事,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水准,在小节上,能够表现得很好的人,他的成功之路上,定会少去许多漏洞。能忍小节的人,才能够经过千折百转之后成就一番大事业。青年人要从小事做起,牢记着忍小节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

    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过失上边呢?忍小节,就是不去纠缠小节、小问题,要宽容待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瑕疵;得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怏怏不乐。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蠹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良材。

    对于一个几乎把自己射死,又曾经保护和追随自己政敌的人,你敢用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大胆地使用了这样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正是由于齐桓公能够忍住个人的恩怨,不拘小节,大胆任用人才,才使他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原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齐目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为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最终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的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要杀我,当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到了齐国,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自己都没有想到。

    齐国在今山东半岛一带,从整个周朝来看,只不过是东边的一个小国。如何使这个小国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这是管仲日夜思索的问题。

    他决心要先整顿“法制”,谋求中央集权的强国富民政策。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必须实行以法为基准、赏罚分明的制度以达成严格的君主统治。而富足民生,拉拢人心更是明君之道。此外,还需同时致力于远播威名于四海的工作。这些不只是强国思想,也是称霸天下的统治思想。

    齐国与鲁国相邻,由于国界绵延相连,武力冲突不断。齐桓公五年,齐国打败鲁国,鲁国只得割让自己一块土地求和。鲁王与将军曹沫一起前往齐国谈和。议谈中,曹沫突然站起来举起短剑抵在齐桓公胸前。以必死的眼光逼视着桓公说:“我鲁国是个小国,如今由于大王的侵略,国土越发狭小,无论如何请齐王退回所夺去的土地。”“我答应。”桓公只得听命。

    “那么,就在这里订下归还土地的盟约吧!”

    由于短剑抵在桓公胸前,谁也不敢插手,于是签订了归还土地的盟约。

    桓公为了保命才归还土地,并非真的要归还,他在鲁王离去后,立即向群臣说:“盟约另行书写,绝不退出占领地,原有盟约无效。”此时管仲劝谏桓公道:“君主的心情我理解,但那样做必定因小失大。轻易破坏既定的法则,失信于诸侯,将会失去得天下最重要的后盾,千万不要迷恋于这样的一小块土地。”

    桓公立刻冷静下来,接受管仲的建议,收兵而返。这件事很快传到邻近诸侯的耳里,大家传颂齐王的果断,更敬畏桓公的英勇,齐国的信誉大大提高了。

    齐国北方的燕国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山戎的攻打,求救于齐国。齐桓公出兵征讨山戎,燕王为了表示感谢,亲自把桓公送回齐国境内。桓公便在自己与燕王之间挖了一道鸿沟,把燕王所到之齐地都给了燕国。

    桓公赠给燕王一小块领土,小小的恩惠却被广为传诵,诸侯听说桓公所为,均归顺齐国,齐桓公霸业乃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为谷,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是为树,百分耕耘百分收获是人才。”这是管仲留给后世的著作《管子》中的一节。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宰相。这与他的好朋友鲍叔牙有很大关系。他们年轻时曾秘密约定辅佐齐建立霸业。当时在公子纠处当师傅的管仲对当小白师傅的鲍叔牙说:“齐国必定是由纠或小白当上君主,其他公子不配继承。很幸运,我们在这两个优秀的公子旁边当师傅。不管谁继承王位,我们都要合力辅助君主。”结果,公子纠失败,桓公继位,因此鲍叔牙召来管仲,救了他的命,并且推荐他为宰相,遵守了彼此的约定。

    鲍叔牙年轻时就发觉了密友管仲卓越超凡的才智,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次,两个人一起去做买卖,鲍叔牙将所得利益的三分之二送给管仲。因为管仲穷困,所以鲍叔牙认为这是应该的。又有一次,管仲为鲍叔牙做了一件事,反而使鲍叔牙陷入窘境,然而鲍叔牙并没有怨恨管仲。

    由这些事,可以看出鲍叔牙对管仲有如家兄一般。而鲍叔牙本身也是个有才略的人,深谋远虑,处事恰如其分,正确无误,推荐管仲为相只是自己策略的转嫁而已。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齐桓公平定乱世成为开创霸业的先驱。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都常在做这种因小失大的傻事。我们不是常因觉得东西便宜,所以就大量采购,以至用不完而浪费掉。我们不也常为了芝麻小事,和多年好友闹翻,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却还洋洋得意的吗?夫妻之间不也常为了小事冷战多日,而失掉家居乐趣还不自知吗?如果把那些为了小利或贪一时之快,而赔上名誉、生命甚至灵魂的人,都一并算上那人数就更多得数不清了。有人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对地方什么益处?”

    所谓: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容易会因小失大。

    淡淡的感悟:

    在成大事的过程中,一个人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年人是否可以成大事,也看他在这样的时候是否以一种良好的习惯来控制自己,是否能够以柔克刚。能忍一时的委屈,才会有将来的成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