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乃生活的基本之素养,尤其是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现在。然而,求人莫如求己,必须有个分寸,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
南宋孝宗皇帝游天竺寺,见观音像,问随游的净晖法师:“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净晖对曰:“仍念观音。”孝宗追问何故,净晖答曰:“求人莫如求己。”好一个睿智沉着、幽默的净晖法师,到底道出了“求人之不妙”,且揭示了“求人莫如求己”这个永恒真谛。实际生活中的人们则不然,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他人,自己卑躬屈膝,求拜不算,还给人家找麻烦,焉不叫人蹙眉?即使人家乐意帮忙,须知“一个螺丝三个弯转”,别人办起来就会一帆风顺,迎刃而解?你满怀着急切的心情跷足以待佳音,说不定,别人因有更重要的事而将你的托咐拖延了或办得不太理想,你岂不是更不满意或者失望。日常生活中,朋友出差,你请他买件时尚衣服,不就经常感到失望吗?《国际歌》中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说的大概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或自己“求”自己。请不要对他人寄予过高的期望,靠别人总有靠不住的时候。
挖掘心灵的闪光点,在一个时间内漂亮地完成一件事。根据美国心理辅导专家乔奇博士的观点,构成失望、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对很多急需要处理的事情时,精神压力太大。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就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心力俱疲,而且失望情绪常常会加重你的惭愧,以致产生偏激的、不合逻辑的想法:“既然我屡次失败,就说明我的能力差,要做好工作怕是不可能,没希望了。”这种自我贬低和受挫力低结合在一起时,只能加剧你对自己的蔑视,强化失望的心境。如果面对诸多要解决的问题,先找一件比较容易的去做。用智慧的灵气,激励自己去行动。无论你多么失望,都必须做出努力,你只有完全接受这严峻的考验和无法躲避的事实,并积极主动地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忘却无法办好的事),才能使矛盾化解,增加自信心,鼓足勇气,从而消除失望情绪。
人生之途有太多的坎坷、太多的艰辛、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失望……人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幻想、太多的隋性、太多的劣根性……而人人都具有许多克服困难、化险为夷、战胜邪恶、驱逐隋性的天赋。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生命绝不会弃我们于困境而不顾,假使生命给我们一个难题,它同时也会给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失望情绪固然令人心力憔悴,但它又像早晨洗脸用的凉水,能使我们清醒过来正视生活的现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