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在驾校学车,感觉教练很不负责任,教起课来不耐烦,态度也不好,于是他向驾校领导要求换了名教练。然而这第二个教练并不比前一个好,更可气的是,此人还不时进行言语暗示,什么“今天忘了带烟了”、“口渴得不行”,以期朋友有所行动。但朋友比较不识时务,想想自己交了那么大笔钱来学车,其中已包含教练的酬劳,凭什么还得给你烟、给你水。于是,我的朋友又想换教练。有深谙此中道理的学员这时就告诫他说,你这样一毛不拔,没有教练会对你好,要想他好好教你,你必须给他意思意思,这是惯例。
谁都知道这样的惯例不好,很不公平,但类似的惯例我们的社会何其多也。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还有什么办法呢?你可以选择向驾校领导举报,并继续换教练。可是,你的目的是来学车的,你耗不起那个时间,你不能每天为教练的事伤神。因此,为了自己学车愉快点,迅速掌握驾车本领,就只能主动适应社会的“潜规则”,这是唯一的办法。
人在社会,遇到麻烦事、不顺心的事、困难的事,我们总习惯于二值思维(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低层的、原始的思维方式,意即非此即彼、非A即B),因而容易迷惘于对“适应社会”非此即彼的“死胡同”。其实,适应是为了发展,为了以自身的力量去创造价值。中国有句俗话: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社会的“屋檐”还不是太高,如果你不想入俗,那就只有在“屋”外边“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蹉跎岁月。如果你低头进去了,兴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假如你在寂寞失意的情况下,忍痛刖趾适履,“放一着,退一步”(郑板桥语),即使到了万般无奈、穷途末路的地步,也能化险为夷,别有洞天,脱颖而出。这比既不穿鞋,又不肯走路,只是一味埋怨鞋不合适的人,要有血性得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