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肖亦农

寻找毛乌素

作者:肖亦农

时间:2021-02-13

乌审旗虽然地处中国版图西部的毛乌素沙漠腹地,但这里并不是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事实上,乌审旗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因植树造林、抵御风沙、改造自然环境,与大寨齐名,有“农业学大寨,牧区学乌审”之称。但在随后改革开放的若干年里,却逐渐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淡出,直到最近几年,一批资源能源企业在此聚集,才重新唤起了人们的注意。在2009年7月26日发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乌审旗排名西部百强县第33位,可见乌审旗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人之处和绿色乌审的魅力所在。

红橄榄

作者:肖亦农

时间:2021-02-13

一部蕴含着沉实厚重的现实人生内容的作品。作者简介:肖亦农,河北保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山情》(已录制播出),另外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及其他剧作数百篇(部),共计300余万字。中篇小说《红橄榄》获《十月》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短篇小说《山风》获鲁迅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小说《同路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改革题材奖一等奖、《枣红色的腈纶衫》获天津鲁迅文学奖,广播剧剧本《红橄榄》(已录制播出)获世界华语评奖金奖,其作品还获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黑界地

作者:肖亦农

时间:2021-01-26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