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李学辉

打春牛

作者:李学辉

时间:2021-02-13

民俗学教授妙则宽像雪花一样卷到巴子营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对小年已过才回家乡的人,巴子营人问候的语调中或多或少有些冷漠。腊月二十三是灶王上天的时候。灶王上天时,已清点了各家的人口,各家祷告时也为在外的人祈求了平安。在巴子营人眼中,过了腊月二十三才回到家乡的妙则宽,就像等待下镰时的麦地里突地冒出一棵绽放葵头的葵花,砍掉有点可惜,不砍单独兀立,总不那么顺眼。亦像过年时精心出笼的大白馍上猛然出现了一个黑点,抠掉会使大白馍上有了坑点,不抠又觉得有点碍眼。

太平湖

作者:李学辉

时间:2021-02-14

当我第一次听说罗隐竹时,他已失踪半个多世纪了。与他同时代的人大多去世,而后一代人对他一无所知。他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为世人所遗忘。我写的那篇介绍他水墨画作品的文章发表后,重新唤起人们对他的兴趣。不少刊物转载了我的文章,甚至有出版商找我约稿,让我写一本介绍罗隐竹传奇人生的书。可惜,我对罗隐竹的生平逸事知之甚少。

拉太阳

作者:李学辉

时间:2021-02-13

南瓜秧在用完最后的精力后,哀怨地盯了一眼南瓜,缩成了绳。王老贵挪挪南瓜,掐脐带般掐断南瓜秧,田埂上的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南瓜集合在一起,围罩着大磨盘南瓜,享受着王老贵搓抚的待遇。刚脱了秧的南瓜不能直接存贮,需要经受太阳和夜露的几天垂青。太阳细细地滤过,夜风悠悠地吹过,蹲在田埂上的南瓜群依偎着,重温出土扯秧的日子。三天后,南瓜们的皮上有了岁月的味道。它们吸收在身上的阳光让肤色宁静成一张油画,有了一点粗糙。挪开其他南瓜,王老贵抱着大磨盘南瓜来到正房。正房不大,一般作为供奉祖先之地。家里的老人死了,停灵必须在正房。正房门对着院门,不住人,免得打扰先人们的进进出出。修粮仓时,儿子曾阻挡过王老贵。

麦婚

作者:李学辉

时间:2021-01-02

河西走廊拐到巴子营,就肥了。成千上万年的肥挨皮靠肉地依偎在一起,巴子营就成了丰腴之地。麦子和女人,是巴子营人一辈子的两大幸福。地丰腴,人也勤快。麦子一磨成了面,巴子营人的肠胃便与面食荣辱与共,他们把自己的肚子叫面肚子,即使在大摆筵席之时,最后上的一道菜并不是菜,而是面,久而久之催生出一句俗语:“吃席不上面,权当没吃饭。”上的这碗面被称为主食。一晒麦场是公共地,一旦有人晒麦,巴子营人就晓得,这家有人该动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