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冯俊科

何处安放

作者:冯俊科

时间:2021-02-14

春天的奇思特村分外的有韵味。各种颜色的花开了,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的,布满了奇思特村野。这个泰姆河岸边的古老村庄只有一条由鹅卵石混着沙土铺成的主路,路边长着各种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这条主路和这个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村里散落着一座座用芦苇、麦秸或茅草覆盖房顶的农舍,墙壁上用彩石和红砖砌出精美的图案,它们大都建造于17世纪。还有一条从泰姆河分流出来的小河,翻卷着细细的浪花穿村而过。

哥,咋整的?

作者:冯俊科

时间:2021-02-16

参加文学创作座谈会回来,收到了一封来信。摸摸信封,感觉里面好像不是举报信、征订单或广告之类的东西。那些东西摸得多了,根据信封里东西的厚度、硬度和光洁度,不拆信封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封信里装的,好像不是那些东西。我拆开信封,是一封来信。信是细毛笔写的,蝇头小楷,字迹工整流畅,一看就知道写信的人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力。我翻看最后一页的排序标码,整整33页。

湨梁村手记

作者:冯俊科

时间:2021-02-13

我到温县湨梁村的第一天,就认识了司马柳树妈。那天,一大早从县城出发走到湨梁村大队部时,天已经过中午了。四月天,太阳虽然不太热,但由于我急着赶路,走得满头大汗,心里直发慌。驻湨梁村工作组组长老靳见到我,嘴里“咝咝”地吸溜一下口水,不轻不重地说:你是专门赶来吃饭的吧?说完径直往大队院外走了。快到大门口时,才头也不回地又说了一句,跟我走吧。就出了院子。老靳是山西人,个子不高,微胖,经常穿着一双旧皮鞋,据说是解放县城时从一个死去的国民党连长脚上脱下来的。1945年豫西北没解放,他就参加了地下党,配合八路军太行支队在这一带活动。

老戏台

作者:冯俊科

时间:2021-02-13

湨梁村,破败不堪的老戏台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兴衰,人们只知戏台为前朝所建,却不知台下藏着的惊人秘密。湨梁村前后两任村主任,你方唱罢我登场,老戏台拆了又建,地卖了却再也不会回来,一场折射时代与人心变迁的大戏鸣锣开场了……元宵节还没到,老戏台前又热闹起来。老戏台坐落在湨梁村正中央,三面长满荒草野树,台前那片空地是村人休闲纳凉的场所。戏台到底有多老?村里没人能说清楚。五尺多高青条石堆砌的台座,五脊六兽的架构,歇山式屋顶,斗拱支撑屋面。据祖宗们传下话说,村里过去每逢节庆婚丧嫁娶,大戏在台上开场,耍老虎斗狮子滚绣球,村民云集热闹非凡。

鸦雀无声

作者:冯俊科

时间:2021-02-14

听说市场上卖的一些西红柿又红又大,都是用药物喷洒出来的,不是绿色食品。我有些不相信。正好院子里有块空地,就想自己种绿色食品西红柿。市农科院的高级工程师老毕是我的高中同学,便打电话告诉了他。几天后,老毕笑盈盈地来了,提着一个纸箱,打开看是一箱西红柿秧苗。老毕说:“这是刚刚培育出来的,是最好的品种。”秧苗栽下后,果然长势良好。到了该结果时,棵棵都结出了西红柿。可后来发现,那些西红柿长得太慢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太大变化。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长大多少,颜色也只是绿中泛些粉红色,不是太红,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