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上司的赏识,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在上司面前故意显示自己,那样显得很做作。那样会给上司留下自大狂的印象,好象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而使上司感到你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因此与上司交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与上司说话,要注意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让他有机会充分地表达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知道你是有知识、有见解的,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但又不显得你盛气凌人。
和上司交谈时,不要用上司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这样,他会怀疑得你是故意让他难堪;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并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缺乏实际经验而不信任你。这些情况都是对你不利的。
向上司提建议时,要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不要显示出批评和瞧不起上司的意思。有民主要求,还要有民主素质,即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上司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
对上司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一定要谨慎一些,要事先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了解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对不同的上司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大大咧咧的上司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上司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上司可用个别建议法,虚荣心强的上司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法等等。
你要懂得心理学上的角色换位法,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心境。有些人单独工作干得很好,当了上司却一筹莫展,尤其苦于处理各种横竖关系。因此要主动地帮助他分忧解难。在他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时,主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诚恳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减轻上司的负担,会令他非常高兴和赏识你,当然对你的升迁大有好处。
年轻人还要要经得起上司的批评。这往往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所难以做到的。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在工作中,我们也是难以完全避免出错,不管你是多么优秀、杰出。有时在公司里上班,恐怕就避免不了挨上司和老板的批评。这当然很不愉快,但在工作中几乎难以避免。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甚至是重点大学毕业,心中把自己当成“天之骄子”,自尊心过强,很不习惯被别人批评。但是在社会上就是要接受许多令我们不愉快的事。这是我们进入社会必须学会的一课。
刚上班的时候大家还比较生疏,上司或许还会对你客气点。时间长了,比较熟悉了,有时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就可能会遭到上司的批评。有的上司脾气不好,还会咆哮、唠叨、说教等等。
有些人受到痛斥,也许会产生“这下完了,上司很明显讨厌我”或“那么严厉让人受不了,干脆辞职不干了”的想法。其实这种情况下首先不要意气用事,不能凭一时冲动做事,因为以后可能会后悔。
这种情况最需要的是冷静。你应好好反省,上司为何训斥你,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力争以后不再重犯。至于对挨骂这件
事情本身,大可不必看的那么严重。管理部下是上司的职责,从上司角度来讲,有时下属工作做的不好,的确让他们很着急,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作为下属,你也许有必要把挨骂当成工作的一部分。而且,骂与被骂实质上也是你与上司之间的一种沟通。他批评你,也意味着他把你当作真正的工作伙伴。此外上司对你的批评中多半透露看上司的本意和大量的实务知识,应心平气和地聆听,别漏掉这些有用的信息。
为人打工的人,不可能连一次骂也没挨过。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顺从的态度。虽然不必做到象应声虫一样的地步,但是起码,脸上应该露出反省的表情,并以坦率诚恳的语气向上司道歉。接骂之后,不可垂头丧气,也不可嘻嘻哈哈,让人产生随骂随忘的印象。当然,最重要的是应尽快改正错误,无礼的反抗态度只会使自己受到损害。
●职场里不该说的话
办公室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有它特有的一些规矩。比如在办公室里说话有一些禁忌,也就是某些话题还是不说为妙,否则只会给你带来坏处。在办公室里要做有心人,有些话不可乱讲,否则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下面这些话题在办公室里谈论就很不适宜:
●薪水多少
很多公司的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的差别,老板往往不喜欢职员之间打听薪水,所以发薪时老板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并叮嘱不让他人知道。同工不同酬是老板常用的手段,用好了,是奖优罚劣的一大法宝;但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促发员工之间的矛盾,而且最终会掉转枪口,直指老板。这当然是他不想见到的,所以对 "包打听"之类的人总是格外防备。
有的人为了能打探别人,喜欢先亮出自己(其实这样的人亮出来的价值也不大,主动亮牌的往往没好牌),比如先说 "我这月工资……奖金……,你呢?"如果他比你钱多,他会假装同情,心里却暗自得意。如果他没你多,他就会心理不平衡了,表面上可能是一脸羡慕,内心里却很不服以及嫉妒。这时候你就该小心了,背后做小动作的人通常是你开始不设防的人。
你不要做这样的人,而如果你碰上这样的同事,最好早做打算。当他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他,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他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你就用外交辞令冷处理:"对不起,我不想谈这个问题。"有来无回一次,就不会有下次了。
●自己的财产
做人的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对单位同事要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比如你刚刚买了房子或买了新车,也没必要拿到办公室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容易招人算计。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办公室里都显得不自然,还是不说为妙。
●情感生活
感情生活无论顺利不顺利,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更别把故事带进来。办公室里容易聊天,说起来只图痛快,不看对象,这样容易造成事后的懊悔不迭。但说出口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职场是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所以不要轻易把同事当知己。他知道你的私事越多就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得越多越容易被击中。比如你曾告诉她男友跟别人好了,她这时候就有说头:"连老公都不能搞定的人,公司的事情怎么放心交给她。"
职场上风云变幻,环境险恶,你不害人,同时也不得不防人,把自己的 "私域"圈起来当成办公室话题的禁区,轻易不让 "公域"场上的人涉足,这是很明智的,是竞争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如果你不先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也不易被别人打听。
千万别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短长。你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用不了几个来回就能绕到你自己头上,引火烧身,那时再逃跑就显得被动了。
●雄心壮志
在办公室里大谈人生理想显得可笑。打工就安心打工,雄心壮志只能和家人、朋友说。在公司里,要是你没事整天念叨 "我要当老板,自己置办产业",很容易被老板当成 "敌人",或被同事看作异己。如果你说 "在公司我的水平至少够副总"或者 "33岁时我必须干到部门经理",那你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同事的对立面上。
每个人都有野心,但是位子有限,你公开自己的进取心,就等于向公司里的同僚树敌。僧多粥少,树大招风,被人处处提防,被同事或上司看成威胁有什么好处呢?做人低姿态一点,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你的价值体现在做多少事上,而不在说大话上。
上面几种情况是在办公室里谈话最大的避忌。然而不乱说话不等于不说话,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谈公司里的事情最好在比较适合、公开的场所。比如部门主管征询意见时,你不说就不妥,或者开讨论会时,该发言就不能闷着,老不说话老板以为你没主意。
当然私底下的闲话少,麻烦就少。办公室里是闲话的滋生地,工作间歇,大家很愿意找些话题来放松一下。为了不让闲聊入侵私域,最好有意围绕新闻、社会热点、影视作品谈天,避开个人问题,放得开而且安全无害。
●在职场中防人之心不可无
世上最险恶的莫过于那些暗中害人的小人,尽管难防,但不可不防。人们在告诫年轻后辈时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然而在社会上,光是不害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
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它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狗急跳墙……
在职业生活的漫长岁月中,免不了会遇到出卖、敌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一一克服,便能使你的工作生涯一帆风顺。
与工作岗位上的人交往时,必须练得人与人之间虚虚实实地进退应对技巧。自己该如何出牌,对方会如何应对,这可是比下围棋、象棋更具趣味的事情。
那么该如何防?
首先是“巩固城池”。也就是让人模不清你的底细,实际上的作法便是不随便露出个性上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两军对仗,虚实被窥破,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如此。
其次是“阻却来敌”。兵不厌诈,争夺利益时人心也不厌诈,因此对他人的动作也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的动作都有异常的用意,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并思考,便可以发现其中玄机。
不过话虽这么说,人们因无法摆脱个性上的弱点和偏执而防不了人,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只有尽量小心了。不过若为了“巩固城池”而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失去朋友,那就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人们排挤的目标。但无论如何,“防人”还是必要的。
你有时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司对你印象不错,你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工作也很卖力,但却总是迟迟达不到成功的峰顶,甚至常常感到工作不顺心,仿佛时时处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扯你的后腿。百思而不得其解之后,你也许会灰心丧气颓然叹道:“唉,也许是命运之神在捉弄吧!”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种困惑,我愿提醒你一句:“也许那并不是命运之神,而是你的左右同僚,很可能,是你与他们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毛病!”
●同事之间存在竞争的利害关系
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它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关系等等复杂因素。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也可能同舟共济,也可能各自想自己的心事,因此关系免不了紧张。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表面上可能处得很好,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有的人想让对方工作出错,自己可有机可乘,得到上司的特别赏识。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土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平步青云,但必须要懂得—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议:
●无论你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
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声气。
●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慌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习处变不惊,从容对付一切记难题。
●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事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凡事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耽耽,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利用午饭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被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你的事业发展。
●不要“不好意思”
在学校里,年轻人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而不是与人交际,所以他的交际的经验是比较缺乏的。而到了社会上,做的主要的事情就是与人打交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有很大差异的。
与大量的人打交道需要一种基本的素质,就是不能脸皮太薄。如果你对什么事都不好意思,别人会笑你太笨!
在自然界里,动物是否会有不好意思的心理与行为,恐怕动物学家与心理学家最为清楚。从学者的观察来看,它们似乎没有这种行为和心理,即便有也不甚强烈,因为动物的行为大都出自本能,无沦是觅食还是求偶,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躲躲闪闪。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与动物有很多的差别。人的很多行为与习惯就不是出于一种本能。他们会控制自己、改变自己,他们会感到不好意思(当然还有其它很多不同点)。有些人动不动就“哎哟,不好意思!”,有些场合,这种“不好意思”的特征很是可爱,似乎有利于人际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不好意思”有时也会让人失去很多该有的权益和机会,因此,如果你总是不好意思,那就得好好调整自己了。
对于那些不好意思的人来讲,他们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受制于自己的这种性格。在众人面前,他们不好意思开口;当碰到难处时,他们不好意思求助他人;甚至当他人借钱不还时,他们反倒不好意思讨债!
类似上述情形,不胜枚举。“不好意思”是一种个人的反应,有些事根本与道德、羞耻无关。别人也不认为做了这种事应不好意思,但有些人就是不敢做,例如追求女朋友,有人就会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想的,而不是别人想的。
在人性丛林里,人人都在显露自己的欲望,个个都在展现自己的实力,慢一步就失去了机会,因此面临生存竞争,你应该认清不好意思的真相,大胆地表现你的想法,并采取必动作,否则你不好意思,别人反而笑你笨!尤其以下三件事,你绝对不能不好意思。
●有关个人权益的事。你千万不可不好意思,而应该大方大胆地争取、保护,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自己的权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
● 想拒绝的事。很多人就是因为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而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借钱给别人、为人做保、甚至冒险为其两肋插刀。结果一句不好意思,帮了别人,害了自己!
● 应该要求的事。很多人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有很多话不好意思说,结果事情做不好,对方得不到好处,你也苦了自己。尤其是如果你已成为单位主管或负责人,在工作上绝对不可以不好意思要求他人,否则将失去权威,被部属欺瞒。
不过,要去除不好意思的性格是很不容易的,只能慢慢学习,逐步改善。只要你愿意,也能了解人性丛林里生存斗争的残酷,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会动不动就不好意思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不好意思的观念,那么这个人心中就已没有“廉耻”二字,就会走向不道德的另一个极端。我们只是提醒年轻人该做的事不要畏首畏尾,该争取的利益要当仁不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