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管理技术在计划工作上运用最多、发展也最快,例如策略规划法、财务比率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投资报酬率法、指数平滑法、相关及回归分析、计量经济模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甘特图表法、决策树分析法、可行性研究法、风险分析法、线性规划、计划评核术、模拟法等。
计划是企业成长的第一步。没有计划就无法进行控制,没有计划就是盲目投资、盲目生产,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样,盲目的不负责任的计划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也许是毁灭性的。当然一个好的企业计划来自于较为准确的预测分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统计分析——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此外,一个好的计划最好保持弹性。前面第二章中,我们对中国式的计划模式做了一些探讨,并对“唐式”、“宋式”、“明式”的计划模式做了分析和改进,可供企业计划时参考。
“现状”中国的经理向来就缺少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他们常在茫茫未来的危机中闯东闯西,从某一危机过渡到另一危机。这些危机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短期性的。通常,中国的经理在内心都会有一个很模糊的目标,但能将实行它所需的日程和经费,一步一步写在计划专案中的却很少。
“实例”某一公司预定在一年内制造某一产品供应顾客。合约已经签妥,装配线也已安装完毕,但是最后才发现有一项很重要的材料忘记申购,另一项很特殊的工具也未准备妥当。
“分析”中国的很多经理和世界其他各国的经理一样,常认为计划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认为,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他们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才作决策;事实上,由于事件紧迫,常常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作系统性的思考,因而决策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有些经理还可借由没有规划获得庇护。没有计划,他的上司就很难知道他的成绩表现是否达到要求。所以,很多经理常要求其下属提出计划,而自己却从不努力地去从事计划;即或有,也尽量使之非常模糊以致于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计划是控制的依据,有些经理似乎无此观念;因此,他认为拟定计划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有些经理还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也许与我们所处的改革时期有很大的关系——宏观上不确定因素太多,也因此助长了这种漠视计划的观念。
“结果”由于经理们不了解规划的必要性——不管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导致控制工作无从建立,以及绩效不良的结果,如昂贵的劳工成本、高度的浪费、成本超过预算、品质低劣等现象。
由于没有短期规划,不能有效利用劳工,造成过多的人工闲置。在需要工具及材料时,往往不能立即供应;在不需要时,却又过多,以致过量的积压资金。
由于没有长期规划,造成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工作,往往缺少训练有素的员工;对于其他工作,则又人员过剩;或者维护工作做不好,资金短缺、投资错误,等等——许多工厂常因此而颓败衰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