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你有没有抱怨的资格
有的人可能一帆风顺,有的人可能要遇到挫折。人生伴随着欢乐,也伴随着悲苦。忧患是与生俱来的。顺境是我们的愿望,而逆境则可能是生活中应有之理,应有之义。不然的话,我们又何必讲“迎接挑战”或“参与竞争”之类的话?
——谢冕(诗人、作家,北大教授)
气候有冷暖,人生有四季。没有人不想成功,更没有人喜欢挫折和打击,但人生在世,谁能万事如意?面对失意,有人选择坚持,有人选择逃避,更多的人则选择抱怨。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样,他们逢人便诉苦,张嘴就抱怨:
——失败者说:“为什么老天总是不开眼?为什么上帝总是不上班?”
——失恋者说:“为什么我爱的人不爱我?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
——失业者说:“为什么伯乐总是那么少?为什么没有人赏识我?”
——贫穷者说:“为什么财神总不眷顾我?我想要的其实并不多!”
——患病者说:“为什么病魔总是缠着我?我只不过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
凡此种种,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即使是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也不潇洒,他们也有郁闷,他们的抱怨之辞并不比一般人少:
——富人说:“为什么他比我更有钱?为什么他有钱还有闲?”
——哲人说:“难道真的是高处不胜寒?为什么没人接受我的理念?”
——智者说:“为什么我不能把智慧变成钱?为什么我什么都知道却如此贫寒?”
——权贵说:“为什么人生苦短?为什么我不能成佛成仙?”
套用一句老话——人人有本难念的经,经的名字叫“抱怨”。“郁闷”,早已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不试着放弃抱怨,不仅会空耗许多宝贵的时间,最终还会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不能自拔,痛不欲生。
所以,我们是时候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怨天怨地怨自己怨声载道了!或许这就是你不能取得成就、不能快乐生活的真正原因!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从不抱怨的人,他们可以给我们答案,他们说:
——当爱已成往事,请潇洒地挥手,并笑着为对方祝福!因为爱并不是占有,更何况没有人会逃避幸福!当你明白了爱的真谛,爱情的森林里总有一株爱情属于你。
——如果没有财富,或者财富得而复失,你一定要明白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恰恰是你自己。只要还有信心,只要还有勇气,还肯坚持,该是你的,终将属于你。
——当你逐渐老去,你更要学会珍惜。你要无怨无悔地活好每一天,用快乐去冲淡岁月的无情痕迹。只要保持住18岁的心情,岁月永远不老,没有人比你更年轻。
——当你失去健康,或者你从一开始就不拥有健全的身体,那么请把你的缺憾看成奋斗的动力。为了能不遗憾的离开这个世界,你应该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学会自己拯救自己。
——当你失去亲人的时候,请把悲伤的焦点向着生命中的美好转移。你必须从悲伤中恢复过来,你必须坦然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现实,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惟有如此,才能让亲人在天国里安息。
——至于挫折和失败,你更没有必要为它们抱怨和叹息。请相信,它们只能更大程度地成就你。如果你是雄鹰,你迟早会搏击长空;如果你是骏马,你必然能驰骋万里;如果你是钻石,你总有一天会放射出炫目的美丽。
不妨这样说,你要学会在放下中选择,在失败中奋起,将快乐和积极根植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
很多人会说,谁愿意抱怨啊?你是不了解我的痛苦!确实,生命的苦旅中有无数艰难险阻,成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陷阱,理想固然让人欣喜,但现实却往往让人难以承受。但是抱怨又能怎样?它只会让你变得日益懦弱、苟且,陷入平庸的怪圈难以超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小故事,然后问问我们自己:你有没有抱怨的资格?
2004年5月的一个晚上,在12000余名听众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位“半身人”用双掌撑地,一步步地走上了青岛天泰体育场的主席台。
这个半身人来自澳大利亚,名叫约翰·库缇斯,天生没有下肢,但是他却用双掌走遍了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人演讲大师”。此外,他还是全大洋洲的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是游泳健将,甚至只用两只手就能开汽车。
“大家好!”打过招呼,库缇斯拿起了桌子上的矿泉水瓶子,边比划边说:“从一出生我就是个悲剧,当时我只有矿泉水瓶这么大,两腿畸形,医生断言我活不过当天,可我活到了现在,35岁的我依然健在,而且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
库缇斯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其间,观众们的掌声几乎就没停过。最后,库缇斯突然举起手里的一件东西说:“我非常感谢青岛朋友的热情招待,我下榻的宾馆条件非常好,但有一样东西让我不知所措,服务生却每天都会把它放在我的床头。”说完,库缇斯把他说的东西扔向了听众席,原来是一双一次性拖鞋。
听众席一片肃静。
“如果你能穿拖鞋的话,你是幸运的,你是没资格抱怨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穿拖鞋的!”库缇斯大声说。听众席上立即爆发起一连串的喝彩声,紧接着是长久的掌声。
和库缇斯相比,您有没有资格抱怨呢?如果没有,还是及早放弃抱怨,学会珍惜,尝试面对吧!抛开那些无谓的烦恼和杂念,去适应、去发现、去感受、去改变,你一定会摆脱抱怨的束缚,在没有抱怨的世界里逐渐提升,日趋完美!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摔倒了赶紧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
——沈从文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得勒是一位钓鱼爱好者。钓鱼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咬钩之后,往往因为刺痛疯狂挣扎,但是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鱼儿也就越难以挣脱。即便咬钩的鱼儿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多半会永久性地留在鱼嘴里。据此,阿德勒提出了一个很相似的心理概念,叫作“吞钩现象”。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过失和错误,每个人都难免挫折和失败,这些过失或挫折就像人生中的钓钩,一旦被我们不小心咬上,就会深深陷入我们心中,我们不断地负痛挣扎,却很难摆脱这枚“鱼钩”。这种心理,就是“吞钩现象”,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非草木,面对人生中的痛苦,怎能无动于衷?但是就像哲人所说的那样:失去的东西最可贵,而我们却每天都在选择失去。由于不甘于过去,我们却往往失掉现在和将来!这实在是人类的悲哀。所以,即使遭遇再多的不如意,我们也应该立即爬起来!没什么可抱怨的,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更不必为了失败而丧气!人生豪迈,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否则,无论未来成功与否,至少这场失败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1914年12月的一天,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突发火灾。由于火势凶猛,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迪生的毕生心血化为灰烬。
这一年,爱迪生已经67岁。他的儿子查里斯担心父亲伤心过度,在浓烟和废墟中疯了似的寻找爱迪生。最后,他意外地发现,爱迪生居然挤在人群中观看大火,表情异常地平静,好像大火烧得是别人的实验室。儿子气喘嘘嘘地对他说:“实验室就快烧光了,该怎么办呢?”
爱迪生的回答却匪夷所思:“查尔斯,你来的正好,你母亲去哪儿了?快去把她找来,让她也看看,这样的大火真是一辈子难得一见!”
第二天早晨,邻居们都来安慰爱迪生,爱迪生却站在废墟上说:“不必为我难过,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感谢上帝,让大火烧掉了我们以前的所有错误,这下我们又可以重头再来了。”火灾刚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推出了他的最新发明——留声机。
“灾难自有它的价值!”说得多好!既然人生的挫折无可避免,我们又何必总是活在挫折的阴影中,却无视眼前的阳光呢?与其终日怨叹、哀哀自怜,倒不如放下挫折,继续前行。也许只要一步,就能找到阳光,重新开始。
失意时,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羡慕甚至是嫉妒那些缤纷闪耀的成功人士,认为他们命好,刚刚下海就能捞到大鱼,年纪轻轻就能创业成功。其实,人生失意无南北,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比尔·盖茨就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有时看上去似乎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我总在心里告诫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坎坷——不管它是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能怜惜自己,而要咬紧牙关挺住,然后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正是这种勇猛向前的精神,才使他一次次地跨过困难,走向今日的成功。
面对失败,遭遇不公,很多人都会在叹息中蹉跎。其实,与其顾影自怜,不如奋起自助。“不如意事常八九”,失败是人生中的常事,谁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任何一个成功人士也都不是要雨得雨、一帆风顺的。但是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是真金就不怕火来炼!面对一时的失意,我们不要气馁,更不要一蹶不振,只要还有勇气,还敢追求,胜利终究会属于你。天不助你,地不助你,你还可以自助。记住: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我们回想一下秦末的项羽,如果当初他不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能够再给自己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恐怕事情真的要像杜牧所说的那样——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他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死要面子,说什么羞见“江东父老”,他也不曾想想,他辉煌、发达时又给江东父老什么回报了!一切与江东父老无干,一切皆因为他自认为已经输不起了!
翻回头我们再看那些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真英雄,比如卧薪尝胆、亲尝吴王大便的越王勾践,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在鸿门宴上从厕所中逃跑的刘邦,煮酒论英雄时吓得掉了筷子的刘备……哪个不是从失败、从挫折打击中奋起的?什么是好汉?这才是真正的好汉!像项羽那样,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不过是个逞勇斗狠的匹夫罢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革命先驱和老一辈领导人,即使经历了南昌起义、皖南事变、第五次反围剿、长征等一系列重挫,但他们从未放弃过革命的信念,从未害怕过敌人的屠刀。毛主席怎么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确,只要心中的火把不灭,只要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我们也一定会取得个人事业的辉煌。
《哈佛家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冬天,小男孩约翰看到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树皮剥落、树叶枯黄,就对爷爷说:“这棵树已经死了,我们把它砍掉吧?”爷爷告诉他:“冬天不要砍树,春天到来时,这棵枯树就会复活。”小男孩似懂非懂。春回大地时,那棵枯树真的再次焕发了生机,到夏天时已是枝繁叶茂、绿荫宜人。其实,每个人在遭遇困难或坎坷时,都会面临“砍”和“留”的选择,选择“砍”的人会悲观、会放弃,同时还会自我嘲弄:“算了,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但选择“留”的人,则会勇敢地告诉自己:“我永远也不会放弃!”而结果,自然是前者一无所得,而后者将收获“宜人的绿荫”了。
总之,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成功属于未来,属于每一个有勇气再战一次的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挡得住那些愈挫愈勇的人。
把失意沏成一壶好茶
没有志气的人,没有成败可说;有志气的人,没有经过二三十年奋斗不懈的阅历,也不会懂得成功与失败是怎么一回事。成功是什么呢?成功是巧,是天,不是我。失败是什么呢?失败是我,是我的错误,我有缺漏。
——梁漱溟(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曾任北大教授)
“人生是一杯苦酒”、“生活是一团乱麻”、“活着太累了”……说到人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消极的形容词。必须承认,这绝不是所谓的“无病呻吟”,无论我们怎么乐观,多么没心没肺,但生活强加给我们的痛苦却是明摆着的:挫折、羞辱、失业、失恋、失亲、疾病、没钱、蜗居、没车、没名、没希望、没前途、没尊严、没人理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别人的痛苦,就站在那里忽悠什么开朗、乐观、坚强、自信,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承认人生有痛苦,就好比我们必须承认金钱是现代人生活的主心骨一样,虽然有点“不光彩”,但这种坦承却自有它的价值。不肯承认人生有痛苦,恰恰说明你极有可能是在逃避痛苦。而真正的快乐,则源自于我们对痛苦的领悟,而不是回避和掩饰痛苦,更不是强作欢颜。我们应该直视痛苦,转化痛苦,像接受滚水洗礼的茶叶一样,痛并快乐着接受人生给我们的考验。
某山有座古寺,寺内高僧佛法精深,度人无数。这天,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来到寺中,要求高僧帮他剃度,皈依我佛。
“我看施主尘缘未了,还是请回吧!”高僧劝道。
年轻人沮丧地说:“禅师,我屡屡失意,连连受挫,您为什么不肯收我为徒,让我跳出苦海呢?”然后,年轻人一边叹息,一边向高僧诉说自己的遭遇。
高僧静静地听着,如同入定一般,直到年轻人说完,仍然不发一语。年轻人很奇怪,问道:“禅师为何不说话?”
高僧并不回答,只是吩咐身边的小和尚:“这位施主远道而来,速去烧一壶温水送来。”小和尚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温水送到,高僧抓了一撮茶叶放入杯中,然后注入温水,放在年轻人面前,微微一笑,道:“施主,请用些茶。”
年轻人一看,杯中之水半开不开,杯中茶叶全部浮在水面上,一看就没有泡开,于是问道:“请问禅师,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
高僧微笑不语,只是重复道:“施主远道而来,口中必定饥渴,先请用些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咂了两口。
“请问施主,这茶可香?”高僧问道。
听到询问,年轻人又咂了两口,细细品味一番后,摇头说道:“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
高僧笑笑说道:“此茶乃是闽浙名茶铁观音,怎么会没有茶香?施主不妨再饮。”
年轻人心说,的确是没有茶香啊!他端起杯子,又喝了两口,再三品味,仍然没有茶香。这次,他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高僧又是一笑,再次吩咐小和尚:“烧一壶沸水送来。”小和尚听命而去。
不一会,一壶冒着热气的沸水送到。高僧又取来一个杯子,放入茶叶,然后提壶注入少许沸水。年轻人一看,杯中茶叶上下沉浮,顿时便有一丝茶香侵入鼻间。
茶香诱人,年轻人禁不住伸手去端杯子。却听高僧说道:“施主稍候。”说罢提起水壶,再次注入一缕沸水。这一次,杯中茶叶上下沉浮得更加迅速杂乱。同时,一缕更醉人的茶香随水汽腾出杯子,刹那间满室清香。
年轻人见了,不禁叹服高僧茶道精妙。
就这样,高僧连续往杯中注水五次,杯子将满未满,一杯碧绿,满室生香。
高僧笑道:“施主请用此茶。”
年轻人端起杯子,浅咂慢饮,顿时唇齿生香,更是赞不绝口。
“施主可知道,为何同是铁观音但茶味迥异?”高僧问。
年轻人答道:“大师先用温水,后用沸水,应该是调水不同吧。”
高僧会心一笑:“不错。茶道首重茶质,次重用水。用水不同,茶叶沉浮就不同。用温水冲茶,茶叶浮在水上,不经沉浮,茶香就不会散逸。用沸水冲茶,再掌握一定的技巧,茶叶上下浮沉,反复多次,自然就会释放出春雨之清幽、夏阳之炽烈、秋风之醇厚、冬霜之清冽。施主,人生亦如茶道,必经沉浮,方可成大器。施主有心向佛,则无处不是三宝地。施主,请回吧!”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不经历风雨,人生就如同温水沏茶,淡而无味;经历了沧桑,正好像沸水沏茶,沉浮之间自有一缕清香。哲人说:“不要抱怨我们遍体鳞伤,因为我们选择了远航”,世事浮沉、人生无常,也许恰恰是我们的机会。与其在失意中沉沦,自己把自己打败,何不把自己当成一杯好茶,让挫折释放我们的魅力,让苦难把我们变得更加芬芳?
遗憾的是,虽然很多人从小就明白“要想没有挫折,除非你是夭折”的道理,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选择了认输,选择了放弃,并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老天不公,认为是幸运之神的失职。这无疑是最大的人生黑洞,因为他们不仅会因此前功尽弃,还要为此花费一番唇舌为自己的懦弱开脱,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平庸终老。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最大的不幸就是总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无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运气不好,会不会又招致什么厄运呢?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改善自己的心态,很可能一生都将活在自怨自艾中,将大好年华都浪费在了无谓的悲叹中。
人生需要奋斗进取,也需要豁达超脱。人生难免得失成败、悲欢离合,对此不能钻牛角尖,更不能陷入固执、计较的泥潭。一失败就自杀,一失恋就出家,最后不是人类绝种,就是都变成和尚、道姑。失恋的时候,你要明白“天涯何处无芳草”,失去一棵树木后还有偌大的一片森林;落榜的时候,你要知道“条条大路能通罗马”,你要多想想比尔·盖茨、李嘉诚等没有学历、只有能力的财富巨擘;遭遇困境、折磨、羞辱,感到迷茫、无助、愤慨时,你不妨默念“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告诉自己“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伊索寓言》中说,“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感觉,以天地为杯,以自我为茶,携一壶烹煮过的失意,潇潇洒洒地走下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